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遊學資質難認定 遊學市場適用規定存空白

2020-12-15 旅新網

  7月17日上午,江蘇省丹陽市教師進修學校行政樓六樓,六間辦公室房門緊閉。其中最大的一間,鄰近走廊的窗戶粘有「真誠」、「接納」、「包容」等關鍵字的貼紙。屋內窗簾已經被拉上,敲門無人回應。

  承辦浙江江山中學赴美遊學團業務的「鎮江博悅國際交流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悅國際」),正是在此處辦公。

  如果不是韓亞空難發生,這家公司所處的遊學市場或許沒這麼快步入輿論風暴眼。有人認為,博悅國際缺乏組織出國夏令營的資質,且此項業務超出了公司經營範圍,而相關教育部門也被指監管不力。

  浙江省教育廳外事處處長舒培冬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以前,組織夏令營是需要教育部門審批的。丹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有關人士稱,現在的相關規定只有教育部(微博)、外交部、公安部、國家旅遊局2012年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生出國參加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四部門通知」)。「不過,該文件僅是四部門的內部通知,效力層級有限,在工商執法中只能作為參考」。

  監管遊學市場具體由哪個部門負責?在現有形勢下做到嚴格有效監管難在哪裡?近日,記者在對博悅國際的資質問題進行調查中,向業內人士求解這些問題。

  暫無法認定「博悅國際」超範圍經營

  「目前暫時無法認定博悅國際超範圍經營。只有等公司負責人虞國平回國,我們看到合同具體內容之後才能界定。」丹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有關人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網上關於「超出經營範圍」的一系列指責,暫時只能算猜測。

  最先公開回應媒體和公眾對「博悅國際組織夏令營的資質」質疑的,是舒培冬。

  北京時間7月7日,空難事故發生的當天,舒培冬與浙江省教育廳同事趕到了江山中學。了解基本情況後,舒培冬有些好奇:江山中學怎麼會和一家江蘇公司合作? 直到後來,學校向教育廳等部門提供了博悅國際的工商登記資料及合作框架協議等文件。

  舒培冬隨即發現,四部門通知的第二條已經規定:「組織中小學生參加出國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的主辦單位應是中小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所屬的對外教育交流機構或者共青團、少先隊與婦聯組織,可以委託國家旅遊局許可經營出境旅遊業務的旅行社承辦。」

  「既然是教育部的文件,教育廳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在沒有其他法律依據的情況下,這份文件是我們的依據,這是毫無疑問的。」7月16日,舒培冬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空難次日,有媒體報導了舒培冬對博悅國際承辦夏令營資質的質疑。此後,這個質疑被多家網站直接做到了大標題上。

  「其實,我當時的原話是:『根據目前初步掌握的情況,對照四部門的文件,這家公司是不具備資質的』。」舒培冬表示,可是,一些媒體追蹤報導時省略了自己的推理過程,直接表述為「舒培冬認為該公司沒有資質」。

  這個關於資質問題的公開質疑,也引起了丹陽市工商局的行動。中國青年報記者掌握的工商註冊資料顯示,持有加拿大護照的虞國平,註冊的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外國自然人獨資)」。其中,該公司的「一般經營項目」為「國際經濟教育文化交流諮詢服務」、「留學 (微博) 移民領域諮詢服務」等5項諮詢服務類業務。

  按照丹陽市工商局的內部分工,註冊科、企業監管科分別負責對內資企業的註冊、監管,而像博悅國際這樣的外資企業,其註冊、監管均由外資科進行。

  記者了解到,7月10日前後,該局外資科和虞國平通上了電話。「虞國平當時說,他正在美國處理空難的後續事情。」知情人士稱,虞國平曾對工商局提及將於7月18日回國並查驗合同,但是,他至今未與工商部門聯繫。

  在與虞國平取得聯繫後,工商局工作人員也曾前往該公司在丹陽市教師進修學校的辦公地點。據媒體報導,2011年,博悅國際的辦公地點已由企業登記時的「丹鳳南路39號(黨校六號樓)」搬到了這裡。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此處距丹陽市工商局外資科辦公地點所在的丹陽市行政審批中心約2公裡,步行2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

  「當時,我們並不確定博悅國際是不是還在那裡。那辦公室門前沒有掛公司的招牌,周圍幾乎沒有什麼人。」工商局工作人員表示。

  該局企業監管科科長朱建中坦言,此類教育公司並不是工商監管的重點行業,因此,除了每年一次的年檢外,工商局對這部分公司的日常監管通常採取的都是「無事不擾」的原則。

  丹陽市工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根據目前的報導,博悅國際只是組織學生到美國,最後承接其在美國具體活動的,仍然是美國旅行社等機構。「它起到的可能是中介橋梁的作用,這是否超出經營範圍、是否違法,目前不好界定。」

相關焦點

  • 誰來監管遊學:機構遊學資質難認定
    丹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有關人士稱,現在的相關規定只有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國家旅遊局2012年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生出國參加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四部門通知」)。「不過,該文件僅是四部門的內部通知,效力層級有限,在工商執法中只能作為參考」。   監管遊學市場具體由哪個部門負責?在現有形勢下做到嚴格有效監管難在哪裡?
  • 組織出國夏令營需要何種資質 誰來監管遊學?
    丹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有關人士稱,現在的相關規定只有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國家旅遊局2012年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生出國參加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四部門通知」)。「不過,該文件僅是四部門的內部通知,效力層級有限,在工商執法中只能作為參考」。   監管遊學市場具體由哪個部門負責?在現有形勢下做到嚴格有效監管難在哪裡?
  • 出國遊學經營機構多無資質 層層轉包成潛規則
    大量無資質機構      經營出國遊學  省城一家旅行社的陳經理說,遊學機構準入門檻過低,導致整個遊學行業良莠不齊,很多遊學機構推出的產品其實只是華而不實的「皮包貨」。「低年齡兒童根本吃不消,遊學本身也大打折扣。」陳經理建議,家長應選擇信得過的正規遊學機構。  除沒有統一標準,遊學行業還面臨層層轉包的問題。英孚教育海外遊學留學部總經理莊禮思日前表示,海外遊學市場還沒有行業規範、市場準入等要求,存在監管盲區,「外包」成了遊學市場的常見模式。  曾在一家旅行社擔任經理的孫女士表示,每次將遊學的孩子送到機場後,她就開始「擔驚受怕」。
  • 近年蘇城遊學市場越發糜亂 遊學機構甚囂塵上
    暑假來臨,蘇城遊學市場也火爆起來,很多機構推出的國際遊學價格卻讓人看不懂,短短十幾天遊學行程報價一般都在4萬元左右,某些精品遊甚至要五六萬元。  按理說,遊學費用貴,是"願打願挨"的事情,只要家長願意接受,就行了。問題在於所謂遊學是個"怪胎",是鑽了旅遊與學習的空子。
  • 教育專家提醒出國遊學應選擇具備資質的服務機構
    教育專家提醒出國遊學應選擇具備資質的服務機構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邵巍今日做客中新網
  • 課外輔導機構盈利難 新年遊學市場仍是寡頭遊戲
    在遊學期間學生在國外學習語言課程、參觀當地名校、入住當地學校或寄宿家庭、參觀遊覽國外的城市和著名景點,實現學和遊的結合。據華泰證券調查, 在遊學市場中,學校佔遊學市場份額的65%,留學中介和培訓機構佔遊學市場份額的20%,並有逐年遞增趨勢;旅行社佔遊學市場份額的12%左右,專門的遊學機構和網站佔遊學市場份額的3%。
  • 遊學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 誰在為定製化遊學買單
    隨著近年來政策的細化,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遊學類別細分也成為必然趨勢,從幼兒親子遊學到青少年遊學,從適合大學生以及城市白領的成人遊學到針對企業負責人及高管的商務遊學,各種遊學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遊學作為對教育資源的投資和獲取方式,如何將「學」有效貫穿旅行之中,仍是機構體現競爭力的核心所在。
  • 貼「遊學」標籤旅遊產品就能漲價 遊學市場質量堪憂
    讓孩子參加海外遊學或國內遊學活動,正成為越來越多家庭假期的選擇。遊學,既能旅行放鬆,又能學習新的知識,開闊視野。針對青少年群體假期的各種遊學產品層出不窮,各大旅行社、教育機構等紛紛推出五花八門的遊學產品。近年來,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70後、80後家長針對子女教育觀念的變化,遊學市場增速明顯,形成假期遊學熱潮。
  • 浙江教育廳:承辦江山中學遊學機構不具相應資質
    規則二:每10個人左右報名,機構就會提供一個老師免費出遊的名額。  有業內人士透露,「一個老師需要兩三萬,這些錢需要孩子分攤,中介機構還要賺錢,這也是出國遊學費用為何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  浙江江山中學赴美夏令營承辦方被曝不具相關資質。  6日發生的韓亞航空舊金山墜機事故中,江山中學兩名女生遇難。
  • 遊學市場漸火熱 選擇合法機構很必要
    近幾年,不少家長打算讓孩子去參加海外遊學項目,以幫助其開闊眼界,提升外語語感,培養自理能力。目前,無論是語言培訓機構、留學機構的遊學團,其要價都不菲。連日來,筆者走訪大連遊學市場時了解到,這類暑假遊學一般都是10至21天,報價大多在1萬多至4萬元之間,但不菲的價格卻擋不住假期去國外遊學的熱度,不少遊學團早在一個月前就已滿員。
  • 出國遊學前應考察組織單位資質
    經媒體調查,此次江山中學赴美夏令營的承辦單位,是國內一家交流諮詢服務公司,該公司不具備承辦資質。   遊學市場除了旅行社和培訓機構外,北京一些學校每年寒暑假也會組織學生到國外遊學。據了解,目前,北京中小學生出國夏令營等有關活動的主辦單位,包括各中小學校、教育行政部門所屬的對外教育交流機構或者共青團、少先隊與婦聯組織等。
  • 業內人士揭海外遊學市場潛規則
    然而,《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海外遊學市場火熱背後仍存諸多隱憂。    海外遊學市場日趨火爆    有家長被迫送孩子參加    記者在調研各大旅遊網站的遊學產品時發現,出境遊學產品人均價格在1.5萬至4萬元之間,遊學天數在1至4周不等。不過,也有價高者,4周海外遊學價格達到8萬元。
  • 遊學有益孩子成長 家長要選正規遊學機構
    出國遊學市場將越來越大  新東方前途出國分管中心美研業務總監錢曦認為:「遊學這個事兒特別『熱』,說明了大家對它的關注度很高。雖然現在出了韓亞航空空難這樣的事情,但我個人覺得這並不會影響遊學項目未來大幅度上升的發展趨勢。據不完全統計,遊學市場目前主要在東北、北京、環渤海地區、江浙、廣東這幾個區域,現在遊學參與者的人數比例覆蓋率還不算高,僅僅在10%左右。
  • 暑假遊學市場火爆 業內:海外遊學理性對待別跟風
    暑假模式開啟後,我省不少中小學生紛紛出國遊學。如何選擇靠譜的遊學項目,讓孩子在暑假期間接觸異國文化、增長個人見識、提升外語能力,成為家長們近期熱議的話題。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採訪。 遊學市場火爆,美國等成為熱門目的地 7月11日,為了給孩子選擇出國遊學項目,海口市第九小學學生家長梁雅莉在網上進行相關搜索。
  • 更多機構參與「研學市場」分羹:海外遊學低齡化,幼兒園加入
    從傳統市場來看,研學旅行一類由教育機構舉辦,比如新東方研學營、樹童英語國際研學營、知鳥遊學等;另一類由各大旅行社獨立開發,或聯合學校、機構開發。但從近年的情況來看,更多機構、單位,甚至行業協會加入研學市場分羹。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就有媒體組織小記者團赴京「採訪」。
  • 千億級遊學市場亂象叢生:品類龐雜、分段外包、機構亟待監管
    熱度節節攀升的泛遊學賽道,旅行社、教育機構、學校等爭先恐後入局,泛遊學行業集中度極低,頭部優勢機構市場佔有率僅1-2%。遊學產品「只遊不學」品類繁雜;項目行程分段外包;機構監管政策真空,整個行業野蠻生長、無序發展。
  • 每年有200萬人參加遊學 遊學「蛋糕」,好看不好「啃」?
    一些旅行社,甚至專業的遊學機構通常只是「掛羊頭賣狗肉」,將出境遊產品貼上了遊學的「標籤」,再加價賣出去,其實行程當中的博物館、大學等公共場所都是免費的;還有的遊學團裡,團友年齡相差甚遠,最大的團友已上高中,最小的團友才讀小學,因此課程安排混亂,毫無針對性。
  • 出境遊學市場火爆 理性消費讓孩子不虛此"遊"
    暑期讓孩子出境遊學,已成為不少家庭的選擇。如何能讓孩子們遊出去、學回來,不虛此「遊」——7月,伴隨暑期的到來,出境遊學市場火爆,遊學機構招攬學生,家長趨之若鶩。與此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另一種聲音:出境遊學,只遊不學真急人。出境遊學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花不菲的費用遊逛一趟,能得到什麼?如何能讓孩子們遊出去、學回來,不虛此「遊」?
  • 遊學市場新趨勢
    遊學也被稱作「輕留學」或「微留學」。通過遊學,學子可以獲得留學體驗。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留學市場的發展和變化,卻不知遊學市場已悄然活躍起來。 市場進一步擴大 政策扶持力度加強 相對於留學,人們對遊學並不算熟悉。隨著遊學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許多隻關注於留學的人,開始將目光轉向遊學市場。 有需求就會催生服務。
  • 揭秘海外遊學亂象 項目名不副實淪為「購物遊」
    近年來,申城各類旅行機構、培訓機構推出名目繁多的「遊學之旅」,目標人群正是中小學生。然而,與宣傳號稱的開闊眼界、感受名校文化相比,很多學生的實際遊學體驗大打折扣,甚至變相成購物遊。  目前我國的遊學市場尚不規範,對機構的資質等各方面沒有明確的要求,也沒有相關法規政策的指導和管理部門的監督。有人大代表建議梳理遊學市場存在的問題,儘快研究制定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