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位詩朋聯友齊賀紀根起先生七十華誕
紀根起 網名:草野 、無欲 。退休幹部 ,中共黨員,天津市老三屆下鄉知青。紀曉嵐第七代後裔。自幼愛好詩詞楹聯,在馬蕭蕭的詩文體《石碑坊的傳說》一書啟蒙下,閱讀和學習了古今諸多詩詞楹聯書籍。退休後,在網際網路中學習,曾在「中華國粹」,「聯都」,「天津楹聯」,「小漁村文學」等網站擔任過版主,超級版主,管理員等。也曾在其中網站擔任過楹聯講師。曾參加全國和地方楹聯詩詞比賽,獲得過多次等級和優秀獎。曾任天津市楹聯學會理事。現任天津楹聯報編輯,中華楹聯、對聯天地」主評,人間詞話微信群「每周一聯」主評,中華傳統聯苑評審部主評。本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在楹聯苑,筆耕不綴,值此古稀之年,向廣大聯友徵聯致賀。
承蒙廣大聯友厚愛,應徵作品紛繁,祝福之情,難以言表。因印刷篇幅有限,現將部分作品選編,沒有載入的作品,在此謹表歉意,謝謝大家關愛。
(作品按地區排名,排名不分先後)
賀聯153副
1.北京 丁山
未曾謀面勝知交,一網情深,實乃聯軍老將;
不忘修心崇國粹,七旬果碩,當為我等先生。
2.嵌名聯 北京 葉萌
起聞壽誕,絳帳古稀,芬芳桃李松庭祝;
自詡草根,高名鳳野,俊逸風騷紀韻長。
3.戲謔聯 北京 葉萌
一起吹牛,植根國粹,怎就紀師老也;
幾番賣慘,信口蓮花,當然高壽許之。
4.北京 生吉俐
沐曉嵐心則靜,發泉湧之思,每抒胸襟多重墨;
涵雅量意何高,登古稀以壯,更憑德望範群儒。
5.上海長寧 徐玉基
一支妙筆追賢聖;
萬裡仙蹤向米茶。
6.河北曲陽 邢偉川
立足津門開眼界;
鍾情國粹醉心扉。
7.天津河東 王雁青(新韻)
承七代家風,培千朵聯花,盛德樂享稀齡壽;
沐津門雨露,布文壇氣象,大器長贏草野名。
8.河北唐山 王乃謙
古稀心未老,詩苑見鋒芒,筆耕不輟春常在;
盛世業長興,聯壇添錦繡,文氣還隨夢正圓。
9.河北 趙國生
願為青山添錦繡;
何妨白髮染冰霜。
10.河北邯鄲 衛國
為曉嵐後裔,人至古稀,名謂廣傳常飲譽;
乃文化尖兵,心猶老驥,筆耕不輟總揚蹄。
11.河北邢臺 鄭翠娟
延七代密傳,豐七秩華齡,根起金楹聯祖脈;
耕一原草野,網一屏玉韻,嵐生孤石啟新篇。
註:紀曉嵐,號孤石老人。
12.河北懷安 李秀英
根留草野,無欲無求,吟詩作對且為樂;
年遇古稀,有兒有女,逢壽添籌尤可榮。
13.河南三門峽 方留聚
七十年默默無聞,不賴名門之嗣,不追濁世之風,全憑砥礪入佳境;
一百歲謙謙載道,猶望草野之蒼,猶守海河之月,靜坐亭臺說漢唐。
14.河南三門峽 張項學
雖名門之後,無欲亂紛,墨海硯田留韻跡;
過七秩之時,醉心閒雅,漁村草野拾詩花。
15.河南駐馬店 龐曉洲
學得家門淵藪,令兩行聯語新奇,因筆下有情,急追河海千層浪;
才添草野風流,教七秩詩文老辣,應心中無欲,直逼盤山百仞峰。
16.河南三門峽 石安輝
起百代根基,慶七秩文才盈四庫;
憑一腔熱血,融九州逸韻紀千秋。
17.河南南召 李青旺
歷七秩滄桑,筆下乾坤能細悟;
鑄兩行文字,胸中日月待長吟。
18.河南鄭州 曹叢林
身出名門行草野;
心無雜念種聯田。
19.河南三門峽 王西川
人生到處是良辰,草野騰興,芳華擷取,七秩光陰累碩果;
雅好痴時無懈意,德藝播傳,詩聯吟誦,百年福壽耀儒門。
20.黑龍江延壽 鬱犁
有譽聯壇,無欲才能芳草起;
無為境界,有心方可善根生。
21.黑龍江七臺河 尚桂鳳
無限友情,北疆瑞雪傳真意;
滿屏祝語,南海鮮花送賀聯。
22.黑龍江佳木斯 張泓泉
身出名門,啟後承前,七秩傾情尊祖訓;
胸藏雅意,敲詩對句,一生築夢秉文心。
23.黑龍江哈爾濱 李彥民
多藝多才,神奇文筆詩精妙;
有仁有德,寬廣胸懷壽樂長。
註:樂,快樂。
24.黑龍江蘭西 劉奎禮
出紀氏名門,楹聯播雨講師,七秩壽星書美譽;
揚文壇妙筆,網站耕雲版主,三千弟子展英才。
24.黑龍江大慶 金光瑜
七十不老,於草野而歌,憑無欲則剛,對苑時時理事;
三百正榮,在紀門而嗣,靠有根則起,聯花代代傳家。
註:上聯嵌「草野、無欲」網名;下聯嵌「紀根起」真名。「三百」指從紀曉嵐出生至今三百年矣。
25.黑龍江哈爾濱 宋捍東
根扎沽上,長懷三屆鄉情,三秋沃壤,揮汗水潤青春,行遊天地施拳腳;
志起曉嵐,不負七十韶歲,七代裔榮,綻文花紅妙筆,瀏覽河山掛對聯。(新韻)
26.黑龍江 大慶 王明亮
根起裔榮,秉家風家教,傳佳聯佳句;
桑榆不老,彰紀氏紀門,續雅韻雅文。
27.黑龍江肇源 林國斌
七代傳真情,葉茂根深,心中更旺一團火
古稀流雅韻,揚波起浪,筆下長銘萬裡春
28.黑龍江蘭西 趙式立
青蔥塗暮色,無欲則剛,傾心壇苑精誠作;
黑髮到白頭,有根而起,愜意詩聯錦繡書。
29.吉林 孫汝瑛
一脈長興,宏彰紀氏家風美;
七旬不老,光大文壇國粹芳。
30.遼寧錦州 許錦華
名門雅士,情牽家國志凌雲,一脈傳承弘祖德;
文苑良師,根起詩聯心訪古,七旬拼搏矚民生。
31.遼寧 蔡葵 三派
國學高人常崛起;
紀門後裔永存根。
32.遼寧朝陽 孫芸香
寄風骨於兩行雅韻,堪贊古稀年,不拘俗利高懷詠;
賀生辰沐一季暖陽,但邀同道者,共舉壽觴隨筆酬。
33.遼寧瀋陽 刁寧
七秩正年輕,解惑傳薪揚國粹;
寸心知日暖,抒懷摛藻沐春風。
34.遼寧 王瑞華
聯花詩草,涵古融今,根深蘊厚津門裡;
野鶴閒雲,吟風詠月,起鳳騰龍渤海邊。
35.遼寧喀左 董文學
契文心筆底有情,看此園松堅竹勁,菊逸梅清,福瑞津門詩佐酒;
弘大道心中無欲,且許我臥石聽風,臨溪讀月,壽臻草野德為鄰。
36.山東鹹豐收
不慕利,不慕名,十幾載潛心網上,作對吟詩,斯翁無欲;
又似仙,又似佛,七十年放膽人間,龜齡鶴算,高壽有期。
37.山東臨清 盧長華
盛越千年,根深葉茂春風起;
才揚七秩,詩雅聯佳國粹興。
註:嵌名「根起」。
38.山東臨清李顯增
似梁家河洗禮,少鍛鄉村,植根沃土聯花盛;
如五大道觀光,老名草野,韻起津門詩意濃。
39.山東濟寧 吳愛芹
根深葉茂七十載,老樹新枝,累累碩果;
起筆行文三百篇,古風雅韻,邁邁豪情。
40.安徽 江俊峰
文根承祖上,一脈相傳,錦繡催發枝更茂;
道果起儒門,七旬正馥,珠璣滋養氣真清。
41.安徽 宋貞漢
將家學弘揚,秉燭仰尤勤,每望津門尊一老;
於聯壇馳騁,揮毫期更富,遙傾巢水祝雙稀。
42.安徽省淮北市 劉偉
文承先祖,筆耕文苑,逢七秩春秋尤矍鑠;
源起宗師,心播杏壇,期百齡金石愈鏗鏘。
43.山西太谷 汾河之畔
紀族千秋多妙筆
根生四海有佳聯
44.山西偏關 範榮
不覺古稀,未老寶刀,情懷依舊兩行韻;
感恩春燦,生花妙筆,氣魄非凡幾首詩。
45.陝西寶雞 吳岱寶
心光世路,七秩年華臻上壽;
詩意人生,兩行文字蘊高情。
46.陝西寶雞 蒙衛軍
七旬筆不歇,翰墨生花胸孕火;
一簇草長茂,春風助力志沖天。
47.青海西寧 趙理真
問鼎千章,氣韻常新,寄情翰墨心無欲;
摶風七秩,襟懷自若,得趣詩聯老有為。
48.青海西寧 李金梅
文心不倦,七秩年華聯出彩;
愛意常縈,千秋國粹筆含情。
49.青海西寧 吳立新
生自津沽,經年善養七旬壽;
才承文達,命筆妙書兩句聯。
50.青海西寧 趙春恩
篤學前賢,不墜耕耘志氣;
習文世代,相承德澤才華。
51.赤峰 賀成元
根壯津門名士起;
文雄草野壽筵開。
52.內蒙古二連浩特 薛翠珍
七秩春秋尤奮筆
半生箋墨更傾心
53.湖南沅陵 蔡傳來
文有曉嵐風,聯壇詩海存佳韻;
德由根起樹,七秩生涯飄遠香。
54.湖南瀏陽 付志穩
聯壇筆健,助推網絡千番景;
草野松青,吟詠煙霞七秩春。
55.湖南黎書梓
曉嵐文風傳後世;
野草根系發新枝。
56.湖南臨武 肖德飛
七尋曰古稀,年高志愈高,翰墨名門聲溢美;
一族稱仁有,人老心難老,書香哲裔品流芳。
57湖南懷化 舒採錫
脈承文達,皓首窮經,七秩功勳揚國粹;
情系聯壇,黃花介壽,一生磨礪效名師。
【注】文達:紀曉嵐的諡號。
58.湖南懷化 吳海燕
七十載揚帆,風追國粹,舟泛漁村,偏教無欲致無敵;
兩行文扢藻,夢綺聯都,宗光紀府,再展鶴姿成鶴仙。
59.湖南邵陽 段文華
茹古涵今,根深才富償宏願;
稀齡盛世,起後承前續錦章。
60.湖南沅陵 顏學生
名門後裔,底蘊深沉,贊七秩光陰,高揚國粹聯花美;
學士真才,根源久遠,喜一生愛好,飽覽書香韻語新。
61.湖南岳陽 李垂林
祖脈墊根基,對苑雅稱銅牙鐵齒,津沽有慶;
門庭揚起筆,聯壇頌述玉律金章,壽域無疆。
62.湖南 彭大慶
七秩紀春秋,靈根涵雅氣,心持國學;
三多增福壽,晚景起祥雲,目聚文光。
63.湖南藍山 綦三雲
有數百年家學淵源,世傳精髓,草野蔥蘢原蘊秀,
歷七十載人生風雨,自覺打磨,聯壇璀璨已成才。
64.湖南岳陽田興隆(今音)
無欲則剛,紀氏千年文脈盛;
有為而立,詩風七秩筆橐勤。
65.湖北武漢 李家橋
紀氏尋奇,根植文宗,起千重氣韻,盡舞龍蛇添喜慶;
文儒登雅,情滋草野,攬七秩春風,長攜福壽享康寧。
66.湖北 汪永新
無欲有成,恰草野春風,筆耕點綠千尋漠;
古稀今厚,正曉嵐晴日,班賀渲紅萬裡雲。
67.湖北張方紅
紀府名師,根植聯壇,壽星七秩風光起;
大家高手,筆耕詩苑,門第千秋草野輝。
68.湖北江陵 李達章
古稀立萬振家聲,光宗耀祖;
紀氏揚名弘國粹,繼往開來。
69.湖北麻城 熊心全
紀氏才謀輝北鬥;
根起骨脈貫文壇。
70.江西 萬斌
七秩老頑童,筆掃聯淵龍墨起;
一原勁草野,根延詩脈紀輪長。
71.江西修水 胡小敏
起承家學根源,七十年文蔚春常,德紀草堂蔭草野;
樹以聯人典範,兩行字閱微知著,才傾天下傲天津。
72.江西 朱瓞瓞
根扎沃土幸福來,同馨花果;
壽伴高門風雅起,最愛詩聯。
73.江西 朝顏
吟詩作對三萬聯,這一晃工夫,你都七十啦;
播美傳馨數千友,又五湖弟子,誰說尋常呢?
74.江西 李家孟
根起名門,秀出津門,松柏搖青康且壽;
聯輝霽野,詩香草野,珠璣煥彩亮而鮮。
75.江西萍鄉 張吉群
古稀心不老,承文達族風,才高八鬥,
上壽體而康,喜楹聯雅韻,學富五車。
76.江西 藍運德
文武兼優,名超五俊,根深葉茂;
力功俱備,學貫萬篇,蔚起人文。
77.江西萍鄉 周尉霞
從國粹到聯都,從中楹到詞話,數十年薪火相傳:人間有愛;
自QQ至微信,自吳楚至天津,於千裡舉杯遙祝:海屋添籌。
78.江西安源 馮慶懷
高士耀津沽,七旬壽誕身猶健;
名門傳後裔,滿腹文華業未休。
79.江西石城 李小傑
草野紮根,無欲精神開境界;
津門承紀,有情雅韻起波瀾。
80.江西 王祖躍
根源幸起曉嵐脈,天資聰穎,德才並重;
壯志欣酬古國文,豪氣非凡,詩對齊精。
81.江西萍鄉 王文輝
根正天修韻,無欲何妨藏草野;
壽高勢起源,有心便可紀風雲。
82.江西萍鄉 孫炎齡
津門根起青松壽;
聯苑同馨國粹芳。
83.江西都昌 徐光祖
根延文脈,滋不老詩心,健筆古稀猶走馬;
冠起南山,擎無塵境界,忘形庚子喜開樽。
84.江西萍鄉 梁國萍
根出詞群,三沐文輝崇草野;
起緣聯苑,屢瞻德望拜稀齡。
85.江西泰和 歐陽慶華
聯壇堪大任;
草野且勤耕。
86.江西 應聖坤
傳承國粹,旗樹新風崇草野;
執教聯壇,人欽碩德頌稀齡。
87.江西萍鄉 賀正明
根出名門,望重德高,心繫兩行弘國粹;
聲聞聯苑,文豐筆健,壽臨七秩步新天。
88.江西遂川 劉復琳
紀氏文風傳久遠;
古稀詩韻更芬芳。
89.江西南昌 譚六水
根植文門傳紀脈;
筆耕草野望期頤。
90.四川涼山 胡德棒
津門文起,誰家幻出千機錦?
草野根深,霜葉紅於二月花。
註:後分句分別集自趙以夫和杜樊川
91.四川夢幻園
承脈名門,根起遺風,松鶴延年春不老;
系情詞話,聯輝遠志,壇林坐鎮景猶新。
92.福建 葉禮成 綠色森林
之前共網,妙筆一支,聯吧傳國粹;
此際同群,高才八鬥,對苑賀稀齡。
93.江蘇 張修順
根深葉茂花香遠;
水起風生波浪寬。
94.江蘇如東周再均
年屆古稀,無欲無求,甘為草野無聞者;
歲逢世盛,有耕有得,願作聯壇有為人。
95.江蘇無錫 於洪珍
不愧名門,詩聯出彩,無欲無求弘國粹;
勤耕沃土,瓜果飄香,有聲有色享豐成。
96.江蘇無錫 九後
根好枝條茂 ,淵源有自;
起承文字香 ,黼黻其來。
97.廣西恭城 黃雲光
出紀族名門,飽讀詩書,痴情聲律,執教網中,七秩古稀彰國粹;
耘聯田沃土,競開卉蕊,有志楹壇,揮施椽筆,一叢野草萃春光。
98.海南樂東 黎玉聰
名儒後裔,根深苗壯,博古通今,詩聯出眾光門第;
時代強人,信實志堅,興家創業,福壽齊天樂子孫。
99.海南儋州 梁 光
椽筆一支,潑墨華章忘歲月;
鴻儒七秩,伴松雲鶴度春秋。
100.
浙江永康 胡濰偉
雄風開紀元,聯苑根深生茁壯;
豪翰書時景,詩壇葉茂起繁興。
101.廣東潮州 黃一坤
承紀族文華,屆七旬無欲處,精振藻揚葩,吟紅草野未閒志;
傳津門國粹,研二句有聲時,樂評聯編報,活出桑榆不老情。
102.廣東珠海 石光明
閒也吟聯,老三屆夢,時憑椽筆憶;
休而得樂,昂七秩情,欣以韻聲書。
103.廣東東莞 胡宗能
七秩光華,紀門喜伴津門靚;
一生愛好,聯意大隨詩意豐。
104.甘肅靖遠 杜興民
脈傳世業長青樹;
根起名門不老松。
105.甘肅蘭州 牛牧之
七世繼家聲,紀門有慶;
古稀研國學,聯界流芳。
106.雲南 陳鑫
喜出名門,雨露擁千年,一身化作奔騰雁;
欣逢盛世,詩聯鋪萬卷,七秩撐開幸福天。
107.雲南玉溪 黃保權
七秩春秋,錦繡根生青眼士;
雙眸歲月,珠璣香起白頭翁。
108.貴州關嶺 羅傑
無欲無求,笑口常開歌七秩;
有詩有酒,文風恆健樂千回。
109.新疆烏魯木齊 呂鵬飛
根底便英才,壽到古稀,笑倚詩心居草野,
起因從妙悟,身添豪氣,閒拈聯趣列辭林。
110.寧夏西吉 邵 樺
傲遊詩海,授受儒風,一生耕墾辭華富;
馳騁書田,秉承祖德,七秩好吟興味濃。
111.寧夏彭陽 高飛亮
歷七秩風雨,胸中無私常攬月;
書兩行墨聯,筆下有意總關情。
112.寧夏彭陽 陳志斌
七秩年華,崇雅黜浮揚國粹;
兩行文字,承前啟後樹家風。
113.葉宗皓
草野三春,揚葩振藻;
紀師七秩,鶴髮松姿。
114.綠竹猗猗
童心葆七軼之懷,山為宅兮草為堂,與魚鳥親,與煙霞浣;
末進攜九如之頌,敬吾師者致吾友,以傾素抱,以閱微言。
115.陳旭東
七秩宏開,常為耕藝當新任,草野千吟,引領文壇開盛景;
三更苦勵,不倦求知看晚成,聯花獨睞,弘揚國粹守初心。
116.風繼續吹
疾風過草野,落地生根,三春蔚起;
嘉木有高標,開枝散葉,一紀如初。
117.燕子
無欲則剛,體健心雄,古稀猶擁少年夢;
有為恰好,草豐野茂,妙筆賡揚國粹篇。
118.加農炮
草民自度詩聯樂
野老人稱福壽全
119.馬放南山
紀氏長興,聲振朝野,才華橫溢先帝頌;
古稀不老,譽彰神州,德藝雙馨世人誇。
120.董志明(千裡草)
石碑作啟蒙,詩心熠熠競鳩杖
草野修無欲,聯苑鏘鏘添鶴籌
121.冰泉
愈老彌香,滿腹經綸稱泰鬥;
清馨亦遠,一身氣節樹高風。
122.中華聯苑陳實仁題賀
紀年紀壽契松筠,看一庭葉茂根深,蘭馨桂馥;
起鳳起龍襟海嶽,欣萬裡詩繁聯盛,戛玉敲金。
123.中華聯苑顧明亮
根縈聯苑,起夢文壇,七秩人生吟世紀;
草蓄馨香,野歌華夏,一箋歡樂在今朝。
124.中華聯苑焦建平
海屋添籌,齒德俱尊人共仰;
松香入墨,才情並茂筆同親。
125.中華聯苑張繼忠
學富五車,曲苑聯都尊泰鬥;
年高七秩,壽山福海享春光。
126.中華聯苑徐淑明
壽慶古稀,文心不老華封三祝,
人逢盛世,玉樹常青天保九如。
127.天津南開 王家祥
多年致力騷壇,編報評聯,不老寶刀多奉獻;
七秩開心壽誕,流歌飛韻,常青松樹總康榮。
128.天津韋化彪
名門而出,草野以行,樂天莫問貴和賤;
七秩似童,八旬仍少,立地猶如柏與松。
129.天津 鍾建冬
無欲則剛,七秩頑童心未泯;
有根即起,一支妙筆韻長新。
130.吳金城 天津河北
七秩勤耕聯壟詩田,不持鳩杖揮椽筆,於津門立萬;
多年苦讀古風今韻,欣在螢屏作大師,為紀氏增光。
131.天津李玉祥
(一)
七秩頑童,平凡歲月;
一聯元老,歡笑江湖。
(二)
源起津門,七秩英儒長壽考;
根生紀府,滿枝碩果慰春秋。
132.天津 李清林
皓首振新聲,好句佳聯香沁骨;
稀齡涵妙趣,新辭美賦語動人。
133.天津 楊學敏
辛稼文壇,七秩騷人明德厚:
放歌禹甸,三津草野慧根深。
134.天津河西 武立金
紀家千載飄詩韻;
根起七旬有墨香。
135.天津河西 郭來俊
一脈傳承,七秩追風曾攬月;
兩行起舞,百年築夢再爭鋒。
136.天津河東 徐斌恆
光大家風,雄文勵世;
繼承祖訓,妙筆生花。
137.天津 周貴麟
家學淵源,七秩詩章光甲第;
根基深厚,九河聯墨祝松齡。
138.天津 薛恩泉
名門後繼家風好;
文脈聯傳雅韻真。
139.天津 王善全
談笑感童心,步七秩雍容,四海賓朋傾綠蟻;
文章揣雋骨,許斯人高嘏,一襟風月踏青鸞。
140.天津 劉士傑
根植文聯傳世紀;
花繁盛起豔春雲。
141.天津 紫藤
壽逢庚子歲,藉紀氏舉賢長放曠懷,古稀益壯何言老;
福湧海河潮,許津門獻瑞再酬新願,大有能為必見成。
142.天津 呂克賢
海屋添籌,春華秋實成風雅;
南山棲鶴,竹韻蘭香起鳳龍。
143.天津 付玉玲
未曾謀面名聲遠;
今賀賢師壽誕迎。
144.天津 陳瑞林
草野本靈根,紀門承一脈;
騷壇揚國粹,美譽起三津。
145.天津 凌玉驊
古稀今不稀,詩如玉美,聯似花仙,磊落三津臻翰墨;
身健心更健,神比鏡明,魂堪水韻,耕耘七秩顯朝陽。
146.天津河東 梁鳳崗
紀嗣根苗千丈起;
稀齡筆墨萬人誇。
147.天津 李四寶賀
根起名賢文脈厚;
春扶草野壽年高。
148.天津 郭寶強
根起津門,七秩聯壇揚國粹
葉新紀府,千章文苑繼儒師
149.天津 田津生
插隊邊疆,內蒙扎蘭同歷煉;
良師益友,津門國粹共耕耘。
150.天津 傅青松
聯壇巨手;
沽上方家。
151.天津 袁克明
草野傳奇鐵嘴嗣;
聯壇理事主評家。
152.邵文蘭 天津
系名儒後裔,振藻聯壇,七秩修身添象壽;
傳紀氏家風,徵帆國學,三津立志展華章。
153.河北 月光雨
談笑間君心無欲,隨遇而安,至此古稀華誕日;
詩聯裡遊刃有餘,逢章即草,如斯野趣老頑童。
賀壽詩詞6首
五律 七陽韻(周滿)
紀總壽延長,誕辰把盞揚。
一年秋又老,福海日同光。
藝苑人人敬,聯壇個個昂。
蟠桃何處覓,共賀碧瑤莊。
詞牌 蝶戀花 (周滿)
玉賜蟠桃君品醉,王母親臨,滿堂嘉賓貴。仙女下凡人嫵媚,團聚壽宴吟詩會。
庭院猶留書墨味,舉盞流觴,恩愛夫妻魅。福海長流永不萎。華峰三祝紀師慰。
——浣溪沙(鶴城研生)
七十韶華人際祥,
三千錦對撒春光。
津門壘善賞流芳。
心系扎蘭情寄遠,
吊橋湖畔夢中藏。
修身物外福安康。
天津李忠祜
草野心無欲,
吟詩腦認真。
今逢君七秩,
願汝壽長春。
牧塵
長醉聯壇心不老,久燻詩賦韻尤深。
今逢稀壽誠來祝,歲歲安康日日春。
安徽省淮北市 劉偉
忽聞君好日,
無物送知音
寄上平安語,
憑詩表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