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國中小學生迎來史無前例的在線教育。
這些生長在網絡時代的孩子,輕而易舉就駕馭了網絡,上網課之餘,可以自如切換多個平臺、帳號,對各種遊戲、網絡熱點如數家珍。
早在2018年,柯慧貞教授(臺灣網癮治療權威專家),對青少年家長進行3C教養困擾調查,結果顯示:
家長們還擔心,孩子會不會在網絡上遭受網絡霸凌,或是上當受騙?網絡使用,是否弊大於利,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
現實情況是,絕大部分人對網絡世界的認識速度,遠遠不及它發展之迅速。更多超出家長們擔憂和想像的悲劇頻頻發生.
處於網絡時代的家長,不得不面臨各種困境:
接觸網絡上既豐富多彩,又混亂複雜的信息時,充滿無助感;
擔心孩子在網絡中迷失,又不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健康上網;
因為網絡使用問題,與孩子產生衝突,關係疏離;
意識到要重視家庭教育,但所了解的知識過於碎片化,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
這次,我們請來「臺灣網癮治療權威」柯慧貞教授,幫你解決網絡成癮四大難題:
一、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已經網絡成癮?
二、如何引導孩子健康上網,避免網絡成癮?
三、如果孩子已經網絡成癮,家長能夠做什麼?
四、如何利用網絡的優勢,提高孩子的科技競爭力?
科技發展為資通訊帶來翻天覆地的革命,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非常多的便利性。
資通訊科技進一步跨領域整合物理、數字、生物科技及所有學科,更帶動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物聯網、機器人、無人汽車等,將重新改寫人類文明。
在我們享受科技帶來好處的同時,也要面臨它帶來的風險。只有了解網絡可能帶來的風險,才懂得預防該從何入手。
健康風險增加;親密關係品質變差;兒少安全風險增加;網絡霸凌風險增加;網絡成癮風險增加
我們知道導致網絡成癮的活動有很多,有的孩子是玩遊戲,有的孩子是社群成癮、玩通訊軟體、看色情影片、網購等,遊戲成癮相對是最常見的。
有一到兩成的青少年困擾於:由於過度使用網絡造成功能損傷,想試著去減少使用,卻發現自己辦不到。
通過案例,柯慧貞教授將為你解析:網絡成癮到底是什麼?很多孩子的痛苦、家長的困擾到底是什麼?
孩子是如何從不常用,到經常用,到痴迷,到失控一步步走向網絡成癮的?只有了解上癮的發展步驟,才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幫助和幹預。
上癮的第一部曲,主要是指環境的影響力。如果網絡的可近性高,親子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加上同輩的影響,孩子就容易過度使用網絡。
上癮的第二部曲,是關於現實中的壓力,是如何在網絡中得到紓解的。我們可以在網絡中得到歸屬感、愉快感、成就感和意義感,在現實生活中的憂鬱、焦慮和憤怒,可以得到發洩和舒緩。因此,孩子便逐漸沉迷在網絡中。
上癮的第三部曲,柯慧貞教授將告訴你為什麼孩子發展到只要不玩遊戲就會痛苦?為什麼明知道不能繼續玩,也不想繼續玩,卻控制不住自己?
a).網絡可及性;家長管教失當;同儕影響
b).家長的四種3C管教類型:溺愛式管教、民主式紀律、威權式管教、忽略式管教
c).四種管教方式與網絡成癮的關係
a).需求補償觀
b).情緒療愈觀
c).認知行為觀
a).生物和性格脆弱性
b).腦功能弱化
c).失控復發,反芻憂思
什麼樣的優質教養,可以使得孩子既不沉迷網絡,又能提高科技競爭力?
柯慧貞教授將為你提供全方位、可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法,幫助你掌握優質教養六原則。讓你既可以幫助孩子預防網絡成癮,又可以知道如何幫助已經沉迷的孩子來改善沉迷的問題。
【適合什麼人學?】
全面了解網絡成癮的診斷標準、成癮的深層原因。學習優質教養方式,防患於未然;如果孩子已經成癮,可以學會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網癮;幫助孩子既可以利用網絡的優勢,提高科技競爭力,又不會在網絡中迷失自我。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和網癮問題打交道,這門課含有豐富研究數據、內容全面的網癮相關知識。不管你是做諮詢,還是進行相關講座或輔導工作,都可以為你提供大量的素材和方法補充。
【授課導師】
柯慧貞 教授
亞洲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
網絡成癮防治中心主任
國際網絡成癮2018年年會暨研討會主席
臺灣臨床心理學會前理事長
臺灣網絡成癮防治學會創會理事長
臺灣自殺防治學會常務理事
亞太地區認知行為治療學會理事
知名臨床心理學家,20年專注網癮治療
具有相當豐富的網絡成癮研究與實務經驗
柯教授在臺灣大學攻讀博士, 又前往美國耶魯大學受訓, 曾接受CBT、心理動力及個人中心學派的系統培訓、督導及個人治療體驗。
專研抑鬱自殺與成癮行為之生物-心理-社會成因、心理評估、治療與預防策略。
近20年來專注於網絡成癮方面的研究與實務工作。她是亞洲大學網絡成癮防治中心主任,中心主要投入研究如何發展高效的網絡成癮介入方法,比如如何預防和改善,因此柯教授有相當豐富網絡成癮研究與實務經驗。
她已發表近170篇知名期刊論文及三百餘篇會議論文,曾獲頒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傑出教學獎、優秀教育人員木鐸獎、教育部青少年輔導特殊貢獻獎及行政院反毒有功人士獎。
柯教授推動了臺灣網絡成癮防治學會成立,她是創會理事長,現在是榮譽理事。她接觸大量成癮案例,並系統性研究可能成因及幹預策略,已開發有效的個人與團體防治方案,是臺灣青少年戒網癮無網絡生活營隊的首創者。培訓、督導大量心理學專業人才
資深授課經驗,案例豐富,理論實務兼具
柯教授推動心理師法,長期培訓和督導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亦擔任碩導、博導,培養了大量心理學專業人才。
經過長期實務應用和不斷優化的訓練課程,課程結構清晰、結合大量實操技術案例、理論實務兼具,由淺入深通俗易懂,能夠讓你快速了解網絡成癮的背景、原因及幹預措施。
【課程相關】
1.2020年7月6日起,每周一、周三晚18:00前更新,即每周更新2講。
2.課程為視頻錄播形式,每講課程約為30分鐘,共計8講配有中文字幕。
3.學員可在課程結束後6個月內,收看課程全程回放視頻。
【課程價格】
會員轉發價:259元
普通學員轉發價:299元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報名後,請將付費截圖發給糖心理任一客服。
(微信好友列表,搜索「糖心理客服」)
新用戶請添加下方客服!!
老用戶不要重複添加客服,否則會造成處理緩慢
【友情提醒】
1.本課程報名費用,一經繳納,將不再接受任何原因退費,但可以在開課前辦理轉讓;
2.所有課程的轉讓,一定要先聯繫客服。確認後,雙方結清費用,並通知客服為接收方辦理補報名手續;
3.如果課程的轉讓方是會員,接收方是非會員。接收課程方,需要按此課程的最低會員與非會員差價,補給客服;
4.為了防止倒賣,課程不得以任何原因加價轉讓。客服有權拒絕為加價課辦理轉讓手續;
5.課程為實名制報名,報名後只能由本人上課,且中途不得換人。
報名直接點擊閱讀原文!!!
報名直接點擊閱讀原文!!!
報名直接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