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聯合發布...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為2020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系列發布成果之一,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近日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社科院人口所)聯合發布《2018-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以23個已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城市為調查框架,居住於當地主城區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30-59歲成年人兩個人群為調查對象,系統分析了老年人生活活動能力、失能老人「護理服務群像」、成年人對失能風險的認知偏差及護理規劃意願等問題,為政府、相關金融行業、養老產業鏈等各領域了解老年人服務需要,預測成年人養老金融產品需求,精準定位相關政策及發展策略提供參考。

報告顯示,調查地區有4.8%老年人處於日常活動能力(即ADL)重度失能、7%處於中度失能狀態,總失能率為11.8%。基本自理能力的衰弱也伴隨著獨立生活能力(即IADL)的退化。依賴程度最嚴重——ADL和IADL均重度依賴的老年人佔比達25.4%,即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需要得到全方位的照料。

不同失能狀態的老年人呈現出較為複雜的護理服務需求。對於中度及重度失能老人,子女、親屬等非專業人員是主要的服務供給者,但服務中心隨失能程度的加重逐漸朝專業機構轉移。對重度失能老人來說,養老院或老年公寓的重要性顯著加強。

中度及重度失能老人均面臨較大的服務缺口和保障缺口。服務供給不足集中在協助服藥、壓瘡護理、心理諮詢等醫療護理服務方面,日常生活服務相對過剩。在費用支出方面,個人籌資水平較高,老人的支付意願也遠低於實際支付水平,保險保障、尤其是商業保險的作用亟待提高。

此外,報告發現66%受訪成年人對自身失能風險持過於樂觀的態度,低估了未來的護理需要。超過一半的成年人認為必須在年輕時就進行護理規劃,但更多人認為規劃的執行十分困難。護理規劃重要性和可行性之間的這一矛盾反映在商業人身保險配置組合上:與失能風險直接相關的長期護理保險在各類商業人身險中的購買率最低。

最後,報告分析了成年人「以房換護理」的態度——即「出售或抵押房產來支付護理服務費用」。約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願意接受「以房換護理」模式,表明以住房資產為基礎的各類金融產品、包括保險產品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然而,作為一種養老保障工具,「以房換護理」模式適應的人群特徵非常鮮明。它更適合風險態度保守、自我養老儲備不足、偏好社區護理模式的中低收入人群或非本地戶口人員,當地住房資產價格高也會激發盤活房產資源的動力。

在以上發現的基礎上,報告提出了四點發展建議:一是加強以「重預防、多層次、強保障」為特點的養老體系建設頂層設計;二是抓痛點、補缺口,有針對性地加強護理服務產業建設;三是宣傳改變認知、政策鼓勵行動,提升成年人養老及護理規劃能力;四是找準「以房養老」在養老普惠金融中的定位,擴大發展空間。

保險業協會邢煒會長指出,老年人的健康、養老、護理等問題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全社會最關心的領域之一。保險業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的要求,響應《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中有關「打造高質量為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的號召,建立跨行業、跨領域的長期護理保險工作機制,做好經驗數據、服務能力、產品供給、標準體系等方面的基礎建設,找準保險等金融產品的定位,更好地服務於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社科院人口所張車偉所長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應對人口老齡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九屆四中全會再次強調,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目前全國已有幾十個城市啟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中國面臨未富先老的巨大挑戰,高質量的長期照護體系需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如何更好地發揮社會力量和商業保險在長期照護體系中的作用,需要我們集思廣益、共同探討。

據悉,這是繼2016、2017年後,保險業協會第三次通過「中國大學生保險責任行」實踐活動平臺進行長期護理調研。調研開展三年以來,已就長期護理服務及保障需求積累了系統的調研數據及研究成果。

相關焦點

  •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聯合發布《2018-2019中國...
    作為2020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系列發布成果之一,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近日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社科院人口所)聯合發布《2019-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國資委聯合組建國有經濟研究智庫
    11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國務院國資委在京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聯合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舉辦首屆國有經濟研究峰會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法醫學會聯合發布《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
    2013年6月8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保協」)聯合中國法醫學會共同發布了《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該標準將成為商業保險意外險領域殘疾給付新的行業標準。    中保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標準對意外傷害保險的保障範圍較原標準有了大幅擴展,將提高保險業意外險的保障範圍,進一步提升保險消費者保障權益。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舉辦第三屆暑期講習班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舉辦第三屆暑期講習班 2018年07月24日 09:4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章珏 薛力 字號 所屬學科:國際關係關鍵詞:中國社會科學院
  •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藍皮書(2020)》在京發布
    發布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楊伯江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長郭建宏,中華日本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高洪,社科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出席發布會並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日本藍皮書(2020)》副主編吳懷中向與會專家學者及新聞媒體介紹了藍皮書主要內容。
  • 學校解讀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1981年11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為中國首批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4年8月15日,研究生院校舍建設工程在北京市朝陽區西八間房破土動工。9月3日至11日,與《經濟日報》、《經濟學周報》、《世界經濟導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十餘家單位在浙江杭州的莫幹山聯合舉辦「全國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即「莫幹山會議」)。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博士後流動工作站
    中國共產黨新聞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 常用社科查詢庫 >> 人文社科類博士後流動站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博士後流動工作站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是中國社會學的國家級學術研究機構,是中國最大的社會學研究所,發揮著新型智庫的重要作用。是二個國家級社團——中國社會學會、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的管理機構和秘書處所在地。中國第一家社會學個人基金會——北京市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的辦公地也設在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此後,何建章、陸學藝、景天魁、李培林相繼擔任過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 寧波海事法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主辦第三屆海事法治...
    寧波海事法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主辦第三屆海事法治圓桌會議暨海事刑事審判研討會 2020-10-15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劉秀蓮
    劉秀蓮: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與產業政策研究室研究員,中國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秘書長。曾先後在莫斯科國立管理大學世界經濟學院、芬蘭圖爾庫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聯合國荷蘭馬斯垂克大學社會技術創新研究所作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產業結構與政策、高科技產業、ICT產業、歐盟可再生能源產業政策、金磚國家經濟合作比較研究。     Ms.
  • 大陸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成立於1984年9月。  (一)研究方向與任務  從事臺灣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以及和平統一與海峽兩岸關係等問題的研究。  (二)人員與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現任所長許世銓,工作人員90餘人,其中高級研究人員20餘人。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郭金龍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郭金龍 2020年12月01日 13:27    來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301馬克思主義研究系劉曉欣85195690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研系)1342室100732http://myy.cass.cn302哲學系許國榮85195515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11月20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發布《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該課題由保險業協會主辦,聯合麥肯錫公司和國內外知名保險機構和養老金投資機構,通過對美國、英國、德國等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的國際對標研究和經驗學習,聚焦中國第三支柱養老金體制建設和發展改革,為中國第三支柱養老金髮展提出舉措和藍圖。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發展第三支柱已經十分迫切。金融業可以,也應該能發揮重要作用。
  • 高質量就業應成為就業優先的重要內涵——訪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
    原標題:高質量就業應成為就業優先的重要內涵——訪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經濟研究室副主任趙文「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均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這是就業政策在新形勢下的延續和發展,順應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反映了我國當前經濟轉型升級對就業工作的新要求,對於保障和改善民生、貫徹新發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人口經濟研究室副主任趙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黃速建教授受邀南京理工大學經濟...
    2020年12月21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教授以「國有企業改革的範式與邏輯——『 十四五』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與對策」為主題,在經管院106報告廳進行了學術報告。企業管理系系主任謝義忠主持了本次講座。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院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是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基礎,經中央批准成立的培養人文社會科學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學。經濟學院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自成立起即設立並開始招生的學院之一。2020年9月,經濟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融合,經濟所領導同時擔任經濟學院主要領導。現任院長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研究員。
  • 「招聘」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2021年度第一批科研...
    一、單位簡介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下屬的國際問題研究所之一,成立於1964年。五、崗位職責1、致力於世界經濟或國際政治等相關專業領域科研工作;2、承擔中國社會科學院及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交辦的各項科研任務;3、按照合同規定進行聘期考核;4、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和培訓
  •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成立四十年 暨「新時代人口科學發展」學術研討會
    主持:張力(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1)各地人口研究機構代表發言 (按單位郵政編碼排序)1. 鄭曉瑛(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2. 李建新(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3. 鄭真真(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4.
  • 陳甦研究員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院長!
    此前,微信公眾號「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9月1日晚發布消息稱: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印發《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院系調整暨推進科教融合改革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根據該方案,中國社科大將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研究所(院)一起,共建12個本碩博一體化的科教融合學院,並進一步加強各研究生教學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