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生門》一經播出,還有多少人想生孩子

2020-12-20 若若說娛樂

《生門》是東方衛視的一個晚間檔紀錄片,它講述了40多個家庭在武漢中南醫院婦產科所經歷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我相信,看過《生門》的人都應該明白,它的重點並不是想向人們表達生孩子有多麼痛苦,或者母親和醫務工作者有多麼偉大。導演只是想通過鏡頭,將一些形形色色的,世間最普通最平凡的故事搬上熒幕,讓世人懂得體會人間冷暖,悲歡離合。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的含義,通過《生門》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會。

影片上映後觀眾的評分都很高,很多人淚灑現場,我們都明白這就是很真實的生活,在絕境中的無奈,哭泣,指責…

其中印象很深的是張穎的故事。張穎由於小時候黃疸而得了腦癱,這個對於很多人來說註定未來都是悽慘的,老無所依的病,在張穎身上得到了相反的參照。

很多人看完都覺得自己沒有張穎幸福,爸爸媽媽為了照顧她只生了她一個,教她識字讀書,有大專學歷,給她買電腦,自己還開了家網店;老公對她百依百順,體貼,脾氣好;婆婆是月嫂,會帶孩子(是婆婆介紹在一起)。感覺她就是一家人的中心,被保護的像小公主。

張穎在產前很早就住進了醫院,由於胎兒體重不足,一家人都很擔心,好在孩子很順利的出生了,取名「小核桃」。在劇集版的最後一集,拍了她們後來的現狀,張穎又生了個女兒,小核桃都會照顧媽媽了,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即使沒看這部片子之前,都是對生孩子極為恐懼的,活著出來了就是「生門」,否則就是「死門」,看完之後當然也是更加害怕了。但是歷經再多苦難,看到一個小生命,自己生命的延續來到這個世界,相信那時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相關焦點

  • 紀錄片《生門》聚焦婦產科
    圖片來自《生門》官方微博紀錄片《生門》聚焦婦產科生與死的較量,每一集都讓人飆淚一部紀錄片,採取周播的方式在晚間和電視劇同臺PK,戰績會如何?紀錄片《生門》目前已播出4集,首期節目就奪得同時段第二,目前已播出4集,口碑不斷攀升。
  • 看完《生門》,有多少媽媽不想生孩子,有多少家庭為此負擔深重
    看紀錄片《生門》,有多少人不想生孩子?說實話,開心爸爸是今年才開始看的《生門》,從各個自媒體的文章中,依稀可以看出《生門》的路數,並且有了思想準備。但是在看的時候,還是熱淚盈眶,還是忍不住要哭,為了那些要孩子不要生命的媽媽們,為了那些要孩子拼盡所有的媽媽們,為了那些還躺在病床上就被家屬無情放棄了的媽媽們......
  • 紀錄片《生門》女醫生 生孩子後更能體會病人疼痛
    紀錄片《生門》裡,婦產科醫生毛豔紅在自己生產時頻爆金句,被網友戲稱為用自己「悲催」的產子經歷,承包了這部「史上最疼紀錄片」所有的笑點。北京青年報記者對話毛豔紅醫生,聽她講述了婦產科醫生的生產經歷。紀錄片《生門》用前後兩年時間在武漢中南醫院婦產科跟蹤拍攝,用真實鏡頭語言記錄了生命誕生的現場,撕心裂肺的疼痛、生死關頭的選擇、生命降臨的喜悅讓這部紀錄片被譽為「史上最疼紀錄片」,賺取觀眾眼淚的同時也收穫大量好評。近日,有觀眾發現,在這部紀錄片的第10集裡,婦產科醫生毛豔紅以一己之力承擔了這部紀錄片所有的笑點。
  • 《生門》製片人戴年文:「紀錄片本身就該掙錢」
    文 | 多米高質量、好口碑的作品是紀錄片人不懈的追求,但長期以來,「紀錄片不賺錢」的說法似乎成為一道魔咒。而一部聚焦婦產科生育的紀錄片《生門》,不僅在豆瓣獲得劇版評分9.5、影版評分8.7分的成績,還將版權輸出到東方衛視和愛奇藝,成為紀錄片行業中作品口碑與商業回報兼具的典型案例。
  • 紀錄片《生門》內外:一對早產兒帶給農民鄭清明的債與情
    鄭清明一家是紀錄片《生門》的「主角」之一   鄭清明有兩個四歲的雙胞胎女兒,一個叫鄭秋,一個叫鄭心。「秋」「心」合為「愁——生兩個女兒的時候,一家人天天為錢發愁。四年前的冬天,鄭清明一家人進入了紀錄片《生門》的鏡頭裡,那正是他們最窘迫的時候。
  • 紀錄片《生門》:讓男人十月懷胎,他們會算計的
    (陳為軍供圖/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12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讓男人十月懷胎,他們會算計的 紀錄片《生門》中的生育故事》)從兩千多年前的愷撒時代到現在,生育都同時與個人和社會密切相關。農曆九月,北方很冷,媽媽去找大人的衣服,想把孩子裹起來保暖。衣服找來,孩子卻不見了。原來,趁媽媽離開,初到人間的陳為軍沾著一身灰,蹭去旁邊舂米碓的坑裡取暖了。陳為軍上高中時,姐姐生孩子,已有接生員助產。那是村裡一位接生經驗豐富的老太太。再往後,陳為軍念了四川大學,畢業後到武漢電視臺工作。
  • 《生門》中的感人時刻,一部看了以後感觸良多的婦產科真實紀錄片
    上篇《生門》文章原本該由四個故事組成,由於時間的問題,只寫了其中的兩個,這次將剩下的奉上。《生門》是由北京中視文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蘇寧環球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陳為軍執導的紀錄片電影。該片聚焦每一個家庭都會面臨的生育問題,紀錄了4位遭遇極端情況的產婦及其家人在醫院生產過程中經歷的種種考驗。
  • 楚天都市報與《生門》「男神」李家福的...
    楚天都市報3月29日訊(記者張聰)因為紀錄電影和紀錄片《生門》的相繼播出,「每月32號休息」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主任李家福,一夜之間變成了好多網友心中的「男神」。3月28日,楚天都市報獨家對話李家福的稿件刊發後被放上楚天都市報官方微博,24小時內引來23.6萬人次的閱讀。
  • 紀錄片《生門》看哭深圳觀眾---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劉莎莎)20日下午,由陳為軍執導的紀錄片《生門》在深圳博納影城皇庭店舉行了媒體交流活動。導演陳為軍2007年曾因紀錄片《請投我一票》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提名,此次執導的《生門》,在取得授權後鏡頭直接進入產房,更尖銳地探討了千家萬戶關注的生育問題。
  • 《生門》像一把手術刀展現了現實的殘酷
    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冒險」的決定,最後竟成了這部紀錄片成功的鑰匙。 只是,這部關於女人生育的紀錄片,在5部大片夾擊下只有1%的排片率,票房欠佳,但叫好連連。 如今電影已經下線了,但在電影播出一個月以後,這部被認為是「產房悲喜錄」的紀錄片仍在繼續運作,主創團隊正在剪輯更多未能在大熒幕上展現的故事。
  • 人性最隱私的東西都在產科暴露了紀錄片《生門》內外的李家福醫生
    (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2月8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人性最隱私的東西都在產科暴露了 紀錄片《生門》內外的李家福醫生》)   「有些人懷孕的時候,營養跟不上,公婆也不關心,丈夫對她也很冷漠,生孩子不可能給她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和喜悅感。」李家福相信幸福就三件事,「有人愛,有所期待,有事做」。
  • 生門李家福萬千新生兒的救世主
    今天又去看了一下生門,感慨太多淚點也多,我是看了生門才被李家福主任圈粉的,李家福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產科主任,55歲鹹寧人30多年的婦產科醫生生涯,被患者譽為最有人格魅力的產科醫生,「人送外號中南第一刀」李家福在紀錄片生門裡李家福主任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我每月32號休息「這輩子你忘不了我,我也忘不了你。」
  • 視頻| 醫界再現震撼紀錄片 《生門》鮮活講述分娩室
    2016年轉瞬即逝,回望起來,一年當中的「中國好電影」並不多,每一部都是觀眾的「奢侈品」,紀錄片《生門》就是其中之一。《生門》的編導陳為軍是個中年漢子,一直服務於武漢電視臺。他的作品並不多,這次的《生門》鏡頭犀利,思想深刻,題材罕見卻充滿大愛,在環視中國生育醫療問題的種種艱難情狀後,滿懷深情地歌頌了鏡頭前的一切人。這樣一部紀錄片能夠登陸中國院線,實屬難得。
  • 電影《生門》出劇集版 繼續講述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生門》海報。   不少人估計還記得去年上映的高分紀錄電影《生門》,當時不僅看哭普通觀眾,也看哭了廣大醫護人員。昨晚起,劇集版《生門》登陸東方衛視周播劇場。   該紀錄片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國家計生委衛生計生文化推廣平臺擔任指導單位,紀錄電影版的導演陳為軍繼續擔任導演。作為執導過《好死不如賴活著》、《請為我投票》的紀錄片導演,陳為軍是國內最接近奧斯卡的導演之一。他的紀錄片老辣又厚重,《生門》的品質與深遠意義可見一斑。
  • 從來不喜歡紀錄片的我,卻迷上了這兩部,最喜歡《生門》!
    這兩部紀錄片讓即便是不愛看紀錄片的我也哭紅了眼,依據現實,來源生活,讓人不得不喜歡!13集紀錄片《生門》用一年的時間,記錄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特殊的孕產媽媽在這所醫院裡發生的故事。幾乎每集都會有不同的孕產婦出現,但是她們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有太多的感動,也有很多的無奈,更多的是在生下小寶貝以後的欣慰。
  • 生門——生死之門
    《生門》算是這幾年比較好的記錄醫院故事和醫患關係的紀實紀錄片了,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主創團隊花了2年時間,蹲守在武漢中南醫院產科,記錄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而發人深省的故事。武漢中南醫院產科可以說是整個湖北省最好的,甚至在全國也是排的上名次的,主任李家福則是第一把刀,很多產婦都是奔著李家福的名頭去的。
  • 《生門》這部紀錄片,帶給我的是默默的感動與深思
    :《生門》這部紀錄片吸引了很多人講述的就是圍繞著產房發生的故事有新生,有死亡,有欣喜有悲痛,有希望,也有絕望……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紀錄片的故事,我有個女性朋友跟我說,她看完這個紀錄片的感想:克裡希納穆提說「我們學習謀生,但我們從來沒有生活過。」
  • 紀錄片《生門》,孕婦如何闖過鬼門關,命懸一線,看盡眾生百態…
    作者 | Anny 春節,陪伴家人之餘,對電視上的娛樂節目一如既往的不感興趣,想看點電影,找來找去不知道看什麼,也覺得有些浮躁。剛好看到前幾年拍的紀錄片《生門》,其實在連續劇之前,陳為軍導演曾在諸多素材中剪輯出一部院線版電影《生門》,不過那時候並未關注也沒有去看。
  • 產科紀錄片《生門》:比順產疼百倍的胎盤滯留,遇上就是一生陰影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女性生孩子,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它既被關注又被忽略。01產科紀錄片《生門》——是寶寶的生門,也是孕媽的「死門」紀錄片《生門》講述了4個真實的產房故事,被很多女孩稱為
  • 口碑紀實電影《生門》今日呈現
    上映一年之後,講述中國人生育故事的紀實電影《生門》正式登陸愛奇藝,渴望一睹這部高分電影廬山真面目的觀眾終於有了圓夢的機會。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好的消息,13集劇集版《生門》也將於12月21日22點在東方衛視迎來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