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女性生孩子,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它既被關注又被忽略。
產婦和胎兒被推出產房門的那一刻,家屬們都會蜂擁而至:
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問胎兒,是男是女?健不健康?幾斤幾兩?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很少有人會關心產婦,疼不疼?累不累?害不害怕?又經歷了何種風險?這樣的情況,在每一個產婦身上重複上演。
01產科紀錄片《生門》——是寶寶的生門,也是孕媽的「死門」
紀錄片《生門》講述了4個真實的產房故事,被很多女孩稱為「不婚不孕宣傳片」。
紀實的拍攝手法,讓每一個鏡頭都在展現產房門前的人情冷暖,毫不迴避鬼門關前的「殘酷」,也揭露了在分娩中,女性究竟遭遇了什麼。
產婦夏錦菊33歲生第三胎,分娩過程大出血,生死關頭哀求醫生「不要切除子宮」,為了保命醫生還是切了;
農村雙胞胎孕媽,高血壓糖尿病還是胎盤前置,手術迫在眉睫,5萬塊就能救三條人命,可她拿不出來;
李雙雙孕齡28周,被當地優生科判定需要引產,剖腹產後寶寶尚存一絲呼吸,家屬在救與不救之間徘徊,孩子最終沒有保住;
90後孕媽肖小萍,成功分娩了一個健康的寶寶,胎盤卻滯留體內,情況危急。
02「胎盤滯留、兩次鉗夾」,兩個小時的手術全程無麻醉
肖小萍24歲,寶寶出生後胎盤滯留,縣醫院的產科醫生,幾次嘗試手剝胎盤卻都以失敗告終,隨即轉到了中南醫院。
醫生接診後一面下病危通知書,一面讓家屬交錢,第一次鉗夾胎盤無功而返,出血量增加還引發了宮腔感染,醫生及時叫停將其送入ICU。
面對高昂的費用,肖小萍的丈夫——一個略顯青澀的大男孩,堅定地說:「錢不是問題,按最好的治療。」
轉入普通病房後,肖小萍高燒不退情況危急,是繼續鉗夾還是直接切除子宮,醫生和家屬都陷入了兩難。
「再試一次!還不行就認了!」醫生心想。
她再次被推入手術室,如果這次鉗夾胎盤失敗,就要切除子宮,對此肖小萍很擔心也很害怕,可知曉一切的丈夫卻紅著眼哽咽道:「再怎麼說,我們也不會分開。」
這臺手術全程沒有麻醉,從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進行了兩個小時,醫生用鉗夾不停地刮著、揪著,創口巾都是血暈,肖小萍全程面色蒼白,沒力氣喊叫,疼到不能忍的時候,只是重複著「你夾到我了」。
好在,這次鉗夾胎盤很成功,她的子宮保住了。
肖小萍是不幸的,她承受了非人的疼痛。
肖小萍是幸運的,她嫁給了一個對的人。
03比順產疼百倍的胎盤滯留,遇上就是一生陰影,究竟是啥在「作怪」
「胎盤滯留」——指寶寶娩出30分鐘後,胎盤還未娩出,是造成孕媽產後大出血的重要因素。
產婦一旦發生胎盤滯留,就必須要通過外力將胎盤取出,否則後果不堪想像,而取胎盤的過程堪稱人間煉獄,比順產要疼百倍,而遇上的孕媽,說是會留下「一生陰影」都不過分。
而造成胎盤滯留的原因,大致有這三點:
孕媽身體情況差,體質較弱——這類孕媽將胎兒娩出後,因體力不支會導致子宮提前關閉,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免除胎盤,自然不可避免要遭罪了。
胎盤形狀奇特,被卡住了——不同孕媽的胎盤,形狀也不同,有的胎盤形狀比較奇怪,會卡在子宮口無法脫落,造成胎盤和子宮壁黏連。
「流產史」較多的孕媽——人流手術中的「清宮」,會對子宮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如果次數多的話,子宮壁變薄,胎盤很容易就會黏連在上邊。
討論話題:寶媽們,你在分娩時,遇見最驚險的一刻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