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比較熱鬧的街道是金沙路,金沙路在 衡山 的山腳下。 衡山 遊客中心,萬壽大鼎,南嶽大廟都在金沙路邊。街道上主要有三種店。一是住宿的酒店。二是吃飯的餐廳。三是燒香用的香火店。
勝利坊
勝利坊在 延壽 路上,離金沙路50米。
勝利坊位於南嶽 衡山 腳下,南嶽廟的後面。以前步行上山,這裡是必經之路。現在則不然,很多人開車,有許多種 盤山 路可以選擇登山。勝利坊為單拱仿凱旋門式樣,當然沒有 巴黎 凱旋門威武,勝利坊是南嶽唯一免費景點。
勝利坊橫匾。
這幅對聯為1986年9月,書法家費新我書所書。左聯:七二峰會召群英勝算先操中流砥柱
右聯:五大洲盟聯友國狂瀾竟挽世界 和平 。有時代感。
左側的是說明,碑文如下:南嶽,又名 衡山 ,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共七十二峰,主要山峰有祝融峰、紫蓋峰、芙蓉峰、石廩峰、 天柱 峰等。其中以 天柱 峰最高,海拔1360米。南嶽,山勢雄偉,風景優美,山下山上名勝古蹟很多,重要的有南嶽廟、祝聖寺、水簾洞、藏經殿、方廣寺、上封寺、鄴侯書院、南臺寺、福嚴寺以及唐、宋以來的石刻題名等。歷代反動統治階級將南嶽作為其恣情享樂和宣揚封建迷信的場所。解放後,黨 和政 府非常重視南嶽的建設和文物保護工作,將它改造成了勞動人民的遊覽勝地,使古老的南嶽煥發了青春。兩個奇怪的地方:一個是現在都說祝融峰最高,但 天柱 峰1360米,祝融峰1300.2米。另一個就是這段文字很有時代氣息。
湖南 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勝利坊碑立在坊前,2011年1月, 湖南 省人民政府公布。
勝利坊為單拱仿凱旋門式樣,花崗石結構。1946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八年抗戰勝利,由時任 湖南 省政府主席王東原主持修建。
對面200米就是南嶽廟。
南嶽大廟
南嶽廟:2006年5月25日,南嶽廟作為明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位於 衡陽 市 南嶽區 ,主體建築共分九進,依次為牌坊、古戲臺、正川門、御碑亭、嘉應門、御書樓、正殿、寢宮及北後門。
南嶽廟是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並存的寺廟。道教八觀、佛教八寺和御書樓等建築代表了三教合一的性質。大廟的香火十分旺盛。
1990年 中國 國家郵政局發行的一套T155《 衡山 》郵票,4張中的第一張為《大廟巍峨》,即以南嶽廟為景。
南嶽大廟是 中國 江南 最大的古建築群,有「 江南 第一廟」「南國故宮」之稱,始建於唐,後經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繕擴建,於光緒八年形成現在98500平方米的規模。
水簾洞
衡山 水簾洞又名朱陵洞,為「南嶽四絕」之一,位於紫蓋峰下南嶽鄉水簾村,距南嶽鎮4公裡。
據《一統志》、《福地誌》記載,水簾洞古名朱陵洞,相傳是朱陵大帝居住的地方。唐朝人稱朱陵洞為「紫蓋仙洞」。道家認為它是道家的「第三洞真虛福地」,乃「朱陵太虛小有之天」,簡稱「朱陵洞天」,歷來是神 仙居 住的洞府。
朱陵洞天
電影電視《西遊記》,《 湘西 剿匪記》,《楓樹灣》,《南嶽龍蛇》都曾經來此拍攝。
水簾村潤山潤水生態農業園在水簾洞景區的外面。
好一派田園風光。
娭毑是 湖南 話中奶奶的意思。
原始部落酒樓
酒樓旁邊有超市,住在7天酒店很方便。
原始部落酒樓在大眾點評排名南嶽美食評價榜第七名 ,就在我住的7天酒店背後,晚飯就在這裡吃。
一排辣椒醬。好氣派的場面。
本地辣椒醬,小支的剁辣椒。大瓶的就不知道價格了,肯定很貴的。
這家店裝修還是不錯的,乾淨整潔有一點檔次,環境很好。
顧客不多,有兩桌。在一樓,免不了還是有個別蒼蠅。
這家店菜價不貴,比我老家 湖北 荊州 下面的鎮裡面吃飯還要便宜一些,發現越是外來遊客多的城市越是餐廳價格便宜,像 湖北 宜昌 ,就有很多又好吃又便宜的餐廳,而且裝修還很好,確實可以說是旅遊者的天堂。
這裡一個大鍋肉菜或者魚
老闆送的海帶絲,微辣,非常開胃,被我們一掃而空。
酸蘿蔔也是老闆送的涼菜,非常爽口。
原始豬腳。一是分量很足,最後我們4個人都沒有吃完,二是燒的很爛,適合我們這種年齡的人吃,三是口味適中,微辣不鹹,又可以下飯。豬腳面上放了一些青辣椒,增加色彩,增強食慾,又調合了味道。
地皮菌肉沫。地皮菌又名地耳、地衣、地木耳等,暗黑色,有點象泡軟的黑木耳。地皮菜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磷、鋅、鈣等礦物質,能對老年痴呆症產生療效,地皮菜是一種美食,最適於做湯,別有風味,也可涼拌或燉燒,是寒性食品。我們吃的地皮菌沒有泥沙,洗得很乾淨。地皮菌加肉沫中和寒性,葷素原料搭配口感更好。
芋頭青菜湯,,裡面的芋頭很好吃。
臭桂魚,,上來有點晚,沒有吃完,還剩下不少,好大一條桂魚,味道正宗,一點也不鹹,肉質緊實,口感鮮美,明顯是比較新鮮的桂魚。有的餐廳用不好品質桂魚來做菜,往往喜歡放很鹹,以掩蓋品質的不足。
米飯不錯 ,比較熟。用水量也合適。
吃完飯去逛街,旁邊是一家索特來文藝酒店。
對面就是鑫盛廣場
松麓步行街
鑫盛廣場走過兩群跳舞的大媽就是松麓步行街。
如果住在7天酒店可以來這裡跳廣場舞啊。
2016年7月,被稱為 衡陽 最具文藝範的街區——松麓步行街正式開街,因為不賣香火炮竹而被當地人稱為「南嶽第九怪」。
松麓街前身是始建於唐代中葉,緊臨千年古剎祝聖寺的松路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正所謂「千年文脈,一街傳承」。
南嶽八大怪之六:兒子結婚爹遊街的雕塑。走在松麓街上,首先可以看到一齣戲劇性的遊街表演:一個頭戴高帽,塗著大花臉,身穿大紅戲袍,前面掛著「我是扒灰佬」、「子承父業」等字樣牌子的公公和新郎新娘在接親隊伍敲鑼打鼓簇擁下,圍著南嶽幾條大街繞場一周,不時吸引路人佇足觀望。
陣陣嬉鬧中,遊街隊伍才到達婚宴現場,舉行盛大的結婚典禮。「兒子結婚爹遊街」這一南嶽民俗在明代以前就有了,數百年來流傳至今,充滿了豐富的寓意。
南嶽八大怪之二:千裡歌舞來朝拜的雕塑。
為了表示虔誠,進香一般都要跪拜,但是,南嶽進香除此之外,還要唱香歌,內容豐富,包括起程、途中、朝香、返程四個階段。
朝拜之時,還要不斷變換隊形,插穿迴環,象是跳集體舞,蔚為壯觀。進香者「跳舞」與「唱歌」一方面對表菩薩 表示虔誠,另一方面便於貫注精神,以期收到「心誠則靈」的良好效果。
南嶽版畫館。以南嶽為主題的版畫展布置精美。
漂亮的公共汽車候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