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渣到全校第一獲名牌大學4年獎學金,媽媽一句話點醒100萬家長

2020-08-26 學習心理與障礙



「至死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信任,信任,再信任!」這句話出自一位普通的韓國媽媽之口。

她的兒子洪成浩是個典型「學渣」,每門功課只有20多分,每次考試都倒數。

可高考時,卻以獲贈4年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考進名牌大學。畢業後更是進入世界頂級電子公司,成為萬眾矚目的人才。


成浩的一路叛逆和成長,讓我們看到了父母的信任對孩子有多重要。

1

無可救藥的「遊戲中毒者」

成浩從初中開始痴迷電子遊戲。

有多痴迷呢?

每天至少玩6個小時,周末基本玩一整天,有時甚至不睡覺,24小時玩遊戲。

為了玩遊戲,他經常逃課。


全年級505名學生,他考第490名。

老師在他的成績單上寫到:不如你回家吧!

他不以為恥,反而洋洋得意地說:我後面還有15個呢!

孩子這麼過分,父母怎麼會不著急?

為了喚醒孩子,他們做了很多努力,也走了很多彎路。

他們試過粗暴地打孩子。

可倔強的成浩腹誹道:「雖然你是母親,但我一直忍著不罵髒話……」


他們試圖與孩子溝通,建立對話。比如定期召開家庭會議,讓成浩寫反省書。

成浩卻寫道:「為什麼不可以不學習?

我不需要大房子,就買個小房子,自己住著就滿足了,就算變成乞丐也沒關係,想活在沒有學習的世界裡。」


各種苦口婆心地勸說。

媽媽連做飯都把他叫到廚房,試圖轉移他的注意力。可她剛轉個身,孩子又跑去打遊戲了。

焦慮之餘,媽媽更多的是驚訝:孩子對喜歡的事,怎麼可以這麼痴迷?

既如此,何不讓他試試喜歡別的事情,取代遊戲?

抱著「幫孩子尋找喜歡事情」的心態,父母帶他去旅遊。


帶他學舞蹈,參加各種課外活動,而且全程陪伴。


最重要的是,讓成浩自己決定所有事,不讓他從事討厭的事,一點都不勉強他。

父母做出這麼大的讓步,成浩後來醒悟了嗎?

仍然沒有。

他死活不願意放棄遊戲,高一時甚至想退學,成為職業玩家。

媽媽痛心疾首:「如果打他就能提高成績的話,我恨不得打他十二下。」

可孩子軟硬不吃,油鹽不進,還能拿他怎麼辦呢?

強制孩子學習,真的有用嗎?


2

一萬個道理,不如孩子幡然醒悟

既然沒辦法控制孩子的思想,不如試著相信孩子的決定吧!

想成為職業玩家,那就去吧!

盡情地試一次!也許試一次,就死心了。

抱著這樣的心態,父母轉而支持他參加遊戲比賽,還鼓勵他:「加油,你可以的,你會拿到冠軍的。」


誰能想到,轉機就在這裡!

成浩遇到職業玩家,輸得特別慘。

多年以後回憶起這次比賽,令他痛苦的不是輸,而是愧對父母的信任。

他想起父母送他到公交站為他加油的樣子,想起一路走來父母對自己的寬容和支持,突然覺得特別抱歉,覺得對不起他們。

他哭了。


「自然後果法」告訴我們:孩子犯錯後,親眼看到不良後果,就會從中接受教訓,然後自行改正。

成浩後面的故事,就是對自然後果法的最好註解。

這次慘敗讓他明白了一件事:我的能力不過如此。

意識到沒有成為職業玩家的能力,他開始考慮新的發展方向。

雖然成績仍然倒數,但他對學習並不排斥,只是單純地想:「沒怎麼學過習,這次學學看好了。」

反正無論學得怎樣,父母都不會放棄他。

他沒有一般學生「我要是學不好怎麼辦」的顧慮,也沒有「現在要趕快學習,考上好大學」的壓力。

只是抱著一種「那就試一次」的心態輕鬆上陣,沒想到下次考試,他居然獲得均分超過90的好成績!


像對遊戲的投入一樣,他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僅用一年就考到了全班第二,很快又考到全校第一。

高考順利進入名牌大學。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當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奇蹟不久就會出現在你眼前。」

輸掉全部比賽,說明成浩沒有天才大腦。可僅用兩年時間就超過了很多苦學了十幾年的同學,這該怎麼解釋?

精神分析專家李鳴指出:「學習差的孩子,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

因為不被信任和支持,孩子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精力應付內心的不安、別人的質疑,無法將全部力量投入到學習,自然無法提高成績。

學霸背後,其實並沒有逼著孩子學習的父母,更多的是信任孩子、讓孩子為自己做主的父母。

這兩天,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成績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大家都說這個專業冷門,就業窄,賺錢少。她爸爸卻表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支持孩子的選擇。


因為信任,他們給孩子自由寬鬆的成長環境,讓孩子遵循自己內心的決定。

不被打擾的孩子,才能做到真正的全力以赴。

3

被無條件信任的孩子,有多強大?

成浩考上名牌大學的消息傳開後,大家都不相信。

他拿出錄取通知書,大家仍然質疑:這是不是電腦合成的啊?


別人是否相信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信任。

成浩媽媽說:

「至死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信任,信任,再信任!」

「撇開學習不說,我們家成浩叫父母的聲音也很討人喜歡,每天學習新東西的樣子也很可愛。」


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

因為信任,所以接納。因為接納,所以支持。

因為父母支持,所以孩子再無後顧之憂。而後無論做什麼事,都能專心致志,全力以赴。

就算他選錯了,他也會自行承擔後果,自行挽回錯誤,自行改正方向,最終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神戶大學曾就「父母是否信任我」做過一份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將父母分為6種類型:支持型、嚴格型、溺愛型、懶散型、虎爸虎媽型和普通型。

其中,支持型的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度最高,他們的孩子,不但生活狀態和收入情況更好,幸福感也是最強的。


因為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能沉迷其中,享受其中,快樂地堅持到最後。

即使過程中有疲憊,有挫折,至少他初心不改,至少他所拼即所愛。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奔跑的過程中,孩子時而被人超越,時而會想放棄。

決定他堅持到最後的力量,不是父母在後面揚起的鞭子,而是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堅信自己一定行。

鏡像理論說:孩子從鏡子裡認識自己,從他人的評價中確立「自我」。自信的孩子,就源於父母從小就給了他強大的自我。

父母無條件信任他,接納他,支持他,愛他。

他才會無論做對還是做錯,都沒有顧慮,沒有負擔。只需心無旁騖,全力以赴!


相關焦點

  • 從20分學渣,到全校第一,獲名牌大學4年獎學金,媽媽一句話點醒100萬家長……
    這話出自於一個普通的韓國媽媽之口。她兒子洪成浩是個典型「學渣」,每門功課只有20多分,每次考試都倒數。可高考時,卻以獲贈4年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考進名牌大學。畢業後更是進入世界頂級電子公司,是備受矚目的人才。
  • 從20分學渣到全校第一,獲4年獎學金,媽媽一句話點醒100萬家長
    這話出自於一個普通的韓國媽媽之口。她兒子洪成浩是個典型「學渣」,每門功課只有20多分,每次考試都倒數。可高考時,卻以獲贈4年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考進名牌大學。媽媽連做飯都把他叫到廚房,試圖轉移他的注意力。可她剛轉個身,孩子又跑去打遊戲了。焦慮之餘,媽媽更多的是驚訝:孩子對喜歡的事,怎麼可以這麼痴迷?
  • 從學渣到全校第一,獲4年獎學金,媽媽一句話點醒100萬家長……
    這話出自於一個普通的韓國媽媽之口。她兒子洪成浩是個典型「學渣」,每門功課只有20多分,每次考試都倒數。可高考時,卻以獲贈4年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考進名牌大學。畢業後更是進入世界頂級電子公司,是備受矚目的人才。
  • 從20分學渣,到獲名牌大學獎學金,媽媽一句話點醒100萬家長……
    這話出自於一個普通的韓國媽媽之口。她兒子洪成浩是個典型「學渣」,每門功課只有20多分,每次考試都倒數。可高考時,卻以獲贈4年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考進名牌大學。畢業後更是進入世界頂級電子公司,是備受矚目的人才。
  • 從20分學渣,到名牌大學,媽媽一句話點醒無數家長
    這話出自於一個普通的韓國媽媽之口。她兒子洪成浩是個典型學渣,每門課只考20多分。但在最後高考,以4年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考進名牌大學。畢業後更是進入世界級電子公司。他想起父母送他到公交站為他加油的樣子,想起一路走來父母對自己的寬容和支持,突然覺得特別抱歉,覺得對不起他們。這次慘敗讓他明白了一件事:我的能力不過如此。
  • 從低分學渣到全校第一,還獲4年獎金,父母的信任對有孩子多重要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父母是孩子接觸這個世界的第一束光,在這個家中,是父母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學會去愛,慢慢獨立結識新朋友,並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正是因為父母的信任,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 從20分到全校第一,獲贈4年獎學金,他靠什麼逆襲?
    一個媽媽的自述:她兒子是個典型學渣,每門功課只有20多分,每次考試都倒數。可高考時,卻以獲贈4年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考進名牌大學。畢業後更是進入世界頂級電子公司,是備受矚目的人才。比如定期召開家庭會議,讓成浩寫反省書,媽媽試圖轉移他的注意力,可她剛轉個身,孩子又跑去打遊戲了。抱著幫孩子尋找喜歡事情的心態,父母帶他去旅遊,參加各種課外活動,而且全程陪伴,最重要的是,讓他自己決定所有事,不讓他從事討厭的事,一點都不勉強他。但是他不願意放棄遊戲,高一時甚至想退學,成為職業玩家。
  • 從網癮少年到全校第一,考上名校,他卻說全因父母做了這件事
    01父母的信任是激發孩子潛能的關鍵在系列紀錄片《差生》中,講述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學渣」逆襲成為「學霸」,考全校第一,名牌大學畢業的真實案例,看完讓人受益匪淺。而且,他每天有6個小時都在玩遊戲,周末會玩一整天,有時候甚至24小時不停,每科成績都是20多分,全校墊底,父母也是束手無策。
  • 從網癮少年逆襲第一,再到考取名牌大學:原來父母最好的教育是...
    洪成浩從遊戲狂魔到全校第一成浩又一鼓作氣,不鬆勁,一年後就考到了全班第二,很快又考到全校第一。最終拿到名牌大學4年獎學金的名額。如今的成浩,名牌大學畢業後,早晨6、7點又要起床上學。
  • 別「酸」,長安大學4年獎學金6萬的他值得點讚
    2019年6月30日,#4年獲獎學金6萬#的熱門話題,相信除了小西,不少朋友都有看到!小西來聊聊自己的看法呢!事情過程:-4年獲獎學金6萬-西安211高校長安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畢業生劉家成,4年大學期間斬獲3個國家獎學金、8項專利、其他近80項大小獎勵等,獎金總額超過6萬元。
  • 這位媽媽只相信了一件事,就讓20分少年成為全校第一
    這話出自於一個普通的韓國媽媽之口。她兒子洪成浩是個典型「學渣」,每門功課只有20多分,每次考試都倒數。可高考時,卻以獲贈4年獎學金的優異成績考進名牌大學。畢業後更是進入世界頂級電子公司,是備受矚目的人才。
  • 從網癮少年到全校第一:他用行動告訴所有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就當這孩子一周或一個月後就要死了」實在心裡氣到不行的時候,成浩媽媽就這樣想。她開始設立家庭會議,不再逼迫孩子,平心靜氣的尋求溝通機會,拉進親子關係,陪他一起嘗試了很多活動,學廚藝、旅遊、學跳舞等,希望幫助孩子轉移喜好。
  • 從學渣蛻變成學霸:一部紀錄片,揭秘「差生」逆襲的關鍵
    想起群裡有一位媽媽很自豪地說,自己兒子考砸了會覺得很愧疚,會卯足了勁地加倍努力,再對比一下自己的孩子,挫敗感真的會油然而生。可是,就此斷定孩子考砸了還心無波瀾,那無疑太武斷了。想一想,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我們是否還在「打擊」他:「這次雖然考了90,但考100分的大有人在」?02、學渣也能蛻變成學霸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差生」都會就此一蹶不振。一個名叫洪成浩的男孩,就實現了逆襲之路。
  • 高中為玩遊戲退學,到考上名牌大學,父母是怎樣讓孩子做到的?
    高考成績的放榜已經有段時間了,考上理想大學的孩子,喜悅不言而喻,而那些沒有考上理想大學的孩子,難道他們就會前途渺茫,輸在終點嗎?從差生到哈佛知名教授。託德·羅斯曾是畢業成績不達標,差得不能再差的輟學生,高中退學七年後,考入哈佛大學,成為了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並引導了美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託德從小就是個淘氣包,每天都惹麻煩。
  • 廣工獎學金這麼多?都到碗裡來吧!
    /人)參評(申請)對象一等獎學金廣東工業大學2000綜合測評排本班前8%二等獎學金廣東工業大學1000綜合測評排本班前20%三等獎學金廣東工業大學600綜合測評排本班前40%學習標兵獎學金廣東工業大學500學業成績排本班前2%優秀學生幹部獎學金廣東工業大學200優秀學生班幹部學生創新獎學金廣東工業大學個人500集體800獲國家或省級獎項,或發表論文,或獲得專利學習進步獎學金廣東工業大學100
  • 獎學金最高200萬新臺幣 臺灣各大學用錢拉新生
    在國立大學中,中興大學獎學金最高,學習優異的新生若大學四年都能保持好成績,最高可獲70萬元新臺幣(下同,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成大、交通大學和中山大學也有一拼,像成大每名優秀新生四年可得32萬元,且名額不限﹔交大每名優秀新生可獲10萬─20萬元,四年最高可得30萬元﹔中山大學除了提供最高30萬元的獎學金外,另外在校四年學費全免。
  • 關於青島科技大學校長推薦到韓國中央大學全額獎學金學生的說明
    在韓國中央大學與青島科技大學溝通協商下,本獎學金得以設立,同時得力於韓國中央大學尖端影像學院與青島科技大學傳播與動漫學院的共同努力
  • 深挖浙江高考「逆襲哥」,從倒數第一到清華,大家都被誤導了
    浙江寧海中學趙啟琛的高考成績是:語文122,數學147,英語136,物理100,化學100,技術100,高考總成績705分!他高一經常考倒數第一,最後逆襲成全校第二名,考入清華大學,讓其他同學刮目相看。
  • 逆襲:從高考壓線到全校第1,績點4.9,11門100分,打破學院紀錄!
    曾獲2019年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組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數學A類)一等獎,國家獎學金,校長特別嘉獎之篤學獎提名獎,航空工業獎學金三等獎,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第五屆南航高等數學競賽數學專業組一等獎,2018「外研社杯」全國英語閱讀大賽校賽一等獎,三好學生標兵,校學業與發展支持中心四星級教員,2019年度圖書館「借閱達人「,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江蘇分營優秀志願者,軍訓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