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又名南嶽,為中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境內。南嶽地處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號為稱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命名為衡山。
南嶽衡山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南方唯一最古老的人文始祖的祭祀山。祭祀文化是南嶽文化的源頭,自舜帝南巡至隋唐至清,歷史上有記載的朝廷遣使祭祀南嶽的就有120次之多,民間祭祀不計其數。如今,每年都有數百萬遊人,懷著種種美好的心願,從四面八方來到壽嶽靈山尋求精神上的慰藉。福壽文化歷史燦爛,蔚為自豪。
衡山四時景色各極其勝,初春可玩味繁花,盛夏可觀看雲海,金秋可遠眺日出,冬日可欣賞雪景。飛瀑流泉,茂林修竹,奇峰異石,古樹名木,亦是南嶽佳景。清人魏源《衡嶽吟》中說:「恆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嶽獨如飛。」南嶽衡山自然風光秀美。群峰疊翠,萬木爭榮,流泉飛瀑,風景綺麗。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自古讚譽為南嶽「四絕」。
祝融峰之高:「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回飆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登上祝融峰,東望羅霄,白雲繚繞;西顧雪峰,若隱若現;北眺洞庭,水天一色;南望湘江,宛若銀鏈。大千世界,盡收眼底,美妙無窮。
藏經殿之秀:位於祥光峰下,因明太祖朱元璋贈大藏經而得名。殿周圍佳木蔥茂,濃蔭蔽日,奇花異草,飄紅掠綠,名貴古樹,萬木競秀,山溪曲水,構成一處秀麗寧靜的佳境。
方廣寺之深:山深、水深、林深,文化淵源深,才有方廣寺之深。這裡曾是朱張唱酬、船山隱居之處,加之古樹參天,翠竹漫舞,流泉清澈,更是引人入勝。
水簾洞之奇:「誤疑瀛海翻瓊浪,莫擬銀河倒碧流;自是湘妃深隱處,水晶簾掛五雲頭。」水簾洞位於紫蓋峰下。許多泉眼流出的水匯集自石壁下瀉,白光閃閃,瓊浪翻湧,聲若雷鳴,構成一幅「雪濺雷鳴」的奇景。
南嶽衡山,雄居南天,巍峨壯麗,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