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只是吃了個荔枝,為何被後世謾罵千年?你看荔枝是咋運送的

2020-12-22 讀天下史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很多情侶都會用這句故事來表明自己對愛人的情深義重,然而這首詩是白居易為唐玄宗和楊貴妃所寫,期間蘊含了濃濃的諷刺之意。提及到楊貴妃和唐玄宗,只有少部分詩人會為他們歌詠一首愛情的讚歌,實際上很多詩人都將諷刺之情融入了描寫他們的筆端。

楊貴妃擁有花容月貌,還善歌舞,常常和唐玄宗在梨園跳一支《霓裳羽衣舞》。除此之外,她也非常喜歡吃荔枝,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描寫楊貴妃為吃荔枝而讓給人快馬加鞭從南方送來的場景,以此來諷刺他們驕奢淫逸的生活。

但是人們一直很疑惑,為何在唐朝,皇帝妃子吃上荔枝不應該是一件簡單的事嗎,為何還得一直受後人詬病呢?這首先得從荔枝的生產地來說起,其次得從運送方式說起。

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提到「隱夫薁棣,答遝離支」,其中離支便是荔枝的別稱,這也意味著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出現了荔枝,那是不是等於說在可以在中國任何一個角落種植荔枝呢?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句話的意思是,橘子只能種在南方,如果種在北方便會十分難吃,萬事萬物皆是如此。古代沒有大棚技術,作為南方四大水果之一的荔枝自然也只能生活在南方,如果將它栽植到北方,很快就會因為水土不服而死亡,就算結出了果實也並沒有那般好吃。

而荔枝這種水果和其他水果又有不同,因為它如果離枝了,幾天後味道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荔枝圖序》中,白居易寫道:「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因此可以看出,一定得在五天內吃到摘下來的荔枝,不然它就「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

楊貴妃作為一個後宮妃子,自然不願意吃到不新鮮的水果,因而荔枝要在三天之內送到她手上,而這又是一大難題。

如前文所言,荔枝不能栽在北方,運送荔枝的速度就成了關鍵。唐朝的都城在長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而與之距離最近的荔枝種植園是四川的涪陵,然而兩者的距離有743千米,這對「一日千裡」的高鐵火車而言並不是多長的距離,但是在古代人們的出行基本上都是靠馬匹。

根據岑參的《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記載,傳說中的「八百裡加急」便是早上從鹹陽出發,晚上到六盤山,而這之間的距離是270多千米,這意味著按這個速度一天都不休息的話,三天之內,荔枝完全可以從涪陵運送到長安。

然而八百裡加急需要嚴格控制住傳遞過程中的種種細節,同時還會造成驛站馬匹的死亡,這種任務一般只會出現在軍事情況危急的場景,以此來防止敵軍的入侵,這是最高級別傳送文件的方式,卻用在給妃子送荔枝上面,也確實會讓人痛恨楊貴妃的驕奢淫逸。

不過,究竟是楊貴妃自己要吃荔枝,還是唐玄宗為博美人一笑才下的吩咐,我們無從論證。但是唐朝的興衰並不能怪罪在楊貴妃一人身上,唐玄宗作為君王理應負更大的責任,而後人更善於從外界找原因,忽視了唐玄宗的「年老昏花」。

相關焦點

  • 趣說達州丨星夜兼程運送新鮮荔枝 荔枝古道走向是這樣的
    唐玄宗年間,為滿足寵妃楊玉環吃新鮮荔枝的喜好,頒旨修建從涪州(今重慶涪陵)到長安(今西安)專供荔枝運輸的驛道。 據記載,為保持荔枝的色香味,為防止荔枝路途中擠壓,負責運送荔枝的驛使採用土法保鮮,把採摘下的新鮮荔枝帶葉密封於竹筒中,裝籠從涪州上馬,二十裡一換人,六十裡一換馬,日夜兼程,保證在七天七夜時間內把新鮮荔枝送到長安。
  • 從楊貴妃鍾愛荔枝出發,淺析「荔枝道」的開闢及歷史意義
    荔枝味甘甜氣香馥,自在中國栽種之後,向來是歷代文人墨客所青睞的水果之一。根據考證,整個古代和荔枝相關的詩篇有上百首之多,或寓情於景,或借景抒情。對荔枝最為熱愛且被後世熟知的,當屬四大美人中有"羞花"之稱的楊貴妃。所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當甘甜的荔枝與傾國傾城的美人相遇,雖不能產生化學作用,卻產生了很多故事。
  • 楊玉環為何獨愛吃荔枝?現代醫學揭開真相,難怪被李隆基寵愛16年
    李白描寫楊玉環: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從李白的這一首詩當中可以看出,在李白的眼中,楊貴妃的長相最起碼是合格的。因為李白用了名花傾國這4個字,來形容楊貴妃的美貌。而作為故事的男主角,李隆基也多次公開提到楊貴妃,稱其是自己難得遇到的珍寶。
  • 楊玉環為何獨愛吃荔枝?現代醫學給出答案,難怪被唐玄宗獨寵16年
    沒有楊玉環,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整天都神魂顛倒。雖然當時皇宮裡其他美人也很多,但是沒有楊玉環,李隆基真感覺活不下去了。最後他只得自己又將楊玉環請回來,楊玉環也被皇帝突然的憤怒嚇到了,回來之後就抱著唐玄宗大哭起來、梨花帶雨。這下兩人的愛情又一次加深了。
  • 楊玉環為何獨愛吃荔枝?現代醫學道出原因,難怪被李隆基寵幸16年
    外加楊玉環的故意作態,使唐玄宗心中明白過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天寶五年,楊玉環被趕回娘家,李隆基大腦明白,自己不能再沉迷美色,尤其是外戚專政。但是楊玉環回娘家之後,李隆基心裡沒有著落了,吃飯不香,晚上睡不著,整天都渾渾噩噩。
  • 吃荔枝必先了解的荔枝文化:離枝,荔枝和勵志
    凡水果皆以色味殊勝,唯荔枝以文獨貴。一個人可以沒吃過荔枝,但是若連荔枝沒聽說過,那說明他可能九年義務教育沒上全。即使以「仁」著稱的宋仁宗,也喜吃荔枝,曾經有一天想吃只是宮中貢品沒有了,近侍說或可以買。仁宗擔心今天買了來年地方必增加上供數量,流禍百姓,只好忍了。要知道北宋進貢荔枝數量有記載的最高峰是宣和於祥符七年「進八萬三千四百顆」。而「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更是直接海船運輸掛果的荔枝樹進貢。
  • 只是想吃荔枝的她,誤成了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被心愛的人賜死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想必大家都對這句詩不陌生吧。李隆基(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有天特別想吃荔枝,可是他們在北方沒有荔枝,只有南方才有兩地隔了千裡地,可是唐玄宗為了讓楊貴妃高興調動了軍裡的兵馬,楊貴妃最喜歡吃新鮮的荔枝為了保證拿回來的荔枝新鮮中途的將士和馬都死傷無數隻為楊貴妃開心,也因此引發了一場《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的起因有很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人民階級的矛盾統治階級的矛盾
  • 荔枝在古代為何被當做貢品?杜牧和蘇東坡怎樣說荔枝
    有一種水果叫荔枝,生長在南方,每到盛產的季節,無論我們生活在全國那個地方,都可以吃的到。只要身體沒問題,大家基本上都吃過荔枝。但是在交通落後的古代,想吃荔枝就沒有那麼容易了。那時候荔枝是十分珍貴的果品。在漢代的時候,荔枝就被當成了貢品,從幾千裡以外的廣東向長安運送。差官以及馬匹經常累死在路上。到了東漢和帝的時候,有人上書請求禁止,和帝於是下詔取消了。
  • 楊貴妃吃的荔枝從何而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這首詩,吟述了當年唐明皇詔令地方,為唐朝貴妃楊玉環飛馬進貢她最喜愛食的果品——荔枝的情景。荔枝,又名丹荔,屬無患子科。其果味甘甜濃鬱,營養豐富,能止渴通神,益智健氣,一向為歷代騷人墨客所青睞,留下許多讚美的詩文。那麼唐朝楊貴妃吃的荔枝來自何地?
  • 又是吃荔枝的季節,荔枝有哪些吃法?你又這樣吃過荔枝嗎?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在古代楊貴妃為了吃到新鮮荔枝,不負千裡從廣東的嶺南快馬加鞭運送到長安,成為了流傳下來的典故,荔枝講究新鮮,炎熱的夏季荔枝離掉枝頭就要儘快吃用,放置的時間長荔枝就會變黑最後就帶有腐味。
  • 中國哪裡的荔枝最好吃?這4個省份盛產荔枝,難分上下
    這個時候,如果打開冰箱,發現冰箱裡突然出現的一籃子荔枝,絕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過對於兩廣地區的朋友來說,這個季節,最不缺的東西就是荔枝了。滿山遍野載著荔枝樹,荔枝成熟的季節,吃都吃不完,任性的兩廣朋友,總是挑著最好的吃。怎麼都吃不完,弄個泡沫箱子,放幾個冰袋,裝入新鮮的荔枝,直接給北方朋友順豐過去。所以現在要是有個家裡有荔枝樹的南方朋友,那才是最幸福的。
  • 楊貴妃吃個荔枝,就讓人罵了1千年,武則天愛吃這種東西卻沒人管
    只要惹他不高興,哪怕你是帝王將相,蓋世英雄,照樣把你寫成混帳王八蛋,讓你遺臭萬年。千百年後的我們,對所有歷史人物的印象和評價,全部來自於文人們留下的書史資料。可以說,文人們寫下的寥寥數語,足以決定後世對歷史人物的評判。
  • 荔枝古道將申請世遺 傳專為楊貴妃運荔枝修建
    7月初,四川省住建廳申遺辦專家深入萬源市考察古蜀道,準備古蜀道申遺的前期工作,古蜀道重要組成部分——荔枝道也將隨著古蜀道一起申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目前,萬源文廣新局正在積極準備。  昨日,省文物局文保處處長何正華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說,荔枝道確係修建於唐代,也聽說過荔枝道系「唐玄宗專為楊貴妃運送荔枝修建」傳說,但尚無資料證明。
  • 關於荔枝,你真的足夠了解嗎?看完這些,從此刷新你對荔枝的看法
    沒錯兒,它就是營養美味又口感細嫩的荔枝!古人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詩的大概意思就是說:楊貴妃很喜歡吃荔枝,皇帝便命人快馬相運,由於速度很快,所以只能看到滾滾煙塵卻看不到烈馬掠過。由此可見,荔枝該有多麼地美味,以至於它能從唐朝一直走紅到現在,「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背後是有典故的,話說大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因妃子病逝後,心情極度鬱悶,於是,朝中心腹宦官高力士強力推薦壽王妃楊玉環。李隆基一見傾心,將其娶妻,先令其出家,再還俗封為貴妃。據野史記載,當時的楊玉環對李隆基說:要嫁你可以,除非你拿新鮮的荔枝來哄我!李隆基說:這完全是小 case 嘛!
  • 吃荔枝的時候,一定要看這個部位,小心吃一嘴蟲子
    夏天要到了,也到了荔枝出山的時候了,荔枝的口感很好,肉是奶白色的果凍狀,汁水很多,也非常的甜。在古代的時候,楊玉環可是非常喜歡它呢,它也是博美人一笑的有故事的水果。不過大家在吃荔枝的時候,會注意它的果皮嗎?
  • 楊貴妃為何獨愛吃荔枝?現代醫學揭開答案,難怪被李隆基寵愛16年
    很多人都喜歡吃荔枝,最有名的吃貨還是楊貴妃,楊貴妃生在四川,吃的都是四川荔枝,但四川荔枝沒有廣東荔枝軟糯香甜,有一次她無意中吃到廣東荔枝,就對廣東荔枝上癮了。
  • 荔枝穿越史——一顆荔枝背後的歷史餘韻
    荔枝的起源荔枝原產於南方,一直到秦漢時期,才有史書記載。最早的一次進貢發生在漢高祖劉邦時期,進貢者是當時的南海尉趙佗,「龍眼自尉佗獻漢高帝始見西」,這裡的龍眼就是荔枝的別稱,這時候的荔枝只是幹荔枝。劉邦的兒子漢惠帝劉盈知道劉邦喜歡荔枝,便用荔枝作為祭品祭拜劉邦,劉盈之後的皇帝也繼承了這一祖制。
  • 楊貴妃吃荔枝為何被千古詬病?專家:看看荔枝怎麼運輸的
    妃子乘紅塵笑,無人知荔枝來。」有讀者提出疑問,古代宮廷達官貴人吃荔枝不是很正常嗎?千百年來,楊貴妃吃荔枝為何挨罵?據史料記載,早在漢代,就有荔枝北遷的先例。漢武帝第一次品嘗荔枝大約是建元元年(前140年),南越王趙佗獻上一些貢品,其中就包括荔枝。漢武帝吃了荔枝後,非常喜歡。他還命人在上林苑修建福禮宮,用來移植荔枝樹。
  • 六月荔枝大量上市,7種荔枝味道不同,如何分辨荔枝看這篇就夠了
    又到荔枝成熟季,不同品種的荔枝味道不同,果農教你辨別7種荔枝。大家好,我是青說美食,每天都要好好吃飯呀。每年的4-6月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價格也從開始的昂貴變得親民。紅豔豔的荔枝冷藏之後,口感冰涼舒爽,淸甜中帶點酸,炎熱的夏天吃起來很對味。
  • 你愛吃荔枝但你不一定知道這些
    據說,公元719年5月,發生了一次日食,於是這一年一個名叫楊玉環的女人華麗麗滴出生了。 這女人不簡單,楊玉環長得如花似玉,把唐玄宗迷得神魂顛倒。更為重要的是,她還是一個標準的吃貨,而最讓她瘋狂迷戀的吃食就是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