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2020年「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資助名單公布,上海交通大學再創佳績,共有130名博士後獲得資助,獲資助人數再次位列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首位。
上海交通大學
據了解,為切實保障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待遇水平,進一步激發博士後隊伍的創新創造活力,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於2018年推出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到目前為止,這項計劃已經實施了3年。
上海市高校3年來超級博士後資助人數
3年來,上海市各高校及科研機構已有數百名博士後獲得該計劃的資助,上海交通大學獲資助人數穩居第一,並與第二名復旦大學的差距逐漸拉大。此外,同濟大學獲資助的博士後人數也增長明顯,由首年的18人,增至目前的57人,名次由第四位升至第三位。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所獲資助人數退出前五名。
據上海交通大學官網顯示,上海交大入選「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的人員,薪酬由上海市促進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和學校配套共同組成,年收入不低於34.2萬元。
在國家「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新計劃)」中,上海交通大學也多次取得了突出成績,2020年有19位博士後獲得資助。自「博新計劃」設立5年以來,上海交大累計三次全國排名第二,兩次全國排名第三。入選國家「博新計劃」,將納入上海「超級博士後」計劃資助範圍,額外提供23萬科研經費。
博士後制度是吸引優秀博士,促進人才和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徑。上海交通大學一直非常重視博士後隊伍的建設與發展,及時把握國家政策動向,將學校發展與國家政策進行無縫對接。
為了切實為博士後提供全方位保障,上海交大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啟動博士後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再加大資金投入的同時,激勵博士後以交大為依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開展高水平科研活動,並取得了諸多突出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