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八歲被掃地出門受盡恥辱,長大後便嫁給皇帝,成為史上第一賢后
"英雄自古多磨難"這是個真理,那些歷盡滄桑的人經常遭受許多磨難。然而,在歷史上,她們一直是男性的舞臺,女性很少有機會展示,但根本沒有機會,觀音婢就是如此。觀音婢,也許每個人都不熟悉這個名字,這只是她的暱稱。她的姓是長孫,出身於官員家庭,她的祖先是北齊的高級官員。觀音婢出生後深受父母的喜愛,被視為她的掌上明珠。
然而,當她八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去世了。年輕喪夫已經很可憐了,但是觀音婢的同父異母哥哥們實際上把他們的母子趕出了家門,因為這些哥哥們平時嫉妒她,父親非常愛她,但是卻忽略了這些哥哥。事實上,他們不能責怪他們的父親,主要是因為這些兄弟都是花花公子,整天無所事事。最後,觀音婢和她的母親被趕出了家門,她的同母哥哥也被趕出了家門。
幸運的是,觀音婢有一個好叔叔,名叫高士廉,他同情這兩個姐妹,帶她們回家撫養和教育她們。觀音婢長得漂亮、聰明、有才華。觀音婢的哥哥就是後來非常有名的長孫無忌,他從小就和李世民有著很好的關係。當他的妹妹觀音婢13歲時,他已經到了談論婚姻的年齡。他看到了李世民非凡的勇氣,並且肯定會在未來取得一些偉大的成就。
他父親去世後,他的大哥就相當於是他的父親,他決定將他的妹妹觀音婢嫁給李世民。婚後,兩人非常幸福,後來李世民趁著隋末天下大亂,跟父親李淵造反稱帝。當李世民出去戰鬥時,音婢也跟著市場,給他建議。在那之前,她仍然是李世民的妻子,特別是在玄武門改變的好幫手,她為李世民做了很多鋪墊工作。觀音婢仍然是秦國的公主。
他為李淵後宮妃嬪對李世民的支持而努力奮鬥。玄武門改變的那天,她也親自安慰了這些男人,讓他們非常感動,後來,李世民贏得了玄武門的改變,這是觀音婢的功勞。李世民登基後,他立她為文德皇后,後人都稱她為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從未不願意管朝廷中的事情,但她只是有條不紊地管理著後宮,這樣李世民就可以安心治理國家,一個繁榮的「貞節統治」社會已經出現。
作為這個時代的第一位皇帝,李世民實際上是所有時代的第一位聖人。公元636年,長孫皇后因病去世,年僅35歲,李世民非常難過。為了表達她對長孫皇后的感激,李世民在她死後不再像朱元璋後來那樣建立另一個皇后。長孫皇后十幾歲時在李世民結婚,這兩個人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但是他們倆已經相愛超過20年了。當人們談論李世民時,他們經常想到他的政治成就。
事實上,他和長孫皇后的愛情故事非常的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