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過這樣的說法「所謂的差生,不僅僅是讀書不用功,更多的是資質問題,怎麼努力都沒用...」這種觀點,很多人的潛意識中是認可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之前有一部很火的系列紀錄片叫《差生》,其中的一部追蹤了幾個差生高考後10年的生活,北鬥君記憶最深的,是一個叫洪成浩的網癮少年,從弱到強的故事。
洪成浩從初中開始,沉迷遊戲世界,平常除了吃飯上學,每天還要打6個小時遊戲,等到了周末,更是不眠不休的坐在電腦前,聚精會神的打遊戲。
母親苦勸無果後,漸漸開始反思自己,會不會是教育方式上出現了問題。於是,轉變教育思路,讓自己先冷靜下來。
「就當這孩子一周或一個月後就要死了」實在心裡氣到不行的時候,成浩媽媽就這樣想。
她開始設立家庭會議,不再逼迫孩子,平心靜氣的尋求溝通機會,拉進親子關係,陪他一起嘗試了很多活動,學廚藝、旅遊、學跳舞等,希望幫助孩子轉移喜好。
好景不長,到了成浩高一時,執意要求退學成為職業玩家,這可急壞了成浩父母,「火焰正旺的時候,哪有辦法滅掉?」
但是,成浩父母壓制住心中一萬個不樂意,抱著「也許盡情試一次,就會厭倦了」的想法,全力支持孩子參賽。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成浩輸的很慘,在他氣餒的這段時間,父母二人不斷鼓勵,使得成浩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開始嘗試新的方向,用心的學習,最終在高三那年考到了全校第一,拿到名牌大學4年獎學金的名額。
如今的成浩,名牌大學畢業後,入職了世界級的電子公司。回首這段驚人的改變,讓我們看到了父母的陪伴與信任,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孩子的潛力,不會像應季的花朵一樣,齊刷刷開放,他們需要父母的用心栽培,說不定最終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迎接溫暖與陽光。
寓教於樂不是說說而已,而是靜下心來,陪著孩子一起,發現他們的興趣。其實就像上文提到的洪成浩一樣,他並不是對學習沒有興趣,而是因為被遊戲吸引,迷失在玩樂中。
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的故事,而這些都是吸引孩子的所在,和孩子一起,以家作為起點,開始一場認知之旅,發現虛擬世界無法提供的——真實的美好!
之前我們為大家介紹過《我家門前》和《動物狂歡節》兩本書,它們通過文字讓孩子構建起自己的探索之地,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愛,其實在中文版出版前,就已經有不少人將它們收藏在自己的「寶庫」中:
Devant ma maison (中文書名:我家門前)和 Au carnaval des animaux (中文書名:動物狂歡節)這兩本繪本在我的「寶庫」裡已3年,我和女兒都非常喜歡。出於對故事的喜歡,隨後逐漸去了解了它們的作者-加拿大繪本作家Marianne Dubuc。
翻開《我家門前》,就會被作者畫筆下色彩鮮明、溫馨親切的圖畫吸引住:
我家門前有一盆玫瑰花,
花上有一隻小鳥,
小鳥上面有個窗戶,
窗戶後面是我的房間……
故事就這樣前後左右地延伸開來,從我的房間到我的城市,從捕魚的熊到噴火的龍,到外星人,到山洞,到大猩猩,到太陽系,到流星,到大海,到海盜,到和平鴿,到動物園……
經過這麼一場非凡的旅行,最後居然又回到家裡了 !
0-2歲被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稱作感知運動階段,以這個階段為起點的認知發展,決定了我們的孩子是不是聰明、是不是靈活和有創造力。
家長們平時關注的記憶力、想像力、思維能力以及智力的發展都屬於認知的範疇。
那麼,選擇一本好的認知繪本,就如同給我們的小可愛們的腦袋瓜插上了小翅膀,讓他們天馬行空地飛啊,飛啊...... (嗯,說實話,這個故事真的很長......很長......有可能會成為爸爸媽媽的哄睡神器!)
法國出版社是這樣介紹這本書的:「Un imagier pas comme les autres où se mèlent le réel et l'imaginaire.(這是一本將現實和聯想巧妙融合的與眾不同的認知書。)說這麼多,就只待家長們帶著自己的小可愛們去翻開這本書看一看嘍!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的是:
同樣精彩好看的《動物狂歡節》!
Touts les animaux sont invités au
carnaval.Déguisement obligatoire!
故事從動物狂歡節的舞會通知開始,所有的動物都被要求化裝出場......
獅子變成了大象,大象變成了鸚鵡,鸚鵡則變成烏龜?!一個動物的服裝又給了下個動物變裝的靈感,讓閱讀本書就像在看森林變裝舞會的服裝秀,每翻一頁都是驚喜,讓你和孩子都忍不住一路翻到底!
動物們的變裝滑稽又搞笑,翻著翻著我們可能就要停下來笑一會兒!最後,動物狂歡節開場啦,好戲即將上演!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