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謅報51【腦機接口】

2021-02-25 葫蘆娃 周周謅

   導讀   

本文將包含以下內容,閱讀時長約為11分鐘。

1. 實現: 腦機是什麼
2. 開腦洞:侵入式腦機
3. 緊箍咒:非侵入式腦機
4. 葫謅:當血肉之軀變成數字

大家是不是都有這種感受:明明心裡有很多想表達的內容,卻難以名狀。大腦對語言和文字的處理不僅效率低,還經常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要是有個機器能直接從我的腦袋裡提取信息就好了。然而科技發展到2020年,科學家們也沒能解決小N的需求。如今的腦機仍停留在試圖獲取人類的運動意圖上,比如拿杯飲料等簡單動作。我們所說的腦機其實是腦機接口(BCI,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實現腦神經信號的提取、解析。侵入式,需要開個腦洞,將電極、晶片等放入腦中,採集神經元的衝動,再將這些信息利用有線或者無線(如藍牙)的方式傳遞給電腦。

圖源:網絡

非侵入式則更友好些,通過頭環等在頭皮上部署電極,獲取頭皮上的腦電波,再將數據傳輸至電腦。相較而言,侵入式獲取的信號更準確,也更易於分析和提取。侵入式也帶來了較大的問題,需要進行有創手術來植入電極,有可能引起大腦的排異反應,甚至擾亂大腦的正常工作。

圖源:網絡

Neuralink頭頂著馬斯克的光環,自17年成立至今,熱度不斷攀升。2019年,馬斯克帶領Neuralink的主要成員對外開了一場發布會,公布了當前的最新進展。如Neuralink團隊所言,Neuralink最大的成果在於電極上的創新侵入式腦機最大的缺點就是有創,需要在腦內植入電極和傳感器,當前採用的較多的是金屬製成的猶他陣列電極。

猶他陣列

圖源:網絡

猶他陣列的問題在於金屬探針的靈活性較差無法避開血管,易產生排異,並且在大腦外部需要一個較大的接收器。Neuralink則研究出了一種叫「Threads」的柔性探針(中文直譯為「線」),每個探針的直徑約為4-6微米,含有32個電極。頭髮的直徑大概為60微米。由於探針太細,為了方便植入腦內,Neuralink還開發了一個手術機器人,利用直徑為24微米的「針」將「線」 準確的置於神經元附近。96個探針連接到一個N1中央傳感器,也就是說每個傳感器有96*32=3072個電極。在人腦中一共需要放置4個這樣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通過埋在頭皮下的線連接到耳後,與外部的pod相連。利用iPhone app就可以實現耳後pod的軟體更新。

傳感器通過埋在頭皮下的線連接到耳後的pod

圖源:網絡

侵入式腦機還在技術起步階段,需要不斷的投入研發資源。如馬斯克的所言,Neuralink的這場發布會並不是為了推廣產品,而是為了吸引更多的高精尖研究人員加入。
Neuralink計劃今年通過FDA審批進行人體實驗。初步計劃在脊椎受損、漸凍症等癱瘓的患者身上進行實驗,包括操作滑鼠、電腦,甚至通過電腦與外界交流等能力。相較於侵入式腦機,非侵入式的商業化步伐走的更快,已針對細分行業推出了部分產品。Neurosky和Brainco都針對教育行業推出了頭環,通過採集頭皮腦電(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判斷學生是否注意力集中,數據可實時反饋給老師,用於提高教學質量。

Brainco產品

圖源:京東

這家由華人學者韓璧丞創建的企業,若不是有很多大佬背書,差點要被小N認為是智商稅產品。Brainco所使用的是NASA的公開算法,利用檢測到的EEG(electroencephalogram,腦電圖),來反饋注意力的集中程度。NASA將此算法用於太空人的訓練中,檢測並提升太空人的注意力。

圖源:網絡

這類頭環除了用於提升注意力外,更有意義的是用於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兒童(ADHD)的治療。Agent Unicorn可全天候採集多動症兒童的頭皮腦電,這些數據可以用於分析、判斷哪些環境因素會引發這類症狀,為後續的治療提供更多線索。

Agent Unicorn產品

圖源:網絡

圖源:網絡

由於設備的可穿戴性,非侵入式腦機的另一個熱點領域是社交、娛樂行業。結合AR/XR設備,可以給用戶帶去更豐富的體驗。Facebook的Reality Lab也做了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相關研究。本身強大的社交屬性決定了Facebook的研究首先從輔助溝通開始。

Facebook F8大會

圖源:網絡

去年,Facebook和加州大學共同在Nature上發表論文,研究內容為利用大腦皮質信號實時解碼人類的對話,並且能達到每分鐘100字。以後Messenger聊天,再也不用打字發語音。(咱也用不上)

圖源:網絡

未來這個技術將結合AR、腕部神經接口等,在社交娛樂場景獲得更廣應用。如利用腦電接口玩AR遊戲等。腦機接口也許會替代人類的語言文字,也許會比我們更早一步知道自己想說什麼。甚至未來可以將我們的大腦「Upload」到一個數字天堂。

電視劇Upload,人類將大腦上傳的科幻悲劇事故喜劇故事

圖源:網絡

可小N有的時候也會問自己,是不是生活一定要追求效率至上。慢悠悠的說話,提筆書寫,逐字逐句地閱讀一本書,又有何不可。當血肉之軀被數位化替代,對於遭受疾病之苦的人們來說固然是好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想,當血肉之軀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那麼剩下的那部分(叫它靈魂也好,思想也好)是否還依舊是"我"?未來的人類,與機器人有什麼區別呢?也許,機器人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必要,每一行代碼都是最優解,而人類在有意或無意中犯下無數錯誤,才使得人類這個物種得以多樣化,得以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中生存延續。

相關焦點

  • 恐怖的腦機接口
    8月28日周五北京時間6點40,馬斯克召開Neuralink發布會,通過直播的方式展示腦機接口新設備。設備只有一枚硬幣大小,用手術植入頭骨,就像安裝在大腦上的Fitbit,充滿電可用一整天。在人類發現腦電波近100年後,腦機交互又迎來了跨時代的突破!現在出現的這個「腦機接口」技術還真是在道格拉斯·亞當斯35歲之後,難怪網友們會想起亞當斯說過的這句話。
  • 全球腦機接口領軍人物張學國「牽手」科斗腦機
    7月21日,科斗(蘇州)腦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科飛滿懷信心的告訴記者。說出這番「豪言壯語」的徐科飛雖然顯得心情十分興奮,內心裡也是踏實的。今年3月,徐科飛與他的合作夥伴決定將幾年來深耕的腦機接口項目正式落地。該項目定位於以助力中國「腦計劃」為宗旨,以推動中國腦科學發展為己任,研發、生產、銷售各類腦機接口相關軟硬體產品,提供定製化服務和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
  • 做個「腦機人」你準備好了嗎:從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說起
    太空技術,「腦機接口" ……馬斯克直播展示腦機接品北京時間2020年8月20日凌晨,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發布並展示了在豬腦上植入晶片的豬的腦部活動。這頭豬植入腦機接口已有2個月時間,十分活潑,與未植入設備的豬表現無異。植入豬大腦的腦機接口設備只有一枚硬幣大小。
  • 腦機接口離我們又近了一步
    大腦-計算機接口簡稱為腦機接口,它們被認為具有徹底改變人類與計算機之間關係的潛力,因為腦機接口允許我們在沒有言語交流或身體接觸的情況下控制各種電子設備。這項技術的潛在應用範圍很廣,比如,可以用於改善殘疾人的生活質量。然而,製造出高效的腦機接口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因為大腦的電信號往往過於微妙而難以察覺,或過於複雜而難以解碼。
  • 這位中國科學家直言,馬斯克腦機接口是小兒科!底氣哪來的?
    馬斯克不但智能汽車特斯拉投放市場,還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商業載人星際旅行,但還有一個科技可能不為大家所知,那就是馬斯克研發的腦機接口系統,但對於這個腦機系統一個叫韓壁丞的中國人有話要說。這位中國科學家直言,馬斯克腦機接口是小兒科!,底氣哪來的?那麼首先我們得了解下什麼是腦機系統。
  • 無需開顱手術的腦機接口出現了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利用血管支架技術,以對大腦損傷更小的方式實現「腦機接口」。今年 8 月,埃隆·馬斯克在 Neuralink 發布會上展示了最新研發的腦機接口設備:一個植入腦內的硬幣大小的晶片,能夠傳輸實時神經元信號。
  • 用意念打字,中國腦機接口新紀錄誕生!
    剛剛,中國利用腦機接口技術打字的新紀錄在第三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中誕生! 8月20日至25日,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暨第三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是大會期間舉辦的最受關注的賽事之一。
  • 靠「意念」就能行動,腦機接口是怎麼做到的?
    美國《細胞》雜誌近日也刊登了重磅論文,宣告腦機接口領域的重大突破——使癱瘓者成功恢復運動能力,觸覺準確率高達90%。腦機接口正在成為全世界腦科學的熱點,國際科學界和產業界近年來都對這一領域加大了投入。未來,它有望帶給人們越來越多的驚喜。本文,我們將為你呈現人類在腦機接口領域的不懈探索,以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 讓馬斯克瘋狂的腦機接口究竟是什麼?
    北京時間8月29日,SpaceX、特斯拉等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為自己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舉行發布會,並在會上公布了最新一代腦機接口產品:一枚硬幣大小的可植入大腦的晶片,以及一臺可完成自動植入晶片的手術設備。
  • 用意念打字,中國腦機接口新紀錄誕生
    剛剛,中國利用腦機接口技術打字的新紀錄在第三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中誕生!8月20日至25日,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暨第三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是大會期間舉辦的最受關注的賽事之一。
  • 解密腦機接口:專訪CMU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賀斌
    賀斌是無創腦機接口領域的優秀科學家,2013年,他的研究團隊利用無創腦機接口技術,實現了意念控制無人機飛行並跨越障礙,2019年,他的團隊又實現了意念控制下機械臂對運動光標的連續追蹤。在這次訪談中,賀斌談到了腦機接口技術的歷史與未來應用方向,並著重介紹了無創腦機接口相關的機遇與挑戰。
  • 中國腦機接口需要馬斯克式科技企業家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被我們所忽略的腦機接口工程。我們「截獲」了一份蘭德公司給美軍的分析報告,報告裡評估了大腦計算機接口未來的軍事應用和影響。而馬斯克投資的項目除了新能源汽車、SPACE X、真空管高鐵外,第四個大項目就是腦機接口。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 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原本只出現在科幻小說或影視作品裡的技術,也在現實生活中誕生,例如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我還是我嗎?1976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雅克·維達爾(JacquesJ.Vidal)創造了腦機接口(BCI)這個說法,並給出沿用至今的標準定義:BCI是一種特殊的通訊系統,它不依賴於人體的外圍神經和肌肉組織;   進入21世紀,腦機接口逐漸成為現實。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原本只出現在科幻小說或影視作品裡的技術,也在現實生活中誕生,例如腦機接口。腦機接口:我還是我嗎?2020年8月28日,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 舉行發布會,展示了最新的可穿戴設備 LINK V0.9 和手術機器人,並利用小豬演示了腦機接口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
  • 馬斯克遇上三隻小豬,人類腦機接口要成真了
    事實上,Neuralink 的腦機接口技術通過在大腦中鑽小孔和插入避開血管的線狀電極來實現運作,這正如特斯拉推進 5 級完全自主駕駛一樣,超前的技術如何落地,將取決於監管部門的批准。可想而知,腦機接口技術相關設備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准,將會「相當困難」。
  • 戴上腦機接口頭盔,他用大腦跟別人「說話」
    現在最新研究進展來了——利用腦機接口,讓別人跟患者的大腦直接對話。 近期,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腦科學中心利用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術幫助一位截癱患者重新表達想法。
  • 【專利解密】馬斯克的「神秘」公司Neuralink:腦機接口晶片
    【嘉德點評】Neuralink發明的腦機接口晶片,通過利用晶片上的電極來捕捉腦部的電信號,並將電信號傳遞到外部設備上,從而可以實現各種各樣的腦機接口應用。
  • 腦機接口技術誕生「腦活動翻譯機」
    【來源:科技日報】據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誌30日發表的一項腦機接口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報告了一種能夠以較高準確率解碼神經活動,並將其翻譯為句子的機器翻譯算法。通過該算法,可。當人類思考時,大腦皮層中的神經元會產生微小的電流,不同的思考活動,激活的神經元也不同——這就是腦機接口技術所依靠的原理。但一直以來,腦機接口在解碼神經活動方面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其準確率依然遠遠低於解碼自然言語——過去的腦機接口只能解碼口頭詞語的片段或口頭詞組中不到40%的詞語。
  • Neuralink推出硬幣大小腦機接口產品
    原文標題Neuralink推出硬幣大小腦機接口產品,或將助人類實現「數字永生」;已消失語言將被算法破譯···|零點報數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零點有數科技,ID:Dataway-Datawa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
  • 國內首個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在瑞金醫院成立
    在大腦植入晶片,收集腦部信號,信號異常時,通過遠程調控電極刺激信號,將「異常信號掐死在搖籃階段」……這類腦機接口技術已在部分神經疾病領域獲得前瞻性應用。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正式成立,「難治性抑鬱症腦機接口神經調控治療臨床研究」同日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