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大選:民主黨找到共和黨政府弱點?
原載truthdig 美國大選:民主黨找到共和黨政府弱點? ■汪巍 經歷了上次大選失利以後,美國民主黨針對共和黨政府的弱點,迎合選民的利益,在新一輪大選角逐中開展競選造勢。民主黨選擇丹佛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意在贏得這個搖擺州的選民。
-
1分鐘帶你快速了解 11月美國大選的兩大黨派,共和黨/ 民主黨
今年11月是美國大選,今天我給大家簡單講一講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區別。在美國,主要有兩種價值觀,當然也有別的,但這兩種是最重要的。一、 大政府 vs 小政府一種價值觀是這樣的,他們覺得美國應該是小政府,意思是政府不要什麼都管。比如疫情的時候,什麼時候重開經濟是人民自己說了算。
-
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根本區別
而這些官僚意識不到本地市民的關注和需要-因而引起了全國各地的對地方政府權力的嚴重侵蝕。3. Economic Policy 經濟政策共和黨人相信競爭性的自由創業體系。這是個體與國家繁榮的關鍵所在。共和黨人相信個體成功機會的唯一限制是他或她自己主動創新和創業的限制。民主黨人說, 經濟太複雜了, 不能單靠自由創業,因此必須受到聯邦政府不斷增加的控制。他們說,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限制的時代」, 因此必須降低我們個體的經濟期望。
-
美共和黨提出9160億美元新刺激計劃 遭民主黨拒絕
努欽的聯合提案得到了麥康奈爾和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支持。努欽稱已經與總統川普交換意見。任何協議都需要獲得川普支持才能通過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但這個計劃卻被民主黨領袖佩洛西反對。根據這個新方案,努欽在一些重要問題上不同於佩洛西和舒默支持的方案。
-
美國種族主義躁動:民主黨「向左」,共和黨「向右」
他在社交媒體上頻繁攻擊非法和合法入境的移民、少數族裔與宗教團體、女性和性少數群體,並將這些話語儘可能轉化為實際政策:比如修建美墨邊境牆,針對7個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頒布旅行禁令,要求華盛頓的國民警衛隊發射催淚彈以驅趕和平聚集的少數族裔示威者。與此同時,對於前任們避之不及的極端種族主義者,川普卻態度曖昧。
-
美國民主黨、共和黨的恩怨,從「一家人」變成死對頭 | 壹讀精選
兩黨在前幾屆政府的內外政策的許多問題上有分歧和鬥爭。這表明政黨開始幹預政治。聯邦黨主張建立,而共和黨則主張從嚴解釋憲法使各州和地方政府能夠分享到較多的權力。可以說在一開始兩黨政策主要圍繞著地方與中央、憲法為中心展開,而兩黨的政治鬥爭推動著美國政黨制度的逐步形成。
-
美媒:喬治亞州為什麼從共和黨紅色翻轉民主黨臉色擊敗川普 亞裔...
中國小康網11月30日訊 老馬 四年前,來自巴基斯坦的移民馬莉哈·賈韋德(Maliha Javed)並不關心政治。她在亞特蘭大郊區的一所社區大學念書,打工掙學費和上課都夠她忙的。那一年,她沒有投票。雖然許多人投了拜登的票,但並不總是支持民主黨。很大一部分人是社會保守派,通常是虔誠的基督徒和小企業主。這次總統大選之所以吸引了很多新的選民,是因為它對美國文化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但這也意味著,他們並不能保證民主黨在明年1月拿下喬治亞州兩個關鍵的參議院席位,那麼參議院的控制權在哪一方手裡,現在還不好說。
-
民主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及其總部
發表於 2015-10-19 Xiao美國是民選政府,雖然有上百個大小政黨,但民主黨、共和黨的實力最強,政府、國會基本上由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掌。民主黨、共和黨各有自己的常設機構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許多人誤以為全國委員會就是「黨中央」,但其實兩者間有很大的差別:全國委員會沒有任何政治權力,不但不能領導政府,也不能領導本黨黨員。比方說,全國委員會與各州的本黨組織並非上下級關係,各州黨組織領導由本州黨員自己選舉產生,並非由全國委員會任命。這個特點與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關係有點類似。
-
美政府繼續停擺!川普與國會領袖談崩 中途退場
海外網1月10日電 因修建邊境牆撥款問題,美國總統川普與民主黨僵局仍未打破,美聯邦政府部分停擺狀態也仍在持續。綜合美國《國會山報》、「政客」新聞網(politico)等美媒報導,川普周三下午在白宮與國會兩黨領袖再次就聯邦政府部分關門問題展開談判,但結果顯然不盡人意。川普會談後抨擊民主黨人,稱談判完全是浪費時間。民主黨領袖回擊稱,因川普不願意妥協,以致於協議無法達成。
-
美參議院周日未能達成協議 美國政府周一繼續停擺
)訊 由於參議院領袖周日(1月21日)晚間未能就移民等問題達成一致,國會議員陷入僵局,美國政府停擺將進入第三天。然而,儘管參議院留出整整兩個小時投票時間,但民主黨幾乎全員反對,令該法案在參議院被駁回。四位共和黨參議員Lindsey Graham、Jeff Flake、Rand Paul和Mike Lee投出反對票,而且理由也各有不同。
-
...這不代表所有共和黨人都同意我的想法,但我認為他們最終會同意...
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將周二作為與白宮達成協議的最後期限,不過即便達成協議,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是否會接受仍是個疑問;②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準備給出與民主黨要求的2.2萬億美元刺激計劃相同甚至更大的規模,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已經多次警告說,共和黨參議員多數會反對如此大規模的紓困計劃;川普表示,我想要一個比佩洛西要求的更大的數字,這不代表所有共和黨人都同意我的想法,但我認為他們最終會同意;③刺激方案的規模不是達成協議的唯一障礙
-
共和黨,民主黨對法院過去的評論進行辯論
麥康奈爾(McConnell)在2016年大選前八個月拒絕考慮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的最高法院候選人梅裡克·加蘭德(Merrick Garland)法官後,民主黨人指責肯塔基州共和黨人公然虛偽。
-
在貿易問題上,美國民主黨會是「善茬」?
另外,我們需要充分注意到,即使共和黨在控制和約束川普方面非常乏力軟弱,民主黨在近期中美貿易摩擦方面的表態也絲毫沒有更好一些。相對而言,從整體層面講,因為共和黨目前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全面在握,對於挑起中美摩擦當然要負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但是民主黨近期許多政客的輕率發言也是非常讓人警惕和憂慮的。挑起中美摩擦更像是兩黨「共業」,而非僅由共和黨一家負全責。
-
潤濤閻:民主黨與共和黨當政的兩大區別
我這麼選其道理在於兩點:一個是需要有半個世紀的時間段,一個是民主黨與共和黨執政時間差得不要太多。在這54年裡,民主黨執政26年,共和黨28年。在民主黨的26年裡,總統任命的聯邦政府官員裡(不包括競選上臺的國會議員,因為不是總統任命的)有3人因為犯罪被抓捕。進入司法程序後判決有罪未必都坐牢,有的只是罰款。這3人裡最後坐牢的有1人。
-
美媒:川普政府離任在即 為留政治遺產忙推新政
據美媒報導,白宮在近期落實了一系列「最後時刻」的政策和任命,很多高官為此忙碌起來,為的是給川普以及自己留下政治遺產。《華盛頓郵報》指出,川普政府希望,這些政策和任命帶來的影響能夠延續至拜登上臺以後,以鞏固政治遺產。
-
麥康奈爾同意不將企業責任保護納入新抗疫法案 但要求民主黨放棄對...
原標題:麥康奈爾同意不將企業責任保護納入新抗疫法案,但要求民主黨放棄對州和地方政府資金支持 周二,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在新一輪抗疫法案的
-
川普、共和黨和威斯特摩蘭縣
該縣大多數選民在羅斯福「新政」之前支持共和黨人,此後數十年支持民主黨人,2000年再次轉向支持共和黨人,在2016年大選中支持川普的比例達到63.5%。該縣從民主黨堡壘轉變為共和黨票倉的過程,即該縣大多數選民政治態度和政黨取向的轉變過程,同其經濟結構與經濟轉型、工人構成與工會運動、工人代際變化與政治態度、政府政策與社會發展等因素的變化有密切關係。
-
美國移民政策引發墨西哥不滿
本月1日,川普通過社交媒體指責墨西哥未能阻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譴責美國民主黨人在非法移民問題上未與其充分合作,呼籲參議院共和黨人以51票的簡單多數規則通過更嚴格的移民立法。川普的顧問還對外表示,川普正在籌劃新的立法,阻止包括無人陪伴兒童在內的非法移民和尋求庇護者進入美國。
-
不滿民主黨獲選人就職 賓州參議院內共和黨「另立中央」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不滿民主黨獲選人就職,賓州參議院內共和黨「另立中央」(觀察者網 訊)當前,美國總統大選的爭議仍在延續,而相似的「川普劇本」又發生在了賓夕法尼亞州。當地時間1月5日進行的州參議院會議上,佔多數的共和黨人以「選舉舞弊」為由,拒絕承認一名民主黨人的勝選。
-
美國政府關門危機是鬧劇or生活劇?
這屆美國政府似乎不太行,上臺一周年便送給世界一個「笑話」。由於參議院沒有通過短期撥款決議,美國聯邦政府從1月20日零時宣布關門;22日,還沒等外界反應過來,參議院又通過了短期撥款議案,允許聯邦政府重新開門。在很多人看來,美國聯邦政府簡直就像小孩「過家家」,說關門就關門,說開門就開門,沒一點嚴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