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促進高校發展,上海交大醫學院將引入人工智慧體系!

2020-12-12 高校網大秀

2018年高校基金數量最多的上海交大

2018年上海交大基金申請NO.1

隨著2018年各項國家基金審核數據的出爐,上海交通大學超越清華大學成為申請基金數量最多的高校,具體的十大高校排名情況如下:1、上海交大,2、浙江大學,3、中山大學,4、清華大學,5、復旦大學,6華中科大,7、北京大學,8、同濟大學,9、武漢大學,10、南京大學。不光是上海交大,就連浙江大學和中山大學都超越了清華大學,如果仔細分析上海交大、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的基金數量分布,就會發現這三所高校超越清華大學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強大的醫學院實力,而清華大學一直想兼併北京協和醫學院,但是都被北京協和醫學院拒絕,協和醫學院只是答應協助清華大學新辦醫學院,這也是清華大學在2018年基金申請上排名靠後的重要原因。

浙大和清華工科實力強

浙大和清華強大的理工科支撐數據

從醫學所佔比例來看,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可以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強大的工科綜合實力,在基金前十大高校中清華大學和南京大學的醫學院實力最差,浙江大學醫學院所佔比例也符合目前浙江大學醫學院的綜合排名,目前浙江大學醫學院學生都和浙江大學分開招生,普遍生源質量不如浙江大學,主要是受到浙江大學醫學院實力對比浙江大學其他學科較差的原因,而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靠著生物醫學的綜合實力,醫學院實力發展非常強勁,目前已經有超越北京大學和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勢頭,未來生物醫學越來越綜合,從人工智慧到大數據計算,生物醫學強勢發展,將帶動理工科的發展。

生物醫學綜合學科

上海交大醫學將引入人工智慧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是專門從事生物技術和醫學綜合研究的一個學院,其中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顧力栩,身兼研發和創客雙重角色。他所創立的精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交通大學培育和孵化出的科技型企業,其精勱機器人輔助穿刺診療系統則是醫療機器人研究院三年規劃的孵化項目之一。上海交大的醫療機器人可以精準繞開人體內複雜的血管和神經,直達病灶,完成一系列介入治療;醫生只需「發號施令」,與機器人完美配合,遠程就能完成一臺精確、穩定的手術操作。人工智慧(AI)+手術,這樣的場景不久就將成為現實——由閔行區政府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已於去年底揭牌成立,臨床研究即將在上海交通大學13家附屬醫院展開。

未來科技發展方向

正是由於上海交大可以把傳統的工科強勢和醫學相結合,才讓上海交大在國家基金和綜合學科發展上一直保持領先的重要原因,雖然目前上海交大在工科領域不如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但是依靠強大的生物醫學實力,未來依靠強大的生物醫學發展自己的人工智慧學科,未來也會促進上海交大的傳統理工科實力大幅提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而上海交大直接叫上海交大醫學院
    而隨著後面的發展,綜合性院校都開展了全面的和專業的教學體系,使得高考考生無論想學哪種專業,都是優先考慮985高校(藝術類等個別門類除外)比如想學醫學,那麼高分考生可以選擇北京大學醫學部,雖然北大醫學部的分數要比本部其他專業略低,但是同樣,每個省份的尖子生才可能被錄取。
  • 【特寫】在上海交大讀人工智慧將是怎樣一種體驗?
    記者:劉素楠編輯:徐菲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將招收第一批人工智慧專業本科生。在上海交大讀人工智慧專業將是怎樣一種體驗?5月15日,上海交大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校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以下簡稱電院)將舉全院之力,探索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拔尖人才和交叉應用高端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 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
    10月28日,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中心將充分整合雙方優勢資源,聚焦「慢病防控」,開展深度合作。  早在1999年,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成立健康科學中心,開展生物醫學轉化型研究。2002年,創建生物學與醫學交叉為特色的創新研究基地,探索國際生物醫學轉化研究新模式。
  • 上海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開工
    11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工程在浦東新區天雄路開工。歷經百餘年的上海交大醫學院拉開了從浦西延伸到浦東,從黃浦盧灣拓展到張江科學城,從新天地融入到國際醫學園區的序幕。已有百餘年辦學歷史的交大醫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優勢特色明顯,學術成績卓著,已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行列,但其既有校園辦學條件陳舊、滯後,用於高端人才引進、卓越醫學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設施已難以為繼,無法滿足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辦學需求,發展空間嚴重受限。
  • 「特寫」在上海交大讀人工智慧將是怎樣一種體驗?
    記者:劉素楠編輯:徐菲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將招收第一批人工智慧專業本科生。在上海交大讀人工智慧專業將是怎樣一種體驗?事實上,上海交大從2016年起,就依託電院IEEE特色班開展人工智慧方向本科人才培養。今年獲批新增人工智慧專業後,上海交大電院單獨設立人工智慧特色班並將招收首批本科生。電院是上海交大規模最大的學院,也是辦學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下設9個專業。
  • 上海交大新設人工智慧專業助推智能上海發展
    在課程體系方面,不僅有數據結構、算法與複雜性等學科基礎課程,有深度學習、強化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生物信息學等專業進階課程,又有智慧機器人、智能醫療、智能自主無人系統、智能晶片等應用類模塊課。  上海正致力於打造「徐匯濱江—漕河涇—閔行紫竹」人工智慧創新帶,上海交通大學的兩個主校區恰好位於徐匯區與閔行區,坐落在這條AI創新帶上。
  • 上海交大醫學院將建浦東校區,打造浦東醫學高地
    一期建設包含醫學科研集群、實驗動物中心、生命科學館的科研建築群和包含學術交流中心、第二食堂、教工活動中心的國際交流書院;二期建設定位為科研學術區,與城市道路隔何相對,開放互動。此外校園最中心還將有29858平方的一組多層合院式建築群,以行政樓、醫學大講堂、信息中心、AI醫學中心、博物檔案館等公共功能建築圍合。其中「醫學大講堂」將復建交醫老校園被拆除的大禮堂,致敬歷史。
  • 協同創新發展!上海交大醫學院「腦科學研究計劃」
    為進一步推動交大醫學院腦科學發展和學科建設,2020年9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腦科學年會在醫學院懿德樓二樓報告廳舉行,會議在全面梳理腦科學「十三五」發展成績的基礎上,對交大醫學院腦科學「十四五」發展規划進行了全面研討。醫學院副院長江帆、各學院、附屬醫院腦科學相關科室主任(PI)、教(醫)師、博士後、研究生及相關部處近200人參加此次會議,科技發展處丁健青處長主持會議。
  • 上海交大發布2019年本科招生章程 新增人工智慧專業
    記者從上海交大招辦獲悉,今年上海交大整合各學科優勢,全面升級招生培養體系;新增人工智慧專業,「一體兩翼」電院航母重裝啟航;新成立海洋學院,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做暢遊藍色空間的追夢人;醫學院聚集優質臨床資源,合力培養有靈魂卓越醫學創新人才。首創全新育人資助體系,基本助學金100%全覆蓋,力度位居全國前列。
  • 中國30所「生物醫學工程」強校:東大、華科、交大,就業優勢比較
    在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當中,生物醫學工程屬於較為特殊的一個學科。在該學科的佔據優勢的大學不一定是醫學院聞名全國的大學,但一定是一所理工科見長的高校。本期科學世界博覽教育品文針對其中三多頂尖的高校,做了進一步分析。接下來,我們一同來認識一下東大、華科、上海交大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實力與就業前景。
  • 上海交大醫學院舉行生物與生命科學技術與產業分會—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等部門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共同舉辦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為主題的盛會。本次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旨在聚集世界著名企業家和專家等有識之士,就具有顛覆性的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和政策等方面進行開放式交流,集中智慧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引導促進全球重大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   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承辦的生物與生命科學技術與產業分會於9月20日舉行。
  • 中國高校競爭誘發學科升級,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級別提升的原因
    上海交大醫學院喜獲豐收年國家科技大獎,上海交大醫學院出彩2019年1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收穫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也讓上海交通大學榮獲10項科技大獎高居全國高校第二
  • 「上海交大特色」社會服務合作體系愈發完善
    學校相關部門深入貫徹實踐「國家有戰略、地方有需求、學校有能力」發展方針,形成了面向國家戰略,服務區域創新發展,展現交大特色的社會服務合作體系,使「國家任務、戰略支撐和專項合作」的社會服務內容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廣大師生醫務員工始終保持著積極向前、求真務實的態度,將使命記心上,將任務扛肩上,將汗水灑地上,將成果用在重器上,為國家發展貢獻了交大智慧,投身基層、融入區域發展,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
  • 上海交大醫學院舉辦生物與生命科學技術與產業分會—新聞—科學網
    3D列印結合生物技術推動再生醫學發展
  • 上海交大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韓達研究員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畢業後,以製程研發工程師身份就職於美國Intel公司,於2018年全職回國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組建課題組。研究工作創造性地把核酸分子的調控功能和計算功能整合起來,實現了更為精細、複雜和智能的分子識別與運算,為核酸智能分子計算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建立了全新方法和體系。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Science、Nat. Nanotechnol.、Nat. Chem.、JACS、ACS Nano、Angew. Chem.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 中國醫學院校發展史,根正苗紅的醫學院排第一,武大醫學院發展快
    現代醫學屬於舶來品一場新冠疫情讓醫學重新變成熱門學科,對比歐美國家,醫學一直是最頂尖學子挑戰學習的科目,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礎知識學習時間和實踐經驗的積累,現代解剖學帶動外科醫學的發展,現代生物醫藥學的助推抗生素的出現,也讓現代西方醫學逐步佔據主導地位
  • 從醫學老八校到醫學M9,時代變遷造就中國醫學院新的格局!
    復旦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交大)、同濟醫科大學(華中科大)、中山醫科大學(中山大學)、華西醫科大學(四川大學)、湘雅醫科大學(中南大學),當時中國這八所醫科大學大部分屬於衛生部管理,醫科大學的管理權並不屬於教育部,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大改革,醫科大學都被劃歸給了教育部,因此這八所醫科大學成為中國名校爭搶的對象,在2000年左右,北京大學兼併了北京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兼併了上海醫科大學,上海交大兼併了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 上海交大發布2020年本科招生亮點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招生政策宣講視頻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本科招生總數繼續增加,以引領創新為使命,積極培育具有「夢想和激情、想像力和好奇心、系統知識體系和跨界思維以及創新實踐能力」的交大人,以一系列舉措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躍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打造「不出國門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
  • 歷經百餘年,上海交大醫學院從浦西延伸到浦東!拓展到張江科學城...
    11月29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工程在浦東新區天雄路開工。歷經百餘年的上海交大醫學院拉開了從浦西延伸到浦東,從黃浦盧灣拓展到張江科學城,從新天地融入到國際醫學園區的序幕。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頗為感慨地說:「站在新起點,揚帆新徵程,交大醫學院將加快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醫學院。
  •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舉辦「2020年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生物醫學...
    2020年11月1日-11月2日,由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醫學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年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第十次全國口腔生物醫學學術年會暨第六次全國口腔傑青優青論壇」在上海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