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左右,中國高校為了響應提出的,建設若干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的號召,曾一度出現了大學合併的高潮
在這個潮流中湧現出了一批實力超強的綜合性高校,後面都納入了教育部直屬高校並且冠以985工程院校的稱號。
而隨著後面的發展,綜合性院校都開展了全面的和專業的教學體系,使得高考考生無論想學哪種專業,都是優先考慮985高校(藝術類等個別門類除外)
比如想學醫學,那麼高分考生可以選擇北京大學醫學部,雖然北大醫學部的分數要比本部其他專業略低,但是同樣,每個省份的尖子生才可能被錄取。
同一層次的院校還有位於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其醫學實力都是名列前茅
但是細心的人會發現一件事,復旦大學醫學校區的官方名稱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而上海交大醫學校區的官方名稱,直接是上海交通大學醫院院,所以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復旦大學在醫學校區前面要加上海兩個字。
這兩個字的緣由可不簡單,雖然聽起來比較繞,但是官方的表達是不可以混淆的,這還得從21世界初那場大學的合併潮流說起
當時上海兩所大學復旦和交大實力不分伯仲,就好比北大和清華一樣,誰都不會服氣誰
於是在建立醫學院的時候他們都瞄準了位於上海的同一所全國聞名的醫學院,上海醫學院,其醫學實力在全國赫赫有名,是中國第一所國立醫學院,所以被爭著搶
在這場爭奪中,復旦和交大都開出了優厚的條件想拉攏上海醫學院,最後的結果是復旦勝出,成功獲得上海醫學院的青睞,但是這是有條件的。
經過協商,上海醫學院併入復旦大學成為下屬單位的同時,要新名稱中保留原名,以便延續其輝煌的歷史,同時有相對獨立的辦公系統,就這樣,復旦才得以和上海醫學院完成形式上的合併,成立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上海交大這邊,由於在競賽中失利,只能選擇另外同處上海的第二醫科大學,汲取經驗再加上自身的實力本來強勁,就可以完全吞併和消化掉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組建後成立了上海交大醫學院,第二醫科大學的名字成為了歷史
就這樣,復旦和上交的醫學專業在命名上有所區別,不過對於考生而言,最近兩所高校的醫學實力都名列前茅,選擇任何一所都可以實現自己的醫學夢想,走向人生巔峰。
我是飛躍火星博士,專注科技教育,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