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萬元資助!北京副教授,入選這項重要人才計劃,將赴香港開展科學研究!

2020-09-09 北京交通大學招生辦

8月28日,中國博士後官網發布了《關於2020年度&34;獲選結果的通知》和《關於2020年度&34;獲選結果的通知》,分別確定資助&34;60人、資助&34;30人和6名候補人選。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叢潤民成功入選2020年度&34;。

&34;每年選派內地博士到香港指定的大學,在港方合作導師的指導下,以港方大學合約研究人員的身份開展博士後研究,為期2年。資助經費為每人36萬元人民幣和36萬元港幣,主要用於支付博士後在港期間的生活開支、住房補貼、保險及往返旅費等。

此外,在8月初,叢潤民副教授還成功入選了2020年度&34;人員名單。

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自1993年開始啟動,是由市財政經費支持、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實施的科技人才培養計劃,主要面向35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進行選拔,通過資助其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促其脫穎而出,成長為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性科技後備人才,本年度共有150名科技工作者入選,涉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醫療衛生等十餘個專業領域。

叢潤民,山東人,北京交通大學信息科學研究所、數字媒體信息處理研究中心(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教育部創新團隊)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9年6月獲天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並先後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從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多媒體信息處理、視覺顯著性檢測與分割、遙感影像解譯、水下環境感知、深度學習等。主持、參與了包括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內的多項科研項目。在TIP、TCyb、TMM、TCSVT、TGRS、CVPR、AAAI、IJCAI、ECCV、ACM MM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及會議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CCF A/IEEE Trans論文19篇;出版英文專著章節1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已授權9項。

擔任SCI期刊Signal,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副主編,以及Signal Processing:Image Communication、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等SCI期刊客座編輯,TPAMI、TIP、TII、TIE、TMM、TCSVT、TGRS、TCDS、JOE、JSTARS、PR等國際SCI期刊審稿人,以及NeurIPS、IJCAI、ACM MM、AAAI、ICME、NCIG、APSIPA ASC等學術會議程序委員會委員、專題主席和特邀講者。

榮獲IEEE ICME最佳學生論文獎亞軍、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19年度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全國10篇)、第十五屆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全國博士後人工智慧發展與應用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2019年度北京圖象圖形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京津冀6篇)、國家獎學金、天津市大學生創新獎學金特等獎(天津市10名)、天津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基金等。


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中國博士後官網、北京交通大學官網、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官網

相關焦點

  • 香江學者計劃57人入選
    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近日發布2014年「香江學者計劃」入選名單,最終確定57名資助人和4名候補人選。記者從京港學術交流中心了解到,較試行三年中每年錄取50人相比,今年除人數增加至57人外,學科領域也適當擴展至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共資助7位法學及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博士後赴港學習與交流。
  • 湖北六位才俊入選兩項國家級學者計劃
    近日,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發布了2020年度「香江學者計劃」和「澳門青年學者計劃」項目獲選結果通知,湖北高校有5人入選「香江學者計劃」,一人入選「澳門青年學者計劃」。其中,武漢科技大學付綠平、陳志環、陳奧三位博士入選「香江學者計劃」資助名單,雷文博士入選「澳門青年學者計劃」資助名單。
  • 「香江學者計劃」結果公布優秀教授入選--山西青年報2019年06月24...
    「香江學者計劃」結果公布優秀教授入選   本報記者 張麗 通訊員 郭豔霞   日前,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公布了 2019年度「香江學者計劃」評選結果,中北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袁長春教授入選
  • 北京同仁醫院李仕明副教授獲2020年北京市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近日,2020年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正式批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李仕明副教授獲得資助。北京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設立於2018年,旨在鼓勵北京地區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立足科學前沿,開展實質性國際合作,培養造就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項目資助期限為3年,資助經費100萬/項。
  • 這項人才激勵計劃,上海交大再創佳績,和復旦差距逐漸拉大
    上海交通大學據了解,為切實保障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待遇水平,進一步激發博士後隊伍的創新創造活力,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於2018年推出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到目前為止,這項計劃已經實施了3年。
  • 我系教師陳俊霖副教授喜獲2020年中央財經大學「青年英才」 培育支持計劃資助
    近日,我系教師陳俊霖副教授喜獲2020年中央財經大學「青年英才」 培育支持計劃資助。
  • 通知 | 入選者可得30萬資助!上海2020「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申報通知來了
    光子科學與技術、生命科學與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與計算科學、腦科學與人工智慧、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量子科學、高端裝備與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聯網、大數據等人才高峰建設重點領域從事研究工作;3.研究能力突出,取得重大自主創新研究成果,為上海「五個中心」特別是科創中心建設做出突出貢獻;
  • 北京工業大學本碩博的90後博士後入選德國「洪堡學者」計劃
    近日,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生命學部師資博士後杜睿博士收到德國洪堡基金會2021年德國「洪堡學者」計劃資助的通知,將於明年赴德國開展合作研究。這是學校在站博士後首次入選德國「洪堡學者」計劃。杜睿(右一)杜睿於1991年出生,2008年考入北京工業大學,2012年本科畢業後在學校碩博連讀,師從彭永臻院士,2018年博士研究生畢業後繼續在北京工業大學城鎮汙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開展博士後研究,跟隨彭永臻院士繼續開展DEAMOX脫氮工藝及控制策略方向的科研工作
  • 香港理工大學四位學者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理工大學22日表示,該校四位青年科學家獲得本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每人將獲得120萬元人民幣,直接支持他們在香港進行研究,資助期限三年。據悉,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於2019年首次向港澳地區開放。該基金項目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男性未滿38歲,女性未滿40歲),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有望晉身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人才。
  • 2018年度「香江學者計劃」獲選結果出爐,江南大學2人入選!
    2010年12月19日,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和香港學者協會舉行「香江學者計劃」內地與香港聯合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計劃籤約儀式。按照協議,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每年將選派50名內地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赴香港部分知名高校開展合作研究,研究時間一般為2年。
  • 最高資助1億元!濟源計劃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近日,濟源發布2020年濟源示範區「智匯濟源」計劃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引進公告。公告顯示,引進國內外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由受益財政或投資機構給予500萬元—5000萬元項目產業化扶持資金資助。
  • 西京學院3人入選陝西高校第四批「青年傑出人才支持計劃」
    日前,中共陝西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陝西高校第四批「青年傑出人才支持計劃」入選人員名單,西京學院馮祥波、羅滔、張翠紅3位老師入選。自2017年該計劃實施以來,該校共入選9人。經過個人申請、學校推薦、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程序,2020年全省共有100人入選陝西高校第四批「青年傑出人才支持計劃"。對於入選"支持計劃"的人才,省委教育工委將給予每人5萬元生活資助,學校按照1:1的比例配套科研經費。
  • 甘肅2人入選 | 2020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公布
    8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甘肅省兩名學者入選,分別是蘭州大學教授王鑫、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孫良亭。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簡稱「傑青」)作為國內僅次於兩院院士的第二層次高端人才,一向有「小院士」之稱,是科學領域評判創新潛力與學術水平的權威標尺。要求申請者年齡45周歲以下,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有基礎研究工作經歷,基金對入選者每人資助經費一般為每年80萬—100萬元,研究期限為4年。
  • 成都「創業新星」計劃 入選者每人將獲20萬元資助
    「為推動我市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注入新活力、贏得新優勢,市委組織部聯合團市委等部門共同啟動了『創新新星』計劃。我們將整合匯聚最優政策資源,為青年(大學生)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優質的政策服務保障。」昨日,記者就「成都人才新政十條」中由團市委牽頭的部分採訪了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 北京佑安醫院黃曉婕入選「北京市千百萬人才工程」青年領軍人才
    年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名單的通知》中獲悉,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黃曉婕主任醫師入選2020年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工程」是圍繞首都重點學科和產業發展需要,面向北京市高層次中青年領軍人才的選撥培養工程。從2014年起,北京市計劃用10年時間,選撥200名「市級工程」人選,形成與「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相銜接,與我市各行業系統人才計劃工程相補充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 申報 | 2020年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資助申報工作
    (三)下列人員不列入申報範圍  1.已入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和派出項目、「中德博士後交流項目」、「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等支持計劃的博士後人員;  2.已列入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青年英才開發計劃等本市綜合性人才培養資助計劃的博士後人員;
  • 全國共331名青年科技人才,三峽大學教師入選這項名單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正式公布了第五屆&34;(2019-2021年度)入選名單,全國共有331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選。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範勇副教授名列其中,成為學校首位入選該人才支持項目的教師。,擇優支持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或學會聯合體具體實施,主要針對32歲以下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科技人員進行連續3年的穩定支持,每年資助經費15萬元,旨在幫助他們在創造力黃金時期做出突出業績,努力成長為品德優秀、專業能力出類拔萃、社會責任感強、綜合素質全面、具有國際視野的學術技術帶頭人,成為國家主要科技領域高層次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的重要後備力量。
  • 我校教師入選2020年「太湖人才計劃」!
    近日,2020年無錫市「太湖人才計劃」入選名單正式公布,我校王震宇教授團隊入選創新領軍人才團隊,並獲500萬元經費支持;徐勇將、魏寧、潘禮龍3位教師入選創新領軍人才。截至目前,我校共入選「太湖人才計劃」創新領軍人才團隊1支,創新領軍人才8人。
  • 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實施方案》和...
    實施「985工程」重點建設項目高等學校的入選團隊,其支持經費由所在高等學校「985工程」建設經費中統一安排;其他高等學校的入選團隊,其支持經費由教育部和所在高等學校按l:1比例共同資助。在資助期內,遴選部分創新團隊成員赴國外高水平大學進行合作研究。
  • 在這項重要名單中,西安外國語大學3位教師入選
    ;英文學院宋健楠副教授、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賀雪梅博士入選陝西高校第四批&34;。旨在圍繞陝西省追趕超越戰略目標和落實&34;戰略任務,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面向全省重點遴選1500名左右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傑出人才、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區域發展人才,給予特殊支持,有計劃地培養推薦&34;入選專家到國際組織和全國性學術組織任職。省財政給予入選人20-60萬元特殊支持。目前西安外國語大學共有4名教師入選該計劃,分別為:南健翀、楊致遠、耿紫珍、黑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