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教育||孩子沉迷網路遊戲、上網課貪玩怎麼辦?聽聽代表委員...

2020-12-13 澎湃新聞

我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已相當普及。據統計,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

兩會期間,如何幫助孩子預防網絡沉迷話題備受代表委員關注。跟隨教育小微,一起了解一下未成年人上網大數據,聽聽代表委員的建議吧↓↓↓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93.1%

你家孩子上網了嗎?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網際網路對於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持續增強,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網際網路。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

一方面

網際網路已成為青少年學習、交友的重要載體

學習、聽音樂、玩遊戲位列未成年網民上網經常從事的各類活動中的前三位。調查顯示,初中生網民利用在線教育平臺學習的為22.2%,這一比例在高中生網民中為20.1%,小學生網民中為16.8%。網際網路已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有力幫手。各學歷段未成年網民玩手機遊戲的比例均在五成以上,小學生網民玩手機遊戲比例達到51.1%。

另一方面

網際網路對未成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重要衝擊

♦ 一是未成年手機用戶中,工作日玩手機遊戲日均超過2小時的達到12.5%,這對其正常生活和學習造成不良影響;

♦ 二是短視頻成為僅次於聽音樂和網路遊戲中使用最普遍的網絡娛樂之一。2019年,未成年網民娛樂活動中短視頻佔比達到46.2%,較2018年提升了5.7個百分點。短視頻題材內容豐富,且根據人工智慧算法針對用戶興趣偏好定製推送內容,使很多未成年人受吸引而沉迷。同時,短視頻網絡是內容發布和運營平臺而非創作方,平臺內容為用戶主動上傳,這很難避免未成年人看的內容低俗或不健康;

♦ 三是網際網路不良信息對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產生很大負面影響。46.0%的未成年人網民在上網過程中曾遭遇過各類不良信息。

♦ 四是網際網路交往成為阻礙未成年人正常人際關係建構的重要因素。調查顯示,上網聊天已成為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網上溝通社交方式,佔58.0%。由智慧型手機等做「玩伴」長大的青少年兒童,缺少父母關愛、缺乏基本的情感依戀;

♦ 五是過度使用手機危害青少年兒童身體健康。青少年兒童的視力極易受損,用眼過度很容易造成近視。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

代表委員這樣說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

未成年人沉溺網路遊戲,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針對此現象,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議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從網路遊戲類別、認證、時長、充值方面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遊戲企業必須執行,並由文化和新聞部門審核監管。

根據目前社會發展客觀實際和網路遊戲內容(是否包含暴力內容、不良語言、性內容等),可從早教類、管控類、限制類、禁止類等方面劃分,對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建立網路遊戲產品分級制度,其中包括實行用戶註冊登陸實名認證分級(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身份證信息、手機號、人臉識別等),實行未成年人登入網遊時段、時長監管分級,實行遊戲充值限額分級等。

同時,他認為應建立網路遊戲分級監管與評價機制,包括建立第三方網路遊戲分級監督及評價機構,試行行業自主監管,制定評價標準、評價體系;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宣部新聞出版局等部門負責加強網路遊戲分級審查監管,對違規企業依法加大處罰。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 張志勇

為未成年人配備專用智慧型手機

既然網際網路學習是趨勢,能不能設計一款未成年人專用的智慧型手機?可以滿足通信定位功能、能輔助課堂教學,並且可以控制使用手機時長,還能對網絡內容進行管理……相信有這樣的手機,家長和老師就放心多了。

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領銜提出了《建立未成年人專用智慧型手機準入、管理和使用制度的建議》,並建議國家儘快立項,集中攻關,儘快頒布實施《國家智能終端產品和服務未成年人保護規範》,利用產品和服務規範幫助學生遠離網絡沉迷。

張志勇建議:一是要明確學生、教師和學校可以使用智能終端產品的範圍,既確保學生在校時間不被手機遊戲侵佔,又要發揮智慧型手機在促進學生學習、成長、管理方面的積極作用。二是要明確學校對兒童專用智能終端產品的使用管理辦法,避免因老師沒收學生手機等帶來糾紛事件。三是要全面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的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 張雪

儘快完善未成年人網路遊戲監管

「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成癮,可能導致未成年人學業荒廢、校園欺凌,暴力傾向增長、人際關係疏遠,甚至誘發犯罪。」這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張雪憂心不已。

張雪調研發現,導致未成年人網路遊戲問題的原因主要有法律體系不健全,監管不到位,遊戲商社會責任不強,未成年人獲取自我價值實現的途徑缺失,家庭功能缺位等。對此,張雪建議,加快立法步伐,明確部門監管職能,加強防沉迷技術研究與應用,利用大數據對未成年人網路遊戲使用嚴格限控,並督促行業自律。此外,應當建立第三方監督評價制度,向社會公布投訴電話並快速處置,建立黑白名單,有針對性地進行監控。

在對未成年人的引導幫扶方面,她建議,建立對未成年人網絡成癮矯正和幫扶的社會機構,政府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組織建立未成年人網癮矯正專業機構,研究部門、高校及醫療機構等參與其中。建立網絡保護教育綜合平臺,面向全社會進行網絡保護教育,大力推進網絡素養教育進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及城市外來務工子女等特殊群體,張雪認為,須加大教育引導力度,建立網路遊戲沉迷問題預警幹預機制,加強農村學校網絡安全教育,針對農村教師和家長開展培訓,建立家校協同的學生成長跟蹤平臺。

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

家長一定要學會這3招!

01

約法三章,制定一份手機使用守則

面對孩子日漸沉迷手機,多數家長採取過粗魯的方式:沒收手機,砸了手機,情到不可控時,還打過孩子。哭過,鬧過,繞了一圈,發現問題仍在原地等你。

其實,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與孩子約定手機使用時間來得有效。家長可以抽出10分鐘制定一份手機使用守則,例如:

● 手機不可以帶去學校,孩子要學會和同學面對面交流,這是基本的生活技能。

● 孩子出門玩耍時,可以要求不帶手機出門。

● 小學生:周一至周五19:30,周末21:00,準時將手機收走,並且關機;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開機,囑咐孩子不要出門藉手機。

● 初中生:平時住校,周末21:00準時收走手機,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開機,囑咐孩子不要出門藉手機。

● 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至於具體玩多久,由家長和孩子商量後決定。

● 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收走孩子的手機作為懲罰。

02

轉移孩子注意力

把這6條堅持一個月時間,一份堅持一份收穫,做到不心疼、不放縱、不妥協,才能一點一點地從孩子身上拿掉對手機的依賴。分享一位媽媽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的小故事——

有一天,東東像往常一樣起床,吃完早餐後想玩手機,竟然發現手機上貼了一張小紙條:

媽媽從今天起對你的手機進行幹涉,手機已經設置了密碼,每天不定時更新;

你每天要完成表格裡隨意被挑選的3件家務,完成之後你會得到你的密碼!

這項新規定將會持續3~4周,視情況做調整。

如果你接受,那就開始行動,中午12點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碼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東東當時又氣又惱,一按手機就是輸入密碼的界面,加密的手機對東東來說毫無用處,他只好乖乖聽從媽媽的安排。

他拎著一桶水,拿著拖把樓上樓下來回跑,將地板拖得乾乾淨淨,當他彎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時,發現桌腳粘著一張紙條:不錯喲,完成了第一件家務,請將自己的書桌整理乾淨吧!

當他將自己凌亂的書桌整理乾淨後,發現了桌子中心另一張紙條:真棒,媽媽看到你的努力了!請出門將垃圾倒了吧,你會找到你要的密碼!

東東拿起家裡的垃圾袋出門,隔壁開小賣部的阿姨喊住了他:「東東啊,你媽給你留了張紙條,說12點前看見你拿著垃圾出門,這紙條就給你,12點後就作廢。」而紙條上寫著的正是手機密碼。

不得不說這個媽媽的新規定,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了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還養成了孩子做家務的好習慣。事實證明,一周後,東東不再對手機過分迷戀!

03

最重要的一點: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

有些家長不禁會說,我試過和孩子約定手機使用守則,但是沒有用。那是因為孩子覺得這份守則只針對自己太不公平了。在孩子禁玩手機期間,請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堅持!也就是說家長要以身作則!

陪孩子時,不玩手機:當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無論是陪寫作業還是陪玩,可以提前將手機靜音,並且不讓手機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證家長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孩子鬧脾氣時,不拿手機哄:孩子是情緒多變的物種,有時候誰也沒惹他,他自己一個人生悶氣或者來鬧鬧你,家長覺得煩,怎麼哄都不聽,這時候就祭出了大法寶——手機。而孩子的手機癮多半就是這樣染上的!

家長態度要堅定:如果家長已經開始實施如何解決孩子玩手機的方法時,態度一定要堅決!要讓孩子看到你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

同時,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儘量聽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不要讓孩子的童年

只剩下「手機」!

來源:教育部政務新媒體「微言教育」(微信號:jybxwb)

原標題:《兩會@教育||孩子沉迷網路遊戲、上網課貪玩怎麼辦?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疫情下未成年人沉迷網遊現象引代表委員熱議 借鑑「遊戲力」 讓...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萍英 陳倩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蕭顥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網絡課堂成為學生宅家學習的主要方式。然而,在享受不出門就能上課便利的同時,不少家長反映,一些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導致親子關係緊張,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怎麼辦?這些建議亮了,能治好你的心病
    「在這裡聽懂教育,用聲音伴隨您的兩會時光」,歡迎收聽今天的「兩會伴讀」。「我的孩子,跟手機最親!」 親愛的老師家長們,中教君不止一次聽身邊的朋友這樣說。不少家長都給我們留言,每天在家裡,都在和孩子上演「手機爭奪戰」。隨著手機的普及,迷戀手機遊戲的孩子越來越多。這讓不少家長十分苦惱。
  • 防止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應該怎麼辦
    今天在問答裡面看到好多家長提問,怎麼樣讓孩子愛上學習,孩子沉迷網遊怎麼辦?我家也有小孩,他也玩網遊,但是我們平時星期一到星期五是不能玩的,只有星期六和星期天可以玩一會,而且規定時間,不能超過半個小時。雖然每次他都會拖延點時間,但是作為家長我表示理解,讓他打完那一局,孩子盡興了,親子關係更融洽了,也無妨多玩那麼幾分鐘。
  •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如何「安全上網 守護健康」?5月30日,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國教育報刊社宣傳策劃中心聯合主辦的「安全上網,守護健康——青少年網遊沉迷危害與對策」研討會在京召開。研討會針對青少年網路遊戲沉迷危害與對策進行研討,旨在形成家、校、社合力,呼籲國家相關部委加大對網路遊戲監管力度,促使遊戲產業綠色、健康發展,為青少年的成長保駕護航。
  • 家有沉迷「遊戲、網絡」的孩子怎麼辦?
    ,面對那些沉迷遊戲或網絡的孩子,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停:停止情緒的表達宣洩和幹擾看:看他在玩什麼(抖音新聞朋友圈動漫遊戲等,雜的是沒有目的性,只是單純的時間消耗;單純的一方面是沉迷,一方面是很擅長)聽:聽聽他為什麼喜歡玩這個東西想:想想看我們能做些什麼幫助到他們
  • 濟南大千青春期教育: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如何解決?
    這也是目前最令家長們頭疼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經常是吃飯、上廁所手機都不離手,假期、周末也不踏出房門一步,目光只停留在手機屏幕上。如果孩子已經迷戀網路遊戲了?如果家長做不到,或孩子沉迷遊戲太深,非家長的能力所能解決,家長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在此期間,家長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好積極的配合行動,和孩子一起共渡難關。
  • 12歲少年上網課期間玩遊戲充值數千元!疫情期間這樣預防孩子沉迷...
    近日,來自河南周口的毛女士向記者反映,受疫情影響,12歲的大兒子從2月6日開始通過手機上網課。2月17日至19日,孩子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用手機玩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遊戲,並陸續充值了六千多元,這給並不寬裕的家庭帶來不少負擔。
  • 高一女孩沉迷上網,一碰電腦就控制不住怎麼辦30天戒除手機遊戲
    高一女孩沉迷上網,一碰電腦就控制不住怎麼辦【30天戒除手機遊戲】貴州遵義的孩子求助說,我是一個高一女生,怎麼說呢,還是比較愛學習的,沒有討厭的科目、不厭學,成績中遊吧,偶爾也會進上遊。 我在學校裡都很努力的樣子,可一到家一能上網我就會不自然地放下這股學習的勁頭,沉迷於電腦無法自拔。
  • 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向馬雲學一招,幫孩子戒掉「遊戲癮」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網絡飛速發展到現在,不少人因為網絡而無法自拔,每天堅持做的事情就是玩遊戲上網,孩子們的這個習慣是非常的不好,對於孩子這種沉迷網絡的現象父母不知道怎麼辦
  • 近2億中小學生上網時間激增!疫情下的網絡沉迷怎麼辦?
    本文轉自【新華每日電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近2億中小學生迎來史無前例的在線教育。宅在家裡,上網課、寫作業、打遊戲……已成很多青少年生活的常態。小小年紀卻能在手機上熟練切換運行上課軟體、遊戲軟體,讓很多家長感到擔憂。疫情下,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問題更加凸顯,家長們該怎麼辦?
  • 14歲孩子沉迷遊戲,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30天戒除手機遊戲」
    14歲孩子沉迷遊戲,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30天戒除手機遊戲】案例一: 河北衡水的徐媽媽反映,孩子14歲,自從染上了反恐遊戲之後患上了網癮綜合症,表現如下:1、上網時表現得神思敏捷,口若懸河,並感到格外開心,一旦離開網絡便語言遲鈍,情緒低落,悵然若失。2、只有不斷增加上網時間才能感到滿足,從而使得上網時間失控,經常比預定時間長。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該怎麼辦?| 這些建議你一定需要
    但現在被智能電子產品和「鋼筋水泥森林」所包圍的孩子們,早已無法離開電腦遊戲、手機遊戲。今天還有孩子不玩這些遊戲嗎?坦率地說,以我在城市生活的經驗來看,沒有。電腦網路遊戲,已經成了我們這個時代孩子的標誌。我們擔心的,其實是個度的問題。在我成長的年代,有小孩會貪玩忘了回家吃飯,但沒有小孩會廢寢忘食玩捉迷藏、下跳棋,更沒有聽說過因為玩遊戲而輟學,甚至自殺的事情。
  • 網信提示 | 近2億中小學生上網激增!疫情下的網絡沉迷怎麼辦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近2億中小學生迎來史無前例的在線教育。宅在家裡,上網課、寫作業、打遊戲……已成很多青少年生活的常態。小小年紀卻能在手機上熟練切換運行上課軟體、遊戲軟體,讓很多家長感到擔憂。
  • 《孩子沉迷遊戲和網絡,怎麼辦?》之一、笑臉相迎
    有家長問:「以前成績很優秀的孩子,現在沉迷遊戲,有厭學情緒,怎麼辦呢?」對於這個問題,我有相當成功的經驗,現在分享給提問題的這位朋友,以及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其實,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辦法的總會感覺很輕鬆,甚至感覺教育孩子就不是個事。但是,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卻是讓他們非常頭疼的事情,一天到晚萬分地苦惱,但卻是雲裡霧裡找不到竅門,費神費力,卻沒有效果,在孩子那裡還討不到好,見到孩子的老師還要受氣,做家長的真是難啊。
  •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網路遊戲該怎麼辦?
    青春期孩子的「沉迷網路遊戲」「和叛逆不聽話」讓家長常常在「暴走」的邊緣。每天上完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面前的一片狼藉讓人對生活產生質疑,最終還是繼續去和孩子講道理,去督促他學習,可是他們不夠理解家長的苦心,只會覺得家長很嘮叨很煩人,理解不了自己的爸媽為何會如此的嘮叨。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吼叫沒有用,聰明媽媽用這6招
    文||家庭教育讀書會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所有的生活節奏。被困在家裡的猴孩子,可以說是在網絡上玩出了各式花樣,恣意衝浪,不亦樂乎。這可苦壞了一群爸爸媽媽們,因為他們發現,在與網路遊戲爭奪孩子的大戰中,他們敗得體無完膚。原來,網路遊戲的毒性一點都不必新冠病毒弱。
  • 成年人網絡成癮怎麼辦?兒子沉迷網絡怎麼辦?
    孩子網癮已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足夠重視,然而隨著網絡的普及,沉迷於網絡不能自拔、通宵達旦地玩電腦遊戲、因為上網耽誤正常的事情,已經不再是青少年的「專利」,某些成年人也紛紛「中招」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到底誰是罪魁禍首?這三點值得家長反思
    所以各大高校、高中初中甚至小學都開始了上網課。對於疫情期間不能返校上課的情況,顯然上網課是一種最好的選擇。既沒有耽誤學習的進度,也不用擔心學生返校會有感染病毒的風險,畢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家上網課的這段時間孩子開始沉迷於網路遊戲。家長表示為了方便孩子上網課,特意給孩子配備了手機或者電腦而且開通了網絡。然而孩子卻利用這一便利開始沉迷於網絡,甚至為了遊戲的衝關過卡,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不得不說孩子沉迷網絡的弊端實在多的數不清。比如視力下降,脾氣暴躁,影響作息時間甚至無心學習。但孩子沉迷於遊戲,真的能怪上網課嗎?上網課的初衷是讓孩子好好學習的,不是方便孩子打遊戲的。
  • 《孩子沉迷遊戲和網絡,怎麼辦?》之二、誘敵深入
    於是,我說道:「建議你們先把家裡的網線連接好,把孩子找回來,讓孩子在家上網。」你會猜到的,這位媽媽的表情肯定是驚訝萬分的:「那怎麼能行呢?」我反問:「現在你們能教育到孩子嗎?」你們一定要注意了,如果不改變你們的教育方式,孩子還會離家出走,如果再出走,就是極度失望傷心地離家出走了,更難找回來。你們一定要明白:孩子回到家才能保障安全。要教育孩子,首先要能見到孩子,對吧?孩子在外面漂泊著,你們怎麼教育他呢?」這位媽媽似乎有所領悟了。
  • 代表委員們為孩子說了哪些話?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關「學生」「孩子」的話題第一次登上熱搜。此前,「建立兒童託管機構黑名單制度」「建議未成年人犯法監護人也擔責」等話題都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更有許多網友說:代表委員們超給力!那今年兩會上,還有哪些與「孩子」有關的「好聲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