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加格達奇區 新聞資訊第一品牌
點擊題目下方藍色字關注 加區宣傳
嶺上聽雨
作者:趙曉利
攝影:趙曉利
在祖國的最北方大興安嶺,那裡風輕盈、雲飄逸、山高遠、天湛藍,大自然賜予了邊疆最美的風景,目及之處,層林盡染花彩斑斕,令人心曠神怡。但這裡有九個多月的霜凍期,常年看雪,聽雨實屬奢侈。因此每當七八九月份夏雨時節,絕不可錯過。
當雨嘀嗒嘀嗒的清脆音符敲擊興安大地時,這久違的甘露彈奏著歲月的跌宕起伏。仿若水墨描摹出時光的畫卷,還真是夏季裡暢快淋漓的難得的詩歌。
你看一簾煙雨,解開寒冬塵封的光陰,沉澱出一疊疊寂靜的禪意。將寒涼一掃而光,雨聲潺潺,聲聲入耳。尤其是聽夜雨,夜原本就如此安靜。仿佛世間萬物都已酣眠,只留下清脆的雨聲,如絲竹之悅耳,如低吟之琴語。此刻任晚風裹著細雨,清洗俗世的塵埃,靜謐浮世的喧囂。心靈也被滌蕩地愈發清涼了。
我喜歡這樣寧靜的雨夜,什麼都不想,放下一切煩擾,只是靜靜地,在這暗夜低垂的夜色裡,聽雨。有雨敲窗,將我從睡夢中驚醒。穿過夜靜的墨色,滴滴答答落在窗臺。有雨敲窗,心卻靜如止水。此刻,緩緩流淌的不只是雨聲,還有那些安穩的心緒。不曾擱淺的牽念,在此刻甦醒。驀然驚覺,來來往往的點滴,都是歲月賦予的精彩。
一些往昔,總會塵埃落定,扣人心弦。
一些感動,總會暗香拂袖,盈滿心房。
青春的花開花謝,歲月的來去匆匆;四季的雨雪紛飛,旅程的走走停停,很多東西是隨著時間流逝的。夜闌臥聽風吹雨,聽的便是雨的那份空靈與纏綿。寂靜的夜,奏著清音,灑落一地繾綣,柔軟了心扉,溫潤了情愫。
夜色,迷離了雨的溫柔。清晨,飲醉了雨的溼潤。
雨,一直下,不曾停歇……
夏雨,時而渾厚沉重,時而自由歡快,時而低沉悠揚。和著流水聲,仿佛置身於音樂的殿堂。心,一下子就沉醉了,隨著此起彼伏的音樂聲,低吟淺唱。細雨如絲,悄無聲息地飄落。
此時此刻空氣裡帶著一絲清爽和涼意,北山變得朗潤起來,院中草木變得更加清新俊逸,花兒也變得更加嬌豔欲滴。萬千情絲,隨著朦朧的雨霧,濺落成朵朵晶瑩的水花。來不及觸碰,又碎在時光的清淺裡,無影無蹤,醉入朦朧。
夏季行走於雨中,忽然發現,雨無論飄落在哪裡,都能滴落成詩。那雋永的詩行,是「丁香空結雨中愁」的惆悵,是「閒敲棋子落燈花」的等待,也還是「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思念,更是「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恬靜,亦是「樟樺枝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的傷感。天地蒼茫,一層層松香撲面而來,入心入肺,徹骨繾綣。
聽雨,是一種心情。喜歡雨,是一種情調。喜歡雨的人,喜歡的便是雨的純淨優雅。平淡瑣碎的生活,因雨的暈染而多了一份生機。繁華嘈雜的世界,因雨的洗滌而多了一絲清淨。貧瘠乾涸的心靈,也因雨的滋潤而多了一些純粹。
夏日的雨,更多了一絲曼妙和浪漫。那種清醒與潤澤,那種清雅與馨香,那種歡欣與愉悅,讓人一下子忘記了盛夏的炎熱,忘記嚴冬刺骨,忘記了世俗的煩擾,靜心於此中。
雨,用柔情呢喃著生命悠長的韻味,那些迷茫與困頓,那些焦灼與不安,那些失望與落寞,那些前塵與舊怨,那些愛恨與別離,那些虛名與妄利,都被雨水衝刷得一乾二淨。整個世界,一片清新澄澈。目光所及,只有雨的清涼,雨的自由和雨的灑脫。內心,也變得安靜而豐盈。
雨,用輕盈演繹著歲月的起伏跌宕,用清澈詮釋著時光的靜默溫婉。
一簾幽夢,半捲菸雨,足以斑斕生命。
夏日細雨,輕柔纏綿,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情緒,是牽念,是別離,是憂傷。
夏日大雨,滂沱傾盆,是一種暢快淋漓的心境,是宣洩,是無畏,是果敢。
夏日禪雨,清音零落,是一種深切悠遠的情懷,是閒適,是寧靜,是淡泊。
採擷一抹詩意,盈握一份淡然,於雨中,放牧心靈。
寒涼的雨
敲著丁香花的衣
看不見你歡笑
或許憂鬱的眼底
時緩時急
浸了窗前的蛛網
打溼花兒的夢跡
如泣如訴的歌
蕩襲思緒
流年的囈語
幽幽空靈
淺淺淡淡的寂
亦或愁腸百轉
悲悲怨怨的悽
歡喜著的雨
田野山間的遊弋
洋洋灑灑
拍打著樹柳抒不成曲
一下一整天
歲月成河
流去
倚著窗欞
耳邊又擁著你
潤澤大地
沒有孤寂與悲喜
雨
戲謔著
年華流轉的
點點滴滴
今夜無事
倚窗
聽雨
作者簡介
趙曉利,1969年4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大興安嶺地委委員、軍分區司令員。他熱愛文學創作,曾在軍內外刊物發表多部作品。
總 監 制:呂延廷
審 核:李勝敏
編 輯:王 瑩
原標題:《【閱讀興安】趙曉利原創散文——《嶺上聽雨》》
閱讀原文錄入編輯:administrator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