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婦產科診療室裡的「窘困」

2020-12-18 健康界

編者按:11月3日,安徽康平婦產醫院發生一起傷醫事件。家屬孫某帶著愛人小麗來醫院檢查,經診斷是早孕,要求做無痛人流。經安排,一名醫生、一名護士長和一名男麻醉師負責為小麗做手術。手術結束後,孫某發現手術室裡的男麻醉師,不等護士長解釋,衝動地朝麻醉醫生臉上打了一巴掌,隨後用刀刺傷其右側腰背部。事發後,孫某駕車逃離醫院。

這件事情發生後,在社會上引起不少關注,很多人譴責孫某文化教育水平低下,且傷醫行為需要嚴懲。值得注意的是,這起傷醫事件發生在婦產科,一個女性疾病專屬的科室。婦產科的醫療糾紛中,有一大部分與女性患者的個人隱私「被認為受到侵犯」相關。下面的文章將婦產科診療中出現的這一「窘困」闡述得較為清晰,引人深思。

 

在醫患關係緊張的今天,因各類問題引發的打醫、殺醫事件層出不窮。患者或家屬打醫殺醫,肯定是不對的,必須受到法律的懲治。但是,就每件事情的發生,社會輿論、媒體以及醫院和醫生方面是否理智地分析對待處理了呢?

男性從事婦產科工作,在公眾的眼裡仍然相對敏感,社會上因婦產科男醫生與患者及其家屬鬧得不愉快的事件,無論國內外都時有發生。

既然如此,婦產科男醫生該不該存在呢?

「固執守舊」的反方

大多數反對婦產科男醫生的人,都是站在患者及家屬感受的立場上看問題。

畢竟婦產科男醫生從事的具體工作,會大量涉及女患者的隱私。由於婦產科檢查及治療中,採用「膀胱截石位」這種檢查姿勢,要求女患者上身平躺於特製的一張床上,一般要求下身赤裸,兩腿曲膝,大角度分開,以便於女性的生殖器官在診療時充分暴露於醫生的面前。採用這種姿勢的診療包括婦科常規檢查、雙合診及三合診、陰道B超、肛腸科診療、產科診療、性疾病診療等。醫生在診療時,有的時候使用儀器,但是很多時候是直接用一兩隻手指接觸或深入陰道或直腸。

先不談外國人對此的看法,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讓女性以這種姿勢接受一個男性婦產科醫生檢查和治療,大多數女性還是會很尷尬的,選擇讓同性的女醫生來做,似乎更能讓女患者感到舒服,至少心理上會覺得更合適,或者說更符合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即使中國近幾十年,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發展壯大,更多外來文化和新意識形態已經明顯改變或顛覆中國的傳統文化,但畢竟,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很多地方的人們,受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影響,要立即接受這種形式的醫療方式,似乎有些困難。改變傳統觀念需要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家屬,特別是其丈夫或男友,對自己的愛人或女友接受婦科男醫生診療的態度往往顯得保守。

「複雜多樣」的正方

與這種「封建保守思想」人士對立的,是一群「現代派」、「科學派」和「實用主義者」。

這些朋友會說:「人有三不忌諱,父母不忌諱,夫妻不忌諱,患不諱醫!」;「人家是醫生嘛!別想太多了!」;「救命要緊,哪還有那麼多講究!」;「醫生面前不分男女!」;「你的私密部位,在人家男醫生眼裡只是一個器官而已」等等,甚至還有鄙夷的言論,諸如「你是封建思想作祟」;「沒文化」;「思想老土」等等。

反對聲振振有詞,那麼我們來看看持類似觀點的人都有哪些。

一、醫生或是打算從事醫務工作的人;

二、曾接受過婦科男醫生檢查的人;

三、尚不了解婦科檢查診療中會涉及哪些隱私,以及不了解具體步驟和情況的人;

四、自己本身是不接受的,但是害怕被別人說自己思想封建、陳舊的人;

五、社會的主流媒體和輿論。

下面,我分別對每一類人進行區別分析。

醫生或是打算從事醫務工作的人

首先,醫生或打算從事醫務工作的人都是受過專業訓練,他們看待疾病和各種身體檢查,大多站在西方科學的立場上,人可以被分解成很多區域,在不同區域內研究疾病,是他們的工作內容。客觀地看待人的身體,是很多人經過多年醫科訓練蛻變出的一種本領。

其次,婦產科男醫生相比婦產科女醫生有很多優勢,諸如體力更好、辦事果敢、對異性患者更加溫柔體貼等。這些優勢,尤其是較好的體力,無疑對一名醫生的培養,和他從事婦產科工作的長期性和穩定性是有利的。

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無論公立三甲醫院還是私人醫院,綜合醫院還是專科醫院,大醫院還是小醫院,好醫院還是差醫院,婦產科男醫生是大量存在的。國內幾乎沒有哪家醫院裡的婦產科醫生團隊以及護理團隊全部是由女性組成。而且很多醫院的婦科優秀專家大多都是男醫生,還有大量存在的輪轉實習男醫生、男麻醉師、男護理、男助產士等。針對於這種現象,我想很多在醫院工作的人早已習以為常。

曾接受過婦產科男醫生檢查過的人

對於自己曾經接受過婦產科男醫生診療過的女性來說,那她們現在自然是不會再排斥或糾結這種事情。不過,她們在第一次接受男醫生診療的時候是否會尷尬呢?到底有多少女性會真的不介意呢?我拿兩組數據吧。

A.上海市婦女病康復專業委員會在本市部分醫院隨機抽查訪問了部分女性患者,半數以上受訪者對男婦科醫生為自己檢查感到尷尬。遇到婦科男醫生,10.8%表示會選擇離開;40.6%會選擇更換醫生;17.9%表示願意接受年齡稍大的男醫生檢查;只有24.1%的人認為無所謂。

B.某網站女性頻道最近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當你在婦科門診遇到男醫生時,你會怎麼辦?參與此次隨機調查的網友接近13000人,其中41.36%的受訪者表示「感到非常尷尬和難堪,因此拒絕就診」;35.70%的受訪者表示「儘管會有點緊張和彆扭,但還是會接受檢查」;還有17.42%的受訪者認為「沒什麼所謂,只要是好醫生就行了」;調查顯示,僅有5.52%的受訪者「願意找男醫生」。

看看上面數據,結論顯而易見,絕大多數女性,至少在第一次面對婦科男醫生時是會尷尬的,或是選擇換女醫生,甚至終止檢查。

尚不了解婦科檢查診療中會涉及哪些的隱私,以及具體哪些步驟和情況的人

或許在他們的意識裡,就算是婦產科男醫生診療,可能就是諸如腹部B超一樣露點肚皮而已,不會存在什麼太多涉及隱私的事情或接觸,等他們先大致了解一下後,就肯定會改變此前的觀點。

自己本身是不接受的,但是害怕被別人說自己思想封建陳舊的人

這類人可能是最多的。或許是專門請假來看病,或許是排了半天的隊,或許是大老遠的慕名跑來就醫,輪到自己才發現給自己看病的是男的。即便這樣,眼看著其他姐妹也都在正常的就診,甚至病友的一句,「沒事的,他是醫生,大家都是這樣檢查的呢!」好吧,那就這樣吧……不是麼?在那個節骨眼,你能怎麼選擇呢?因為是男醫生做婦科,你就提出換女醫生?那顯然是不現實的,甚至可能會受到鄙視的眼光。所以,絕大多數女性還是趕鴨子上架,也就這樣勉強地服從檢查了。

有的女性只需要檢查一次,有的卻需要長時間不定期來做檢查。做了吧,有的人很後悔,感覺受到侮辱,下次打死也再不來看男婦科醫生了,而多次來做檢查的,也就習慣了。

社會主流媒體和輿論

主流媒體的聲音對民眾的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有媒體呼籲,「建議我國民眾應該放棄陳舊的傳統封建觀念,在醫院接受並配合婦科男醫生的診療」;「婦科男醫生也不好做,很辛苦」;「男醫生比女醫生有優勢」;「醫生面前不分男女」等等。但是,患者及其家屬,接受了婦科男醫生的診療,就是不封建,不陳舊的人了嗎?我倒覺得,這個言論是站不住腳的。這種一刀切,走極端的方式,至少不是最人性化的處理辦法。

觀點

最後我談點個人的想法和建議。

首先,醫患之間建立信任,患者對男婦產科醫生為她查體的負面情緒或許會減少。

目前國內的醫院,有些醫生的態度很有問題。媒體曾經報導某醫院的一婦產科男醫生因接待病人多,隨口對一女病人說「把褲子脫了,進去躺下,我馬上來做」,嚇得女病人溜走了。語言冰冷近乎冷暴力。這種毫不在乎患者感受,沒有意識保護患者的隱私,不講究語言溝通技巧的醫生,工作方式一定需要改變。那種醫生眼裡不分男女的觀念,放在患者角度是難以接受的。暫且先不說婦產科男、女醫生是不是真的有優劣差距。醫院科室方面,如果安排婦產科男醫生,能不能提前給患者說明一下?提前給患者一個心理準備,效果至少比「突然強迫接受」來的更人性化一點吧。更加人性化的解決辦法是,在婦產科候診區,護士詢問一下每位患者,是否介意男醫生為其診療、做陰道B超等,給患者提示,哪間是男醫師,哪間是女醫師。總之,讓患者及其家屬,要有心理準備和選擇的權利。

對於去婦產科看病的患者及其家屬,我想說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生孩子的關頭,或是涉及人命關天的事情,請不要在乎這些了,因為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但是在其他情況下,我的看法是當你或你的愛人,要做婦產科檢查或診療前,請事先了解一下都會涉及哪些項目和檢查內容,讓自己有個初步了解和心理準備。在自己的利益和隱私受到侵害的時候,要大膽的站出來說出來,但不能打人,更不能殺人!要試著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能夠接受婦產科男醫生的,那就沒問題了。自己實在不能接受的,那就找醫院醫生協調一下,大膽說出來,沒有什麼,自己的利益需要自己爭取。協調之後,要是醫院不同意,你可以考慮說服自己接受,但在接受前,最好要注意一下你的另一半是否介意,先交流再行動,否則大多會容易出現問題。要是實在說服不了自己或家屬,可以考慮換家醫院。

(原標題:婦科男醫生應該存在,但患者及家屬需要尊重。編輯略有修改,原文發布於天涯論壇cristino1034博客)

相關焦點

  • 提升基層婦產科診療水平
    南方日報訊 (記者/焦瑩 通訊員/朱榮敏)12月19日上午,清遠市繼教項目「英德市婦產科診療能力培訓班」在英德市人民醫院舉行。省人醫教授何善陽等4名專家進行主題授課,英德市醫共體成員單位的100名醫務工作者參加培訓。
  • 北京協和醫學院「婦產科聯合診療中心」落戶即墨
    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青島市婦產科診療技術水平,2020年10月11日,全科醫學協作平臺——北京協和醫學院「婦產科聯合診療中心」和青島市即墨區慈善總會瑞晟生殖健康慈善基金落戶青島瑞晟婦科醫院,標誌著醫聯體建設新模式在青島市的跨越式發展。
  • 北京協和醫學院「婦產科聯合診療中心」暨瑞晟生殖健康慈善基金...
    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青島市婦產科診療技術水平,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及高效的醫療服務,減輕島城人民生殖健康的診療負擔,為「全民健康·全面小康」貢獻一份力量。2020年10月11日,全科醫學協作平臺——北京協和醫學院「婦產科聯合診療中心」和青島市即墨區慈善總會瑞晟生殖健康慈善基金落戶青島瑞晟婦科醫院,標誌著醫聯體建設新模式在青島市的跨越式發展。
  • 金谿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大力營造溫馨舒適診療環境(圖)
    中國江西網撫州訊 通訊員王國勇報導:最近,到金谿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就診的陳女士感受很不一樣,「溫馨多了,舒服多了」她感嘆道。不僅就診方便了,從院內坐椅的「革命」到婦產科病房的改造,再到醫院醫務人員的體貼問候等,都讓患者感受到這裡的變化和無處不在的溫情。
  • 湖南省第二屆婦產科疾病診療技術新進展高峰論壇在永順舉行
    紅網時刻湘西11月1日訊(通訊員 彭建國)11月1日,湖南省第二屆婦產科疾病診療技術新進展高峰論壇在永順縣舉行。來自長沙寧兒婦產醫院、長沙生殖醫學醫院的專家,給湘西州8縣市100餘名基層醫務工作者講解生殖醫學、婦產科學診療技術等方面的知識。
  • 龍華新區中心醫院婦產科門診大樓正式啟用的公告
    為改善患者就醫環境,拓展醫院醫療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我院婦產科門診將由本部搬遷至7號樓婦產科門診大樓(觀瀾大道185號,龍華新區中心醫院本部右側,外牆為粉色),將於2016年8月13日(星期六)正式啟用,對外服務。
  • 婦產科、兒科搬遷入住
    >並正式開展診療工作同日,晉江市醫院(愛國樓院區)原婦產科、兒科將停診原住院患者將有序全部轉移至新院新院位置在於晉光路與世紀大道交匯處北側1-2層設置為婦產科、兒科門診及有關檢查及服務窗口,3層為產房、手術室,4層為NICU、PICU,5-7層為婦產科病房,8層為婦產科VIP病房;9-11層為兒科病房,12層為會議室。樁基礎工程於2015年7月1日開工,同年11月2日完工,2016年8月18日主體封頂。婦兒中心樓2020年12月21日整體工程驗收完畢,定於12月26日正式啟用。
  • 「全科醫學協作平臺」國際婦產科聯合診療中心落戶重慶協和醫院
    4月17日,全科醫學協作平臺北京協和醫學院教學及附屬醫院「國際婦產聯合診療中心」正式落戶重慶市協和醫院。重慶市九龍坡區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相關專家、重慶協和醫院黃宏奇院長出席了授牌儀式。
  • 新區中心醫院婦產科大樓明啟用
    記者獲悉,原來設於該院本部的婦產科門診這兩天已陸續「搬家」,遷至新的婦產科門診大樓,將於8月13日正式投入使用。該婦產科門診大樓距離醫院本部不到100米,共有6層,每層樓分為A、B兩個區域,分別設有婦科門診、產科門診、婦產科超聲、心電圖室、檢驗室、西藥房等功能區,3、4、6層均分別設有收費處,其設備齊全且功能性強,環境乾淨整潔,各診區設計更加注重女性患者私密保護。
  • 贛南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重裝啟動後首個寶寶出生啦!
    這是贛南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重裝升級啟動第二天迎來了第一個新生寶寶,為了迎接這神聖的一刻,院領導、護理部、婦產科、手術室等做了精心準備。  6月20日凌晨4點,蘭女士因胎膜早破,緊急入院,醫院迅速組織婦產科各部門醫護人員,婦產科餘作香主任親自接診,為孕婦進行詳細檢查,由於胎兒臍帶繞頸二周,頭盆不稱,為保證母嬰安全,與孕婦家屬溝通,制定治療方案,建議行剖宮產手術。
  • 北京婦產醫院新建篩查診區啟用,為患者提供一條龍診療服務
    昨天,記者從北京婦產醫院獲悉,該院篩查診區正式投入使用,這裡將重點收治婦產科危急重症伴發熱患者或產婦的分娩、手術、重症監護及新生兒救治。新建篩查診區共兩層,內部設有3間診室、3間隔離觀察室、2間負壓手術室、2間負壓監護室、1間負壓病房、1間CT室、1間PCR實驗室和1間常規檢驗室。該篩查診區收治範圍主要包括:急診發熱患者的「1+3」篩查、隔離留觀、急危重症救治;婦產科危急重症伴發熱患者或產婦的分娩、手術、重症監護及新生兒救治;普通患者入院前核酸咽拭子採樣、核酸檢測及CT篩查。
  • 老牌婦產科 撐起女性健康「半邊天」
    一流的設備、高超的診療技術是醫院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醫療服務的硬性指標,也是醫院生存發展的基礎。武警河南總隊醫院婦產科長期以來始終秉承「關愛女性健康,營造健康家園」的服務理念,提高醫療技術,優化診療服務,美化就診環境,提高管理效率,以專業的服務構築和諧的醫患交流平臺,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高效的醫療保障和人性化的親情服務。
  • 上饒五院婦產科病區順利「搬新家」
    為了給廣大孕產婦及婦科疾病患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優美的就醫環境,不斷提升醫院綜合醫療服務水平和應急能力,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對婦產科病區進行了裝修改造。日前,婦產科已順利喬遷新「家」,環境、服務全面升級。  據了解,9月14日起,婦產科病區開始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廣大孕產婦和婦科疾病患者的到來。
  • 婦產科醫生徐東萍:孩子們的「暖心媽媽」
    同樣的,在萬千孕產婦的心裡,她的身份也數不清:和藹可親的「徐阿姨」;醫術精湛的「徐主任」;關心產婦的「徐媽媽」……身為縣人民醫院圍產醫學中心主任的她,自1981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崗位,為婦產科事業奉獻光和熱。和藹可親的徐阿姨說話快、走路快、做事快,這是風風火火的徐東萍給不少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 鄭大二附院青年講壇|婦產科傳承之火
    講座伊始,婦產科副主任、婦科一病區主任趙虎致辭,歡迎前來參加講壇的學員們,感謝醫院相關部門對我們舉辦青年講壇的大力支持,希望學員們堅持學習,不斷地充實和提升自己,祝願婦產科青年論壇越辦越好。婦產科主任張慶在發言中提到,青年講壇我們相約周三,與「三」有緣,希望大家三十而立,立於未來,學有所成。
  • 12家復旦大學附屬醫院聯手打造婦產科醫聯體
    方女士早上5點就來到紅房子楊浦院區排隊掛號,可此時門診大廳內已是人頭攢動,長長的隊伍裡擠滿了從本市各區以及外地趕來的患者和家屬,他們焦急地等待著……在上海,到「紅房子」等幾家著名婦產科醫院生孩子,是許多年輕媽媽的共同選擇。但孕婦建卡難、產檢排隊長等問題已困擾患者多年。昨天,復旦大學牽頭成立了上海首個婦產科醫聯體,12家醫院將聯手打造「家門口的紅房子」。
  • 上海試點社區標準化兒科診療室 2-3名專業全科醫師坐鎮
    試點社區標準化兒科診療室。標準化兒科診療室項目已經開始在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運行。年內將推廣到閔行所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標準化兒科診療室完全拷貝了兒科醫院的VIP診室,一旦出現疑難雜症還能第一時間通過遠程會診讓兒科醫院的專家們把脈。社區兒科醫生水平行不行?由2-3名有兒科基礎並接受過兒科醫院社區兒科醫療服務培訓的全科醫師、護士開展兒科醫療服務工作。
  • 南通和美家婦產科醫院簡介
    南通和美家婦產科醫院是一所專注為現代家庭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的二級專科醫院,南通和美家婦產科醫院具有醫療管理和服務模式,全新的國內外高新專業檢測診療設備,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學隊伍,以及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承蒙「關愛女性健康,
  • 專業介紹--婦產科
    今日臨床專業——婦產科。婦產科是臨床醫學四大主要學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變化,高危妊娠及難產的預防和診治,女性生殖內分泌,計劃生育及婦女保健等。現代分子生物學、腫瘤學、遺傳學、生殖內分泌學及免疫學等醫學基礎理論的深入研究和臨床醫學診療檢測技術的進步,拓寬和深化了婦產科學的發展,為保障婦女身體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種婦產科疾病起著重要的作用。
  • 婦產科專家「下沉」基層坐診
    本報訊 為促進醫聯體的建設,推動分級診療工作,讓先進的醫療技術和專家資源落到基層,提高基層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和專科服務能力,4月15日,南區醫院「名醫工作室婦產科門診」正式開診。當日,南區醫院婦產科迎來了市人民醫院的婦科專家韓燕華、葉雲入駐,今後市人民醫院婦產科專家將每周到南區醫院坐診一次,專家還會在南區醫院帶教查房,開展疑難複雜手術、專題講座等。此舉標誌著南區醫院在婦產科醫療領域擁有了強勁的專家技術實力,將更好地惠及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