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配送拼什麼?(網上中國)

2020-12-14 人民網

  在鐵路南京南站,送餐員在等待高鐵列車進站。
  新華社記者 李 博攝

  近日,《2018中國即時配送行業發展報告》在京發布,這是國內首部針對即時配送領域發布的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即時配送行業年收入突破80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8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訂單量將超過120億件,活躍用戶將超3.6億人。

  

  行業增速明顯 供需難以平衡

  打開手機,在外賣APP上來一單美食,幾十分鐘後食物送達;在生鮮平臺上選中想要的果蔬,足不出戶,就能在晚餐前獲取理想的食材;同城物品交接,忙於工作無法脫身前往,打開「閃送」,配送員會上門滿足所有需求……這些場景已成為生活中最尋常不過的片段,而這一切,無不得益於即時配送行業的迅猛發展。

  「即時配送」,是指時長在45分鐘以內,以生活圈為半徑,覆蓋範圍小於5公裡,以點對點為主的即時性、非計劃性配送服務。如今,「閃送」等服務的出現正讓即時配送的覆蓋範圍更加廣闊。而在蓬勃發展的業態背後,即時配送行業供需不平衡的「痛點」也日漸凸顯。

  以外賣訂單為例,峰值和谷值差異明顯一直都是影響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訂單時間集中與配送人員不足的矛盾難以解決。外賣平臺也嘗試過自營模式、加盟模式、「眾包」模式等多種方案來解決高峰期人手不夠的問題。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管理系教授汝宜紅認為,除了嘗試不同模式,技術領域的創新也會一定程度上促進供需平衡問題的解決。

  「眾包」模式配送 人工智慧助力

  現階段,第三方運力平臺多數採用「眾包」模式,對於美團外賣、蜂鳥配送等平臺而言,「眾包」模式能夠很好地利用起社會閒置運力,尤其是相較自營運力來說,可以減少「高峰人手不足、低谷人手過剩」所帶來的人力資源浪費。但與此同時,「眾包」又帶來了人員流動性大、管理鬆散等新問題。

  「人員管理問題是即時配送的掣肘之一」。汝宜紅說,「配送員非常辛苦,用戶又對時效有較高要求,人員流動性大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工作的辛苦程度和收入無法完全對等。」

  在前置備貨中減少時間浪費,讓配送員的時間壓力得到減輕,會是一種解決方案嗎?汝宜紅表示,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將會在未來的即時配送應用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雖然即時配送多數是『非計劃』的,但通過技術手段,商戶可以綜合考量包括時間、天氣、是否是節日、地段和環境等諸多因素來前置備貨進行調節。用戶是『非計劃』下單,但商戶並非『無目的』備貨。這也是技術『助力』即時配送的重要方面。」汝宜紅說。

  通過技術進步、模型推算,讓「無序」的訂單變得更加「有序」,也是今後即時配送服務的發展方向之一。

  汝宜紅認為,伴隨著即時配送應用場景的不斷增多,行業逐漸規範,用戶對於配送員的服務質量有了更深層次的要求,也多了一些理解。「我們現在經常會看到公眾呼籲體諒『外賣小哥』,這就是相互理解的體現,用戶慢慢過渡到了更為理性的需求。」

  「新業態」新發展 行業標準不可少

  2019年4月15日,電動車「新國標」將正式實施。「新國標」中規定,電動車的最高設計時速不能超過25公裡,這無疑會對現階段即時配送「速度至上」的評價標準產生影響,企業理應在其他方面發力,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物流管理與技術實驗室」的鄭凱博士認為,以往即時配送服務過度追求時效性的同時也滋生了安全隱患,配送員為「快」超速或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屢見不鮮。不單是威脅配送員的人身安全,也對行人造成了不利影響。「新國標」的頒布實施,也會讓即時配送的速度「慢一點」,安全「多一些」。

  鄭凱同時談到,行業內需要一套規範的服務標準來自我約束。「出臺行業標準,應該考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儘量避免公司之間單純『拼時效』的競爭,不能只是『越快越好』,這最終還是會侵佔消費者的權益。標準的出臺,就是為了讓公司不斷走向規範,這並非『約束』,而是『引導』。」

  業內人士認為,速度和時效不應成為商戶間比拼的唯一核心,配送員的服務態度、配送的不同產品是否在路途中實現裝備的差異化配送、配送員是否在配送途中合法合規行駛等等都應成為即時配送「下半場」比拼中的關注焦點。

  「即時配送這種『新業態』,以及它發展的速度之快,足以讓國人驕傲。」汝宜紅說,「隨著行業標準的出臺,即時配送一定會向著更可持續、更健康的發展方向邁進,無論是對消費者、對商戶還是對配送公司來說,這都是一件好事!」

(責編:嶽弘彬、袁勃)

相關焦點

  • TIMESACO在巴基斯坦推出即時配送服務
    即時服務平臺開發商和運營商Timesaco 4月底已在巴基斯坦推出首個即時配送服務APP。用戶可通過Google Play商店下載Timesaco即時配送服務APP,其功能包括上門取件、專人專送,實時監控配送定位,送貨上門,在線支付等。
  • 小縣城的即時配送市場是大企業無法觸達的地方
    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的即時配送用戶規模超過4億人,多年的市場教育和今年新冠疫情的催化,使得整個社會越來越認同甚至依賴即時配送服務。即時配送企業也開始不斷拓展自身的業務邊界,從最開始的餐飲、快遞領域,逐步拓展到了社區生鮮、蛋糕、鮮花、藥品、文件等多種貨品形態。有人說未來十年是即時配送產業的黃金十年,無論是配送貨品品類、運力還是市場規模,都會得到進一步擴大。
  • 多玩家分羹即時配送,達達c位不穩?
    「線上下單、即時配送」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購物選擇。這波行業紅利,自然給持續深耕即時配送的達達集團帶來了諸多利好。三季度電商大促,加上國內經濟的持續恢復,更為達達集團的飛速發展平添了助力。亮眼的三季度財報,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 赴美IPO的達達能否逆襲即時配送「三國殺」?
    但隨著餓了麼自建的物流體系蜂鳥配送的成立,達達的訂單量驟降,直接失去了近80%的業務。巧合的是,京東到家也在業務上問題頻出,給了達達「東山再起」的機會,雙方合作下,京東減少了自有物流的配送的虧損,達達也重新獲得了損失的訂單量,隨後,京東、沃爾瑪接連宣布入股達達,三方合作顯然也比和餓了麼合作時更為緊密。四、即時配送「三國殺」一直以來,即時配送的戰場都在圍繞著零售業務展開。
  • 極光(JG.US)攜手中國領先的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快送,智能科技...
    近日,中國領先的移動開發者服務提供商極光(Aurora Mobile,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G)宣布與國內領先的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快送達成戰略合作。憑藉業內領先的技術,極光將為達達騎士版APP提供一鍵登錄服務,助力其優化用戶使用體驗,提升用戶帳號的安全性。
  • 為了釐清2019即時配送市場發展 我們做了一次調查|聯商報告
    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即時配送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試圖從即時配送定義及特點、即時配送行業狀況、即時配送的挑戰、即時配送用戶洞察、即時配送未來趨勢、即時配送案例分析等六個角度去分析這些新變化。
  • ...快先森」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即時配送的千億市場蛋糕...
    快先森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商,36氪曾詳細報導過快先森。快先森的特色標籤是全職配送人員,公司通過自建配送團隊、提供按揭償還的配送車輛,來加強人員管理和穩定服務質量。目前,快先森主要服務於外賣平臺、大型連鎖餐飲品牌、便利店、商超、花藝及生鮮水果商戶等客戶,其中還包括社區拼團團購的同城配送業務。
  • 即時消費、無接觸配送、商品溯源 被按暫停的「零售行業」 正被...
    即時消費模式更成熟,立體化滿足多元的消費需求居家隔離的特殊時期,更顯示即時消費和配送的重要性。各大電商平臺,協同線下門店及社會化物流,切入快消品的即時消費市場,通過智能技術的綜合應用,以不同運力「零售+配送」,實現了人們不同時期的多元需求。
  • 同城即時遞送:一對一急送向左VS拼單配送向右
    經歷去年的廝殺,同城即時速遞行業似乎又要起風了,近日,順豐正式宣布開展同城即時遞送業務,只不過這次順豐是從快遞行業的領先者,變成了同城即時遞送行業的後進者和攪局者。  即時遞送行業的兩大模式——B端拼單配送和C端一對一急送   同時即時遞送行業經過5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形成了兩種模式,一種是以美團配送、餓了麼蜂鳥配送、達達為代表的,服務於B端的拼單配送模式,一種是以閃送為代表的,服務於C端的一對一急送模式,並且行業格局已經基本形成,短時間內難以打破。
  • 達達集團楊駿在CCFA餐飲峰會發表演講:技術是即時配送核心競爭力
    美食臺foodvideo 2020年8月26日上午,在深圳華僑洲際酒店「CCFA新消費論壇—2020中國餐飲連鎖峰會」現場,達達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兼首席技術官楊駿出席大會並發表題為「降本增效、品牌為先,達達快送的餐飲配送解決方案」的主題演講。
  • 不止於即時配送:順豐同城一站的「一站式」新零售解決方案
    前有外賣配送先驅者美團、餓了麼搶先打開了零售業即時配送的市場,開闢新零售的「新場景」,後有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紛紛轉向線下實體,打造自有零售渠道並輔以物流配送體系,將線下場景攥入自己手中。而順豐作為在「配送界」擁有話語權的快遞業頭部品牌,旗下同城急送也推出了「順豐同城一站」,大踏步進入新零售+即時配送的市場。
  • 國內出現獨家網上即時翻譯服務
    瀏覽英文網頁不再是難事 國內出現獨家網上即時翻譯服務   ----  8月16日,北京筆電新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華健集團籤約合作,通過前者開設的ChinaByte網站,獨家推出網上即時翻譯服務,將英文網頁的內容翻譯成中文。
  • 「阿里系」餓了麼、點我達強強聯手,即時物流下半場「廝殺」靠什麼?
    在資本的催生下,大量的本地配送平臺相繼出現,但經過近兩年的市場整合,目前,即時物流行業已經進入「拼內功」的下半場。在這幾大玩家中,誰擁有了穩定的訂單源和資源支持、配備強大的核心技術和優質服務,誰將成為最後的勝者。
  • 日媒:中國快遞企業進入「拼速度」時代
    日媒:中國快遞企業進入「拼速度」時代 2015-01-15 10:33:24大型國際物流企業DHL Supply Chain公司也正在中國加快基地建設等,物流企業競相縮短配送時間的趨勢也日趨突出。  2013年,中國完成配送的包裹比上一年增長67%,達到92億個。每天可配送包裹100萬個以上的物流公司有中通快遞、圓通快遞和順豐速運等6家。隨著規模的擴大,配送成本也在下降。2008年跨省運輸的包裹每個運輸成本為21元,而2013年則降至12元,降低了近一半。
  • 新零售快訊:拼多多預計2020年實現盈利;818期間蘇寧小店即時配覆蓋...
    (新浪財經)2、原瑪氏箭牌全國副總劉朝華加盟雪加電子菸 已覆蓋兩萬個零售終端8月22日消息,雪加SNOWPLUS對外證實,原箭牌糖果(中國)有限公司銷售副總裁劉朝華已於7月加盟雪加,擔任全國線下銷售副總裁,負責全國線下銷售業務。據了解,劉朝華曾先後擔任高露潔、箭牌糖果(中國)銷售副總裁、瑪氏箭牌銷售整合負責人等職務。
  • 閃送配送怎麼樣
    君上資本跟投  9月29日  商橋物流  5000萬  A  啟創資本與前海母基金聯合領投、深創投跟投  11月17日  運滿滿  1.2億美元  D3  老虎基金  2016年11月的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年前9個月同城快遞業務量累計實現51.1億件,大約為同期異地快遞規模的1/3左右,隨著人們對同城快遞的需求日益加大,估計未來同城快遞業務將佔到整個快遞行業的70%以上,對配送的即時性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 京東到家,還在努力即時到家
    疫情釋放了即時零售配送服務的爆發力,京東到家甩開餓了麼、美團等即時配送平臺,走在了前面。11月11日當天,京東到家平臺送達訂單的銷售額實現同比翻倍以上增長,單均配送時長較去年縮短8分鐘。京東到家的履約能力和達達快送分不開,依託達達快送的眾包平臺模式,京東到家與達達快送實現了業務協同,與其他即時配送平臺形成較大不同,這種獨有的模式便是其拉開差距的重要原因。
  • 【網上辦稅】防疫期間,發票網上申領(專業配送),就這樣做!
    辦稅服務廳作為人口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是疫情防範的重點區域,為保障公眾健康,建議您在需要申領發票時,儘量選擇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電子稅務局辦理髮票網上申領(專業配送)業務,由專業的配送公司快遞,以減少前往辦稅服務場所次數,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發票網上申領(專業配送)的具體操作流程。
  • 線上家樂福開到北京 網上下單門店配送
    &nbsp&nbsp&nbsp&nbsp在上海運營將近一年後,家樂福網上商城和APP開始向外擴張。昨天,家樂福中國區CEOThierryGarnier(唐嘉年)宣布,家樂福網上商城進入北京,今後北京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到與大賣場相同的產品了。
  • 社區團購配送物流怎麼做?社區團購及時達怎麼做?
    放眼全國,例如興盛優選、美家買菜、食享會、十薈團、同程生活精選、考拉精選等行業頭部的社區拼團企業,更是都已經做到了上億、上5億乃至10億的月流水。 社區團購,是以社區為單位,招募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完成交付。當日線上下單,次日社區內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