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肉彈」襲擊火車? 車臣緣何走向恐怖主義

2021-01-07 搜狐網

  根據俄羅斯安全機構初步調查的結果,5日清晨在俄南部地區列車爆炸事件中的製造者居然是一身份不明的女自殺炸彈。這是今年以來再度發生車臣女自殺炸彈襲擊俄羅斯目標,造成重大傷亡的事件。事實上,車臣女性自殺炸彈越來越成為俄羅斯的嚴重安全隱患。

  車臣是俄羅斯聯邦領土,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喬治亞為鄰,面積約1.5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100萬,首府為格羅茲尼。車臣人驍勇善戰,信奉伊斯蘭教。19世紀,沙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高加索戰爭,於1895年把車臣併入帝國版圖。二戰期間,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把許多車臣人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被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直到1957年1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

  1991年9月6日,即在蘇聯發生「8?19」事件不久,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10月,車臣舉行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總統。11月,即在蘇聯解體的前夕,杜達耶夫頒令成立「主權國家」車臣共和國,並很快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從此,以杜達耶夫為總統的車臣既不籤署1992年的俄聯邦條約,也不參加1993年的俄羅斯議會選舉,在「獨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俄羅斯當局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於1994年12月出兵車臣。但是車臣武裝一直拒絕放下武器,致使這場內戰持續了20個月之久,杜達耶夫在戰爭中被打死。1996年底,即車臣非法武裝在俄境內先後製造兩起重大劫持人質事件後,俄軍被迫撤出車臣。1997年1月,阿?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後,仍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

    為徹底解決車臣問題,俄聯邦當局於1999年出動10萬大軍,對車臣進行封鎖和展開軍事打擊。經過空中轟炸和地面圍剿,大股車臣非法武裝被消滅,俄軍幾乎控制了車臣全境。但是,剩餘的非法武裝化整為零,部分殘餘潛入喬治亞潘基西峽谷。他們在車臣內外採取遊擊戰術,頻頻進行暗殺和恐怖活動。

  普京鐵腕惹爭議

  2000年,普京信誓旦旦地宣稱要在俄羅斯恢復法律和秩序,以及擺平分離主義氣焰日益囂張的車臣,贏得了俄羅斯人民的信任,當選總統。普京上任後,採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略戰術展開第二次車臣戰爭,官方媒體也不斷報導俄羅斯軍隊節節勝利,車臣叛匪潰不成軍的利好消息。俄羅斯總統駐南部聯邦區全權代表卡贊採夫2002年初就曾表示,俄羅斯在車臣共和國境內的反恐怖行動將在2002年內全部結束,南部地區可以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2000年7月,俄羅斯駐車臣司令莫爾滕斯庫伊中將表示,由於反政府武裝已經沒有能力組織有效抵抗,車臣局勢逐漸朝平穩方向發展,俄軍打算從車臣部分撤軍。

    不過就在俄羅斯官方的凱旋聲中,俄羅斯國內和西方國家的一些媒體卻報導了俄羅斯在車臣問題上漸入泥潭的負面消息。為此,普京下令在車臣實行新聞管制,嚴格控制關於車臣局勢的負面報導。然而這次發生在莫斯科文化宮的車臣叛匪劫持人質事件,卻將戰火燒到了普京的眼皮底下。儘管遭遇了失敗,他們發出的信號卻是令人吃驚的:車臣分離主義分子是一群亡命之徒,他們會垂死掙扎,頑抗到底。克裡姆林宮的一位官員說:「普京總統以為他已經取得了重大勝利,但他的一些高級助手卻認為,這次人質危機表明他3年來解決車臣問題的政策完全失敗了。現在情況已經很清楚,普京總統在車臣戰爭中並沒有取勝,戰火蔓延到了俄羅斯,國內,尤其是莫斯科,反對普京政策的敵對勢力將不可避免地聲勢高漲。」

  在人質危機期間,恐怖分子身纏炸藥,殘暴地槍殺人質,向俄羅斯政府發出強硬的威脅。他們只有一個要求:俄羅斯必須立即停止車臣戰爭,並從車臣和高加索地區的穆斯林國家撤走全部軍隊。事實證明,普京拒絕向恐怖分子屈服。不過,一些莫斯科人現在開始質疑普京的政策,他們懷疑俄羅斯是否為車臣戰爭付出那麼多慘重的流血犧牲,這場戰爭是否會像阿富汗戰爭一樣徒勞無功。65歲的劇作家馬克?洛佐維斯基的女兒薩莎在人質危機事件中被恐怖分子劫持,馬克在文化宮外等候消息時對記者說:「這些質疑是對車臣政策的一種合乎邏輯的推論,我不願意看到我14歲的女兒就這樣死去。」

  有人批評俄羅斯特種部隊這次援救人質行動不太成功,甚至說從歷史上來看,俄羅斯的反恐援救行動都不怎麼熟練。但實事求是地講,這次人質危機處理得還算漂亮。在雙方的緊張對峙中,幾乎沒有人認為這次危機能夠通過談判手段得到解決,綁架人質的車臣恐怖分子根本就沒有和談的意思,而且普京也絕不會跟他們討價還價。從特種部隊的行動程序上來看,特種兵行動起來必須爭分奪秒,絲毫不亂。恐怖分子的頭目巴拉耶夫聲稱如果其要求不能得到滿足,他將從凌晨6時開始槍殺人質,但他沒有遵守諾言,提前40分鐘就開始動手了。一位名叫奧爾加?車爾尼亞克的俄羅斯記者當時被困在文化宮內,她說:「看架勢,恐怖分子好像要把我們趕盡殺絕。」俄羅斯特種部隊在緊急關頭果斷行動,一舉殲滅全部恐怖分子,在被救的人質眼中,他們理所當然是大英雄。

    叛匪走向恐怖主義

    莫斯科大劇院人質救援行動勝利結束了,但是恐怖事件給俄羅斯帶來了新的困擾。克裡姆林宮一位高級官員私下裡說,俄羅斯安全部門得到情報說,車臣分離主義分子本周還將發動4次恐怖襲擊。他說,俄羅斯內務部成功地阻止了一次恐怖襲擊,但不知是何原因,另外3次恐怖襲擊未能實施。

  在這次危機發生之前,俄羅斯有關部門就接到警告,恐怖分子很可能發動襲擊。2002年9月,莫斯科各高等院校的校長接到俄羅斯安全部門的通知,提醒他們加強校園安全防範措施,因為有情報說車臣分離主義分子可能將大學作為炸彈襲擊的目標。另據來自俄羅斯特種部隊的消息說,實施劫持人質行動的恐怖分子在事發的數小時前曾在附近的另一個劇院裡演戲。普京總統對安全部門的疏漏非常惱火,克裡姆林宮的一位官員說,普京肯定會懲罰安全部門的一些高官,只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人質危機一開始,普京就將劫持人質的行動與國際恐怖主義聯繫在一起。他說,這次綁架行動是由「國外的恐怖分子精心」策劃實施的,這些國外的恐怖分子最近還在印度尼西亞的峇里島策劃實施了炸彈襲擊。「9?11」恐怖襲擊發生後,普京將第二次車臣戰爭也稱為是打擊以宗教為幌子大搞恐怖活動的極端分子,美國政府對此並不完全同意,但普京關於人質危機的說法卻引起了白宮的共鳴。

  普京的說法是一種非常聰明的政治策略,但從歷史事實來看似乎並不是很有道理。車臣的叛亂早在「基地」組織發動恐怖襲擊之前就發生了,而且不論美國的反恐戰爭怎樣進行,以及最終結果如何,車臣的分離主義分子會自行其事,不斷地折騰下去。

  車臣的叛亂屬於俄羅斯國內的恐怖主義。千百年來,車臣人驍勇善戰,民族意識極為強烈。俄羅斯政府發動的兩次車臣戰爭將車臣的大小城鎮打得千瘡百孔,死傷枕藉,自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叛匪並沒有因此滅絕,反而變本加厲,以極其兇殘的手段對俄羅斯軍民發起反擊。俄羅斯前總統葉爾欽打了兩年車臣戰爭,一方面遭遇了車臣叛匪的頑強抵抗,一方面遭遇臣撤軍,車臣獲得了實際上的獨立。

  普京上臺後,指責車臣分離主義分子於1999年在莫斯科發動了一連串的炸彈襲擊,造成300多人死亡,發誓要根本解決車臣問題,因此發動了第二次車臣戰爭。這次戰爭得到了俄羅斯大多數人民的支持,俄羅斯軍隊的戰略戰術也有了很大的改進,車臣叛匪因此節節敗退。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全國上下瀰漫著一種樂觀的氣氛,以為這一次戰爭大功告成了。

    突如其來的莫斯科人質綁架事件給俄羅斯人民的樂觀情緒猛烈一擊,它表明車臣叛匪遠沒有被清剿乾淨,他們的活動能量還大著呢。以巴拉耶夫為首的恐怖分子雖然採用了國際恐怖主義勢力慣用的恐怖手法,但此二者的目標大異其趣。巴拉耶夫要的是車臣從俄羅斯分離出去,而以「基地」組織為代表的宗教極端分子是要發動反西方的「聖戰」。

  不過儘管目標不一致,車臣分離主義分子和「基地」組織還是有可能相互勾結,沆瀣一氣。據俄羅斯情報部門掌握的資料,本?拉丹的一名同夥、出生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哈塔布曾建立了一個專門向車臣分離主義分子輸送資金的地下組織。1995年,當第一次車臣戰爭正處於白熱化階段時,哈塔布潛入車臣,與叛匪秘密勾結,成為叛匪高級指揮官巴薩耶夫的親密盟友。哈塔布憑藉他在海灣地區和一些中東國家的關係,為車臣叛匪輸送了大量的金錢和戰鬥人員。2002年年初,哈塔布被盯梢已久的俄羅斯安全部門的特工暗殺。此外,拉丹的導師和股肱之臣扎瓦希裡也曾於1996年企圖經達吉斯坦進入車臣,在車臣建立恐怖活動的新基地。不過他沒能如願,達吉斯坦警方將他逮捕並驅逐出境。

  悲劇是這樣煉成的

    巴拉耶夫可能想通過這次綁架人質事件成為車臣人心目中的大英雄,但他可能從沒想到這樣的恐怖行徑只會使車臣的分離主義分子陷入被人唾棄的絕境。

  人質危機發生後,俄羅斯民眾的反車臣情緒猛然高漲,是否擁護堅決打擊車臣分離主義分子的政策成了衡量一個人是否愛國的標準。很多憤怒的俄羅斯人一說起車臣就咬牙切齒,他們將車臣人蔑稱為「黑貨」,罵他們全是謊言家、騙子和小偷,甚至攻擊他們的宗教信仰。這種憤怒的情緒在那些圍堵在文化宮外的莫斯科人中間最為普遍,其中一個人說:「我們應該把那些人渣黑貨一網打盡,我們要告訴那些恐怖分子:每犧牲一個俄羅斯人,我們就要殺掉100個恐怖分子。」

  人質危機導致的另一個直接後果就是俄軍非但不從車臣撤出,相反還會繼續留在那裡,清剿殘餘的分離主義勢力。這一次,普京會得到更多俄羅斯民眾的支持,政治反對派很可能偃旗息鼓。

    普京目前最擔心的事情當然是巴拉耶夫的同夥潛伏在莫斯科,隨時準備再一次發動恐怖襲擊。人質危機期間,一名熟知並同情巴拉耶夫觀點的車臣人預言了事件的結果:巴拉耶夫會被打死,西方國家會強烈譴責綁架行動,俄羅斯會掀起排斥車臣僑民的浪潮。他說,車臣人不會在乎這一切,因為很多西方國家並不支持車臣的分離主義,他們拋棄了車臣叛匪,因此西方國家的反應無足輕重。他還說,每一個納稅和支持車臣戰爭的俄羅斯人都會成為車臣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

  血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狂熱的車臣分離主義分子不論男女都有這種襲擊的決心、勇氣和力量,他們贊成巴拉耶夫及其追隨者使用的戰爭方法。他們不僅是為車臣的獨立而戰,而且是因為他們覺得沒有別的出路。恐怖分子對莫斯科文化宮的襲擊帶有鮮明的車臣人的特性:膽大包天,殘酷無情,野心勃勃,完全不考慮退路。

  折中退讓的策略也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所缺乏的。當他從勝利的喜悅中清醒過來,他還是要面對那些一直存在的老問題???這些問題在車臣戰爭爆發之初就一直存在:俄羅斯軍隊高層對車臣作戰的思想不統一,指揮混亂,後勤保障跟不上,軍官貪汙腐化,部隊士氣低落,另一方面則是車臣的分離主義分子抱著必死的決心負隅頑抗???兩者之間的矛盾對立將使車臣的悲劇繼續下去。

  車臣戰爭大事記

  1991年,曾任蘇聯空軍重型轟炸機師少將師長的杜達耶夫趁「8?19事件」爆發之機,奪取車臣領導權,並在同年的大選中當選為車臣第一任總統。11月,杜達耶夫單方面宣布車臣脫離俄聯邦獨立。1944年,史達林以部分車臣人在衛國戰爭期間與德國法西斯勾結為由,將車臣人放逐至中亞地區。直至1957年,車臣人才得以返回故土。當年錯誤的民族政策為後來車臣問題的出現埋下了伏筆,而蘇聯的解體和車臣分離主義勢力的崛起,則是導致這一問題爆發的直接原因。葉爾欽政府對杜達耶夫政權一開始採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態度,只是不承認車臣的獨立,拒絕有關車臣獨立的任何談判,但允許他統治車臣。這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車臣分離主義勢力的氣焰。

  1994年,緩過氣來的葉爾欽於12月派遣4萬大軍分3路進攻車臣,開始了自蘇軍入侵阿富汗以來俄軍採取的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在此之前

  ,葉爾欽試圖與杜達耶夫通過談判解決分歧,他武裝車臣反對派,甚至暗中派遣俄軍士兵參加旨在推翻杜達耶夫政權的軍事行動。在所有的嘗試相繼失敗後,俄當局最終決定使用武力迫使杜達耶夫政權就範。

  1995年,俄軍於3月將車臣叛軍趕出首府格羅茲尼。6月,叛軍在俄羅斯南部的布登諾夫斯克的一家醫院綁架了1600名人質,與俄軍對峙了一個星期,造成至少120名人質死亡。叛軍最後挾持了150名人質為人肉盾牌,乘坐大巴返回了車臣。

  1996年1月,一支車臣突擊隊在達吉斯坦與車臣交界的基茲利亞爾一家醫院綁架了2000多名人質,隨後挾持大約100名人質逃跑。一支親車臣的土耳其突擊隊在黑海劫持了一艘渡船,將船上的200多人扣為人質,並幫助車臣突擊隊逃跑。3天後,綁匪釋放了全部人質並向俄羅斯警方投降。4月,俄軍趁杜達耶夫用行動電話與莫斯科通話時測出其位置,用精確的火箭打擊炸死了杜達耶夫。8月,馬斯哈多夫和巴薩耶夫等人率叛軍捲土重來,猛攻已由俄軍控制的格羅茲尼。俄羅斯總統駐車臣全權代表列別德隨後同叛軍達成停火協議,車臣戰事宣告結束。

  1997年1月,俄軍全面撤離車臣,馬斯哈多夫當選為車臣總統,車臣達到了實質上完全脫離莫斯科的自治。

  1999年 車臣分離主義分子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頻繁製造爆炸案,造成300多人死亡。面對分離主義分子的恐怖主義行動,俄政權內部主張

  維護國家統一、堅持打擊分離主義勢力的力量終於佔了上風。9月,當時的俄羅斯總理普京派遣10萬大軍進入車臣,展開「反恐怖行動」。普京的強硬立場為他贏得了民心,並使他在第二年3月的大選中當選為俄羅斯總統。

  2001年3月,3名車臣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從伊斯坦堡飛往莫斯科的客機,機上有162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綁匪將飛機降落在沙烏地阿拉伯城市麥地那。第二天,在其中的50名人質被釋放後,沙特特種部隊突襲了這架飛機,最後3人死亡。

  2002年5月,車臣恐怖分子在達吉斯坦製造炸彈襲擊事件,造成34人死亡。10月,車臣恐怖分子在莫斯科文化宮劫持800多名人質,最終造成119名人質死亡,50名綁匪被擊斃。(聞新芳)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中國境內恐怖主義襲擊特點與防範對策
    摘要:2013年中國境內的恐怖主義活動呈現出宗教極端思想和恐怖主義思想危害深遠、攻擊武器就地取材、以公安機關作為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公安機關獲得的預警性情報較少、處置水平顯著提升以及恐怖襲擊有向新疆以外地區擴散趨勢的特點。
  • 倫敦發生持刀襲擊 或與恐怖主義相關
    據報導稱,行兇者有著「嚴重精神問題」,警方不排除此事件可能與恐怖主義有關。   倫敦警方稱,事件大約發生在當晚10時30分,警察在接到報警5分鐘內趕到現場,制服並逮捕了行兇的19歲少年,目前他正在武裝警察看護下,在醫院接受治療。現場共有6名傷者,其中一名60多歲的女性不久後身亡,其餘5人(1男4女),警方並未公布更多傷者信息。目前襲擊地點已經被警方封鎖,並增派警力在附近巡邏。
  • 巴黎持刀襲擊案致2人傷 法內政部長稱系恐怖主義行為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法新社報導,25日,法國巴黎《查理周刊》總部舊址附近發生持刀襲擊事件,造成兩人受傷,目前嫌疑人已被逮捕。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稱,此次襲擊是「恐怖主義行為」。當地時間9月25日,法國首都巴黎發生持刀襲擊事件。
  • 教師因漫畫遭斬首震驚法國,法國總統痛斥:這是懦弱的襲擊事件
    當地時間2020年1月7日,法國紀念《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事件五周年。由塗鴉藝術家克裡斯蒂安·奎米創作的壁畫被安放在街角,這幅壁畫描繪了在襲擊事件中的遇難者形象。  情報部門疏於管控  法國總統馬克龍痛斥這場「懦弱的襲擊事件」,聲稱帕蒂是「恐怖襲擊的受害者」,並認為帕蒂被害的原因是出於「教授言論自由及宗教自由的道理」。馬克龍還表示,國家將保護並捍衛教師群體。慘案發生後,法國社交媒體反響強烈,民眾紛紛進行哀悼,「我們都是塞繆爾」的話題標籤登上熱搜。
  • 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法國將巴黎「斬首案」兇手送回車臣下葬
    截屏圖當地時間12月6日,18歲的巴黎「斬首案」兇手、俄羅斯公民安佐洛夫屍體在家鄉車臣下葬。今年10月,他在法國首都巴黎郊區殺害了一名在課堂上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形象的歷史教師,隨後他被聞訊趕來的法國警察擊斃,法國政府認定這是一次恐怖主義襲擊。安佐洛夫死後,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且經其家人申請,法國政府將其屍體送回俄羅斯。
  • 英學者駁CNN等西方媒體:「天安門襲擊」絕對是恐怖主義(全文)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11月3日刊登題為《天安門襲擊是什麼就叫它什麼:恐怖主義》(Call Tiananmen Attack What It Was: Terrorism),作者為英國阿伯丁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候選人亞歷山德羅•裡帕(Alessandro Rippa)。亞歷山德羅在文中駁斥了少數西方媒體此前「懷疑論」,稱10月28日的「天安門襲擊」絕對是恐怖主義行徑。
  • 《查理周刊》舊址發生流血襲擊 恐怖主義陰影籠罩巴黎
    達爾馬寧在一則推文中說:「我們仍處於同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戰爭中。」他表示已要求執法人員在曾經發生過恐襲的地方以及猶太教堂加強保護措施。巴黎的猶太人本周末將在猶太教堂過贖罪日。報導稱,一位警方消息人士說,25日襲擊案的主要嫌疑人年齡為18歲。
  • 防生物恐怖主義襲擊 美國HHS測試Palm PDA系統
    【賽迪網訊】美國衛生和福利部(HHS)3月21日宣布,計劃由ePocrates公司運營的網絡,向全國使用基於Palm作業系統手持電腦的醫生發送測試生物恐怖主義健康警報。  HHS部長Tommy Thompson在一份聲明中稱,這項新計劃「將允許我們利用科技技術與醫生、護士以及其它門診醫師取得聯繫,一旦發生生物恐怖襲擊時,他們能迅速診斷並治療病人。也就是說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他們已掌握了這些信息。」   HHS民間改善防護、安全與健康質量理事會(CPSI)負責管理ePocrates項目。
  • 俄羅斯媒體:中國特種部隊欲學車臣反恐經驗
    ­  外媒稱,正在古傑爾梅斯市建設的國際特種兵訓練中心負責人、車臣總統助理丹尼爾·馬丁諾夫透露,中國特種部隊領導希望在該中心訓練自己的戰士。他表示,中國同行對此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今年7月,中國安全部門代表團飛赴格羅茲尼,觀看了介紹車臣對付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經驗的視頻材料。中國人還參觀了「捷列克」快速反應特種部隊訓練中心,特種軍人在那裡為他們進行了展示表演。­  12月6日至10日,在卡德羅夫總統指示下,馬丁諾夫和聯邦國民近衛軍局車臣分局局長沙裡普·傑利姆哈諾夫率領俄方代表團對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進行了回訪。
  • 英國倫敦遭遇恐怖襲擊 襲擊者受國際恐怖主義鼓動
    英國倫敦周三發生十餘年來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最新消息,英國警方表示,倫敦襲擊案共有5人死亡,40人受傷。死者包括嫌犯、兩位行人和一名警察。襲擊加劇了英國的動蕩感。  英國警方表示,襲擊者受到國際恐怖主義鼓動;目前不會就襲擊者身份置評。警方認為倫敦攻擊事件背後有與伊斯蘭相關的恐怖主義
  • 2004年全球恐怖襲擊盛行 十大事件震驚世界
    回首即將過去的2004年,我們不難發現,儘管國際社會加大了反恐力度,但恐怖襲擊仍然是籠罩在各國人們心頭的一道揮之不去的陰霾。2001年的9·11事件就像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盒子,恐怖襲擊在此後的3年中幾乎構成了國際新聞的「主旋律」,2004年尤其如此。以下是我們按照襲擊規模、傷亡人數以及全球影響力等因素排列的2004年全球十大恐怖襲擊事件。
  • 聚焦29歲車臣總理:主張一夫多妻熱愛足球[組圖]
    數次逃過暗殺   1994年─1996年車臣戰爭期間,老卡德羅夫曾站在杜達耶夫分裂主義勢力一邊,與俄聯邦軍隊對抗。1999年8月車臣反恐怖行動開始後,老卡德羅夫改變了原來的立場,支持俄聯邦軍隊在車臣的軍事行動,由此遭到車臣非法武裝追殺,小卡德羅夫則與父親一道開始了一段充滿血腥的動蕩生活。
  • 3名車臣女孩就這樣從ISIS那裡騙錢
    3名車臣女孩因行騙ISIS被警方逮捕。圖片來源:RT News  賺錢的同時還能反恐,別弄錯,這裡說的不是北京居委會的大爺大媽,而是車臣的三名女孩。據俄羅斯媒體RT News報導,車臣警方最近以「欺詐」罪名逮捕了三名從ISIS招募機構騙錢的女孩。  其具體做法是,在社交網站上設立假的帳號,發布一些傾向於ISIS的言論,然後等待ISIS招募人員聯繫,讓對方相信自己迫切希望加入ISIS但苦於沒有去敘利亞的盤纏。等到收到對方從匿名帳戶寄過來的錢時,註銷帳號。
  • 俄羅斯車臣地區的宗教化教訓,警惕中國西部宗教阿拉伯化!
    事實上,伴隨著國際恐怖主義的不斷蔓延,以及西部人口結構的變化,在中國的西部新疆、甘肅和寧夏等地,宗教影響力正在顯示出愈來愈難以控制的局面。首先,在國際恐怖主義不斷擴散的推動下,中國部分地區的宗教正在走向極端化,甚至出現阿拉伯化的傾向。
  •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恐怖主義及其影響
    其原生的民族問題、宗教問題和獨立問題逐漸和新生的經濟博弈、文化裂變、政治訴求等相勾連,使俾路支恐怖主義在襲擊手段、襲擊目標、襲擊對象和力量成分等方面發生了新的變化,並對巴基斯坦的政權統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際形象及對外關係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的俄軍航空兵
    特別是在12月21日至24日期間,蘇-24M前線轟炸機襲擊了格羅茲尼市郊的軍營和鞏固防禦地區、市內「紅錘」廠坦克維修車間、車臣總統府周圍杜達耶夫分子陣地及車臣電視中心天線設施,車臣境內的非法武裝正是通過衛星天線保持聯繫、協調行動的。
  • 在紐西蘭槍擊案中,直播襲擊成了恐怖主義最有效的幫兇?
    圖/法新社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稱此次槍擊案為「恐怖襲擊」,並表示案發那天「是紐西蘭最黑暗的一天」。本次槍擊案是紐西蘭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她還表示,該嫌疑犯還打算繼續他的襲擊,紐西蘭警方在他的車上找到了其他兩件武器。在談及受害者時,傑辛達·阿德恩表示,槍擊案的受害者中有難民和移民,而「他們是我們的一分子」,而兇手在紐西蘭沒有容身之地。
  • 倫敦橋恐怖襲擊
    11月29日英國倫敦橋發生恐怖襲擊,兇手烏斯曼·汗殺死兩人,重傷三人,三個路人聯手將其打倒在地:三劍客太帥了,現實永遠高於藝術。烏斯曼·汗2010年因參與恐怖主義襲擊被捕,2012年被判16年,為什麼2018年就能放出來?
  • 恐怖主義及反恐詞彙
    美國總統歐巴馬已經宣布本•拉登死亡了(詳情可見:視頻:歐巴馬宣布賓拉登死亡演講全文(中英)),本•拉登Osama bin Laden之死會導致恐怖主義襲擊潮捲土重來麼?不管真假與否,各類考試一定會開始出現此類話題,讓我們先來學學恐怖主義terrorism的相關詞彙和表述吧!
  • 西媒盤點美國9·11後世界主要恐怖襲擊事件
    ——2002年10月12日:印尼峇里島的夜總會營業區遭汽車炸彈襲擊,造成202人死亡,死者中的大多數人是來自21個不同國家的遊客。——2002年10月23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一家劇院遭車臣武裝分子襲擊。事件造成129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