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陶宏開,美籍華人,華中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共青團中央首位「網絡文明愛心大使」。2004年5月,他因主動幫助「網癮」少女戒除「網癮」而在社會上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挽救上網成癮者行動」,全國反響強烈。陶宏開往往是通過與上網成癮孩子的交流,逐漸讓其認識並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他與孩子的對話思維頗為特殊,以下便是他與孩子的一則對話實錄。
那一天,劉濤(化名)被父母拽到了陶教授的家中。這位正在讀高三的男孩已有5年「網癮」,5年裡,他對家人所有的勸告都置之不理,不但耽誤了學習,而且身體也受到了危害,但他不想也沒有決心改變自己目前的狀態。
劉濤:聽說你可以在幾個小時裡改變一個人,你真有這麼神奇嗎?
陶宏開:你看我這張桌子在變化嗎?
劉濤感到莫名其妙。
陶宏開:其實它在變化,慢慢變舊。你也在改變,因為你在一秒一秒長大。你能告訴我世界上哪件東西哪個人不變化嗎?
劉濤無語。
陶宏開:整個世界都在變化,大到整個大自然,小到微生物,每個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我也在變化,在不斷完善自己。比如我做心理諮詢,如果我沒有治好,我就要改變方法,我是活到老學到老。
劉濤低頭無語。
陶宏開:我當然希望所有孩子都能變好,不過人的改變在於自己,如果你不想改變那我也沒辦法。你覺得我想改變你嗎?
劉濤支吾著沒說話。
陶宏開:我從來都要求自己向好的方向轉變。我做人有「三自」原則,自愛、自護、自善。你懂什麼叫自善嗎?善就是自善其身,就是不斷向好的方向轉變。
劉濤慢慢抬起頭看著陶教授,似乎有所觸動。
陶宏開:所以不是要不要變化,而是選擇向哪個方向變化。我想每個人主觀上肯定都希望向好的方向變化,你也是這樣想吧。
劉濤:是的。
陶宏開:那你小學時是不是好一點呢?
劉濤:小學很好啊,我還得過獎呢。
陶宏開:為什麼小時候好現在不好呢?
劉濤默不作聲。
陶宏開:你從什麼時候變得不好呢?
劉濤:初中。
陶宏開:你認為是上網影響你的學習嗎?
劉濤:是的,因為上網就不想學習。
陶宏開:那你想變壞嗎?
劉濤:當然不想,我又不是傻瓜。
陶宏開:你還年輕,許多和你一樣大的孩子都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所以我不怪你。學校和家庭的一些疏忽和錯誤讓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變化,或者沒有提醒你注意向好轉變而不是向壞轉變。
劉濤的眼神變得非常柔和。
陶宏開:那你想向好的方面轉變嗎?
劉濤:我當然想向好的方向轉變,還想讓家裡把我轉到最好的學校去。
陶宏開:可是好學校也會有壞孩子,差學校也能出好學生。你覺得是內因第一還是外因第一呢?
劉濤:當然是內因第一,這誰不知道?
陶宏開:既然你知道內因第一就要學會調動內因,你真想學習嗎?
劉濤:有時想學。
陶宏開:那你其他時候幹什麼呢?
劉濤:上網啊。
陶宏開:你覺得我坦誠嗎?
劉濤:坦誠。
陶宏開:我只想了解你的實際情況,你願意和我交流嗎?
劉濤點了點頭,把自己的經歷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陶教授。
陶宏開:你自己也很清楚,初一成績不錯,初二開始下降,高中一塌糊塗,這說明你還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那問題如何解決呢?
劉濤:看吧。
陶宏開:還看什麼,你馬上就要高考了,如果還不抓緊調整就來不及了。
劉濤:我會的。
陶宏開:路要一步步走,我允許你有個過程。首先不去上網,要控制自己,回去後把今天談話的感受寫下來,你能做到嗎?
劉濤:可以。
……
離開陶教授家時,劉濤臉上掛著微笑。一個月後,他的父母興奮地告訴陶宏開,劉濤再也沒有上網了。
(編自《家庭周末報》記者史玉根的報導《「神奇教授」讓有「網癮」的少年「服」》)
《中國教育報》2006年11月13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