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教授以「國有企業改革的範式與邏輯——『 十四五』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與對策」為主題,在經管院106報告廳進行了學術報告。企業管理系系主任謝義忠主持了本次講座。學院黨委書記臧強、院長助理段光、企管系副主任劉洋、周小虎教授等多位對國有企業改革問題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們參與了本次講座。
本次講座圍繞國有企業的來源、國有企業改革的邏輯和範式以及國有企業改革新方案展開。講座指出了國有企業的五大來源:沒收帝國主義在華資本、解放後政府投資設立的企業、解放區的公有資本、沒收官僚資本以及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但是國有企業存在根深蒂固的經濟績效差問題,這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邏輯起點。國有企業改革的理論邏輯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深入解決國有產權和市場經濟不兼容的問題。國有企業的改革範式需要從以「自下而上」為主的試錯法轉化為「自上而下」為主的頂層設計,具體分為擴權讓利、兩權分離、制度變革和全面深化四個階段。最後,黃速建談到了十四五階段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是重新審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國道路」和「中國方案」,並據此提出了「競爭中性」改革視角,強調國有企業與市場深度融合,構建以「公平競爭」為核心內容的國有企業改革新方案。
講座期間,學院師生與黃速建進行了積極的交流和探討。周小虎肯定了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性,並據此提出軍工類國有企業改革問題是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段光與黃速建深入探討了國有企業與政府間的特殊情感聯結如何解耦問題。張桂陽從生態系統視角出發,與黃速建探討了國有企業當前所佔生態鏈位置,以及民營企業生態鏈價值創造問題。討論內容進一步深化了報告主題,啟發了與會者的思考。
最後,謝義忠總結了黃速建的講座內容,並對黃速建表示了感謝。他強調,本次講座不僅從理論上梳理了國有企業改革問題的歷史研究和前沿動態,也為「十四五」時期的國有企業改革實踐提供了理論性指導,對理論和實踐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下午,黃速建教授在經管院605會議行進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的學術報告與交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企業管理系副系主任劉洋主持了本次講座,來自企管系、會計系等二十多位師生參加了本次交流活動。
講座中,黃速建從經濟與管理類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來源、申報流程與評審流程、項目課題論證活頁填寫要點以及項目書填寫「雷區」等方面做出闡述。他指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要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時間與發展研究三種類型。基金評審包含課題指南制定及發布、匿名或實名通訊評審以及評審與立項三個步驟,並介紹了一般項目、重點項目和重大項目分別的評審流程。
黃速建重點講解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課題論證活頁的寫作的幾個要點。第一,選題的基本原則是需要、創新、先進、科學與效益;第二,良好的標題是成功的一半;第三,需要從研究動態梳理中找到現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價值;第四,以問題導向展開論證,做到主題和重點突出、觀點新穎、詳略得當、充實具體、規模恰當、有創新性;第五,從已有相關成果、課題完成條件和保證、研究團隊方面闡釋研究基礎。最後,在項目申報「雷區」方面,黃速建強調了評審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比如,研究方法過於籠統、項目書排版不美觀、青年項目與申報課題高度重複等。
隨後,黃速建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過程中的細節與學院師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詳盡解答了各種疑問,包括如何彌補申報課題與先前研究不相關的缺點、何時開展合作研究能提高申報成功率等問題。
劉洋對本次講座和交流活動做了總結性發言,對黃速建的精彩分享和悉心指導表示了感謝。
主講人介紹:黃速建,男,1955年11月出生於浙江浦江縣。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與企業改革。出版了《公司論》、《國有企業產權制度變革》等獨著或合著20多部,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經濟管理》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多篇,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4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