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臺灣藝人蔡康永曾說: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浙江衛視有一檔綜藝節目很火,幾個藝人明星靠著不斷完成任務贏得觀眾的喜愛,就是這個跑男讓人們重新認識了演員鄧超、楊穎、陳赫等人。其中鄧超他演技很好、也足夠聰明,就是英語略差一些。因為多次參與節目,他的學渣影響深入人心,當然這阻擋不住粉絲的喜愛。可是重新來過,他還會選擇做現在的自己嗎?
看過跑男的朋友一定想起全員需要在聯合國全英文演講的那期節目了,就算是英語很差的鄧超也要硬頭皮上,那一刻,他肯定後悔死了,後悔當初沒有學好英語。
演員這種拼演技的職業都需要英語,更不用說其它職業了,多少都有可能會用到英語知識。
既然這樣重要,何不從頭開始學習英語,從少兒啟蒙開始,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巔峰。
問起上學時沒學好是否後悔過,很多人有發言權。像那些出國不會點餐的人們、穿著錯誤英語衣服上街的人們、留學跟不上進度的朋友們。他們窘迫的時候,心裡一定非常悔恨,為什麼沒聽家長的話。雖然那些已經頓悟的人們後來用實際行動彌補過失,但時間上有點晚了。小編認為我們這代人沒學好英語,可能還會影響到後代人。所以上學時一定要把英語學好。
縱觀整個娛樂圈,有些還是即使幼時沒有學好英語,也可以通過後期努力接受再教育。比如演員韓雪就一向以學霸的形象出現,她雖然名利雙卻依舊沒有放棄繼續深造,從英語小白晉升為英語大神,其過程的艱難可想而知,事實證明,下得去辛苦看得見彩虹。
對於還沒有錯失最佳學習時間的孩子要開啟監督模式,不要任由他們自由發展。為人父母可以以孩子們感興趣的元素做引導,讓孩子們漸漸從排斥心理中走出來,奔向美好的英語世界。再過一些年,那些道後悔的人可能會有一些改變,他改變的除了自己還有孩子和身邊的人。如果,所有人能將有限的精力用在無盡的探索上,他們會擁有一個精彩的世界。如果他們只能看得到眼前的歡樂,到對於個人和祖國來說,都是非常不幸的。
我們人生就是這樣,不走到那一步,你永遠不知道原來自己以前的積累是有用的。在座所有小夥伴們呢,我希望你們人生沒有無奈和遺憾,能夠看到每一個你想看到的風景,不錯過每一件讓你心動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