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3歲的「小網紅」佩琪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個社交平臺帳號是她媽媽給她註冊。雖然粉絲不是很多,但播放量卻很高。視頻特色就是瘋狂吃東西,和之前我們所了解的大胃王沒什麼區別。父母為了博眼球,將現在才三歲已經餵到70斤的體重,定時直播成為一種賺錢工具。
我們先來看一下孩子的成長曆程,最早是發布孩子的玩耍吃東西視頻,沒想到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喜歡:這孩子太可愛了吧,肉肉的吃起東西來很有食慾……等2019年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時已經50斤,現在已經70斤重。這樣飛速發展的體重不但沒有引起父母的關注,反而興奮宣布:佩琪馬上突破100斤。
一段視頻中顯示父母不斷給孩子加量,小佩琪反覆央求:別弄了別弄了別弄了……父母並沒有把他的話當一回事,反而加滿。長期的暴飲暴食也讓評論區裡出現了不少質疑的聲音,有人吐槽他們不顧孩子的健康,卻被父母回答我們只能靠女兒吃播掙錢。我就想問一句:用自己孩子的健康去掙錢,是否心安理得?
為了吸取更多的流量,甚至打上了「食量驚人小寶寶」「幾秒吃完」的標籤。讓孩子吃漢堡、炸雞、可樂、泡麵……是否已經忘了他還是一個三歲的孩子?無視孩子健康的同時還在推卸責任,看到這樣的情況我相信大家都是滿身的無力感,除了可憐和同情沒有任何辦法,只希望通過未來的某一天媒體報導最後讓這個孩子回歸正常生活。
看到這個孩子不禁讓人們想起了網上的大胃王,從最早的娛樂表演已經轉化為一種職業。原本美味分享的初衷,為什麼演變成為「博眼球」的東西?鏡頭面前大量的漢堡等食物,在他們看來好比薯片一樣輕輕鬆鬆。一個人有幾百個或者上千個視頻,每一個視頻都是如此,飯量超過幾個人甚至幾十人的飯量。
真正的大胃王並不是不存在,但是少量的。但我想試問:短視頻行業中這麼多大胃王的存在,又有幾個是真正這其中少數的存在?塞到嘴裡再吐到下面,通過攝影師的剪輯加工,一個完整的大胃王吃飯集錦就成功了。粉絲有了流量有了,可能想過這樣浪費的食物有多少?這樣傷風敗俗的行為已經演化成為短視頻行業的一種常態。
之前曾看到過這樣一則報導:國人每年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這樣一組真實的數據是否足以喚醒諸位的內心?光碟行動倡導下的我們是否又真正做到了杜絕浪費?傳統文化如此悠久的中國,歷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美食界」卻變成了「浪費界」。從現在開始,希望你也是光碟行動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