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上了一位已經退出這個行當幾個月的工程車司機餘師傅,這個來自東北的漢子,向我們講述了他之前的司機生涯,並表示出深惡痛絕。
每超載一噸大約能賺1.5元
餘師傅曾跑過運輸,去年來到杭州,找了一份開工程車的工作,他是拉土方的。不過這份工作,他只做了兩三個月。
「拉土方肯定得超載才能賺錢,但在市區裡這樣開車,實在太可怕,我幹不下去。」餘師傅說。
餘師傅給一個私人車主開車,外地牌照,車輛掛靠在一家物流公司名下並定期上交「管理費」。
「我們的收入分為基本工資和拉貨提成,基本工資在1800元到2000元,我當時的底工資是1800元。」餘師傅說,開土方車是個體力活,這樣的工資不算高。所以要想多賺錢,全靠多拉快跑吃提成。
「現在市面上運土方的車基本是核載10噸,那時候車主告訴我們,如果超載200%,每拉一車就能提成20元到30元。超載越多,提成越高。但如果是按照正常核載拉貨,那運費最多幾塊錢一車。」餘師傅說,自己開車時也超載。
「我那時候基本超載1倍左右,每個月賺3000塊錢,其他人基本在4000元左右,多的甚至達到5000元,我心裡很不舒服,不是眼紅,主要是心裡慌。」餘師傅說。
餘師傅還算了筆帳:「按照核載10噸的車計算,如果一個司機每月能賺4000元,那麼提成就是2200元。一車超載200%,提成30元,一個月拉70多趟,超載總量1400多噸。折算下來,每超載1噸,一名司機可以賺1.5元左右。」
被逼出來的「多拉快跑」
餘師傅說,其實土方車司機最初的考核是按照跑多少趟發多少錢來算的。而且固定量的土方放在那裡,只要在規定運輸時間內運完,一次運多少,運多少次並沒有規定。
可為什麼後來考核模式成了「多拉快跑」呢?餘師傅說,其實司機也有難處。
「打個比方,一個車老闆接下一筆生意,需要在30天內運完一個工地的所有土方,價錢是20萬。如果你能在20天內運完,那20萬的錢你照拿,還等於白賺了10天時間。這個時間,你可以休息,不過更多的人會馬上把車拉到下一個工地去接新的生意,所以就有了『多拉快跑』。如果哪個司機不願意超載,車老闆也不會強逼你,只不過你每個月就會比別人少拿很多錢。時間久了,不願超載的司機覺得沒意思了,自己就會走人。而你不願意幹,還是會有人來幹。這樣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無非是為了利益最大化。但單純為了賺錢,卻不顧他人的安全,那就成了草菅人命,所以我就不幹了。」餘師傅說。
夜間司機基本沒有從業資格證
除了大量超載外,車速快也是工程車屢屢闖禍的原因。
「我們這些車要靠多拉快跑吃飯,很多車基本拉完一車跟著又是一車。照理說,像混凝土攪拌車、土方車這樣的大傢伙都屬於特殊車,就和公交車一樣,每出發一趟前都應該有個人來檢修一下。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餘師傅說,「土方車由於其運載的特殊性,在制動上設計較精確,超載後制動效能會大幅下降,而長期超載直接導致車輛制動無法達到標準,加上檢修不及時,隱患是必然的。」
餘師傅說,像這樣的車,超載到200%,如果突然有行人、電動車出現,已經是不可能剎住車了。而如果超載量再大些,速度再快些,那剎車真就是擺設了,踩下去和沒踩一樣。
「就像星期天餘杭那起事故超載都差不多400%了,根本不可能採取補救措施。」餘師傅說。
此外,餘師傅還透露,像他們這樣的司機,除了駕照類型不同外,還需要考取一份從業資格證。但在現實中,這個情況也很令人擔憂。
「白天還好,上路的車基本還正規的,最多超載50%,司機也比較正規。但到了晚上,不少司機都沒有從業資格證的,因為這類司機相當於『黑戶』,工資也可以給低些,所以他們就會超速,闖紅燈,多拉快跑。而且,夜間行駛的很多車都存在故意用泥巴遮擋號牌的情況,會給交警部門查處造成困難。」餘師傅坦言。(記者 朱寅)
為什麼總是工程車?
業內人士爆料:從「頭」到「尾」管理都很亂
為什麼總是工程車?這個問題,想必很多人已經問了很多遍,今天,我們再次提出來,再鄭重其事地問一遍:「為什麼總是工程車?」
這個問題,也許不太好回答,又或者,這裡的答案太複雜。所以,我們通過了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讓業內人士來說話。兩路記者,分別採訪了相關業內人士,得出的答案只有一個字:亂!
行業內幕:
從「頭」到「尾」的管理都很亂
聽說記者要採訪工程車相關的內容,一位身居管理層的業內人士直截了當地問:「你是要真實的情況,還是應付差事。」
毫無疑問,我們需要真實的情況。「那我告訴你,我在這個行業已經工作了十多年,幾乎沒有我不知道的情況。這個行業,企業比較正規的有,但問題也不少。這個行業的管理,從『頭』到『尾』都是亂的。」這位業內人士說。
他接著說:「頭,就是政府的管理部門;中間,是企業的管理層;尾,就是上路的司機。」
他詳細分析:管理部門有交警隊、執法局、城管辦、運管和行業管理站,他們每家單位都有一套各自的管理規定,要求都很嚴格。「但是,具體執行起來,就有區別了。要不要查你,查到什麼程度,他們說了算。於是,就會出現走後門拉關係的情況。你企業『跑』到位了,問題就會少一些。『跑』不到位,問題就多一些。不『跑』,除非你不想在這個行業混下去了。最終,在監管上能不亂嗎?」
企業管理層:很多經理根本就是門外漢,幾乎不懂行業規則,管理車隊的人連上崗證都沒有。「這些人都是老闆從『能獲得利益』的地方請來的,他們的作用就是出了問題能『搞定』。你說一個不懂業務的人來當經理、當車隊長,結果能好到哪裡去?」
司機上路:前面的沒管好,後面出問題是必然。「老百姓看到的就是工程車超載、超速、闖紅燈、出事故,甚至撞死人。但老百姓不知道,這些全是表面現象,他們更不知道哪些路工程車可以走,哪些路不可以走,哪家企業的車可以走,哪家企業的車不可以走。」
很多企業沒有辦理出相關的證件就開始運輸,司機怕被抓所以趕時間。有的企業辦出了證件,司機為了求速度,他們不走規定的路線。上述兩種情況表現出來的,就是行駛中的各類不安全因素。「所以,『違規操作』才是事故的根源。」這位業內人士最後說。
企業坦言:
籤好了合同,違規也要運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城北石祥路附近的一家混凝土公司。這裡有20多輛水泥攪拌車。
這家公司一位姓祝的車隊長告訴記者:「我們公司的管理規定還是非常嚴格的,除了車子上要安裝護欄、右轉彎的語音提示和GPS以外,還要有良好的車容車貌,必須做到讓行人能看清楚車牌號。」
談到司機的聘用問題,祝隊長介紹,公司使用司機從來都不愁,因為公司有很好的獎勵機制。現在公司有40多輛車,80多個司機。他們進來的時候首先要有4年以上的駕齡,再經過半個月的培訓,期間,可以拿到不低於杭州低保的工資。等考試合格了,才能籤合同正式上崗。
上崗後的工資和待遇,主要有基本工資(1310元)、工齡工資(每年加300元)、獎金(多勞多得)、安全獎(每季度1000元)等組成。
「在我們這裡,司機違法的成本很大。比如,闖紅一次,交警罰100元,公司還要再罰100元,季度的安全獎沒有了。我們每個月都會到交警部門去拉單子,誰違規就罰誰。」祝隊長說。
以上所說的是因私違規,下面還有一種情況是因公違規的。
祝隊長坦言:「由於路線都是每月一批的。比如,上個月是20日批的A、B、C三條線路,這個月也要到20日左右才能批新的線路。如果,我們此前與某家公司籤了合同要送水泥的,而他們線路又不在A、B、C三條線路之內,又要求12日必須送到。那麼,就要違規送貨,這種情況我們也有過。」
假設在這種情況下車子被查到了,罰款將由公司負責。
重中之重:
灰頭土臉的自卸車
同一家公司的車隊長張先生把工程車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水泥攪拌車,第二類是自卸車,第三類是其他類型的重型車輛。
張隊長介紹,第一類水泥攪拌車,雖然也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相對而言還算好的,因為,這些車輛都由正規的企業在管理。
第二類就比較糟糕,他們就像放養一樣沒人管,即便是有人管,也是老闆一個人說了算。
「這些車子大多是灰頭土臉,車牌號看不清楚,超載、超速等問題嚴重。甚至絕大多數車子是沒有經過相關部門審批而進入市區的,他們才是製造不安全的重中之重。」張隊長說,「還有一些掛著『中鐵』的牌子上路的,這些車子還都是外地車,不知道杭州的交警怎麼管他們。這樣車子出了車禍想找他們都很難。」
第三類,有散裝水泥車、拉鋼鐵的加長車等等,這些車子超載也很嚴重。
「後兩類車子的司機,大多是臨時聘請的,幾乎都沒有任何保障,有的老闆翻臉不認帳,司機連工資都拿不到。所以,一旦發生事故,到最後追究都很難。」張隊長說。(實習生 梅麗英 記者 包敦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