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破爛父親去世,兒子嫌棄不管不顧,孝順女兒披麻戴孝卻發了財

2020-12-12 社會好故事

撿破爛父親去世,兒子嫌棄不管不顧,孝順女兒披麻戴孝卻發了財!

王大爺這輩子,過得苦呀。

為了撫養一兒一女,從青年時,他就以撿破爛為生。

女兒很孝順,可惜嫁到了外地,終究是別人家的人。

至於兒子,則是一言難盡,他從小就嫌棄撿破爛的父親太丟人。

長大後,直接跑到外地,入贅到了別人家。

前段日子,王大爺生病了,女兒得知,趕忙回家照顧父親。

後來,父親快不行了,女兒就通知了弟弟。

「喂,弟弟嗎?咱爸快不行了,要不你回來一下吧。」

可電話那頭的弟弟一聽,卻態度冷冰冰。

「撿破爛老頭快不行啦?他害我們姐弟倆,丟了一輩子臉,我這邊忙,沒時間回去。」

兒子說完,就要掛電話。

女兒趕忙說到:「哎,等一下!」

「咱爸這棟房子,還有平時撿到的這些東西,你不要了?」

這不孝的兒子一聽,則是冷笑連連。

「那些破爛給我都不要,你要,你就拿去!」說完,啪的一聲掛斷。

見到兒子嫌棄,對自己不管不顧,王大爺老淚縱橫。

「女兒啊,你孝順,可惜你是個閨女!」

「我撿了一輩子破爛,也撿到一些好東西,本來打算留給兒子的。」

「可你弟弟不孝啊,等我死後,你拿去賣了吧,就當是父親補償你的。」

女兒哪裡顧得了這些,只是安慰父親,好好養病。

父親去世後,孝順女兒是披麻戴孝,嚎啕大哭。

後來,女兒在父親床底,發現一個舊的青花陶瓷瓶。

左一層又一層,被父親仔細包裹著。女兒好奇,就將這瓶子拿去鑑定。

專家見了,直接說一句:「恭喜你,發財了!」

原來,這個青花瓷價值不菲,不知在哪裡被撿破爛的父親撿到,能賣得好幾十萬呢。

看來,孝順的人,終究是有好報的。

(故事完)

相關焦點

  • 小夥嫌棄父親撿破爛給自己丟人,父親去世後,得知真相哭成淚人!
    導讀:小夥嫌棄父親撿破爛給自己丟人,父親去世後,得知真相哭成淚人!嘶啞:人生百態,傳播社會正能量,我用故事表達情感!李楊終於要離開家,去外面的大城市上大學了,可李楊的心裡一點兒也開心不起來!雖然這是從他上高中時開始,一直心心念念的大事……李楊的母親早年間因病去世了,家裡只剩下他和父親兩個人。父親沒事的時候,總喜歡騎著自己那輛破自行車,四處去撿破爛。其實家裡的條件,並不是特別窮,父親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為此,李楊說了父親好幾次,可父親絲毫不聽他的勸,每天依舊騎著自己那輛破自行車,四處去撿破爛。
  • 不顧父親的感受,只顧自己「面子」的兒女,是假孝順,真自私
    他的好朋友劉之權也是妻子已經去世,留下女兒敏華,再婚的開始,繼母對敏華還不錯,後來她自己生了一個兒子,敏華的好日子就結束了。不僅要負責照看弟弟,吃飯還要看繼母的臉色,當著陳紹常和劉之權的面,各種嫌棄敏華,而作為丈夫和父親的劉之權,除了搖頭,一句話也不替敏華說,可憐的敏華,真是有了後媽,親爸也和沒有一樣了!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的陳紹常,為了自己的三個孩子免受繼母的虐待,果斷放棄再婚的打算,一個人照顧孩子們長大。
  • 兒子每月寄生活費,父親卻依然撿破爛,去世後,兒子得知真相哭了
    自己平常也會給父親足夠的生活費,在農村完全維持普通的生活,但他仍每天堅持收破爛。他之前跟父親說過好多次應該多出去交朋友,不要總是一個人孤僻的生活。要不然晚年不僅不能好好享受,而且以後老了死了連送葬的朋友都沒有,那就沒有比這個可憐的是事了。可是他父親並聽不進去他的勸告,依舊跟原來一樣,一個人拿著蛇皮袋把街道能賣錢的垃圾都撿到來。
  • 人在去世後,子女為啥一定要披麻戴孝?
    其中一個現象就是,如果長輩去世,後輩及其子女一定要為其披麻戴孝守靈才行。這是為什麼呢?一個傳說告訴你。披麻戴孝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喪服制度,這個制度從三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五服制度指的就是會根據血緣親疏的關係,來製造五種不同的喪服。服飾一共分為齊衰、斬衰、小功、大功以及緦麻。
  • 父親病逝,三兒子一個比一個「忙」,小女兒送終後,三兒子後悔了
    5年前母親去世之後,就剩父親一個人在老家裡面住著,當時複習還身體硬朗的時候,每天就早起,在村裡面瞎晃悠,不是跟街坊聊天,就是去菜地裡面種菜就過了一天。但是畢竟是老人,逢年過節的時候看著隔壁家的兒女們回來探望父母,父親的心裡多少都是有一點難過的。其實父親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 中國農村葬禮上披麻戴孝,這披麻戴孝是啥講究,出處在哪裡?
    在農村的葬禮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許多人披麻戴孝。很多人知道這樣做,但是不知道披麻戴孝是為什麼,到底從何而來?披麻戴孝其實是中國傳統喪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周朝制定周禮開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已經規定生有養,死有葬是我們孝道文化的精神核心。
  • 「都說養兒防老,老了才明白兒子和女兒的區別」3位老人現身說法
    父親要面子,聽了很不是滋味兒,後來就生了弟弟,大伯母也消停了。另一個親戚也跟著說:「女兒不用壓力那麼大,兒子還得給他買房買車娶媳婦兒,攢了一輩子錢,兒媳婦好說話孝順了還好,不孝順那就是一場空,天天勾心鬥角就累得慌!」
  • 她兩次都因為兒子差點喪命,卻還是一味地指責女兒,這是為什麼?
    那時他已經三十多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母親在背地裡跟奶奶抱怨,說這個她從小疼在心尖上的兒子,連個媽都沒叫過。想想他小的時候,在門檻那裡摔倒了,別人如果把他抱起來,他一定是又跑回門檻那裡躺著哭,不管母親再忙,都要她親自去抱他才肯罷休。母親每說起此事,臉上都是一臉幸福和滿足。
  • 十歲兒子撿破爛救治白血病父親,孝順並不是天生的!
    今天,小編在跟大家分享故事之前,先跟大家提問:什麼樣的家庭,孩子最孝順?    這是一個令人揪心的故事。有一個可憐的單親爸爸,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家境困難的他,在聽醫生說到治療費至少需要60萬時,毅然決然地辦了出院手續,放棄治療。
  • 兒子不孝只能去找女兒,女兒給了一袋大米,吃完後父親淚流滿面!
    王大爺老伴去世的早,早年他一個人把兒女拉扯長大!現如今王大爺一個人住在破瓦房裡,為什麼兒女都不孝順他呢?其實說到底也是王大爺自己的原因!王大爺哪裡都好就是有一個毛病,「重男輕女」。在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從小就對兒子何其的寵愛,女兒只能默不作聲,沒辦法當年的社會風氣就是這樣!在王大爺的女兒上完初中的時候就不讓她上了,因為家裡只能保證一個孩子上學,負擔不起兩個孩子,所以只能讓兒子上學,讓女兒出去打工!女兒打工的錢基本上都被王大爺收走,過度的寵愛兒子導致了現在一無所獲。
  • 老人去世,養子和親女兒爭奪房產,親女兒因一個疏忽敗訴
    張鳳至把父親接到自己家居住。而此時,姐弟倆已為老人的房子和存款發生了爭執。張革英夫婦不願看到女兒和兒子翻臉,於是在親戚的建議下,他們決定分家。知道兒子張龍毅想要房子,老兩口就拿出2.6萬元存款補償女兒,還找來證人,讓張龍毅和張鳳至在《分家協議》上簽了字。每個家庭一旦牽扯到分家,必定沒有好結果。雖然籤了協議,但感情不會因為一張紙而自動彌合。
  • 親生的兒子和抱養的女兒
    幹活有女兒的,吃肉卻是兒子的,每次都聽到他叫兒子,兒啊回來吃豬腳啦,兒呀,回來吃蛋。大家都說她的女兒過得像乞丐,兒子過得像富二代。女兒經常被打得呱呱叫,兒子經常吵著鬧著哇哇叫要好吃的好穿的。後來隨著兒子女兒都長大,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女兒出嫁的時候,張桂英對媒人大談,咱閨女要多少多少聘禮,言內言外之意就是說只要現在把錢給了,哪怕女兒以後過去當奴隸也無所謂。後來兩個人都成家了,恰好兒子十分不孝順,從來不瞧一下母親,逢年過節母親連一個糖都吃不著他的。可母親卻始終還說兒子好,有啥好事總是想起兒子,成天琢磨的便是怎麼折騰女兒,為兒子某福利。
  • 撿破爛的故事:充滿愛的世界,你可曾體會?
    撿破爛給孫子發紅包今天上午9點29分,新浪新聞在微博上發了一條題為「撿破爛給孫子發紅包」的視頻。有的人認為:老年人出來撿破爛一定是因為子女不孝順;也有人認為:老年人身體健康,想要用自己的勞動給孫子發紅包的精神很可敬;還有人認為:不要打擾別人的幸福……有人說「傷感」,有人說「心疼」,各種熱議襲來。可見,這兩位老人的舉動,引起了社會道德輿論的爭論。到底是好是壞,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
  • 父親找女兒要生活費,女兒只給一袋米打發,米吃完後父親傻了
    劉大爺已經68歲了,老伴很早就離開了他,他獨自一人將兩個兒女撫養長大,但是劉大爺重男輕女,特別溺愛兒子,卻對女兒不好。在女兒上初中的時候,劉大爺就讓女兒在家裡幫忙幹農活,在女兒大一點的時候,就讓她外出打工掙錢了,並將女兒所賺的錢都拿走了。
  • 農村拜把子父母去世,有必要披麻戴孝嗎
    要不要披麻戴孝,看看就知道。農村拜把子,就是結拜稱成兄弟,在一起稱兄道弟。不求有福同享,但求有難同當。互幫互助,共同擔當。如果是在古代,那關係非同一般,那是相當親近的,相當於同一個爹媽。所以,當拜把子兄弟的父母去世了,出於關係和道義考慮,雖然不能像親生二子一樣行大禮,但是披麻戴孝,甚至孝帽,是少不了的。十裡不同風俗。也有的地方,當拜把子父母去世,而自己父母健在,當地的風俗不可以披麻戴孝,戴孝帽,就另當別論了,人去幫忙,表示哀悼,講明情況,也可不用披麻戴孝。
  • 為什麼大多父母生病是找女兒?網友:女兒是外人,花外人錢不心疼
    一個病人女兒天天來照顧,兒子不怎麼來,但是,每次兒子一來媽媽就把女兒買來的營養品都叫兒子拿回去,更奇葩的是;老太太的媳婦不讓她回家,房產都給兒子了,就這樣還說兒子好;2 這樣的父母多了去了。好處是兒子、孫子的,跟本沒女兒的份,女兒是外人。有困難時,女兒拿錢、生病時要女兒服伺,這時女兒就是她最親的人,嘴上還說我虧好養了女兒,這輩只當沒兒子。作為女兒知道是假話。那又能怎樣呢?誰能狠心不管自己的父母呢?
  • 改命,永遠是從孝順父母開始的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孝敬生福,孝敬生智慧。因為舜王他這一份孝敬之心,大幅度的提升他福分、智慧,大幅度地提升他的心靈的境界,他從一個普通的農民通過孝道就走到了帝王的位置上,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把帝位讓給他。為什麼孝敬父母會有這麼大的福德?因為《孝經》開宗明義就講: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是德的根本,所以大孝之人必是大德之人。
  • 候車室父親醉倒成泥,兒子狂扇巴掌後幫穿衣,這是成年人的孝順?
    近日,在江蘇崑山的火車站,一名男子打父親的視頻受到網友廣泛熱議。視頻中的父親在候車室醉倒成泥,昏昏地靠在座椅上耽誤了火車,兒子似是氣不過,當眾猛扇父親三巴掌,掌聲很響,父親也沒有任何反應,似乎是醉得厲害了些,過後,兒子又為父親穿好了衣服,這時才有工作人員過來調解。
  • 母親節整個微信朋友圈都在曬孝順,現實中父母卻無人問津
    兒子答:合影我好發朋友圈啦!拍完照,似乎就沒父親什麼事情了,直接將父親擱在一邊,立刻拿起手機開始編輯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朋友們,這就是我偉大慈祥的爸爸,就是他辛辛苦苦養育了我。待兒子發完微信朋友圈後,父親才坐到兒子面前說道:「兒子,聽爸的,你別在那朋友圈裡瞎溜達,你爸就坐在你面前呢!
  • 傅高義兒子發推:父親因手術併發症去世,一周前還很健康
    傅高義兒子發推:父親因手術併發症去世,一周前還很健康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21 15:32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雅齡】日媒21日消息稱,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當地時間20日在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