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門》是東方衛視的一個晚間檔紀錄片,它講述了40多個家庭在武漢中南醫院婦產科所經歷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我相信,看過《生門》的人都應該明白,它的重點並不是想向人們表達生孩子有多麼痛苦,或者母親和醫務工作者有多麼偉大。導演只是想通過鏡頭,將一些形形色色的,世間最普通最平凡的故事搬上熒幕,讓世人懂得體會人間冷暖,悲歡離合。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的含義,通過《生門》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會。
影片上映後觀眾的評分都很高,很多人淚灑現場,我們都明白這就是很真實的生活,在絕境中的無奈,哭泣,指責…
其中印象很深的是張穎的故事。張穎由於小時候黃疸而得了腦癱,這個對於很多人來說註定未來都是悽慘的,老無所依的病,在張穎身上得到了相反的參照。
很多人看完都覺得自己沒有張穎幸福,爸爸媽媽為了照顧她只生了她一個,教她識字讀書,有大專學歷,給她買電腦,自己還開了家網店;老公對她百依百順,體貼,脾氣好;婆婆是月嫂,會帶孩子(是婆婆介紹在一起)。感覺她就是一家人的中心,被保護的像小公主。
張穎在產前很早就住進了醫院,由於胎兒體重不足,一家人都很擔心,好在孩子很順利的出生了,取名「小核桃」。在劇集版的最後一集,拍了她們後來的現狀,張穎又生了個女兒,小核桃都會照顧媽媽了,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即使沒看這部片子之前,都是對生孩子極為恐懼的,活著出來了就是「生門」,否則就是「死門」,看完之後當然也是更加害怕了。但是歷經再多苦難,看到一個小生命,自己生命的延續來到這個世界,相信那時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