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的俄軍航空兵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1995年春的北格羅茲尼機場

俄軍直升機正在釋放幹擾彈


俄軍米24攻擊直升機


漢卡拉機場上的米-8直升機

  序言

  10多年前,在俄羅斯北高加索這一多事之區,爆發了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聯邦軍隊與前蘇聯將軍杜達耶夫領導的車臣叛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俄軍,特別是攻打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地面部隊,遭受巨大傷亡,世人為之側目,對蘇聯解體後俄軍戰鬥力迅速衰退、戰鬥表現如此糟糕感到異常驚訝。不過,俄軍各部隊在戰爭中的表現並非一無是處,其中,俄軍航空兵集群的戰鬥表現就非常突出,不僅一舉摧毀了車臣非法武裝的空軍部隊,而且多次支援地面部隊,對車匪實施打擊,戰爭後期還成功實施特種行動,消滅了匪首杜達耶夫。

  遺憾的是,時至今日,全面、客觀、詳細、審慎介紹俄軍航空兵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戰鬥表現的文章並不多。俄羅斯國內外一些媒體的報導常有偏頗,各種傳言、臆測層出不窮,杜撰現象時有發生,有媒體報導俄軍飛機不經選擇地轟炸車臣城市和鄉村民房、學校、醫院等平民目標。1995年2月底,在格羅茲尼事實上已被俄軍攻佔時,還有媒體報導稱俄軍1架圖-160戰略轟炸機整夜都在向車臣首府投擲10噸重的炸彈(還好,沒說成是原子彈)。有軍事航空雜誌「栩栩如生」地描寫了車臣L-39「信天翁」教練戰鬥機與俄軍蘇-24前線轟炸機傳奇空戰以及杜達耶夫空軍對俄聯邦部隊實施空中打擊的場景,也有軍事文章描繪俄軍飛行員無能、貪生怕死、血腥殘忍。總之,出現了大量不實報導。那麼,1994年12月至1995年6月第一次車臣戰爭主動戰事期間,車臣上空到底發生了什麼?俄軍航空兵到底在與什麼樣的敵人作戰?因何作戰?怎樣作戰?戰果如何?傷亡幾何呢?

  俄軍戰地記者維切斯拉夫·康德拉季耶夫通過全面調查,結合自己的採訪報導和戰地考察結果,詳細、客觀地回答了上述問題。

  徹底摧毀車臣空軍

  第一次車臣戰爭全面打響之際,俄軍航空兵一戰成名,對車臣空軍基地實施先發制人打擊,徹底摧毀敵方空軍設備,奪取絕對制空權。

  一切都要從1992年俄軍在政治壓力下從車臣倉促撤離為杜達耶夫留下大量空軍裝備說起。當時,俄軍在卡利諾夫斯卡亞空軍基地為杜達耶夫匪幫留下了80架L-29「海豚」教練戰鬥機、39架L-39「信天翁」教練戰鬥機、3架米格-17殲擊機、2架米格-15UTI教練殲擊機、6架安-2、2架米-8直升機。在格羅茲尼郊外的漢卡拉機場,車臣人得到了69架L-29、72架L-39飛機。這樣,車臣非法武裝一下子擁有了數量龐大的空軍裝備,除8架直升機外,杜達耶夫共得到了265架可用於作戰的飛機,超過了奧地利、芬蘭、葡萄牙等許多歐洲國家空軍戰機數量。所有「海豚」和「信天翁」教練戰鬥機都有通用彈架,可掛載2枚UB-16飛彈或250千克重的航空炸彈。

  車臣非法武裝擁有3個空軍基地:漢卡拉、卡利諾夫斯卡亞和北格羅茲尼機場。1994年,車匪開始積極準備利用堅硬的公路路面作為起飛跑道,進行相應訓練,以提高空軍裝備在戰時的應變能力和生存能力。車臣空軍基地還擁有相當不錯的防空火力網,由ZSU「石勒喀」自行防空火炮系統(8-10套)、ZU-23高炮、可攻擊空中目標的DSHK機槍組成。

  當然,要準確評估車臣非法武裝的空軍實力,不分析其空軍裝備狀況和人員構成情況是不夠全面的。根據俄聯邦情報部門1994年11月前的報告,在車臣250多架戰機中,約100架(不足40%)具有戰鬥能力,處於戰備狀態。其餘飛機要麼有故障,要麼已被拆卸。車匪飛行人員的構成情況更不理想,據媒體報導,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前,杜達耶夫只有幾十名經過培訓的飛行員,俄國防部陸軍防空兵司令部提供的數字最為具體:41名。不過,從杜達耶夫公開宣布車臣獨立之日起,事實上並未對飛行員進行噴氣式飛機戰鬥培訓。派到土耳其學習飛行的學員(40-100人)也沒有一人能在戰前學成歸來。大部分車臣飛行員都不是專業戰鬥人員,要麼是從退役人員預備隊中徵召來的,要麼是民航飛行員,或者是僅經過基礎飛行培訓的人,實戰技能較低,對他們來說,最合適的角色就是充當自殺式飛行員:撞機。當然,車臣非法武裝確實有一批有經驗的僱傭兵飛行員,他們曾在格羅茲尼上空進行過編隊飛行表演,技術相當不錯。

  1994年11月26日,在反杜達耶夫的車臣反對派部隊攻打格羅茲尼徹底失敗以後,所有人都終於明白,只有動用俄聯邦部隊才能制止北高加索地區武裝分離主義分子的非法活動。11月27日,俄軍開始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準備發動旨在摧毀車臣非法武裝、恢復憲法秩序的軍事行動。

  11月29日晚,俄空軍集群開始在北高加索軍區幾個基地和作戰機場集結,共調集140架戰機,主要是蘇-25強擊機、蘇-22M殲擊轟炸機、蘇-24前線轟炸機,主力來自第4空軍集團軍,隨後補充了來自俄羅斯其他地區的偵察、轟炸和遠程航空兵部隊。與此同時,北高加索軍區陸軍航空兵部隊在莫茲多克、別斯蘭、基茲利亞爾機場集結,成立陸航兵集群,共調用55架直升機,主要機型是米-24武裝攻擊直升機(25架)、米-8(28架)、米-6(2架)武裝運輸直升機。軍事運輸航空兵集群調集了30架運輸機,主要機型是安-12、安-22、安-26、安-124、伊爾-76,開始向莫茲多克、別斯蘭空軍基地運送俄聯邦部隊人員和戰鬥裝備。由12架米-8MT直升機組成的俄聯邦內務部內衛部隊航空兵團也開始飛赴衝突地區。

  最先投入軍事行動的是蘇-24MR偵察機,從11月底開始,對車臣空軍基地和其他軍事目標實施空中偵察、航空攝像偵察。偵察結果充分證明,杜達耶夫分子正在準備軍事行動,緊急設立防禦哨,建設鞏固防禦地區,挖掩體,裝甲設備已佔據戰鬥陣地,開始向機場運送燃油和航空彈藥,到11月30日前,至少已有1個「信天翁」大隊(12架L-39戰機)已處於完全戰備狀態。

  俄軍領導層非常清楚,一旦戰事爆發,無論是對俄陸軍部隊即將開始的行動,還是對俄羅斯城市中的平民,車臣非法武裝航空兵部隊都將構成最為嚴重的威脅。俄軍決定先發制人,立即對車臣機場進行一系列大規模突襲,就地徹底摧毀杜達耶夫空軍集群。

  12月1日凌晨,俄軍蘇-25強擊機編隊對卡利諾夫斯卡亞、漢卡拉機場發動突然襲擊,密集轟炸,發射無控火箭彈和爆破彈,摧毀了車臣兩個機場上包括L-29、L-39、米格-17、米格-15UTI在內的所有飛機。車臣飛機沒有1架能及時升空作戰,不過,這些飛機大部分也都是沒有戰鬥力的。由於行動相當突然,車臣防空系統驚惶失措,未能按照杜達耶夫的指令開火反擊,沒有擊落1架俄軍飛機。當天下午,北格羅茲尼機場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10架安-2直升機、3架米-8直升機、6架圖-134客機(其中包括杜達耶夫的專機)、1架圖-154客機被摧毀。俄軍蘇-25強擊機精心選擇攻擊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只攻擊機場上的飛機,儘量不破壞跑道、塔樓等基礎設施,以備俄軍日後使用。車臣3個機場的起降跑道基本上沒有受損,塔樓和其他基礎設施遭受的損失也非常小。儘管在空襲北格羅茲尼機場時,車臣非法武裝的防空系統猛烈開火反擊,卻未能對俄空軍攻擊集群造成任何損失。

  就這樣,車臣空軍不光彩地結束了自己的存在,俄聯邦部隊在機場上的唯一損失是在1995年2月,陸軍部隊攻佔了卡利諾夫斯卡亞機場後,一名內衛部隊士兵在查看一架被摧毀的L-39飛機座艙時,不慎觸動了座椅彈射按鈕,結果被當場撞死。

  杜達耶夫在得知自己的航空兵被徹底摧毀後,異常沮喪,但為了鼓舞士氣,欺騙公眾,特意向俄空軍總司令傑伊涅金髮了一份電報:「祝賀您奪取制空權,但我們將會在地面相見!杜達耶夫將軍。」

  1994年12月上旬,俄空軍還對格羅茲尼西北郊「卡塔亞馬」鞏固防禦地區、沙林斯基坦克團基地實施了空中打擊。

  奪取完全制空權

  根據俄聯邦總統葉爾欽的命令,12月11日7點整,聯邦部隊從北、東、西三個方向越過車臣邊境,正式展開地面行動。此後,俄軍事航空兵的主要任務轉變為掩護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鎮壓非法武裝抵抗中心、打擊敵方軍事後勤保障目標。

  從正式展開軍事行動之日起,俄軍就遭遇到了車匪有組織的頑強抵抗。杜達耶夫分子在鞏固陣地上部署了大量防空設備,有些輕敵的俄軍航空兵遭到不小的損失,僅在12月12日一天,就有4架米-24武裝直升機被車臣地面火力擊中,受到戰鬥損傷。杜達耶夫軍隊防空設備主要由裝配在卡馬茲底盤上的ZU-23移動式高炮系統(約40套)、裝配在切諾基吉普、豐田越野車、俄制UAZ-469越野車上的DSHK高射機槍(80多挺)組成,另外還有20套「石勒喀」自行防空系統,其中至少數套系統採用無線電雷達制導方式,能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對俄軍飛機和直升機實施視距外瞄準攻擊。

  杜達耶夫分子少量裝備的「箭-3」、「針-1」、「毒刺」可攜式防空飛彈系統也對俄軍航空兵構成了不小的威脅。戰鬥飛行期間,俄軍飛行員受到了這些飛彈的攻擊,由於及時拋射熱誘餌,加上武裝分子缺乏培訓,不太會使用這麼複雜的武器,俄軍沒有1架飛機被可攜式防空飛彈擊落。

  為反擊低空飛行的俄軍飛機和直升機,武裝分子使用最多的武器是RPG-5、RPG-7手提式反坦克火箭筒。在12月份攻佔格羅茲尼要衝的戰鬥中,俄軍1架米-24直升機主減速器被杜達耶夫分子火箭彈擊中,當即著火,儘管如此,飛行員還是在40分鐘內成功駕駛嚴重受損的直升機返回機場,平安著陸。

  當然,不是所有的直升機受到攻擊後都能安然返回。12月14日,俄空軍首次遭受人員損失,在新沙洛伊地區,1架運送水果和藥品的米-8直升機被地面機槍火力擊落,飛行員成功駕駛受損直升機迫降在杜達耶夫分子控制的地區,機長列斯科夫中校和飛行員沙普雷金大尉被武裝分子當場殺害,身受重傷的機械師傑維亞特科夫上尉被俘後不久也不幸遇難。幾天後,武裝分子又使用RPG火箭筒擊落俄內衛部隊1架運送聯邦部隊傷員的米-8MT直升機,機上所有人員全部遇難。

  車臣冬季惡劣的氣象條件也使俄軍航空兵在執行戰鬥任務時面臨較多困難,整個12月內僅有兩天天氣晴朗,其餘時間全是陰天,大霧瀰漫,嚴重影響了電視和雷射制導高精武器的使用。俄空軍總司令傑伊涅金下令調派蘇-24M前線轟炸機投入戰鬥,使用無線電雷達定位系統,對視距外目標晝夜實施炸彈攻擊。特別是在12月21日至24日期間,蘇-24M前線轟炸機襲擊了格羅茲尼市郊的軍營和鞏固防禦地區、市內「紅錘」廠坦克維修車間、車臣總統府周圍杜達耶夫分子陣地及車臣電視中心天線設施,車臣境內的非法武裝正是通過衛星天線保持聯繫、協調行動的。12月22日,眾多武裝分子在舊孫扎→別爾卡特→尤爾特公路上集結,向格羅茲尼東北郊進發,4架蘇-24M轟炸機及時出動,使用FAB-500航空炸彈對武裝分子隊伍實施攻擊,同時炸毀了孫扎河大橋。

  12月21日,時隔3年之後,俄軍事航空兵部隊重新恢復了對車臣領空的完全控制。自此日起,俄軍A-50遠程預警指揮機長期留空,在武裝衝突地區及附近地區製造密集的雷達場,監視敵情,指揮航空兵作戰。2-6架米格-31、蘇-27殲擊截擊機在車臣上空進行不間斷的戰鬥巡邏,阻止武裝分子通過空中走廊從境外運來武器和增援力量。此後,杜達耶夫分子與境外的空中聯繫渠道被徹底切斷。

  協助攻克格羅茲尼

  從12月24日開始,為爭取輿論,俄軍航空兵對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轟炸暫時停止,但對市外軍事目標的空中打擊仍在繼續。此間,為分隔戰鬥區,俄軍開始使用圖-22M3遠程戰略轟炸機,主要用於轟炸武裝分子在阿爾貢、古傑爾梅斯、沙利地區的集結地和推進線路。

  12月29日,天氣狀況好轉,但是,由於葉爾欽總統禁止轟炸格羅茲尼,俄陸軍新年攻城行動只能在沒有空中支援的情況下進行,這也是俄軍在攻打車臣首府之初遭受較大傷亡的原因之一。直到1月3日,蘇-25強擊機和蘇-24轟炸機才開始重新投入使用,但規模有限,只是應地面部隊的請求,壓制抵抗分子據點,阻止杜達耶夫分子增援。

 
技術人員在裝配彈藥
 
擊中地面目標
 
 
蘇-25發射KH-25空地飛彈
 
 
俄軍卡-50攻擊直升機

  攻打格羅茲尼時,俄軍與杜達耶夫分子展開巷戰,戰線拉得過長,有時俄軍和車臣武裝之間的距離僅有幾十米,此時俄軍航空兵提供火力支援時,對飛行員和航行引導員的瞄準轟炸精度要求特別高。實戰結果令人遺憾,據參加過格羅茲尼攻奪戰的俄軍空降兵和步兵講,由於瞄準誤差較大,引導不準,多次發生誤炸事件,已被俄軍完全攻佔的樓房經常遭到已方航空兵航彈和無控火箭彈的襲擊,損失較大。儘管如此,俄軍航空兵還是在攻佔格羅茲尼的戰役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95年1月初,蘇-24轟炸機發射KAB-1500L雷射制導航彈,一舉摧毀了阿爾貢河上通往格羅茲尼東郊的兩座公路大橋,車匪一直通過這些橋梁向戰事地區運送預備隊。攝像控制數據表明這種雷射制導航彈精確度較高,轟炸效果非常好。高精武器的使用保障俄軍航空兵在較差氣象條件下,對車匪火力點、裝甲設備等小型目標乃至格羅茲尼市內設施不斷實施精確打擊。為保障戰區夜間偵察,圖-22M3還向格羅茲尼上空定時投擲照明彈,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壓制了杜達耶夫匪幫小股顛覆隊夜間在俄軍後方的破壞活動。

  此間,俄空軍航空兵最成功的精確打擊戰例是對格羅茲尼市防禦中心、杜達耶夫總統府的轟炸。在格羅茲尼攻奪戰打響之初,俄軍本想保持城內基礎設施的完整,特別是總統府,但在付出血的代價後終於明白,要想不費吹灰之力攻佔車臣首府是絕對不可能的,俄軍被迫與車匪展開殘酷的巷戰,攻佔每一幢樓房,每一個街區,逐步推進,此時,摧毀非法武裝總指揮部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俄聯邦部隊攻入格羅茲尼市中心之前,航空兵開始對車臣總統府實施毀滅性的精確打擊。

  總統府是原蘇共格羅茲尼州委辦公大樓,由於地處高加索地震多髮帶,樓房建造得非常堅固,抗震性能較強,裡面潛藏了500名武裝分子。俄軍炮兵對其實施的火力轟炸未能取得預期效果,決定動用空軍戰機,使用能摧毀鋼筋水泥掩體的BETAB-500航彈和S-24重型無控火箭彈。1月17-18日,只要天氣狀況有所好轉,適宜戰鬥飛行,俄軍強擊機就開始對總統府實施轟炸,結果準確命中了樓房下面杜達耶夫的地下指揮掩體,杜達耶夫本人當時在市外,逃過一劫,後來在山區使用衛星電話通信時,信號被俄軍截獲,等候在空中的1架蘇-25強擊機發射1枚精確制導炸彈,杜達耶夫被當場炸死。

  俄軍沒有公布轟炸車臣總統府時的車匪具體傷亡數字,不過,傷亡不會太小,僅地下掩體內就至少有130名車匪被炸死。更重要的是,空襲總統府對車匪負隅頑抗的心理造成了沉重打擊,俄軍截獲的無線電通信內容表明,在總統府內據守頑抗的武裝分子開始慌亂,很快不戰而退,僅留幾個狙擊手把守,企圖施放冷槍,與俄軍同歸於盡。

  1月19日,格羅茲尼攻奪戰迎來了重大轉折點,俄軍第20伏爾加格勒近衛師偵察營攻佔了總統府,消滅了潛伏的狙擊手。杜達耶夫分子撤離市中心,在所謂的「防禦後方」,即格羅茲尼南部和東南部、卡塔亞馬和黑河鞏固防禦地區,繼續頑抗,但士氣已明顯低落。在格羅茲尼米努特卡廣場地區集結的車臣非法武遭到俄軍一系列火炮和空襲,杜達耶夫分子主力開始撤離車臣首府,逃往南部山區。為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戰機,俄空軍前線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控制了車匪企圖從格羅茲尼突圍、逃離的公路,共摧毀車匪2輛裝甲運輸車、50多輛運送武裝分子的卡車和汽車。

  在地面部隊攻佔北格羅茲尼機場之後,俄陸軍直升機部隊立即開始在此機場部署。1月18日,俄軍第一軍事運輸飛機在此機場著陸,從2月初開始,機場進入完全工作狀態。

  當然,俄軍航空兵的戰鬥行動並不局限于格羅茲尼。1月25日,18架蘇-25強擊機摧毀了杜達耶夫分子在巴穆特西北俄戰略火箭軍原洲際彈道飛彈陣地4個發射井內的地下彈藥和軍事物資倉庫。阿爾什德村北另外一個大型彈藥庫也被俄軍蘇-25戰機摧毀,車臣武裝分子有生力量和裝甲設備在沙利鎮的集結地也遭到空襲。

  不過,對陸航兵直升機飛行員來說,1月25日也是最為黑暗的一天,當天2架米-24直升機在戰鬥中被擊落,2名飛行員遇難。

  俄空軍戰機成功地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損失,12架強擊機被地面防空火力擊中,都只是受到不同程度的戰鬥損傷,最後全部安全返回機場,其中1架飛機穩定儀被擊中,另外1架戰機的一臺發動機被擊中,其餘飛機都是被子彈或炮彈擊中。2月3日,首次遭受人員傷亡,1架蘇-24轟炸機在濃霧中低空飛行,不慎撞在切爾夫列納亞車站東南的山上,機毀人亡,事故原因可能是機載導航系統故障。2月4日,在對車臣-阿烏拉居民點以南2公裡處的車匪支撐點進行打擊時,1架蘇-25強擊機被車匪「石勒喀」防空系統火力擊落,飛行員巴伊羅夫少校成功彈射,其後命運不詳,極有可能在著陸後就被武裝分子當場打死。

  2月6日,俄聯邦部隊強渡孫扎河,幾乎沒遇到抵抗,很快肅清了「防禦後方」的武裝分子。在攻打車匪在格羅茲尼市最後抵抗中心的戰鬥中,俄軍積極使用航空兵部隊,對黑河和卡塔亞馬鞏固防禦地區實施猛烈的轟炸,特別是在黑河地區,車匪有較強的防空掩護。為避免損失,陸航兵直升機首次使用此前作戰條令中未曾規定的戰術:在飛機處於上仰狀態時發射S-24型無控火箭彈,飛彈射程增加到6-7公裡,在杜達耶夫分子防空兵器殺傷區域外實施攻擊。當然,使用這種戰術會降低命中精度,但在對地面目標實施打擊時,彈藥命中精度還是非常令人滿意。之後,陸航兵開始廣泛使用這種戰術。

  空軍前線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通常聯合行動,執行戰鬥任務。2月10日,11架米-24直升機和6架蘇-25強擊機對車匪在黑河鞏固防禦地區的工事實施系列打擊,陸軍直升機不僅攻擊事先選定的目標,應地面部隊呼叫轟炸臨時目標,還自由獵殺敵方各種目標。類似突襲風險較大,因為獵殺行動通常要在敵佔領土上空進行,如在古傑爾梅斯地區的行動中,米-24中隊3次單獨搜索和消滅目標,前兩次非常成功,摧毀了1輛裝甲運輸車、1套自行防空火炮系統、1個彈藥庫,但在第三次行動時,已有防備的武裝分子進行反擊,3架直升機被車匪ZU-23高炮和輕武器密集火力擊中,嚴重受損,其中1架在俄軍陣地上緊急迫降,後因損傷過大無法維修而提前退役,幸運的是,沒有遭受人員傷亡。

  3月初,俄軍完全解放了格羅茲尼市及其郊區,把武裝分子趕到了南部山區,迎來了暫時的平靜局勢,可以對前期戰鬥情況進行簡單的總結。從1994年12月1日到1995年3月17日,俄空軍航空兵在車臣共摧毀敵方265架教練戰鬥機、3架直升機、20輛坦克、25輛裝甲運輸車、6套自行防空系統、10門火炮、130多輛軍用汽車,炸毀7座橋梁、數個彈藥庫、幾個燃滑油料和彈藥庫以及其他軍事目標。此間,俄空軍共有2架戰機墜毀,14架戰機被地面防空火力擊中受到戰鬥損傷,所有受損戰機經過維修後全部重返戰鬥行列。俄陸軍航空兵在1995年6月中旬前的主動戰事階段內,也消滅了敵方大量目標,同時也遭受了較大損失,僅在前3個月內就徹底損失了5架直升機(2架米-8、3架米-24),9名飛行員犧牲。

  乘勝追擊,繼續剿匪

  1995年3月6日至3月20日期間,車臣局勢相對平靜。已攻佔格羅茲尼的俄軍部隊推進到阿爾貢市附近要衝,但是,俄軍沒有乘勝追擊,及時攻下阿爾貢,反而試圖與杜達耶夫分子進行談判。俄當局很快明白過來,武裝分子根本沒有和談誠意,只是利用談判時間獲得寶貴的喘息之機,重新部署,鞏固防禦陣地。俄聯邦部隊北高加索集群司令部預見到雙方隨時可能重新開戰,隨即加強了車臣及其附近邊界地區的力量,部署在莫茲多克、別斯蘭、北格羅茲尼機場的陸航兵直升機數量從55架增加到了105架,其中米-24武裝直升機佔了52架。

  為阻止車匪補充預備隊人員,增強實力,俄空軍前線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對杜達耶夫分子在沙利、阿塔吉、梅斯克爾-尤爾特、沙阿米-尤爾特地區的集結地多次實施飛彈和炸彈襲擊。3月21日夜,俄軍發動攻勢,當晚,北方集群摩步兵和海軍陸戰隊團團包圍了阿爾貢市。3月22日,車臣武裝分子在坦克掩護下企圖從沙利和古傑爾梅斯方向解除俄軍對阿爾貢市的包圍,俄空軍強擊機和陸航兵武裝直升機隨即起飛參戰,發射「強擊」制導飛彈摧毀車匪9輛坦克和裝甲車,發射S-8無控火箭彈大量殺傷車匪步兵。杜達耶夫分子遭受較大傷亡,無力與俄軍正面對抗,紛紛逃離。3月23日,俄軍解放阿爾貢市。3月30日,俄軍解放車臣第二大城市古傑爾梅斯。

  與攻打格羅茲尼不同,在解放阿爾貢和古傑爾梅斯時,俄軍航空兵的行動沒有對城市造成較大破壞,僅對市郊車匪火力支撐點和裝甲設備陣地實施精確打擊,杜達耶夫分子也很明智地放棄頑抗,放棄可能會造成較大傷亡的巷戰戰術,幾乎沒有抵抗就撤到山區,化整為零,從事偷襲活動。

  3月31日,俄聯邦部隊經過激烈戰鬥,攻佔沙利市,車匪在此部署的1個坦克團主力被基本消滅,為避免平民傷亡,俄軍攻城時未使用航空兵。

  進入4月,車臣上空的氣象狀況改善了許多,冬天的濃霧開始散去,大部分時間都是明天,太陽高照,俄軍強擊機和武裝直升機可以大顯身手了。4月8-9日,陸航兵武裝直升機對杜達耶夫匪幫阿布哈茲營在薩馬什基村東南森林地帶的鞏固防禦陣地實施密集打擊。4月中旬,俄軍對750-1000名武裝分子據守的巴穆特村發動猛烈攻勢,車匪裝備精良,有裝甲運輸車、野炮、迫擊炮,戰鬥比較殘酷。4月15日,俄軍對該村的第一次衝鋒未能成功,參與強攻的部隊遭到佔據制高點的武裝分子瘋狂反擊,被迫撤退。4月17日,陸航兵和前線航空兵開始對車匪在巴穆特村內及其附近的火力點和支撐點實施轟炸,車匪遭到較大損失,放棄頑抗,逃往山中。18日,俄聯邦部隊佔領巴穆特村,當地長老與俄軍指揮官進行談判,保障再不允許非法武裝分子進入山村,俄軍隨即撤離該村。

  從沙利和巴穆特戰役中,可以發現俄軍航空兵新的戰鬥使用特點:儘量減少航空兵的戰鬥參與,力圖避免無辜平民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地面部隊通常在航空兵未對攻擊目標實施預先打擊的情況下發動進攻,僅在遭到頑抗後才會呼叫強擊機和武裝直升機提供火力支援。不過,這種新的作戰實踐雖然明顯減少了平民的傷亡,卻增加了俄軍損失,是以俄軍士兵鮮血為代價的。1995年5月底,當主要戰事轉移到人煙相對稀少的山區後,俄軍才放棄這種戰術,重新加大航空兵的戰鬥使用力度。

  經過4月份的戰鬥,俄軍確立了對大高加索山脈下車臣所有平原地區的控制。4月26日,葉爾欽總統籤署命令,宣布為慶祝衛國戰爭勝利50周年,暫停在車臣境內使用武力,停火期限為4月28日至5月12日。

  與此前談判停火時一樣,杜達耶夫分子充分利用這一難得的喘息之機補充力量,鞏固陣地,同時絕不放棄襲擊俄軍檢察站和車隊的機會。俄軍也沒有放鬆警惕,航空兵繼續在車臣上空巡邏和偵察飛行。4月30日,俄軍航空兵在車臣東南吉利亞內村上空巡邏飛行時,遭到武裝分子襲擊,1架米-24直升機被高射機槍火力擊中,飛行員使出渾身解數駕駛嚴重受損的直升機飛離車匪控制的地區,在達吉斯坦境內迫降,飛行員沒有受傷,直升機徹底報廢。此間第二起類似事件就沒這麼幸運了,5月5日,2架蘇-25強擊機在別諾伊村上空巡邏飛行,薩拉別耶夫少校駕駛蘇-25長機低空飛行越過一座山丘時,車匪在側翼山坡處使用DSHK機槍突然襲擊,子彈穿透了非裝甲防護的座艙蓋玻璃,飛行員被當場打死,飛機迅速垂直墜落,瞬間撞上地面。

  在俄軍停火期間,杜達耶夫分子秘密向格羅茲尼地區調集大批部隊,5月14日,開始用迫擊炮和無後座力炮對俄軍佔領的車臣首府進行狂轟濫炸,企圖奪回格羅茲尼。俄軍隨即發起反擊,15日,聯邦部隊在航空兵火力支援下擊潰了來犯的武裝分子。

  5月15日,俄軍向車臣山區縱深推進,發動大規模攻勢,試圖徹底擊潰武裝分子。俄軍與車匪在沙託伊、維堅斯克、沙利、奧列霍沃、謝爾任-尤爾特、諾扎伊-尤爾特地區展開激戰。車臣武裝分子藉助山勢,頑固抵抗,千方百計阻止俄軍攻勢。為支援地面部隊在沙託伊地區的攻勢,俄軍航空兵首次使用直升機向敵後空降特種部隊分隊。

  5月下旬,俄軍航空兵在車臣展開了更大規模的戰鬥行動,蘇-25強擊機、米-24直升機、內衛部隊米-8MT直升機對武裝分子部署陣地和支撐點實施猛烈空襲,摧毀車匪的裝甲 設備、彈藥倉庫、指揮所。蘇-24M轟炸機大量使用KAB-500L、KAB-500KR雷射和電視制導炸彈等高精武器,對車匪實施精確打擊。5月21日,1架蘇-24M轟炸機在達古-博爾佐伊村西南發射1枚KAB-500KR制導航彈,一舉摧毀一夥武裝分子佔據的樓房。5月24日,1架蘇-24M轟炸機在4000-5000米空中,在800-900公裡/小時的飛行速度下,發射2枚KAB-500L制導航彈,直接命中目標,把佐內村南部一個山洞內的車匪秘密彈藥庫徹底摧毀。

  此間,陸航兵直升機飛行員每天完成5-6架次戰鬥飛行任務,這種作戰強度是俄軍飛行員在二戰以後任何一次軍事衝突中從未經歷過的。除對地面進攻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外,陸航兵直升機還積極參加旨在摧毀滲透到俄軍後方的杜達耶夫分子恐怖顛覆活動隊的戰鬥任務,5月24日,就在這樣一次行動中,1架米-24直升機在車臣-阿烏拉鎮附近被擊落,1名飛行員當場死亡。

  武裝分子撤退到車臣南部山區以後,把指揮所建在了韋傑諾村,俄軍航空兵對韋傑諾村車匪指揮部的精確打擊堪稱經典。5月28日,俄空軍1架蘇-24轟炸機發射1枚KAB-500制導航彈,準確命中車匪總部大樓左翼。5月31日12點整,2架蘇-24轟炸機再次實施空中打擊,第一枚航彈徹底摧毀了總部大樓70米外的俱樂部大樓,杜達耶夫分子在那裡安裝了一臺大功率無線電臺,第二枚航彈把總部大樓夷為平地。另外兩次精確打擊分別摧毀了車匪在該村的特別處和警備處大樓。5月31日,俄軍蘇-25強擊機還對車匪在阿爾貢和維堅斯克峽谷內的陣地實施密集轟炸。

  6月1-2日,俄陸軍部隊從兩個方向包圍韋傑諾村,空降兵部隊使用米-8直升機,在村後突降,切斷車匪退路。6月3日,俄軍攻佔車匪最後一個戰略據點。韋傑諾戰役結束後,車匪喪失了司令部和最後1輛重型裝甲設備,統一指揮體系被打破,非法武裝被分割在沙託伊、諾扎伊-尤爾特兩個地區。

  6月4日,在攻打諾扎伊-尤爾特時,俄軍又有1架米-24直升機被擊落,飛行員卡爾波夫大尉、霍赫拉切夫中尉犧牲。6月9日,武裝分子又擊落一架米-8運輸直升機,馬利科夫少校、謝格洛夫大尉遇難。

  1995年夏初,第一次車臣戰爭主要戰事接近尾聲。失去統一指揮的杜達耶夫軍隊被瓦解,逐漸變成各個獨自為戰的匪幫,相互之間無法協調行動,一些武裝分子開始自願上繳武器投降,車匪僅控制著車臣12個山區中心中的最後一個:沙託伊。

  6月11日,俄聯邦部隊開始攻打沙託伊,為配合地面部隊攻勢,米-8運輸直升機在米-24武裝直升機掩護下,向敵後空投戰術空降兵。6月12日,1架為空降兵運送武器和彈藥的米-8直升機遭到車匪精心偽裝的ZU-23高炮的攻擊,直升機空中著火,飛行員奇蹟般地駕駛直升機安全迫降,並在直升機爆炸前跑出危險區域,這架米-8直升機也成為陸航兵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損失的最後一架直升機。

  6月13日晚,俄軍摩步兵和從天而降的空降兵團團包圍了沙託伊,發起衝鋒,陷入恐慌的車匪意識到頑抗已毫無意義,乘夜黑沿山路撤離。6月14日,俄軍攻佔沙託伊,俄羅斯國旗高高升起。至此,第一次車臣戰爭主動戰事基本結束,之後,俄軍未再發動大規模戰事,不過,追剿分散在山區的杜達耶夫軍隊殘餘、解除車匪武裝的戰鬥又持續了1年的時間,1996年6月28日,葉爾欽總統飛抵車臣,宣布戰爭結束,勝利屬於俄羅斯。

  第一次車臣戰爭結束後,車臣武裝分子改變行動策略,採取遊擊戰術,策劃恐怖襲擊,伺機東山再起,與俄軍展開了貓和老鼠的死亡遊戲,北高加索地區自此進入了第二次車臣戰爭前的非戰非和狀態。

  總結

  俄北高加索地區空軍集群自1994年11月29日正式組建到1995年6月中旬第一次車臣戰爭主動戰事結束為止,共完成9000架次飛行任務,其中有5300架次空襲、火力支援任務,672架次空中偵察任務。此間使用的航空武器主要是S-5、S-8、S-24B型無控火箭彈、FAB-250、FAB-500型爆破航空炸彈,個別情況下也使用殺傷炸彈、爆破殺傷炸彈和鑽地炸彈(BETAB-500)。氣象條件允許時,廣泛使用各種高精武器,如KH-25ML制導飛彈、KAB-500L、 KAB-500KR制導航彈,還有少量KAB-1500L重型制導航彈。

  根據俄空軍總參謀部的統計,主動戰事階段,前線航空兵共摧毀車匪60多輛裝甲設備、500多個據點、火力點、基地、集結地,60個武器彈藥和軍事供給倉庫。為阻止杜達耶夫軍隊的推進,共炸毀9座橋梁,在將近300個路段和必經之地布雷。此間,共有3架戰機被車匪擊毀,其中2架蘇-25強擊機是被協同火力擊落的,1架蘇-24轟炸機被擊毀的細節不明,24架飛機遭到戰鬥損傷。

  軍事運輸航空兵也完成了大量工作,各型運輸機共完成2000多架次飛行任務,向戰事地區運送了7.8萬名人員、2300件裝備、6500噸軍事物資。

  戰爭期間,最困難的是陸軍航空兵。半數以上直升機飛行員是參加過阿富汗戰爭的老兵,有在各種氣象條件下執行戰鬥飛行任務的經歷,在車臣作戰時,他們把飛行能見度限制從500降到50,還經常在更惡劣的條件下起飛執行任務,危險較大,特別是在超低空飛行時,敵方任何一挺機槍,甚至是狙擊步槍,都能構成致命威脅,飛行員不止一次地駕駛著座艙被子彈打穿的直升機返回機場。總之,陸航兵遭到的損失最大,截止到1995年7月底,共有12架直升機(7架米-24、5架米-8)被車匪擊落或因遭受嚴重戰鬥損傷無法維修而徹底報廢,20名飛行員喪生,30架直升機受到戰鬥損傷,裝備損失率為10%,損傷率為25%。

  儘管面臨許多困難,遭受較大損失,陸航兵還是較好地完成了戰鬥任務。截止到1995年8月初,陸航兵直升機在車臣上空執行了16547架次飛行任務,留空時間13198小時,其中36%架次的飛行是執行火力支援任務,44%是運輸空降(90%以上是從戰事地區疏散傷員),8%是偵察飛行,其餘12%是執行特種任務,如搜救、航空宣傳等。陸航兵共摧毀車匪215個支撐點、204個永久火力點、31輛裝甲設備(坦克、裝甲運輸車、步兵戰車、自行火炮)、34套安裝在汽車底盤上的自行防空裝置、5套「冰雹」多管火箭炮系統、52輛軍用汽車,壓制了400多個火力點。米-24武裝直升機主要使用S-5、S-8、S-24型無控火箭彈、「強擊」反坦克飛彈(裝配無線電指令制導系統)、航炮等武器。米-6、米-8、米-66直升機僅用於執行空降、運輸及其他特種任務。

  俄內務部內衛部隊航空兵也在車臣上空多次參與戰鬥飛行任務,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取得了不少成績,不過也損失了2架米-8MTB直升機。(千龍新聞網 作者 高原)

相關焦點

  • 相隔不過五年,為何俄軍能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一雪前恥?
    以北屬於俄聯邦北高加索地區,車臣便位於此處。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俄軍在經過一年多苦戰後,未能達到預定目標,甚至有些狼狽:自身傷亡超2萬,其中陣亡3800餘,無奈之下簽訂停火協議。與之形成鮮明對照,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僅用數月時間便乾淨利落擊敗反對武裝,控制車臣全境,付出的傷亡數字僅為前次的1/3。是何原因,令俄軍風貌在短短幾年間煥然一新?車臣又為了什麼,敢屢屢同實力遠勝於己的俄羅斯叫板?
  • 俄軍以重武器全面碾壓獲勝:1999年8月26日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爆發第二次車臣戰爭。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軍由於戰略錯誤、戰術錯誤、準備不足等原因,被車臣武裝分子打的落花流水。要知道,第一次車臣戰爭時期,這個數字還不到3%。俄軍使用了一些較新的武器裝備,彈藥供應也比較充足,軍人待遇有所提高。同時,俄軍畢竟是傳承蘇軍的一支強大的軍隊,各方面都是有自己一套的。
  • 堪稱絞肉機,俄軍在車臣的慘重傷亡提供了什麼教訓?必須要重視
    俄軍在車臣戰爭中共擊斃車臣匪徒1萬餘人,但自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據俄軍方透露,在2004年8月至次年3月初的戰鬥中,俄軍共有1640餘名官兵陣亡、4660餘名官兵負傷。俄軍如此高的傷亡率並沒有使美國軍方產生一種由衷的優越感,更不敢狂妄地以為俄聯邦軍隊已經今非昔比,手無縛雞之力。即使憑藉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地位,美國也不敢拍著胸脯說:"拿下格羅茲尼,小菜一碟。
  • 杜達耶夫在尋求車臣獨立之前,在蘇聯軍隊中,是個什麼樣的人
    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對杜達耶夫明目張胆的分裂行為忍無可忍,發動了第一次車臣戰爭。在付出了慘重代價後,俄軍終於攻陷了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將杜達耶夫趕到了南部山區。此後,俄羅斯多次對杜達耶夫實施了所謂的「斬首行動」,但深諳蘇聯暗殺之道的杜達耶夫,卻每每能成功化解危機,屢次死裡逃生。
  • 車臣戰爭:仗打到一半沒子彈了,指揮官:停火,我去敵人那進點貨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俄羅斯聯邦與下屬的車臣政府發生了兩次激烈的戰爭,也就是著名的第一次車臣戰爭和第二次車臣戰爭。從19世紀車臣被政府併入沙俄以來就一直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車臣高加索一帶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也是蘇聯時期石油和天然氣儲存最多的地方。俄羅斯想再度崛起就離不開車臣。
  • 車臣戰爭,俄士兵為救中國記者犧牲,死前託付妻兒,後來怎樣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為了謀求地區的長期穩定,在一九九四年的十二月兵分三路對車臣進行了進攻,經過幾年的進攻,俄羅斯取得了勝利,但是車臣地區仍未實質性的掌握在俄羅斯政府手中。 一九九九年車臣的武裝司令帶領發動了第二次車臣戰爭,我們的戰地記者也跟隨俄羅斯軍隊參與了戰爭的全過程,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 車臣緣何走向恐怖主義
    俄羅斯當局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於1994年12月出兵車臣。但是車臣武裝一直拒絕放下武器,致使這場內戰持續了20個月之久,杜達耶夫在戰爭中被打死。1996年底,即車臣非法武裝在俄境內先後製造兩起重大劫持人質事件後,俄軍被迫撤出車臣。1997年1月,阿?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後,仍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
  • 西方特工如何支持車臣"獨立" 法德幫印護照貨幣
    車臣戰爭中的俄羅斯士兵     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日前播出專題紀錄片《高加索計劃》,最新詳細披露了西方特工機關在上世紀90年代,策劃肢解俄羅斯、支持車臣獨立的陰謀行徑。他詳細講述了西方特工機關為所謂的車臣「伊奇克裡亞共和國」建國做的準備,並展示了罕見的物證,包括在法國印製的護照,在德國印刷的圖案為狼的形象的貨幣,貨幣大約100噸重,至今還保存在慕尼黑的一處工廠裡。
  • 韓戰:中、美、蘇出動航空兵力量相比
    ——韓戰中、美、蘇三國「王牌」飛行員空戰回顧(二)陳 輝細說中、美、蘇航空兵在韓戰中飛機數量、飛機質量、飛行經驗、戰場規則我們先了解中、美、蘇出動航空兵力量都是多少美國航空兵:據1950年10月底統計:美國在朝鮮共出動空軍14個聯(大)隊,其中2個戰鬥機聯隊、3個戰鬥轟炸機聯隊、2個輕轟炸機聯隊、3個中型轟炸機聯隊、1個海軍陸戰隊航空兵聯隊、3個艦載機大隊,各型作戰飛機1100餘架,連同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希臘
  • 俄軍與伏特加:不喝怯戰喝多了死的更多
    俄國人對伏特加的熱愛貫穿帝俄、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時代,軍隊也不例外,事實上,這不是說俄軍只對伏特加情有獨鍾,二戰中,蘇軍對繳獲的酒類也十分欣賞,但這些葡萄酒和白蘭地畢竟俄羅斯產量有限,一般的士兵要做到隨時都能喝是不現實的,當然,將軍們就不同了,在史達林同志執政期間,其辦公桌上永遠有自己喜歡品牌的葡萄酒和白蘭地
  • 影片《煉獄》記錄了殘酷的格羅茲尼巷戰,愛好和平,遠離戰爭
    影片以車臣戰爭作為電影故事背景。非常寫實的記錄了格羅茲尼巷戰的血腥場面,故事講述了一個旅在市中心被車臣人聯軍伏擊。為防止屍體被侮辱,坦克手把隊友屍體全碾碎。履帶被炸斷了沒投降,坦克手被炸斷腿腳釘十字架上。
  • 俄羅斯最富共和國,當年鬧獨立堪比車臣的韃靼斯坦,今為何歸心?
    在當時,俄羅斯國內鬧得最兇的就是車臣與韃靼斯坦,但兩個共和國的結局完全不同,車臣被徹底打服,而韃靼斯坦並未遭受戰爭,反而得到了高度自治權。   1.車臣戰爭   當年車臣的人口規模和韃靼斯坦非常接近,結果兩次戰爭後整個共和國只剩老弱病殘,俄羅斯趁機向車臣輸送了大量移民,改變了車臣的人口結構
  • 就連美國人都說,這是史上最殘忍最血腥戰爭片 | 《煉獄》
    典型的低成本影片,這是俄羅斯人自己拍的關於第一次車臣戰爭的電影。講述了俄軍一座野戰醫院慘遭車臣恐怖分子襲擊的故事。攝影師用寫實手法,刻意拍攝了許多以往戰爭題材片所未描繪過的慘烈場景。車臣僱傭軍把俄軍士兵的頭割下來,掛在火箭彈上射向對方;俄軍坦克手奉命把戰友們的遺體碾碎。
  • 世界軍服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俄軍炮兵
    圖中這名俄軍炮手仍然穿著這種於1881年首次配發部隊的大衣——它通過掛鈎和扣眼來固定,而且比1911年配發的單排扣大衣更厚。野戰炮兵可通過觀察他們的肩章與其他部隊區分開來。其肩章正面的底色為猩紅色,帶黃色旅番號(用羅馬數字表示),番號上方有交叉炮管圖案標誌。
  • 車臣戰爭後,為何當地要強行一夫多妻?西方人:收買人心!
    車臣戰爭後,為何當地要強行一夫多妻?西方人:收買人心! 可是如今的車臣地區卻完全拋棄了這種現代化制度,轉而實行一夫多妻制,這屬實是歷史的倒退,那麼為什麼車臣地區要實行一夫多妻制呢?
  • 美俄軍隊「師改旅」:都半途被叫停,原因旅級不適合大規模戰爭
    蘇聯解體,俄羅斯成為獨立國家,蘇軍中絕大部分轉化為俄軍,經歷了兩次殘酷的車戰爭,讓俄軍看到了軍中存在的弊端。認為傳統編制「軍師團營」指揮層次太多,已經不適應俄軍發展;因此,俄軍迅速進行「師改旅」改革,形成軍旅營級編制,從「軍師團營」到「軍旅營」,中間至少剪掉了一個層次,便於軍隊精兵簡政,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 俄軍有多愛喝酒?就因存放伏特加的地方被炸,士兵團滅了敵軍
    那你就想多了,俄羅斯軍隊裡面在戰場上最需要伏特加,沒錯,就是酒,俄羅斯軍隊中就流傳過一句話:可沒有麵包和子彈,但是絕對不能少了伏特加。俄羅斯士兵愛喝酒的傳統,其實早在一戰時期就是傳統,當時的沙俄軍隊就是把伏特加作為補給品列為軍隊必需品,再加上俄羅斯地處屬於嚴寒地帶,如果喝烈酒的話,能夠很好起到暖身的作用,那麼,俄軍到底有多愛喝酒呢?我找到了一個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來了。
  • 俄軍閱兵新武器晃瞎眼:武裝卡車制式化,德什卡機槍加簡陋裝甲
    其後,在二戰中,蘇軍也在輕型卡車上安裝德什卡重機槍或者極具特色的四聯裝馬克西姆高射機槍,為地面部隊提供防空掩護。冷戰結束後,雖然在車臣戰爭中,搭載23毫米高炮的卡瑪茲卡車不時出現,但這基本都屬於前線DIY產品,不僅俄軍,恐怕其他任何軍隊都未想過將這種簡陋的搭配製式化,但現在,俄軍就這麼幹了:為了5月9日的「勝利日」閱兵,俄軍又開始了每年的閱兵彩排(年年閱兵,耗費民脂民膏,也不怕造成觀眾審美疲勞),閱兵隊伍了赫然出現了制式化的武裝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