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遠方的家}
◆美麗的民宿◆
策劃/作者:棗娃娃
編者:最近經常瀏覽關注民宿,小編由於專業和職業偏好也比較喜歡接收旅遊和文化方面的資訊。近期通過搜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民宿資料,發現諸多熱點和火爆的「民宿」的養成規律,小文一篇,以供分享交流。
各位圈友有過旅居民宿的經歷或者也同小編一樣喜歡搜集各類風情的民宿資料,也可以發送至本平臺,和大家一起分享。
你有沒有儘管拿著月月固定的工資,還是會在年度計劃裡留出一部分的旅遊基金?有沒有儘管瑣事纏身,每逢節假日或是陽光明媚的日子,還是按耐不住被這個大大的世界吸引,想出去走走的心情?
喜歡行走在路上的人們,對生活從來都不會膩煩,因為即便是同樣的一條路,他也能用春夏秋冬、日月星辰,不同時、不同景的體驗來裝點自己的心情。相比較傳統的組團式「旅遊」,真正的美,往往都是那些獨自「旅行」的人們發現的。因為有時候一個人「在路上」,才會去跟心靈去親近地對話。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駕旅遊,所以繼賓館、快捷酒店之後,民宿成了人們慢節奏享受出行的首選。找個風景宜人、空氣清新、民風淳樸的地方,在遠方「安個家」,靜靜地享受一下他鄉的慢生活,才是真真正正的感受了一把當地的風土人情。
正因為民宿的興起,對於非旅遊勝地的遊覽體驗和宣傳推廣是一個keys性的作用,所以,其文化意義大大超出了旅遊的意義。
一處引人入勝的網紅民宿,很可能把一個地方迅速帶動成網紅遊覽地。繼而讓這個地方更多的被大家熟知。
近兩年經常自駕遊的朋友可能知道業內有個「民宿圈兒」,圈內的達人一提到哪一處民宿,就會告知你在哪個地區、哪座城市、什麼風格、適合什麼時候去、和誰去,甚至告訴你哪個房間的風格是肯定是你喜歡的。能讓一個經驗豐富的「驢友」眉飛色舞滔滔不絕描述的地方,想必一定是值得去的地方,也是沒錢沒閒的很多朋友嚮往的地方。
它們或青春時尚、或古樸經典、或小巧精緻、或大氣隨性……以自己獨特的氣質,吸引著不同層次、不同特質的體驗群體。
看過這些漂亮而風格獨特的民宿,你有沒有很嚮往?即便是沒有時間和機會親歷,你有沒有想過把自己閒置的住宅或者老房子親手打造成富有你奇思妙想的民宿,無關是否是在熱門城市、無關是否是在旅遊勝地、無關能不能成為網紅民宿,哪怕只是周末約上三五好友,輕鬆小聚,也是你的舒適圈子,哪怕只是疲倦的時候躲在裡面看看書、喝喝茶,也是屬於你自己的生活,是別人想奪也奪不走的美好時光。
那麼一家好的民宿,究竟是怎麼打造的?
一、定位清晰、主題明確,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打造一家民宿,你想面對什麼樣的群體,吸引什麼樣文化背景的客人?
其實,要想吸引別人,多數時候,刻意的「裝」,是裝不出來的。本就要打造自己獨特的風格,不如就簡單隨性,你是什麼樣的人,就給房子定位成什麼樣的個性,吸引的自然也是和你有著共同價值觀的朋友。這樣做,可以交到很多朋友,留住更多的「回頭客」,因為從人的切身體驗來說,來的時候認同的是你的民宿的風格,走的時候認同的卻是民宿主人的人格魅力。
舉個例子說吧,你喜歡乾淨,把房間甚至餐桌的桌面擦得客人拿紙巾都抹不出一點汙漬,就會在潔癖的客人中,留下很好的口碑。
眉目傳情。
如同人一樣,好聽的名字也是吸引別人的因素之一,一家好的民宿也必須有個叫得響的名字,這也就是主題的題眉。
而主題的題眼兒,落實到細節上說穿了就是有文化背景,有動人故事。更或者說,在網上宣傳的時候,一件有美好故事、有文化內涵的民宿,更加容易引起人心靈的共振。
二、大眾視野、專業水準,整體設計建造
一家能吸引眾多租客的民宿,首先要契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視野,卻又不失建造設計水準。許多旅遊觀光地的民宿,有的甚至是民宿群,都是請專業的機構或團隊設計建造的,自然是從主題定位、到形象外觀、再到內部設施功能,給租戶的體驗是舒適而美好的,因此才具備了成為「網紅民宿」的先決條件。
如果是自家的民宅,有沒有那麼多的資金投入到設計上,怎麼辦?現代信息科技發展的一大好處,就是取經不必非要到「西天」,只要有足夠的學習能力,刻苦鑽研,理念總會學到一二,具體建造或改造技術上的實施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如果你是有足夠的動手能力,自己打木工、做布藝,出來的感覺,有可能出乎意料。
但是前提和宗旨歸結起來一句話:所要表達的思想和理念可以是個性的,獨特的,但具體技術和施工一定要向專業水準靠攏。
三、入戶體驗是首環要素
對於民宿而言,每個戶型的進入方式,戶型布置,以及景觀構造均有不同。這是民宿入住體驗必不可少的一環。戶型的多樣性和個性化並無損建築表達的整體性,建築體的完整性和戶型的多樣性可以形成有趣對比。
比如一家民宿一進門的客廳是否挑空,空間是否足夠大,視野角度是否舒服;一樓的客廳、餐廳、廚房和衛生間等功能區是不是既組合又聯繫,布局層次是不是有「移步異景」的特殊感受;放眼望去對面是大氣古樸的背景牆,還是簡約時尚的玻璃落地窗?這些都關係到客人入戶後視覺上能否獲得解放。
四、必不可少的溫馨陽光房
大面積運用玻璃元素,可以增加建築進光量,適當使用磨砂或布藝窗簾,同時又保證了私密性;早晨起床後,拉開幕布或窗簾,縷縷陽光迎面而來,心中頓時溫暖蕩漾,窗外陽光下,花草上的露珠閃耀光芒,小鳥飛起的樹枝微微擺動,最美的清晨不過如此。
無論是享受早餐、下午茶,還是看書、聽音樂,大落地窗視野開闊,坐下來,慢慢享受著山中的那一份屬於自己的寧靜。即便是晚上,還有遠近渺渺的燈火相伴。
五、簡約、環保、便利的內部功能設施
民俗建築的外觀風格可以樸素、復古,但是內在設施配備一般都是現代化的,功能完善的。即使想追求和體驗一把返璞歸真的原始自然狀態,房間設施可以不豪華,但最起碼,要簡約舒適便利。
有很多是和年輕人或高消費需求的民宿,內部冰箱、地暖、空調、壁爐、音響、唱片機、投影儀等現代設施一應俱全,有的還有溫泉、膳房、歌房、小型會議室等。
六、優美或閒適的周邊環境
民宿的選址大多都具備優美或閒適的周邊環境,空氣清晰,景色迷人,民風淳樸。
人們在喧囂嘈雜的日常生活環境中呆久了,已經忘記了關心自己的呼吸,如果說睡前的冥想能夠強迫自己放鬆身體,調整呼吸,那麼到一處環境優美的地方,深呼吸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而已。因為是新的、自然的、零汙染的,最貼近身心的。
在配上周圍美如畫卷的景色,和周圍淳樸的居民打著招呼,簡直就是自己走進了顧愷之的山水畫,陶淵明的田園詩。
七、融入環境、回歸自然、召喚心靈
見過了許多民俗,大家會發現,成功的民宿建築,一般都匯集了歷史與現代的諸多元素,是文化共融的一個縮影和載體。
這樣的建築其實是人與自然連接的一種媒介,在這裡,人實現了與自然的對話,更實現了與自己內在心靈最深處的親切對話。如果一次旅行,不足以讓你找回自己的歸屬,那麼就去訂一間民宿,去喚回自己那顆布滿浮塵之下的純潔心靈吧。
以下幾期百家號文章,本平臺將陸續為大家介紹各地有特色的熱點、網紅民宿,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