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11月15日電(「中國網事」記者 羅博、錢榮、許雪毅)最近,一份名為2010年版濟南醫生「紅黑榜」的帖子成為網民熱捧的「看病指南」,在網絡上及現實生活中引發不小反響。
如何看待民間版醫生「紅黑榜」的是與非?通過網絡評價醫生的方式是否真如網友所期望的,堪當醫改「催化器」?如何保障「被上榜」醫生的合法權益,防範可能的風險?對此,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進行了調查。
折射醫患關係現狀的「紅黑榜」
記者調查發現,濟南媽媽網站10月「公布」的2010年版濟南婦產科醫生「紅黑榜」,涉及8家醫院的20位醫生。目前,這一榜單跟帖數千條,瀏覽量達11萬多人次。而之後推出的濟南兒科醫生「紅黑榜」瀏覽量超過15萬人次。
「齊魯醫院姓胡的一個老太太,很差勁,有個孕婦心超沒在那做,她就衝人家發脾氣,說你不在這做跑別的地方去做……我去的時候就給開單子,也不比較以前的檢查,就說你這可能不行啊,嚇死我了,一問就說你查不查,不查拉倒!」網友lyany這樣描述遇到的「壞醫生」。
「現在的醫生有幾個有耐心的?你緊張得要命他們說些模稜兩可的話!」網友「你好豆豆」的感嘆雖有「一棍子打倒所有人」的嫌疑,卻道出了「看病難」的現實。
網友們既關心醫生醫術高低,又在意醫生態度好壞,「抹黑」「捧紅」同樣不遺餘力。網友「黃家格格」力薦山東省千佛醫院的郭偉主任,認為郭主任對孕婦有問必答,業務水平過硬,而且很為病人著想,總是替病人省錢,還耽誤下班時間勸說孕婦堅持順產,讓她感慨「這樣的好大夫很難得」。
事實上,在2009年濟南媽媽網就在網絡上推出了首期濟南婦產科醫生「紅黑榜」。而它的緣起正是由於不少網友抱怨在醫院產檢經常遇到不負責任的醫生,相關帖子得到網友瘋狂跟帖回復。
濟南媽媽網負責人孟珍說,推出這些榜單最開始只是想供網友參考,為大家提供便利,但由於真實性高,現在不少網友根據榜單,寧肯排隊也要找紅榜醫生看病。
記者發現,類似的醫生「紅黑榜」已在北京、上海、深圳、蘇州等多地出現。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說:「公眾對醫療等公共服務業不滿意,網絡『紅黑榜』可以說是對這種不滿意的一種訴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目前醫患關係的現狀。」
「被上榜」醫生感覺「很受傷」
「『紅黑榜』的推出在濟南醫療衛生界引起很大震動,無論上了哪個榜,對醫生都是一種觸動。」 濟南市中心醫院婦產科醫生田敬霞是一位上紅榜的醫生。她認為榜單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一定全面,「因為網友並沒有太多評價標準,只是靠自己的直觀感覺和經歷。」
「跟著感覺走」確實可能「走偏」。記者登錄濟南媽媽網站發現「紅黑榜」出現「打架」現象。對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同一個高大夫,網友sxlee的描述是「很不負責任地推薦了幾個價格昂貴又非常不必要的檢查;態度非常冷酷,說話很不耐煩,檢查也很粗魯,總是沒好氣地催著我去交錢。」而網友「狗蛋兒娘」告訴大家:「每次問什麼問題,高大夫說話都是很溫柔;對於繁雜的檢查項目,高大夫也是先告訴所需費用,徵求病人意見並說明檢查的重要程度再確定開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