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3月23日訊 今年的情人節,對於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17班的全體同學而言,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在這個代表愛的節日裡,全班同學齊心協力,支援奮戰在湖北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用實際行動表達了真摯的人間大愛。
「朋友圈」求助,一呼百應
這場愛心接力的起點是張凡同學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條求助信息。張凡同學是瑞孚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自疫情爆發以來,他發動全體員工,積極投入對馳援湖北醫護人員的抗疫物資捐贈工作中,公司和員工捐贈物資累計60餘萬元, 定點支援黃石市第二家「小湯山」醫院黃石有色醫院和東部戰區空軍醫院赴武漢醫療隊。
張凡獲悉前方醫護人員急缺N95醫用級口罩,2月13日,張凡同學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求助信息:「求助,誰有N95醫用級口罩資源?」沒想到,幾分鐘之後,他便收到了17班班長曾俊秀的電話。了解到張凡正在開展的捐贈活動和遇到的困難,曾俊秀十分感動,「不能讓張凡一個人扛,我們17班的人都願意搭把手。」他立即行動,召集班委組成了愛心捐贈行動小組,2月14日向全班同學發出了號召,一起支援在湖北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頓時,同學們紛紛熱烈響應,不到半天時間,籌措愛心善款5萬餘元。
值得一提的是,同學們的愛心也感染了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組的老師們,他們在項目主任邵勃的帶領下積極參與17班的愛心捐款。
「點對點」聚焦所需,精準捐贈
班長曾俊秀和班委們都深知,愛心捐贈,務必要了解疫區醫護人員所需,對於物資供應與需求的精準對接,需要進行系統化地組織統籌。所以,在收到愛心款項後,班級的愛心捐贈行動小組立即兵分兩路,一方面對接醫院,摸清實際需要;一方面根據需要,精準採買物資。得知黃石有色醫院和東部戰區空軍醫院赴武漢醫療隊最缺的是醫用口罩時,物資採買分隊便立即聯繫各方資源,但是,好不容易訂購到一萬隻口罩卻因為物流問題被擱淺了。
困難面前,同學們並沒有氣餒,通過和醫院的細緻交流,發現醫護人員長期佩戴醫用防護口罩造成面部壓力性損傷,而且防護衣也容易造成各類皮膚問題如過敏,溼疹等,因此,他們非常需要具有針對性的護膚藥品。了解到這些需求,張凡很快聯繫到了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16班校友熊敏倩,她所在的英國ConvaTec(康維德)公司就是專注傷口造口重症醫療耗材的國際領軍企業,通過熊敏倩的幫助,17班迅速完成物資採購,共計向醫護人員捐贈ConvaTec的防護級Duoderm水膠體敷料3960片、造口護膚粉144盒、環保消 毒片50盒。
千裡送物資,禮不輕,情更重。當黃石有色醫院和東部戰區空軍醫院赴武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收到了同學們的捐贈物資時,都非常感動,他們在微信中說:「感謝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 17班全體同學,你們的愛心、暖心,讓我們非常安心投入戰『疫』」。
「心連心」擔當責任,傳承大愛
「從1月26日開始,我們先是千方百計、尋找各種資源,為員工採購KF94口罩,然後向客戶、供應商、行業同仁贈送KF94口罩。當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向我們求助防疫物資時,我們立即組織精準採購及捐助工作,有效緩解了黃石有色醫院和東部戰區空軍醫院赴武漢醫療隊的物資短缺問題。企業是社會的企業,積極幫助員工、客戶、供應商、行業同仁以及社會,既是承擔社會責任,也是在營造一個正能量的經營環境。」張凡接著說,「這次17班的捐贈活動,再次證明我們班是一個有愛有擔當、傳遞正能量的集體,我為自己是17班的一員而自豪。」
事實上,17班一直在傳承大愛,班級的陳杰同學是上海長寧區輔讀學校公益項目的發起人,成立了「上海向愛文化活動中心」,關注智力障礙兒童成長發展。這個項目得到了全班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已有50多位同學自發參與其中,並多次獲得校友們的愛心捐助。
「全班同學能夠這麼齊心協力地投入到愛心活動中,一方面是因為大家心中有愛、樂於奉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班級的凝聚力強,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為同學們打造了團結、向上、有愛的學習氛圍,大家在一起學有收穫,共享快樂,心靈融合,不斷地把愛傳遞給更多人。」班長曾俊秀如是說。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在奪取抗疫全面勝利的前夕,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17班全體同學秉持大愛,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共同期待春日朝陽劃破黎明的天際線,共同擁抱草長鶯飛的春暖花開。
項目介紹:
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與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在上海合作開辦,於2002年經中國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准後正式啟動,是第一家經中國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國際合作EMBA項目,致力於「將中國最優秀的管理人才培養為全球商業領袖」。2019年項目在英國《金融時報》全球EMBA排名中高居第七位,連續8年蟬聯全球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