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3 15: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黃婉晶
紹興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縣工會先進工作者、縣衛計系統先進工作者,縣人民醫院優秀黨員、天橋醫生英才獎……從醫近40載,徐東萍獲得過多少榮譽,她自己已經數不清。同樣的,在萬千孕產婦的心裡,她的身份也數不清:和藹可親的「徐阿姨」;醫術精湛的「徐主任」;關心產婦的「徐媽媽」……身為縣人民醫院圍產醫學中心主任的她,自1981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崗位,為婦產科事業奉獻光和熱。
和藹可親的徐阿姨
說話快、走路快、做事快,這是風風火火的徐東萍給不少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昨天出門診,上下午加起來看了一百多個病人,明天又排了六臺剖宮產手術……」徐東萍向記者細數著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幾十年來,她工作時間經常超過10個小時,一天最多連做8臺手術,一年手術量200餘臺,其中不乏疑難危重病例……這樣的工作量,讓她必須要「快」起來。
不過,徐東萍對待患者,從不會因為工作量大而「趕工」。由於醫院病人較多,在診療住院病人的同時,還要接診大量的門診病人,經常是到下班時間,還有許多患者在診療室門口等待診治。對每一位病人,徐東萍都會深入細緻地檢查、診斷、治療,不厭其煩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態度和藹可親,認真做好醫患溝通,從沒有敷衍過任何一個患者。在產房裡,面對產婦每一次陣痛帶來的呻吟,她都會耐心鼓勵,儘量協助產婦自然分娩。對於病情複雜的病人,她總是親自查房,參與診療方案,錯過飯點、通宵手術,對她來說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記者的一位好友告訴記者,前幾年,她孕晚期有一次B超結果不太好,負責接診的產檢醫生建議她到徐東萍處複診。「那天我進診室的時候,已經12點多了,徐阿姨顧不上休息,詳細查看了我之前的B超單,一邊安慰我,一邊給超聲科打電話,指名讓技術最好的一位醫生幫我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徐阿姨指著各項數據,仔細給我講解,告訴我胎兒情況很好,讓我放寬心,不用害怕。」後來,她順利生下一個寶貝女兒。記者向徐東萍提起這件事情,她爽朗地笑著說:「這種事情每年都會遇到好多次,早就記不清了。通過科普宣教,讓孕產婦安心、心情舒暢,是產科醫生的基本功課。」
醫術精湛的徐主任
「當一名婦產科醫生的最大心願就是為患者解除病痛,最大成就感就是看到母嬰平安。」徐東萍始終覺得,只有不斷精進技術,才能為更多患者迎來生命的光亮。為此,她刻苦鑽研業務,精益求精,以「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精神忘我工作。
憑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徐東萍完成了幾例產後大出血導致的子宮切除手術,術後病人都恢復得較好。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她仍堅持抽出時間,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參加學術會議,組織全科醫護人員學習產科領域最新的相關指南,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和醫療技術,力爭讓病人的診療體驗更加舒心,更加安全。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徐東萍經手了許多疤痕子宮、高齡產婦等高危病例。為疤痕子宮產婦做剖宮產手術時,經常會遇到子宮、臟器嚴重粘連的情況,每當此時,她總是耐心地一層層分離粘連,避開大血管,盡全力保證母嬰安全。為此,不少高危產婦都會主動找到徐東萍,請她幫自己進行剖宮產:「徐主任,你為我做手術,我放心。」徐東萍也總是盡己所能多幫助幾個產婦。
分娩中,最兇險的情況之一就是子宮收縮不良導致產後大出血。面對這類情況,在經按摩壓迫子宮、藥物等治療無效後,徐東萍首先會採用紗布填塞法、子宮背帶式縫合等方式止血,促進子宮收縮,儘量避免產婦切除子宮。「對一名女性來說,子宮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只要有保住子宮的可能性,我們醫生總是要試一下。」因為她的積極嘗試,很多危重產婦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避免了子宮切除的痛苦及轉院途中的風險。
憑著自己全面的技術、高超的醫術,徐東萍已成為新昌本地及周邊地區具有較高聲譽的婦產科專家,還被評為全院「十大名醫」之一。
關心病人的徐媽媽
從業近四十年,徐東萍已記不清為多少產婦解除了病痛,也忘記了幫助多少產婦重新揚起生命的風帆,但產婦們還記得。
2010年6月,來自天台的一位準媽媽即將臨盆,住進了婦產科.入院時,她身上不足百元錢,連基本的醫療費用都負擔不起。時間就是生命,不能讓產婦因經濟困難,耽誤寶貴的生產時間!徐東萍顧不得多想,毅然決定為這位孕婦先支付相關費用,使孕婦安心住院。「看到她餓了,沒錢買飯吃,我們就把科室裡訂的夜餐之類的分給她吃,要保證產婦的體力和營養。」在徐東萍的悉心看顧下,母嬰平安,產婦恢復得很好,很快就出院了。出院後不久,產婦家屬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把欠下的醫療費用如數歸還。類似的情況,每年在徐東萍身上都會出現好幾次,因為對產婦呵護無微不至,外人多次把她誤認成產婦的「媽媽」。
採訪當天,一位母親抱著剛滿月不久的孩子找了過來,徐東萍帶著這位母親來到兒科診室,囑咐兒科醫生:「這個孩子拉肚子一段時間了,麻煩給好好看看。」記者好奇詢問:「這是您的親戚朋友嗎?」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不是,就是我接生的一個孩子而已。你看他們全家都這麼著急,我能幫就幫一把,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從業近40年,徐東萍接生的新生兒已有上萬個,這樣的「舉手之勞」她不知做過多少,雖然她記不清了,但是產婦們、孩子們都記得。「當年我接生的孩子,有不少已經成家立業,好多還找到我,讓我給她們接生,這種緣分很奇妙。」徐東萍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