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圖書館藏錢鍾書先生藏書述略

2020-12-17 騰訊網

【這四種西文藏書,內容為西方文學研究,購買時間為1935—1938年錢楊旅歐時期,與《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中筆記記錄時間重合,是錢鍾書西洋文學積累的重要階段。】

知名翻譯家鄭大民先生去年捐贈給華東師大圖書館一批西文舊書,其中有錢鍾書先生旅歐期間的西文藏書四種,書頁間有他的手批筆記。筆者意識到這些對研究者或許有一定文獻價值,故而撰此小文,以錢氏藏西文書為思路進行簡單梳理,並介紹華東師大圖書館館藏四種。所學不專,如有疏誤,敬請指正。

錢鍾書的讀書筆記與西文藏書

以博學著稱的錢鍾書,嗜好讀書。有人說他的博學,歸因於「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天賦。而楊絳先生說,他並非所謂的「神」,只是讀書用心,且有做讀書筆記、反覆看筆記的好習慣。錢鍾書家中留有的大量筆記手稿,已由楊絳先生和莫芝宜佳等學者系統整理,並經商務印書館出版。錢先生治學的重心,很大一部分放在西方文學研究上。《錢鍾書手稿集》裡的外文部分十分豐富,為錢楊夫婦新婚後赴歐洲留學期間所作的外國文學筆記,內容涵蓋了英國、法國、西班牙文學等,上自14世紀,下迄20世紀的外文原著、專題研究、各類文學史均有涉獵。

雖然錢鍾書有「書非借不能讀」語,但長期治學,身邊總不乏各類藏書。除了已出版的部分,錢楊二人旅歐期間購買的二手西文書中,也偶有錢鍾書的讀書隨筆與學術心得。這些心得隨筆與《手稿集》中系統的筆記,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旅歐期間錢鍾書深入研究西方文學的脈絡。

館藏的這幾種外文圖書上,均有錢鍾書手書籤名、鈐印,以及書頁間的讀書札記。閱讀時,錢先生若看到精妙片段,或在書上劃線,以「可用」等字眼進行標引,以備後來寫作所需;或摘錄和評述在卡片上,標清來歷;或直接在書上進行點評,時而辯駁時而感慨;或在喜愛的篇章或書末,作幾句總結與點評。斯人已逝,留下的藏書和筆記,卻見證著他的閱讀軌跡、治學脈絡,以及零星閃現的思想片段,是研究其學其人的一手資料。

華東師範大學所藏幾種

整理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的這批捐贈舊書時,通過首頁右上角的錢楊花體英文籤名,「海天鶼鰈」、「中書君」的鈐印,內頁的筆記標註方式、字跡、內容等,推測有四種為錢鍾書的藏書。這四種西文藏書,內容為西方文學研究,購買時間為1935—1938年錢楊旅歐時期,與《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中筆記記錄時間重合,是錢鍾書西洋文學積累的重要階段。

其中三種,為19世紀末版本,一種為1930年版本,精裝。由於時間久遠,幾經轉手,保存不當,書籍有較多破損:紙張泛黃,老化和脆化嚴重,書頁邊角碎片脫落掉渣,一冊書脊與書背即將分裂。幾種書現存於華東師大圖書館古籍部。現將書目簡單整理與呈現,以期為研究者提供線索。

第一種:Essays about Men, Women & Books,Augustine Birrell著,倫敦Elliot Stock,1894年出版,有籤名,有「海天鶼鰈」藏印,有標註;

第二種:Victorian Literature: Sixty Years of Books and Bookmen,Clement Shorter著,倫敦James Bowden,1898年出版,有籤名,有標註,內抄錄卡片7張13面;

第三種:Res Judicatae, Papers and Essays,Augustine Birrell著,倫敦Elliot Stock,1892年出版,有籤名,五頁帶有錢氏筆記;

第四種:Eight Victorian Poets,F. L. Lucas著,劍橋大學出版社,1930年出版,有「中書君」藏印,數十頁帶有錢氏筆記。

館藏四種書上,有錢楊二人的存藏印記。藏書印兩種,分別為錢楊二人共有的「海天鶼鰈」(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錢鍾書的「中書君」(「中」字居右,「書君」二字居左);錢楊二人的手書花體籤名「ExLibris: Chung-shu Ch'ien, Chi-Kong-Y Ch』ien」(錢鍾書、錢楊季康藏書),還注有購買時間與地點; Res Judicate, Papers and Essays一書中,附有其他收藏者的藏書票一張:沙漠中一頭駱駝望向前方,帶有 「Per ardua ; patience et longueur de temps font plus que force ni que rage」( 耐心與持久勝過強力與狂暴),推測為錢鍾書在法國買書前,別的書主所有。

幾種書中,錢鍾書留下多處批註。簡略處如「Excellent」、「Foolish」、「Good」等快意之評。有個人態度之展現,例如Edward Gibbon一節中,因Gibbon痴迷讀書,不注意生活細節,丟三落四,被評論「He was the most sedentary of men」。而「書痴」Gibbon,卻為性格相似的錢鍾書所偏愛 —— 「Here is my man!」(Res Judicatae,Papers and Essays,第57頁)。Edward Gibbon一節結束處,錢批「Excellent on the human side, weak again on the literary side」。也有閱讀到某處,聯繫自身情況所作的批註,如文本談到 Gibbon時期的大學,沒有固定的公共考試和課程標準,錢鍾書談論起自己所在牛津的學校制度,引用了布魯諾的典故和自己的詩,「The indictment of Oxford began probably with Bruno(「The Widow of True Science」,Opere, i. 179)and stops so far with my humble self. (拾骨腐生學,閉心上士居;聲猶聞蟪蛄,技只注蟲魚;地自囂塵甚,人多屍氣餘;珷玞差可識,懷璧罪從渠。)(Res Judicatae, Papers and Essays,第55頁)也有針對作品的發散,如從William Cowper的一個關於「吻」的謎語,聯想和引用到法國詩人龍沙(Ronsard)的作品(同上,第85頁)。

錢氏的其他西文藏書

1935年,錢鍾書與楊絳赴牛津。其間,「飽蠹樓」圖書館裡的藏書不能外借,二人「間日赴大學圖書館讀書,各攜筆札,露鈔雪纂,聊補三篋之無」。每每遇到精妙片段以及個中想法,只能記在筆記本上,收錄在《飽蠹樓讀書記》(後來入《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中。除了勤去圖書館,他們還常到「牛津一條街」和各類書店淘二手書,楊絳先生曾讚嘆錢鍾書有雙識書買書的慧眼。相比圖書館的嚴格規定,自己買的書就可以隨性標註。錢鍾書會在書頁空白處隨手記錄心得與評論,兼有多種語言(所見有英、中、法文)。1938年錢楊二人回國,他們是否將這些書漂洋過海全部帶回來,還是之前分送給友人,已不得而知。故而這部分帶有錢氏筆記的書籍,流散各處,也未得到關注。

查檢錢氏此時期收藏過的西文書時,還得知另外三種:一、孔夫子網售一種,The Making of Literature,作者R. A. Scott-James,1928年倫敦Martin Secker出版社出版。此書購於1936年,鈐有「海天鶼鰈」印,書中數十頁錢鍾書的讀書心得;二、錢氏後人捐贈給無錫錢鍾書故居兩種,分別是1937年購於牛津的外文小說The Water Gipses及1938年購於巴黎的法文圖書Contes Fantastiques。

華東師範大學館藏以及以上幾種,都是錢氏在歐洲所購,此時恰是他深入研究英國文學,初探法國、德國、西班牙等文學門徑的主要時期,涉及英國作家和文學批評,是研究錢氏西方文學的補充材料。

除了錢楊旅歐期間所購部分,由於回國後主要從事外國文學研究,錢鍾書也常收到友人所贈西文書籍,然而大多轉贈給了別人。到了20世紀40年代,錢鍾書在上海任教,住在復興中路,林子清先生在《錢鍾書先生在暨大》一文中提到,「有一次跑到復興中路他(錢)的住宅去,看到二樓靠牆壁安放的書架上擺滿了32開本的精裝外文書。」後來有人偶得錢氏舊藏一本,Will Cuppy編選的短篇犯罪小說選集Murder without Tears: An Anthology of Crime,為1946年錢氏在上海所購。據說在牛津時,為了緩解考證學課程的枯燥,錢鍾書常常讀外文偵探小說聊以排遣,從他所藏這幾種書,可看出他對小說的迷戀。如今能看到的錢先生和楊先生的書房照片,多是晚年在三裡河寓所所攝,書櫥裡依稀可見幾排舊的西文精裝書。這些書零落分散何處,也不得而知。

(作者單位: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

【封面圖片】

近日,英國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將受疫情影響的「奧伯利·比亞茲萊」(Aubrey Beardsley,1872—1898)畫展延展至9月20日。這是50年來最大的比亞茲萊展,包含這位唯美主義英國插畫家的逾200件作品。封面圖《伊索爾德如何寫信給特裡斯坦》出自比亞茲萊為馬洛禮爵士《亞瑟王之死》創作的插畫(約1893年)

作者:趙晨鳴

編輯:劉迪

責任編輯:李純一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新發現錢鍾書英倫藏書
    郵發代號1-201小引胡曉明最近,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新發現錢鍾書先生英倫藏書Res Judicatae, Papers and Essays等四種,其中有籤名、鈐印,以及書頁間的大量未刊批註。錢氏藏書來源,是知名翻譯家鄭大民先生所捐贈的藏書。
  • 華東師大新發現錢鍾書英倫藏書四種,批註中展露學生姿態
    澎湃新聞記者 徐蕭日前,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新發現了錢鍾書英倫藏書四種,其中有籤名、鈐印,以及大量未刊批註。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胡曉明告訴澎湃新聞,這批錢氏藏書是知名翻譯家鄭大民於2019年所贈西文舊書中的一批,推測可能是由錢先生贈與徐燕謀,再由徐轉贈其父。徐燕謀為復旦大學已故外文系教授,也是鄭大民父親的老師,錢鍾書與之過從甚密,以兄事之。
  • 「重慶圖書館藏傅增湘捐贈文獻整理研討會」在渝舉辦
    據介紹,該批圖書總數為25000餘冊,多為傅增湘的「外庫」藏書,為其日常所讀所用之書,研究價值突出。湯文輝在致辭中首先介紹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多年秉承的「價值出版」的理念和對文獻出版的堅持。他表示,傅增湘先生所藏古籍文獻的整理出版,既對認識傅增湘先生及其藏書之廣、之精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更為學界了解和使用這批資料提供有益參考和系統依據。
  • 錢鍾書讀過多少書?僅中文筆記就摘記3000餘種書
    錢鍾書在「飽蠹樓讀書記」第一冊上寫道:「廿五年 (一九三六年) 二月起,與絳約間日赴大學圖書館讀書,各攜筆札,露鈔雪纂、聊補三篋之無,鐵畫銀鉤,虛說千毫之禿,是為引。」  在3月24日「錢鍾書 《外文筆記》 出版座談會」前夕,遠在德國的她通過商務印書館編輯轉來了專給文匯報的筆答,其中談到了錢先生的閱讀路徑,「錢先生研究西方文學從經典出發,也就是最先開拓語言的作品。創造語言的大作家,在英國是喬叟和莎士比亞,在法國是拉伯雷和蒙田,在義大利是但丁和薄伽丘,在西班牙是塞萬提斯和洛佩·德·維加,在德國是艾克哈特大師。從這些開端開始,錢先生一直讀到當代文學。
  • 【高訪之「大師的背影」】錢鍾書:被神化與被低估的
    無人不談錢鍾書。但,鮮有人讀懂錢鍾書。2020年是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在世人面前,錢鍾書是中國學術界的泰山北鬥,關於他的傳說很多。或者是他一排排書架地橫掃清華圖書館,或者是書店裡找不到一本他沒讀過的書,又或者是外國記者說來中國有兩個目的,一是目睹萬裡長城,二是親見錢鍾書。少為人知的是,錢鍾書平生不藏書。
  • 錢鍾書曾向楊絳求婚,被拒絕了
    錢鍾書寫給楊絳的這些「彩箋兼尺素」便塵封在故紙堆裡。1932年春,因為「一·二八」事變,蘇州東吳大學停課。一部分學生到北平各大學借讀,楊絳借讀於清華大學,有緣與被譽為「人中之龍」的無錫才子錢鍾書相識。後來楊絳的母親取笑女兒說:「阿季腳上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
  • 韋胤宗丨圖書館、藏書家與批校本——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龐鏡塘於1948年被解放軍俘虜,被判勞動改造,其藏書後流入國家圖書館、內蒙古圖書館和山東省圖書館。[⑥]二、UBC所藏批校本概況UBC圖書館所藏古籍最主要的來源還是蒲坂藏書,蒲坂藏書的主要來源是徐信符的南州書樓,因此,這批書皆或多或少與廣東有關:或者是嶺南藏書樓的舊藏之物,或者是嶺南先賢的著作刻本,或者是嶺南學者的稿本鈔本以及批校本。
  • 書非藏不能讀也
    大凡欲系統掌握一門學問,或有目的、有方向地積累一點知識,乃至要研究某一學科,有一點個人的探索發現,則非自己拿出錢來買書,甚至勤跑書店而不能辦到。有的人可能仍有疑問:現在城市裡的圖書館都建設得比較好,我們大可藉助圖書館,那裡什麼書沒有?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的確為廣大讀者閱讀書籍大大提供了方便,為推動全民閱讀、提高民族素質架設了橋梁、打開了通道,功莫大焉。
  • 巴金省吃儉用勤買書 一生藏書七萬多冊
    巴金故居現在收藏的書刊有近四萬冊,這是巴金捐贈給各圖書館後的遺存。那麼,巴金的藏書總計有多少呢?目前還難以作出精確統計,依據資料匯總:巴金捐贈給國家圖書館書刊共七千多冊,中國現代文學館九千多冊,上海圖書館6395冊,泉州黎明大學7073冊,南京師大附中六百多冊,香港中文大學七十一種1202冊(以線裝書為主),另外給成都慧園等機構也捐贈過圖書。如此算來,巴金的藏書總有七萬冊之多。
  • 【文史通義】中國經典 | 彭秋溪《傅斯年圖書館藏<傳奇匯考>考述》
    按,關於倉石氏《留學記》中《匯考》一書的信息,由梁健康先生賜示。謹此致謝。[17]《倉石武四郎中國留學記》,第141頁。[18]據湯蔓媛纂輯《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古籍題跋輯錄》,陳毅藏書章有「黃陂/陳毅」(白文,方形)、「士可」(朱文,橢圓)、「松畦野史」(朱文,長方)、「黃陂陳/毅鑑/藏善本」。
  • 嚴家炎先生藏書及文物捐贈儀式在文學館舉行
    [摘要]嚴先生在講話中說明了自己將這批藏書捐贈給現代文學館的緣由:自己之所以沒有將這批書方便就近地捐給北京大學圖書館,是由於這批書的特點決定了它在現代文學館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嚴先生在講話中說明了自己將這批藏書捐贈給現代文學館的緣由:自己之所以沒有將這批書方便就近地捐給北京大學圖書館,是由於這批書的特點決定了它在現代文學館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嚴先生的這批藏書不僅數量蔚為壯觀,而且兼顧文史、古今、中外,也因此能夠彌補多年來現代文學館自然形成的現代文學方面藏書較為突出的狀況。在嚴先生看來,文、史是不能嚴格分開的。
  • 塵封數十年,錢鍾書選唐詩首面世
    但學界不知,參與了文學所唐詩選注工作的錢先生,在官定版本之外,選了一個自己的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周絢隆撰文回憶,社科院文學所選注唐詩和宋詩的工作,同樣是始於1956年,但兩部詩選成書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宋詩沒有現成的「全宋詩」供選擇,由錢鍾書一人遍讀宋詩後選定,於1958年順利出版。
  • 有多少中國古籍存藏在美國東亞圖書館?
    後來,哈佛燕京又邀請了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所、浙江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四位專家,作為訪問學者,和我一起撰寫了當年沒有完成的善本書志,也就是用「哈佛模式」繼續將每書之書名、卷數、作者、版本、序跋以及書中的有關信息,如行款、扉頁、牌記、藏書印等揭示出來,包括書之內涵,四位專家每人都寫就了20多萬字。
  • 室雅何須大 藏書貴在精
    這是錢鍾書先生於1960至1970年代寫作的古文筆記體著作,出一本我就買一本,到現在還保存有最早的版本。我非常喜歡《管錐篇》,涉及的面深而廣,哲學、宗教、歷史、文學。更妙的是,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有見識有趣味。」伍立楊的書房裡,有他欽佩的錢鍾書先生的所有著作。  大學畢業後,伍立楊在《人民日報》工作,從單位的前輩舒展先生那裡,了解到錢鍾書先生的性格、軼事、讀書的習慣等等,非常敬仰。」
  • 中國近代藏書大家傅增湘捐贈文獻整理研討會今日開幕,重慶圖書館...
    重慶圖書館藏傅增湘捐贈文獻整理研討會在重慶圖書館開幕2000多種,2.5萬冊……近70年前,中國近代著名藏書家傅增湘捐贈給重慶圖書館這批特別的「寶貝」即將以全新面貌展現在讀者面前!12月16日上午,由重慶圖書館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的重慶圖書館藏傅增湘捐贈文獻整理研討會正式開幕。來自國家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的專家學者齊聚現場,就如何進一步發掘、利用好這些傅增湘先生當年捐贈給重慶圖書館的文獻展開了熱烈討論。
  • 全國最美的50座大學圖書館(全文)
    是一所為教學科研服務、文獻資料豐富的大型圖書館,現有藏書260萬冊,各種資料庫56種。其中古籍46萬冊,內有善本書1200餘種、明版書800餘種、《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大藏經》等均已入藏。40.安徽師範大學敬文圖書館
  • 《蘇州圖書館藏善本題跋》收書目錄
    蘇州圖書館收藏有二千二百餘部二萬二千餘冊善本,有題跋者達二百三十餘部,其中不少為名家手書題跋,不僅有重要文獻價值,還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這些題跋有些已經發表過,但大多數尚未公開。本書收錄了蘇州圖書館所藏有手書題跋(包括題詩、觀款和過錄題跋)的善本二百一十部,大體依《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分類編次,首列分類目錄,次為原書書影、題跋圖版及題跋釋文。
  • 沈師橋抱經樓、藏書五萬卷、名聞全國的私家藏書樓
    如今,中國鄉村最大藏書樓之一的沈師橋抱經樓已經被大家所遺忘,抱經樓主人沈德壽也為眾人所不知,抱經樓五萬冊的藏書也大多散失,幸有部分藏書被國家圖書館、臺灣中央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浙江圖書館、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等收藏。 今特轉載師橋沈榮恩先生最新研究文章《走近抱經樓》,供大家重新一閱抱經樓曾經的輝煌!
  • 上海最美的大學圖書館,你的母校上榜了嘛?
    簡稱包圖,為人文社科圖書館,是用當年包兆龍圖書館用剩下的錢建成的,也是我國高校中第一個接受捐獻建成的圖書館。圖書信息樓,奢華程度堪比國圖,還是《愛情公寓》的取景地!上海商學院現有藏書100餘萬冊,中外文期刊677種,1839份,電子讀物容量260G,分藏在6個院區內。
  • 被遺忘的天才吳興華:比肩錢鍾書、陳寅恪的中西通才丨讀書者說
    他有一篇學期論文,題目是《評論現代詩選各選本之得失》,為了滴水不漏,他遍讀了清華、北京國立圖書館和宋淇所藏的各種選本,然後在論文中逐一論列,內容竟超過Boynton所知。所以,宋淇認為吳興華是另一個錢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