平潭:剪紙迎新春 讓未成年人領略傳統文化魅力

2020-12-19 中國文明網

  一張紙,一把剪刀,一份傳承。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歷史悠久、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早期,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人們便將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家中窗戶、牆壁、門和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也因此被烘託得更加熱烈。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這樣的手工活兒正逐漸地被機器化所代替。

孩子們展示剪紙「戰果」。

  為了讓更多未成年人了解、學習、傳承民俗技藝剪紙,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19日,平潭圖書館開展「體驗剪紙藝術魅力,迎接新春到來」的學剪紙活動,邀請北厝中心小學老師李若林前來傳授剪紙技巧,來自不同學校的30名小學生參加了活動。通過此次活動,小學生們不僅了解了剪紙的相關知識,還在老師的指導下剪出自己的創意作品,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增添了別樣樂趣。 

  識剪紙 感受文化魅力 

紙蝴蝶惟妙惟肖。

  「哇,剪紙好漂亮呀。」「原來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剪紙真是太有趣啦。」當天上午9時,平潭圖書館4樓多媒體室裡傳出一陣又一陣的歡聲笑語,李若林老師正帶領小學生們進入剪紙世界。 

  在小學生期待與好奇的眼光下,李若林先為他們介紹了剪紙的特點:「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剪紙來源於生活,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內容也很有講究。吉祥圖案寓意吉祥闢邪,娃娃、葫蘆、蓮花等象徵多子多福,家禽家畜、瓜果魚蟲是農民熟悉的對象,也是他們表現的主要內容。剪紙象徵著納福迎祥、祈求生命,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接著,李若林又從剪紙的表現內容、象徵意義和剪紙的樣式等方面,介紹了剪紙的製作手法。 

老師指導孩子剪紙技巧。

  為了讓小學生們更了解剪紙,李若林現場展示了多種剪紙的折剪方式。「套色剪紙屬於彩色剪紙的一種。圖案剪好後,將其正面分別扣合在所需各種色紙的背面,用鉛筆把需要套色的形狀勾畫下來,再分別剪好,把剪出的各種色紙按要求部位,正面向下,準確地套粘在主稿背面。就這樣一層又一層地套粘,就是套色剪紙的製作方式了……」現場的小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有的還拿著筆認真地記筆記,邊記錄邊點頭。「沒想到剪紙有如此多的花紋樣式,製作工藝真是博大精深,今天我學到了不少知識,收穫特別多!」北門小學學生施卓恆興奮地說。 

  雖然不是第一次接觸剪紙手工,但聽完老師講解的剪紙知識後,小學生們仍然感到神奇與新鮮。瞧,北門小學小記者高鳴宇就迫不及待地想用所學方法,動手試試這神奇的剪紙藝術。對於他來說,剪紙有趣極了,這一次的活動也讓他對剪紙藝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他說:「剪紙真是神奇而又美妙的藝術,看著這些不同形式的剪紙樣式,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試一試了!」 

  賞作品 領略傳統之美 

孩子們正在認真地處理作品。

  感受完剪紙藝術文化的魅力後,李若林就開始展示各式各樣的剪紙藝術作品,栩栩如生、出神入化的剪紙技藝也給現場小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幅又一幅通過紅紙剪出來的傳統中國畫裝裱樣式的剪紙作品,讓小學生們頻頻發出驚嘆。「剪紙不僅僅只是一個傳統工藝,其實每個剪紙作品背後都有它獨特的寓意。比如這個剪紙作品上有梅花、櫻花、桃花等,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也就寓意著希望生活能夠欣欣向榮。」聽完李若林老師的解讀,小學生們忍不住用手去感受紙張上的魅力。「這是我第二次接觸剪紙,這些剪紙作品讓我感受到了喜慶與快樂。」北門小學學生林文越說。 

認真創作。

  「看看這些豬的剪紙作品,它們裡面都有著不同的花紋樣式裝飾。」李若林詳細介紹了剪紙作品的特色。隨著講解的深入,小學生們都情不自禁被剪紙藝術的魅力所吸引。「每一副作品的樣式都非常美,我深刻地領略到了傳統藝術的美麗。」澳前中心小學學生吳安祈看得意猶未盡。該校學生陳俊熙則拿出手機,將作品一張一張地拍攝下來,為接下來的作品製作做準備。他說:「我覺得剪紙是門非常有意思的手工藝,我要拍下來仔細品味一番。」 

  與陳俊熙不同,喜愛剪紙的城北小學學生盧喻,則帶著媽媽研究剪紙作品裡面的美麗圖案。他說:「欣賞完不同花紋樣式的剪紙作品,我越來越喜愛剪紙了,期待接下來的動手環節。」 

  巧動手 培養剪紙興趣 

孩子正在小心翼翼地剪紙。

  左手拿紙、右手拿剪刀,瞧,小學生們已經像模像樣地製作起剪紙了。根據老師的要求,他們先在紙上畫出月牙紋路,再沿著紋路認真地晃動手中的剪刀,不一會兒,心靈手巧的小學生們就完成了四折窗花。隨後,他們將作品小心翼翼地展開,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圖案看似簡單,但動起手來可真難啊!」北門小學學生林文越感慨道。這一番動手,令小學生們手忙腳亂,有的不小心把紙撕破,有的對不準邊緣線,有的甚至無從下手。只見實驗小學學生何明燦正右手拿著鉛筆,左手壓著複寫紙與蠟紙,小心翼翼地勾畫著小豬的樣式。手繪完一面的圖案後,他便拿起剪刀開始認真地剪起來。 

認真創作。

  另一處,城中小學學生遊凌菲也在埋頭苦幹。繪畫時,遊凌菲邊看著老師發的剪紙材料,邊將複寫紙與其相對應,最後才開始描繪自己的作品。「老師告訴過我們,剪紙需要認真細緻。經過老師的指導,我掌握了很多剪紙技巧。」遊凌菲說。 

孩子和家長一起享受剪紙的樂趣。

  雖然不少小學生在剪紙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但是他們仍然懷著不放棄的精神,經過李若林老師的耐心指導,一個小時後,一幅幅小小剪紙作品誕生啦!學生們手裡拿著自己剪出的作品,教室裡頓時洋溢著一股濃濃的「年味兒」。家長高琛表示,剪紙需要耐心、細心,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他成為一個專注的人。「活動很有趣,我自己也跟著剪,過年可以嘗試剪窗花了。」高琛說,這樣的活動以後可以多多舉辦,帶孩子來參加收穫良多。 

  李若林認為,傳承傳統工藝美術,必須從娃娃開始培養興趣。同時,她也直言,學習掌握剪紙藝術並非一蹴而就,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凡事貴在堅持。看著一張張興趣盎然的小臉,李若林欣慰地說,只要有更多孩子願意學習並喜愛剪紙,就不擔心這門藝術後繼無人了。(平潭時報記者 林曉玲/文 林映樹/攝) 

相關焦點

  • 金牛迎新春 剪紙傳非遺 青島包頭路小學舉辦慶元旦活動
    半島網12月31日訊「瑞雪迎春到,金牛賀歲來」為拓展豐富校園實踐課程,在校園活動中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落實「十個一」項目行動,促學生核心素養發展。12月31日上午,青島包頭路小學開展了「金牛迎新春 剪紙傳非遺」慶元旦實踐活動。
  • 勝北社區景苑中區黨員服務社:老少齊歡樂 剪紙迎新春
    東營網訊 臨近春節,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節日氛圍,1月13日下午,勝北社區景苑中區黨員服務社與勝利三十四中學的孩子們一起開展了「老少同歡樂剪紙迎新春」活動,大家以傳統的剪紙技藝表達對新春佳節的美好祝願。
  • 西電剪紙迎新春
    西電剪紙迎新春 那麼今天小西就為大家帶來了 西電專屬剪紙 快來get一下吧
  • 傳統文化迎新春 龍華區舞獅皮影齊上陣
    深圳新聞網訊  1月16日,為大力發展和繁榮社區文化,營造熱烈祥和的節日氛圍,龍華區觀城社區黨委舉辦了「福迎中國年,黨輝耀新春」迎新春嘉年華活動。迎春拼圖、皮影戲、剪紙、泥塑、寫春聯、花燈製作,迎春舞獅等節目,為廣大居民獻上一份喜氣洋洋的節日大餐。
  • 新春走基層,年的味道,剪紙藝人馬路:巧手剪紙迎新春
    慶陽剪紙歷史悠久,每逢春節,題材廣泛、樣式自由、內容豐富的剪紙,將新春佳節裝點得紅紅火火、喜氣洋洋,更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追求與渴望。我市剪紙非遺傳承人馬路與剪紙「打交道」近50載,用剪紙迎新春,是她近50年的習慣,在她看來,剪紙這門傳統技藝需要傳承,也需要與時俱進。
  • 湖南衡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為引導未成年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湖南衡陽組織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教育活動,幫助未成年人了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吸取傳統文化中積極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教育未成年人尊傳統、講美德、守道德,助力未成年人承襲傳統文化、傳承文明美德、提高文明素養,努力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良好氛圍。
  • 寫鼠畫鼠手工鼠,傳統文化迎新春
    翰墨迎鼠年,學童展才藝,書法,國畫,剪紙,手工製作……無論社區、學校,老人、孩子,大家樂享傳統文化,為即將到來的農曆鼠年增添了濃濃的文化韻味。 1月15日,青島市即墨區潮海街道銀華社區,小朋友在展示創作的「鼠」題材的國畫作品。
  • 民間巧手創作百幅金豬剪紙迎新春
    民間巧手創作百幅金豬剪紙迎新春 近日,山東濰坊剪紙藝人齊秀花為迎接即將到來的豬年,傾情創作了一系列以豬為主題的剪紙作品。
  • 找回年味兒,剪紙迎新春
    我是孟津民間剪紙技藝的傳承人,更是一位愛好剪紙的90後。孟津剪紙源於河南豫西地區,屬於傳統美術,跟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從2010年開始,我回老家整理這方面的資料,向文化主管的單位申報孟津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孟津剪紙被列入到了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百雞剪紙迎新年
    百雞剪紙迎新年 2017-01-20 14:03:00來源:華聲在線
  • 惠州剪紙手工藝人義務教市民剪猴子迎新春 弘揚傳統文化
    惠州剪紙手工藝人義務教市民剪猴子迎新春 弘揚傳統文化 2016-01-29 14:18:00
  • 百雞剪紙 迎新年
    (原標題:百雞剪紙 迎新年) 1月18日上午,
  • 平潭建成15所鄉村學校少年宮,放飛農村兒童七彩夢
    >400餘人的輔導員隊伍豐富近1萬名農村未成年人課外生活促進農村未成年人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全區覆蓋建成15所鄉村學校少年宮鄉村學校少年宮既是青少年的活動場所,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載體和陣地。截至目前,平潭已建成15所鄉村學校少年宮,豐富了近1萬名農村未成年人課外生活,促進農村未成年人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五年級學生王雨晴表示,自從學校有了鄉村少年宮,她第一時間報名參加自己感興趣的美術興趣小組。「我動手能力也跟著變強了,是少年宮活動改變了我。
  • 日本北陸大學孔子學院中日師生歡聚迎馬年新春(圖)【2】
    人民網東京2月3日電(記者 孫璐)大紅燈籠、中國結、剪紙、福字、春聯掛起來,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日前,北陸大學孔子學院2014年策馬迎新春晚會在北陸大學舉辦。當地知名人士、北陸大學領導、孔子學院學員、知名日企及社區居民、北陸大學師生近300人共同慶賀馬年新春的到來。 北陸大學校長小倉勤、孔子學院院長王涵先後發表春節致詞。
  • 書法、剪紙、陶藝…波蘭學子參觀漯河高校,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謝海良「中國文化,太贊了!」5月21日,在參觀了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的書法、剪紙、陶藝等傳統文化工作室後,一位波蘭青年向陪同的學生表達了自己激動的心情。他們先後在美術館參觀了畢業生作品展、館藏作品展,並在書法、剪紙、陶藝和扎染工作室等進行了現場體驗。
  • 孝義市郭潤芝創作巨型剪紙迎鼠年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李竹華)剪紙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除夕過年,家家戶戶窗戶少不了貼上幾張喜慶的剪紙窗花,寓意新年紅紅火火。在鼠年春節到來之際,山西省孝義市省級剪紙非遺傳承人郭潤芝用四個多月時間創作完成了一幅以生肖「鼠」為主題的巨型團花《福鼠迎春祿滿堂》,彰顯傳統生肖文化魅力,表達對新年的美好願望。
  • 平潭各學校開展特色活動 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近日,平潭各中小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了未成年人的校園文化生活,促進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平潭澳前小學校長周斌告訴記者,舉辦本屆校園科技節活動意義在於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科學創新精神,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同時,通過本屆科技節系列活動,向更多的人發出環保呼籲,也讓學生們在自己的奇思妙想製作環保小作品,發現生活中蘊含的科技元素,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環保小衛士』。」
  • 通州:魅力剪紙進社區 喜迎多彩元旦
    剪紙,又叫刻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在情感上給人以納福迎祥的寄託。近日,為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營造文明和諧、喜慶祥和的濃鬱氛圍,新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日「魅力剪紙迎多彩元旦」活動走進天橋灣社區。
  • 花山街道:讓傳統文化與大眾零距離
    此次圖片展覽的主題是「瑞鼠吐寶——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主要展示了以鼠為題材的文物、藝術品和珍貴標本,以及其他生肖文物,向廣大公眾奉上精彩的圖文內容。展覽將無形文化資源與有形的民間藝術有機結合起來,讓市民對生肖尤其是生肖鼠文物所代表的寓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了居民文物保護觀念。
  • 「慶新春,迎豬年」——波蘭雅蓋隆學院孔子課堂舉辦歡慶新春系列活動
    託倫市市長薩雷斯基、當地市民、孔子課堂學生及家長熱情參與到活動中,感受中國新春氣氛,體驗中國特色文化。格但斯克大學孔子學院老師馮靜表演葫蘆絲。雅蓋隆學院孔子課堂此次新春慶祝活動持續了兩天,既有漢語課堂學生的匯報演出,又設置了各個文化體驗區,包括茶藝、書法、武術、空竹、剪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