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了「二孩課」 幼兒激辯「到底需不需要二孩」

2020-12-22 新華教育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已兩年有餘,數以百萬的二孩寶寶呱呱落地,帶來一個家庭兩個小孩的相處問題。據天河區金穗幼兒園最新調查顯示,幼兒園獨生子女和二孩幼兒的人數,分別佔總人數的51%和41%,其餘8%來自二孩以上家庭。前兩者比例不相上下,需要幼兒園教育課程指導大小孩和諧相處。

  5月中下旬,天河多家幼兒園陸續展開「二孩時代」活動,在不同的情境中,幼兒園和家長找到二孩教育的經驗和問題。

  5月11日,體育東路幼兒園舉辦一場辯論賽上,8名小朋友分正反兩個陣營,激辯「到底需不需要二孩」。一名大班孩子作為正方立論,有了弟弟妹妹,長大了可以共同照顧父母。然而反方馬上搶過話筒辯駁,增加一個小孩,家庭支出增多,父母精力分散。「十分不好,不要不要!」稚嫩的聲音逗得全場老師和家長哈哈大笑。

  據反方孩子的班主任周老師透露,這個孩子的說法其實是現實經驗,其家庭剛生育二孩,大孩不喜歡二孩跟他搶玩具,也擔憂父母對他的愛減少。現實帶給孩子的困擾,多於對未來的憧憬。放開「二孩」拷問著幼兒教育,需要幼兒園幫助他們調整想法。

  天河區僑怡幼兒園、金穗幼兒園也作出相關方面的嘗試。5月下旬,兩所幼兒園不約而同開展了「混齡」教育,讓大班帶著小班的孩子玩,體驗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氣氛。部分大班孩子明顯表現出對小班孩子行動力差的不耐煩,經過老師現場指正,才高高興興牽著手玩。

  天河區教育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表示,幼兒性格養成關鍵期在於3~6歲,抓緊二孩課程,是未來學前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廣州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周燕認為,除了幼兒園擔起教育責任外,最重要的是家長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在良好的家庭氣氛中,促進兩個孩子自我全面發展。

  幼兒激辯

  反方:「弟弟妹妹好煩,老搶走我東西」

  正方:「我老了,弟弟可以幫我記東西」

  5月中旬,天河區體育東路幼兒園舉辦的一場專題活動。孩子們躍躍欲試,報名參加「二孩辯論賽」,有的還嚷嚷要站在反方說話。活動引來不少媽媽專程請假觀摩,生或不生,難做決定。楚楚媽推著嬰兒車,帶著1歲的寶寶到園看老大的表現,「我很想聽聽他自個兒的意見。」

  辯論賽一開始,反方先辯。「我不支持生弟弟妹妹,因為他(她)很煩,老把我東西搶走!」一個中班小朋友理直氣壯,逗得老師們笑得前俯後仰。原來這名孩子有了弟弟後,玩具箱老是被翻得七歪八倒,氣得他呱呱大叫。緊接著,正方站起來,一名小女孩鼓足勇氣說:「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媽媽老了,可以和我一起照顧。」想了一下,她還補充了一句:「我老了,他可以幫我記東西呢。」小朋友流利的回答,贏得了家長們的掌聲。

  整場辯論賽本來擬進行10分鐘,讓8位小朋友輪流發言。沒想到群情洶湧,一再拖時,滿場金句橫飛。有反方「指責」弟弟妹妹貪吃,自言家族有堂弟堂妹、表哥表姐,不需要再來一個小孩找麻煩。這段話逼得一名正方的孩子突然站起來,搶過話筒大聲說道:「我爸爸說自己還有一顆種子,要種個弟弟呢。」大人們聽了一愣,隨之哈哈大笑。

  總結孩子們的想法,反對的都是不喜歡弟弟妹妹搶玩具、食物、媽媽的愛,害怕有現實的落差;喜歡二孩的,基本上著眼未來,比如長大了有玩伴、老了有照應。

  現場一位老師私下點評,其實孩子們對「老」的概念認識不深,未來可以和弟弟妹妹照顧父母云云,多半是爸媽私底下教的。每每媽媽還沒生二孩前,對未來充滿憧憬;有了弟弟妹妹後,失落感隨之而來。放開「二孩」拷問著幼兒教育,如何在現實情境下,找到兄弟姐妹良好的相處之道。

相關焦點

  •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幼兒園開「二孩課」
    據天河區金穗幼兒園最新調查顯示,幼兒園獨生子女和二孩幼兒的人數,分別佔總人數的51%和41%,其餘8%來自二孩以上家庭。前兩者比例不相上下,需要幼兒園教育課程指導大小孩和諧相處。  5月中下旬,天河多家幼兒園陸續展開「二孩時代」活動,在不同的情境中,幼兒園和家長找到二孩教育的經驗和問題。
  • 二孩潮殺到 幼兒園開"二孩培訓課" "小豆丁"學餵奶
    (原標題:二孩潮殺到 幼兒園開"二孩培訓課" "小豆丁"學餵奶)
  • 「二孩培訓課」用心良苦 迎接新生命須未雨綢繆
    「你這樣是不對的,會弄到妹妹的眼睛,要輕輕地從上面摘掉……」老師細心地教導著孩子。學餵奶、學推車、學哄孩子,這是廣州南湖德譽幼兒園即將在小、中、大班開設的「二孩培訓課」。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幼兒園還針對父母開設系列課程,請家政專業人士或醫療人士指導家長處理親子關係、協調二孩矛盾、科學餵養等,這樣的指導與「二孩培訓課」相得益彰,有助於推動二孩生育矛盾的解決。
  • 幼兒園發現:二孩寶寶這方面能力更強
    本報記者 彭未風 「二孩」政策實施以來,今年迎來了第二個「二孩」入園年,二孩寶寶的入園表現是很多家長關注的內容。幼兒園開學半個多月了,北辰區實驗幼兒園針對新入園寶寶的一項日常觀察研究發現,相比獨生子女,二孩寶寶入園後適應能力明顯更強,分離焦慮的持續時間僅為獨生子女的一半。
  • [早安山東]廣州:教大寶為家長減輕負擔 幼兒園開「二孩培訓課」
    [早安山東]廣州:教大寶為家長減輕負擔 幼兒園開「二孩培訓課」 廣州:教大寶為家長減輕負擔,幼兒園開「二孩培訓課」。
  • 宜昌二孩上幼兒園有補助啦!你領了嗎?趕快去申請……
    宜昌二孩幼兒園保教費補助來了!中國移動16:21便民服務群社區網格員:通知,宜昌市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幼兒園保教費補助發放已經開始了,請2016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宜昌市二孩(父母雙方必須也是宜昌市戶口),且今年9月準備入幼兒園(幼兒園必須是宜昌市轄區內),可以在二孩戶口所在地社區申報
  • 「全面二孩」一年了,為何超半數家庭不想生二孩?
    最近,全國婦聯與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對10省21個市上萬名0—15歲兒童的父母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過半的一孩家庭不想要二孩。其中,北京地區和城市地區70%以上的父母認為,母親的精力、孩子上幼兒園以前需專人照料是影響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這一比例比其他人群高出5—10個百分點。
  • "二孩"時代幼兒園會漲價嗎?專家:選擇權最終在家長
    全面「二孩」政策開放在即,將給成都市民的生活帶來不小變化。其中,讓眾多家長最為擔心莫過於孩子讀書的問題。此前,成都市教育局方面就曾表示,成都已形成學前教育完善的規劃,預計幾年後可能會形成的入園高峰,不會對幼兒入園帶來壓力。近日,天府早報記者走訪了成都市幾家民辦幼兒園。
  • 不管一孩二孩 產假增至158天
    這標誌著全面二孩政策的配套規定在我省正式實施。修訂的條例有哪些亮點?全國二孩政策實施後,對我省醫療、教育資源有哪些影響?針對全面二孩,我省制定了哪些配套政策?針對廣大市民關注的問題,記者對昨日召開的江西省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新聞發布會進行了相關梳理,並請有關人士進行了解讀。
  • 「全面二孩」即將迎來幼兒入園潮 幼兒園教師緊缺
    數據表明,2021年當年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幼兒將增加1500萬人左右,幼兒園預計缺口近11萬所,幼兒教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過300萬人  近日舉行的2017年冬季長三角聯合師資招聘專場上,嘉定區教育人才服務中心主任朱英顯得有些焦急。2018年,嘉定區58所幼兒園擬招聘教師281名,截至目前,符合條件的報名者不過70人左右。
  • 二孩時代防「幼兒園荒」:2021年預計缺口近11萬所
    本研究預測「全面二孩」政策將從2019年開始對學前教育階段的適齡幼兒規模產生影響,2019年到2021年間因「全面二孩」政策而新增的學前教育適齡幼兒迅速增多,之後增速開始回落。其中,在2021年左右,「全面二孩」政策對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幼兒規模擴大的影響最大,當年學前教育階段的適齡幼兒將因「全面二孩」政策增加1500萬人左右。
  • 「準二孩媽媽」代表呼籲:把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範疇
    80後權太琦代表是一位「準二孩媽媽」,她呼籲將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範疇,為家長、孩子減負。心聲入園難入園貴,家長經濟壓力較大權太琦代表是連雲港市汽車運輸公司新浦汽車總站的雷鋒車手,她是兩屆老代表,此次帶來的一份建議反映了不少80後、90後家長的心聲。
  • 準一線城市幼兒園班裡大多數是二孩,釋放了危險信號!
    無意中看到準一線線城市幼兒園一個班33名幼兒,屬於二孩的有25個。這個現象說明:首先二孩政策效果顯著,其次一孩數量不是腰斬而是斷崖跌破極限,最後少生觀念深入國人骨髓。那麼我僅從經濟發展和歷史發展角度來分析。看看數據,近幾年實際一孩出生數量大約只有500萬左右,如果沒有二孩政策放開,那麼除了幾個大城市,絕大多數城市幼兒園可能早開始空了。
  • 廈門公辦幼兒園今日報名 老師笑稱「二孩專場」
    園方供圖臺海網8月9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今天是我市幼兒園報名的日子,公辦園僅此一天,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採用預約時段入園報名。跟往年相比,今年讀小班的適齡幼兒更多,廈門迎來「全面二孩」實施後第一個入園高峰。在報名環節,一些熟悉的家長和老師熱情打招呼,連老師都開玩笑說有點像「二孩專場」。
  • 二孩政策落地需多長時間 「搶生者」怎麼辦?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友華認為,「單獨二孩是一個很好的實驗,證明了百姓的生育積極性不高。因此,即使實施全面二孩以後,人口的增長也絕不會失控。」人口專家、福建省統計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也認為,放開「二孩」不會造成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數量的劇烈反彈,是因為社會轉型對生育起較大制約影響。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生育率下降是個必然趨勢。
  • 養孩成本較高 成都超六成職場媽媽不想生二孩
    報告指出,成都本地一半職場女性尚未生育,一孩職場媽媽中有62%不想生育二孩。調查數據一半職場女性尚未生育當代女性同時面臨來自職場、家庭和社會的期待,女性不僅需要在職場上與男性一樣「衝鋒在前」,在家庭中也需要承擔家務、贍養老人、養兒育女等職責,社會 對女性的要求似乎也越來越高。此外,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很多女性又面臨著是否再生育一個孩子的問題。
  •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滿五年了,二孩家庭過得怎麼樣?
    2021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已滿五年。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調查發現,越來越多家庭進入「二孩時代」,他們的生活苦樂參半,養育心態也在悄然變化。相比起生二孩來說,他們發現養二孩更需要勇氣,而老人的幫助成為他們最大的底氣。
  • 【關注】我國二孩出生數超過一孩,為何年輕人連一孩都不想生了?
    記者注意到,這是自2016年我國正式實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以來,首次出現二孩出生數超過一孩出生數的情況。    同時,當初曾被看好乘著「二孩紅利」東風的承德露露和貝因美兩家企業,最近公布的業績均不理想。其中貝因美預告2017年虧損達到8-10億元,並有退市風險。
  • 「全面二孩」到來,北京還缺啥? 產房醫生超負荷
    北京市政協委員王真說,「二孩政策」的推出不能把責任和矛盾都推給醫院,生育需求現在已超出醫院的接診能力。在硬體設施上,國家應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同時也要看到,對醫護人員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相當長的過程。  了解到,目前北京有產科床位近5000張,從2015年的床位使用情況看,三級公立機構產科床位使用率108%,三級床位使用率持續高負荷。
  • 全國兩會多位代表委員建議給二孩家庭發"二孩補貼"
    全國代表、教授孫曉梅建議,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發放生育補貼,給予個人所得稅減免。全國代表、國家衛生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則表示,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在探索引入保險解決家庭二孩生育的經濟壓力。對於今後是否會考慮全面放開生育,馬旭謹慎表示,全面放開肯定是一個趨勢,但需要漫長的過程,要考慮生育量、勞動力、經濟發展水平、養老能力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