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09:23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生門》劇照。圖片來自《生門》官方微博
紀錄片《生門》聚焦婦產科
生與死的較量,每一集都讓人飆淚
一部紀錄片,採取周播的方式在晚間和電視劇同臺PK,戰績會如何?紀錄片《生門》目前已播出4集,首期節目就奪得同時段第二,目前已播出4集,口碑不斷攀升。這部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歷時6年製作完成的紀錄片,真實記錄了40多個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故事。
以美劇的形式拍一部紀錄片,電影版的遺憾電視版彌補
2016年底,真實拍攝孕婦生產的紀錄電影《生門》在豆瓣一舉拿下了8.6的高分,這部電影一度被稱為紀錄片界的良心之作,然而遺憾的是,《生門》雖口碑一路看漲,但當時的市場環境對紀錄電影並不友好,排片率一再被擠壓,曾有不少影迷穿越整個城市,甚至跑到異地觀影。影片不久就下檔了,更多的人錯過了這部高分電影。
這個遺憾,終於在《生門》的劇集版得到了彌補。記者了解到,紀錄片《生門》目前分為兩個版本:網絡版是官方版本,每集70多分鐘,每周四晚在愛奇藝更新一集;衛視版是東方衛視為了適應電視渠道播出而做了修改,每集50分鐘左右。劇集版的口碑比電影版更好,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3分。
其實《生門》一開始,就是奔著劇集去的。該劇攝影師程春霖在朋友圈發文說,主創團隊很多人都是美劇《傲骨賢妻》的粉絲,所以想以這部美劇的形式拍一部紀錄片。「以產科為故事舞臺,醫護人員為人物線索,每集聚焦一個特定主體的生產故事,以產科這個小剖面去展現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些議題。」導演陳為軍透露:「《傲骨賢妻》的故事發生在一家律師事務所,既要反映事務所裡合伙人、律師之間的事情,同時每集都要發生一個案子、一個故事。我們做《生門》也想這麼追求,一方面通過細節、故事、人物,構建起中南醫院婦產科這個真實空間,讓大家覺得醫生、病人都像我們的左鄰右舍,同時每天都有暖心的感人的小故事。從目前看播出效果,我覺得我們的嘗試做到了。」
真實帶來萬鈞之力,每一集都讓人飆淚
大年三十團圓夜,一位不知名的神秘孕婦隻身來到中南醫院婦產科,懷孕40周,胎死腹中,面對手術生死一線間,她卻始終拒絕透露家屬信息,情緒失控。
從麻城市轉來的陳小鳳本身就是一個罹患糖尿病的高齡產婦,她孱弱的身體中孕育著兩個更加脆弱的生命,雪上加霜的是兩個孩子還是兇險的中央型前置胎盤。生命岌岌可危,而捉襟見肘的窘境更是直接將她和兩個未出世的孩子推向了命運的絕境。
夏錦菊第三次剖腹產,32周,早產。胎盤前置,長在了前兩次剖腹產的疤痕上,還穿透子宮肌層,植入了膀胱。這就意味著胎盤被拿出後,血就會噴湧而出。進入手術室,她還依然樂觀,對婦產科主任李家福說:「你給我做手術,我放心。」
……
《生門》已經播出的4集中,每一集都有牽動人心的故事。在婦產科裡集結了貧窮與生命的博弈,希望與死亡的較量,人道與人性的碰撞,每一集都讓人飆淚。「生育的戰場上,一扇門後就是兩個世界的分秒必爭,生與死的較量中凝聚著無限的張力,疼痛仿佛越過神經痛到了每個觀眾的身上,這就是真實帶來的萬鈞之力。」觀眾蔣莫毅說。此外,劇集中很多微妙的細節和隱匿的情感在真實的鏡頭下無處遁形,「醫患關係」「全民醫保」「難產早產」等社會熱議話題一一呈現。業界專家評價說:「《生門》每一集就是一把手術刀:克制、冷靜、犀利,展現現實生活的殘酷,而在此之外,還有不經意一瞥的鋒刃柔光。」
婦產科醫生圈粉無數,溫暖人性打動觀眾
除了緊張衝突的氣氛和真實慘烈的生產,觀眾同樣能看到默默流淌的溫暖人性和滿滿正能量。《生門》男主角、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主任李家福,更是圈粉無數,被譽為「最有人格魅力的產科男神」。
「我每月32號休息」「這輩子,你忘不了我,我也忘不了你」……李家福不僅醫術精湛,還屢出金句,幾乎承擔了《生門》的全部笑點。他和他的團隊每天做六七臺手術,80多張病床每周都是悲喜的輪迴。對他們來說,加班與攻克每一個難題已經成了家常便飯,產科醫生董良波甚至在妻子生產的時候還在惦念著自己的病人,他們的妙手仁心和幽默風趣讓觀眾印象深刻。
許多網友在社交媒體自發為《生門》做宣傳、為產科醫護人員加油打氣:「建議每位媽媽都去看一下,才能體會自己有多幸運,順利生下寶寶;建議每位孩子都去看一下,體會一下母親當初是多麼不容易;建議每位寶爸和家人都去看一下,體會一下你們的支持和陪伴對媽媽有多重要;建議每個人都去看一下,理解和體諒產科醫護人員的不易。」
本報記者 邢虹 本報通訊員 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