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紀錄片《生門》:比順產疼百倍的胎盤滯留,遇上就是一生陰影

2020-12-20 豆寶奶奶育兒經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女性生孩子,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它既被關注又被忽略。

產婦和胎兒被推出產房門的那一刻,家屬們都會蜂擁而至:

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問胎兒,是男是女?健不健康?幾斤幾兩?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很少有人會關心產婦,疼不疼?累不累?害不害怕?又經歷了何種風險?這樣的情況,在每一個產婦身上重複上演。

01產科紀錄片《生門》——是寶寶的生門,也是孕媽的「死門」

紀錄片《生門》講述了4個真實的產房故事,被很多女孩稱為「不婚不孕宣傳片」

紀實的拍攝手法,讓每一個鏡頭都在展現產房門前的人情冷暖,毫不迴避鬼門關前的「殘酷」,也揭露了在分娩中,女性究竟遭遇了什麼。

產婦夏錦菊33歲生第三胎,分娩過程大出血,生死關頭哀求醫生「不要切除子宮」,為了保命醫生還是切了;

農村雙胞胎孕媽,高血壓糖尿病還是胎盤前置,手術迫在眉睫,5萬塊就能救三條人命,可她拿不出來;

李雙雙孕齡28周,被當地優生科判定需要引產,剖腹產後寶寶尚存一絲呼吸,家屬在救與不救之間徘徊,孩子最終沒有保住;

90後孕媽肖小萍,成功分娩了一個健康的寶寶,胎盤卻滯留體內,情況危急。

02「胎盤滯留、兩次鉗夾」,兩個小時的手術全程無麻醉

肖小萍24歲,寶寶出生後胎盤滯留,縣醫院的產科醫生,幾次嘗試手剝胎盤卻都以失敗告終,隨即轉到了中南醫院。

醫生接診後一面下病危通知書,一面讓家屬交錢,第一次鉗夾胎盤無功而返,出血量增加還引發了宮腔感染,醫生及時叫停將其送入ICU。

面對高昂的費用,肖小萍的丈夫——一個略顯青澀的大男孩,堅定地說:「錢不是問題,按最好的治療。」

轉入普通病房後,肖小萍高燒不退情況危急,是繼續鉗夾還是直接切除子宮,醫生和家屬都陷入了兩難。

再試一次!還不行就認了!」醫生心想。

她再次被推入手術室,如果這次鉗夾胎盤失敗,就要切除子宮,對此肖小萍很擔心也很害怕,可知曉一切的丈夫卻紅著眼哽咽道:「再怎麼說,我們也不會分開。

這臺手術全程沒有麻醉,從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進行了兩個小時,醫生用鉗夾不停地刮著、揪著,創口巾都是血暈,肖小萍全程面色蒼白,沒力氣喊叫,疼到不能忍的時候,只是重複著「你夾到我了

好在,這次鉗夾胎盤很成功,她的子宮保住了。

肖小萍是不幸的,她承受了非人的疼痛。

肖小萍是幸運的,她嫁給了一個對的人。

03比順產疼百倍的胎盤滯留,遇上就是一生陰影,究竟是啥在「作怪」

「胎盤滯留」——指寶寶娩出30分鐘後,胎盤還未娩出,是造成孕媽產後大出血的重要因素。

產婦一旦發生胎盤滯留,就必須要通過外力將胎盤取出,否則後果不堪想像,而取胎盤的過程堪稱人間煉獄,比順產要疼百倍,而遇上的孕媽,說是會留下「一生陰影」都不過分。

而造成胎盤滯留的原因,大致有這三點:

孕媽身體情況差,體質較弱——這類孕媽將胎兒娩出後,因體力不支會導致子宮提前關閉,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免除胎盤,自然不可避免要遭罪了。

胎盤形狀奇特,被卡住了——不同孕媽的胎盤,形狀也不同,有的胎盤形狀比較奇怪,會卡在子宮口無法脫落,造成胎盤和子宮壁黏連。

「流產史」較多的孕媽——人流手術中的「清宮」,會對子宮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如果次數多的話,子宮壁變薄,胎盤很容易就會黏連在上邊。

討論話題:寶媽們,你在分娩時,遇見最驚險的一刻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胎盤滯留」比順產痛百倍!在分娩中,女性到底遭遇了什麼?
    在紀錄片《生門》記錄了女人生孩子的真實歷程。用鏡頭向大家展示產房裡的人情冷暖,在紀錄片中,有新生,有死亡、有希望也有絕望。我們能更直觀的感受女性生孩子的不容易,同時也能感受產房裡的溫暖。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夏錦菊的故事。
  • 紀錄片《生門》聚焦婦產科
    圖片來自《生門》官方微博紀錄片《生門》聚焦婦產科生與死的較量,每一集都讓人飆淚一部紀錄片,採取周播的方式在晚間和電視劇同臺PK,戰績會如何?紀錄片《生門》目前已播出4集,首期節目就奪得同時段第二,目前已播出4集,口碑不斷攀升。
  • 紀錄片《生門》女醫生 生孩子後更能體會病人疼痛
    「我現在就一條,只要不疼,你讓我少活一年都行。」紀錄片《生門》裡,婦產科醫生毛豔紅在自己生產時頻爆金句,被網友戲稱為用自己「悲催」的產子經歷,承包了這部「史上最疼紀錄片」所有的笑點。北京青年報記者對話毛豔紅醫生,聽她講述了婦產科醫生的生產經歷。
  • 《生門》中的感人時刻,一部看了以後感觸良多的婦產科真實紀錄片
    上篇《生門》文章原本該由四個故事組成,由於時間的問題,只寫了其中的兩個,這次將剩下的奉上。《生門》是由北京中視文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蘇寧環球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陳為軍執導的紀錄片電影。該片聚焦每一個家庭都會面臨的生育問題,紀錄了4位遭遇極端情況的產婦及其家人在醫院生產過程中經歷的種種考驗。
  • 「手剝胎盤」比生孩子疼一百倍!醫生會直接將手伸進產婦子宮
    但是我今天要說的是:生孩子時有一種痛苦,比順產和剖腹產還要疼上百倍,那就是——"手剝胎盤"!什麼是手剝胎盤?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出生的時候,胎盤都會在孕婦生產過程中自然剝落。但是有些媽媽在生完寶寶之後,胎盤沒有排出體外還留在子宮裡。醫生可能會給這類孕媽打一種促進胎盤排出的藥水。
  • 人性最隱私的東西都在產科暴露了紀錄片《生門》內外的李家福醫生
    從1991年進入產科算起,他可能已經接生了1萬多個嬰兒。(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2月8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人性最隱私的東西都在產科暴露了 紀錄片《生門》內外的李家福醫生》)   「有些人懷孕的時候,營養跟不上,公婆也不關心,丈夫對她也很冷漠,生孩子不可能給她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和喜悅感。」
  • 產科醫生:遇上死神抽籤,就是跟時間賽跑
    對於生產時沒有經歷過羊水栓塞的媽媽們,可能體會不到它有多麼可怕,就連產科醫生也是這樣形容的,遇上羊水穿刺就像飛機失事發病率極低,但是一旦出現病死率是非常高的,60%到80%的產婦遇到羊水栓塞,一旦發現的時間不及時,無疑有著面臨死亡的風險。
  • 《生門》這部紀錄片,帶給我的是默默的感動與深思
    全身換血四次將病人救下這些故事都出自一個紀錄片:《生門》這部紀錄片吸引了很多人講述的就是圍繞著產房發生的故事有新生,有死亡,有欣喜有悲痛,有希望,也有絕望……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紀錄片的故事,我有個女性朋友跟我說,她看完這個紀錄片的感想:克裡希納穆提說「我們學習謀生,但我們從來沒有生活過。」
  • 順產好還是剖腹產好?看完你就知道了!
    還記得去年給大家安利的一部紀錄片《生門》嗎?這部真實拍攝生產的紀錄片在豆瓣拿下9.4的高分,並且贏得了2017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中國影視「學院獎」年度最佳電視紀錄片等獎項。去年12月,13集的電視版紀錄片《生門》正式播出,到上周,已經全部放映結束了。電視版因為有更大的收錄容量,講述的人物和故事比電影版的要豐富細膩,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記錄了40多個家庭和產婦的真實故事。
  • 紀錄片《生門》看哭深圳觀眾---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劉莎莎)20日下午,由陳為軍執導的紀錄片《生門》在深圳博納影城皇庭店舉行了媒體交流活動。導演陳為軍2007年曾因紀錄片《請投我一票》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提名,此次執導的《生門》,在取得授權後鏡頭直接進入產房,更尖銳地探討了千家萬戶關注的生育問題。
  • 組圖帶你看順產「手取胎盤術」,痛得讓人不敢生二胎,心痛女人
    順產開宮口有多痛,有人說像被同時打斷了十根肋骨,而順產時只是經歷順產痛的媽媽那裡算是非常幸運的媽媽。有一些不幸運的媽媽還要經歷順產中的極刑---手取胎盤術。聽名詞都怕,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醫生伸手進到子宮裡面,把滯留的胎盤用手剝出來。
  • 產科女醫生悲催剖腹產經歷:同事全是戲精 手術室湧進30人圍觀
    平日呼風喚雨的產科女醫生自己生娃的時候會是什麼畫風? 是同事春風拂面的暖語關懷?工作上領導體貼放水?還是生產時特權加持? 《生門》裡的毛豔紅用自己「悲催」的產子經歷,承包了這部「史上最疼紀錄片」所有的笑點。接下來,有請本期大女主閃亮登場——
  • 紀錄片《生門》,孕婦如何闖過鬼門關,命懸一線,看盡眾生百態…
    剛好看到前幾年拍的紀錄片《生門》,其實在連續劇之前,陳為軍導演曾在諸多素材中剪輯出一部院線版電影《生門》,不過那時候並未關注也沒有去看。從來不能把紀錄片和電影混為一談,《生門》在鏡頭背後是沒有任何劇本,是難以預料的結局,每個產婦、每個家庭所面臨的就是真實的生活。
  • 女醫生挺著大肚子為人接生,進了產房,就是在做生死搏鬥
    還記得去年給大家安利的一部紀錄片《生門》嗎?這部真實拍攝生產的紀錄片在豆瓣拿下9.4的高分,並且贏得了2017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中國影視「學院獎」年度最佳電視紀錄片等獎項。去年12月,13集的電視版紀錄片《生門》正式播出,到上周,已經全部放映結束了。
  • 順產最痛嗎?其實這種痛比生娃還要痛,希望你沒有遇到過
    順產最痛嗎?其實這種痛比生娃還要痛,希望你沒有遇到過!經歷過生孩子的女人,總會說這是她經歷過最痛的一件事,也是一生中最痛的一件事了,女人生孩子,要忍受十二級的疼痛,可見有多麼疼。不過還有人認為順產並不是最痛的!而是這件事——手剝胎盤。
  • 生門:一部關於生育的紀錄片
    我偶然觀看了一部關於生育的紀錄片,上映於2016年,名叫——《生門》。今日想將他分享給大家。整部片子肅穆大於歡樂。新生的喜悅伴隨著母親們的傷痛而來,那是一種有形又無形的痛。因為這種痛,母親,從她成為母親那一刻,便成為偉大的同義詞。生門,著眼於生,生的喜悅是春日的一抹綠色。
  • 《生門》像一把手術刀展現了現實的殘酷
    《生門》每個故事都是現場蹲守出來的。產婦、家屬和產科醫護人員絲絲縷縷的關係,生和死的思考與抉擇,產科資源有限與醫療需求不斷擴張的矛盾,在毫無特效,毫無腳本的鏡頭下,被悉數呈現出來。 這裡有別與影視作品,更接近現實生活,醫生不是每次都能「妙手回春」,攝製組選擇了「老老實實記錄,真真誠誠表達」。
  • 只聽說「順產疼」,但到底疼在哪,產科主任:不止是宮縮很痛
    順產為什麼這麼疼?對於有過順產經歷的寶媽,那樣的痛苦,無疑是此生難忘的。說生產痛的人有很多,但是被問到哪裡疼,也許有不少產婦都說不出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究竟順產疼在哪裡吧?一、順產疼,疼在哪?
  • 產科大夫生孩子,醫院30多個人來圍觀!生娃都會經歷哪些危險事
    《生門》這部紀錄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向我們真實了講述產科醫院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有迎接新生的喜悅,也有離別的痛苦,還有感嘆生命的奇蹟……平時我們看的最多的是產科醫生如何救治孕婦和新生兒,如何給孕婦加油打氣,但當產科醫生要生孩子的時候,場面莫名有點搞笑。
  • 產房門外,是一面婚姻的鏡子:女人順產生孩子到底有多疼?
    片中張杰疼得仿佛要哭出來了,那麼,順產到底有多痛?紀錄片《生門》中有這樣一幕:在婦產科外面的椅子上,曉莉正耐心等待著產前檢查的叫號。丈夫工作很忙,家離醫院很近,所以她今天一個人來產檢。 她手裡拿著大大小小的單據和發票,一邊期待著早日完成生產,一邊又隱隱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