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攻堅2020大報印跡④|從一件件小事積累,讓群眾感受小康的幸福

2020-12-25 海報新聞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面小康之年,「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謀篇,疫情突如其來,國際國內形勢複雜嚴峻,經濟社會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和影響。面對各種考驗,一年來,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按照「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八大發展戰略,持續推進九大改革攻堅,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謀劃融入新發展格局,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突破了許多長期制約發展的瓶頸,辦成了許多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全省各領域各方面呈現出一系列趨勢性、關鍵性變化。

這些變化,大眾日報用一篇篇文章、一幅幅圖片、一張張版面記錄和見證,成為歷史和永恆。翻閱2020年的大眾日報版面,山東這一年的決策、行動、成果歷歷在目。他們匯聚起山東乘風破浪、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凝聚起全省人民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信心和勇氣。今天,大眾日報「山東攻堅2020大報印跡」系列報導,推出《 從一件件小事積累,讓群眾感受小康的幸福》。

「現在什麼也不缺」「我們真是活在了好時代」……衡量全面小康社會建成與否,既要看量化指標,也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態和現實獲得感。人民群眾對自己幸福生活的感言是對黨和國家民生工作的最真實肯定。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近年來,山東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不斷加大民生投入,著力辦好20件民生實事,推動各項事業向總書記要求的、全省人民期盼的方向前進,居民收入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感受,是從一件件小事中積累起來的。深厚的為民情懷,閃耀在砥礪奮進的徵程上,一張張百姓舒心的笑臉,映襯出山東最暖最亮的民生答卷。

見證齊魯之變,記錄山東小康。今年7月,大眾日報牽頭大眾報業集團各媒體,開始開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蹲點採訪活動,數百名記者奔赴全省各地,記錄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齊魯大地的山鄉巨變。7月2日起推出「千村萬戶看小康」大型融媒體報導,持續到今年底,刊發記者蹲點採擷的老鄉奔小康鮮活故事,凝聚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通過一篇篇報導、一個個故事,我們看到山東緊盯「黃河灘」,聚焦「沂蒙山」,鎖定「老病殘」,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韌勁;看到山東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病患,開展跟蹤健康服務的行動,以致於很多人感嘆,「生在這片土地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被放棄,感覺很踏實」;看到山東領導幹部開展「四不兩直」調研,和老百姓面對面交流,傾聽民聲民意,每年梳理一批就業、社保、教育、住房、醫療等重點民生實事,著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的真情……

通過這些行動舉措,我們看到了山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取得的成績,看到了一億齊魯兒女臉上洋溢起的笑臉。

——脫貧攻堅質量不斷鞏固。消除貧困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2012年以來,全省680.4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8654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的9.3%到現在「歸零」,延續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2017年以來,山東啟動黃河灘區扶貧遷建,60多萬灘區群眾明年將全部搬進新居,徹底擺脫「三年攢錢、三年築臺、三年蓋房、三年還帳」的循環。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012年到2019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4.5%,城鄉收入倍差由2.6降至2.4;城鎮新增就業連年穩定在100萬人以上;城鄉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分別增長11.1%和13.3%;每百戶家庭擁有汽車數增加24輛、增長89%以上。2019年全省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94歲,比新中國成立前增長約43歲。

——社會保障更加有力。從無到有、從低到高,社保覆蓋範圍持續擴大,2019年末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7428.3萬人和9569.6萬人;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9.45%、嚴重精神障礙者規範管理率達93.8%,分別比2012年提高11個百分點、33.8個百分點;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比2012年提高55.4%、134.7%,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踏實。

——公共服務水平顯著增強。2012年以來,全省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5萬所,中小學大班額基本消除,孩子們從「有學上」到現在的「上好學」;2019年全省醫療機構總數8.37萬個、總床位數62.98萬張,比2012年分別增長21.5%、32.9%,看病難的問題初步得到解決;縣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鎮和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基本全覆蓋,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基礎設施水平明顯提升。2019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6447公裡,比2012年增加1472公裡,實現「縣縣」通高速,今年將達7400公裡;高鐵通車裡程達2110公裡,比2016年增長86%,在建930公裡,年底前開工889公裡。2016年實施農村改路、改電、改校、改房、改廁、改水、改暖「七改」工程以來,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近7萬公裡,年底將基本實現硬化道路「戶戶通」;建設校舍1460多萬平方米;改造農村危房22.2萬戶;改造農村戶廁1090.2萬戶;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7%;完成清潔取暖改造508.26萬戶,越來越多的農民過上比城裡人還舒適的生活。

無論做什麼工作,心裡都要裝著群眾,和老百姓坐在一條板凳上,瞄準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更好地促進共同富裕。

10月20日,由中共山東省委和求是雜誌社共同主辦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理論研討會在濟南舉行。會議回顧總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輝煌成就和實踐經驗,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山東把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聚焦群眾所需所急所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努力辦好辦實為人民造福的事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東將繼續完善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脫貧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山東將繼續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全面建成專業化、現代化的三級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

山東將繼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優生優育,大力發展銀髮經濟,加快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統一老年人優待政策,實現有效證件全省互認通用,營造尊老敬老養老愛老的社會氛圍。

山東將繼續鑄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繪就綠水青山齊魯畫卷,切實讓老百姓呼吸上清新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更加美麗宜居的環境中。

相關焦點

  • 「小康生活· 化工印跡」短視頻大賽結果在京揭曉(附獲獎名單)
    「小康生活· 化工印跡」短視頻大賽結果在京揭曉(附獲獎名單) 2020-12-21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秉一顆赤誠之心 服務一方群眾...
    他沉下心一塊塊地啃下脫貧硬骨頭,一件件地為民做實事情。不斷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成事,從成事中得到群眾的高度讚許。群眾利益無小事,辦好每一件小事,受益的是一個家,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就提高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烏慢村共辦理殘疾人證263人,其中享受困難生活補貼148人,享受重度護理補貼106人。辦理慢性病卡150人,享受低保保障人員532人,領取養老金676人。
  • 「群眾幸福感」蘊存於每一件小事中
    (2月24日《湖南日報》)   農村道路寬敞了,村民飲水安全了,群眾看病方便了,住房條件變好了……一個個帶有溫度的數據,一件件直達民心的實事,一樁樁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變化。過去一年,16個重點民生實事項目讓基層百姓收穫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可宏大可具體。既可能是物質層面,也可是精神層面。關於幸福,每個人的感受不一,觀點各異。
  • 心理漫畫丨14件讓你感到幸福的小事
    心理漫畫丨14件讓你感到幸福的小事 2020-12-21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泗縣大楊鄉:件件是小事,事事為脫貧
    李廟村原本是該鄉出了名的貧困村,近年來,大楊鄉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像宿州市博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不斷入駐,讓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底氣更足了。說起落戶大楊鄉,該公司總經理李玉跟記者說起一個暖心細節。2019年7月,大楊鄉黨委政府剛把這個投資120萬元企業引進村的時候,村裡連一臺配套的變壓器都沒有。
  • 脫貧攻堅讓小康生活越走越近 群眾生活收穫滿滿幸福
    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新龍鎮全面落實貧困群眾危房改造、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政策,千方百計引導貧困群眾務工務農、就業培訓,增強貧困群眾勞動技能,讓貧困群眾增產增收。東方廣電特別報導《走向我們的小康路》今天就聚焦新龍鎮脫貧攻堅中的典型人物,感受他們在奔小康路上滿滿的幸福感。走進脫貧戶沈太興家中,一棟嶄新的小平房映入記者眼帘。沈太興說,得益於脫貧攻堅危房改造政策的實施,他獲得了5.5萬元的資金,蓋起了新房,生活更有了幹勁。小孩上學也有補助金,現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感謝黨、感謝政府。
  • 密織民生網 幸福奔小康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民生畫卷上,瀋陽市描繪著老有所養、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勞有所得、住有所居的動人風景。 「電力設施改造,可說是為我們解決了生活中最大的煩心事!」瀋陽市天光社區居民孫興博對電力棄管小區改造豎起大拇指。 「小區美了,房子新了,我心裡也亮堂了。」福民社區67歲的王毅良最滿意老舊小區改造這件事。
  • ...圖訊在線|山西沁水縣舉辦「脫貧攻堅奮進小康」書法美術攝影展
    【山西畫報·太行頭條】圖訊在線|山西沁水縣舉辦「脫貧攻堅奮進小康」書法美術攝影展 2020-12-10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4件讓你感到幸福的小事
    > 你覺得幸福是什麼? 給自己好好做一頓飯 讀到了一本很棒的書 有大把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裡的時間
  • 河南:喜誇幸福水 加速奔小康
    作為人口大省,河南省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強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幸福水流入了百姓心田,貧困群眾也走向了小康幸福生活。  城鄉供水一體化——葉縣國源水務公司    彭可 攝「水引到了屋子裡面,都不用出門,太陽能也能用上水了,洗澡做飯都非常方便。」
  • 衡陽市珠暉區:鼓起脫貧攻堅精氣神 唱響脫貧攻堅時代讚歌
    一篇篇帶露珠的報導,記錄著脫貧攻堅的堅實步伐;一個個鏡頭展現著貧困群眾自強不息的奮鬥身影;一張張圖片展示著脫貧群眾生活的甜蜜與幸福……自脫貧攻堅行動開展以來,衡陽市珠暉區委宣傳部堅持強化輿論引導工作、加大典型宣傳力度、凝聚新聞報導合力,總結推廣好成就、好典型、好經驗,凝聚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奏響了珠暉區脫貧攻堅的
  • 法治攻堅 | 精準施策 靶向發力 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法治攻堅 | 精準施策 靶向發力 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2020-12-10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描繪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美麗畫卷 湖南省美術作品展覽長沙開展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湖南美術工作者從不缺席。12月11日,「決勝脫貧在今朝·丹青共築中國夢」湖南省美術作品展覽在湖南美術館正式開展。202件展現脫貧攻堅奔小康新成果的優秀美術作品集中亮相,向偉大祖國獻禮。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勝之年。
  • 人生的意義,就在於這一件件小事
    ▽看著孩子生活如意,自己內心也感覺幸福。▽跟孫女學如何用最潮的小玩意兒。▽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一件件小事。那一件件小事,某天你回過頭看,原來,都是大事。
  • ...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攝影展在廣東省文聯藝術館開幕
    11月27日上午,為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典型經驗,講好廣東脫貧故事,由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辦,廣東省扶貧辦支持、21個地市攝影家協會協辦的「豐年人樂業 隴上踏歌行」——「廣東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攝影展在廣東省文聯藝術館開幕。
  • 望嶽談·年終盤點④|嗖嗖嗖!2020山東颳起了什麼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從12月14日起,大眾日報客戶端推出「乘風破浪2020」策劃,致敬乘風破浪的山東,致敬每一個乘風破浪的你。風從哪裡來?3月4日,山東省委決定在深化「萬名幹部下基層」、第一書記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力量下沉,再選派1萬名幹部組成2000個工作組,實施「四進」攻堅行動,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擔當作為、攻堅克難,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支撐,彰顯了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時間損失、工作損失、發展損失奪回來的緊迫感。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 「走環翠·品精緻·話小康」——2020新聞媒體環翠行啟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震為全面展現環翠區「精緻城市·幸福威海」首善之區的建設成效,10月28日,「走環翠·品精緻·話小康」——2020新聞媒體環翠行啟動,來自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光明日報、農民日報等全國20餘家新聞媒體和山東省主要新聞媒體的記者,通過深入採訪,看百姓身邊變化,觀環翠精緻變遷,話全面小康成色。
  • 自貢市沿灘區舉行「決戰脫貧攻堅」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8月4日,自貢市沿灘區在區文體廣場展出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六十餘件。同時,8月7日至8月31日,還將在沿灘區美術館展廳持續展出。此次作品展由沿灘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沿灘區文化館、美術館承辦,展出的作品包括農民版畫、鋼筆畫、宣傳畫等美術作品30餘件,書法作品20餘件,攝影作品10餘件。
  • 丹東市振安區:628件民生小事彰顯為民大情懷
    原標題:丹東市振安區堅持把群眾裝在心裡,把實事幹到實處628件民生小事彰顯為民大情懷 「過去廁所在室外,夏天臭烘烘、冬天冷颼颼,如今改成屋內坐便水衝廁所,個人沒掏一分錢,就能享受到城裡人一樣的方便了!」1月7日,丹東市振安區九連城鎮上尖村村民姜家強談起村裡的「廁所革命」幸福滿滿。
  • 哈佛大學推薦:讓你變幸福的20件小事(建議收藏)
    我們在尋找幸福途徑不同,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去尋找自己所沒有的來作為幸福的標準,而往往忽略自己所擁有的幸福。哈佛大學推薦了20件小事告訴我們,不要去遠方尋找幸福,它並不遙遠,我們生活裡細碎的小事,就是我們幸福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