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高考孩子家長難過,中考家長同樣很難熬,尤其是這兩天各地區的中考分數也會陸陸續續公布出來,說家長不緊張是假的。
前兩天學生估完分數開始填報志願,因為今年指標生的名額明顯沒有往年多,家長和學生都有腳踩鋼絲的感覺,無論報哪所學校都是小心翼翼的。
有的家長甚至到了驚弓之鳥的狀態,剛把志願報上去的第二天,就有家長告訴我已經出來錄取結果了。我一聽就知道不可能,分數和分數線都沒出來呢,何況也不可能這麼快。我讓她截圖看看,才發現是志願報考名單。
高考不容易,中考更難,將近百分之五十的學生將無緣高中,家長不著急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也只能為孩子們祈禱了!
要制止對高考狀元的炒作,僅僅通過把高分考生成績暫時屏蔽的手段是遠遠不夠的!
教育部明確要求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
然而,教育部並沒有明確的禁止宣傳高考狀元與升學率的硬性規定,這麼多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在竭力的宣揚高考狀元和升學率,也沒看到有哪個地方教育的部門和學校受到懲治。
因此,真的制止對狀元的炒作,關鍵在於教育部應該要出臺懲治細則,對於那些違反規定的責任人,就應該實施嚴厲懲治,然後再進行嚴肅的處理!
尤其是對於學校的領導,對於這些人,該反省的反省,該通告的通告,該撤職的撤職。可能也只有這樣,那些過度的宣揚「高考狀元」以及「高考升學率」的風氣,才有可能被剎住的可能!
這兩天正是高考報志願的關鍵時期,很多家長都是為了孩子的志願心急如焚,既怕滑檔又怕脫檔,前怕狼後怕虎的。即使已經填報完了還是會反覆斟酌,不斷比較。
也有一些家長選擇了找機構填報志願,收費從三千到一萬不等。我一個朋友兒子剛到三本線,花三千多找人填報志願。
還在網上的一些軟體上做過測試,提示百分百會被錄取的學校,簡直令人吐血:分數低一百多,位次低快十萬了。這樣的保底還用花錢報麼,自己閉著眼睛填一個也沒什麼風險吧。
筆者認為即使找了機構花了錢,也要自己挑選和甄別,幾十分鐘推薦的學校,在專業和細節上肯定還是需要自己去一一比對。
通過幫助兒子填報志願,對填報志願的流程和很多以前不熟悉的大學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還是非常有價值的。
莫言曾經說過:但凡是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孩子,或許父母有時候會過於急切,但請你多一點諒解和包容,因為沒有誰比他們更捨不得你吃苦,也沒有誰比他們更明白讀書有多重要。他們只是不想讓你長大後後悔,遺憾自己當時沒有多努力一把。
作為父母,去不停的逼孩子的原因,也無非為了是:你可以,而不是你本可以。
哪怕不能鯉躍龍門,但最起碼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對於我們普通人家的孩子,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是實現逆襲的捷徑。
30年前是,今天依然是。
對於花錢填報志願這件事,您是怎麼看的呢?
你認為這樣做合理嗎?評論區發表一下您的見解。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信息有誤,或侵犯到您的隱私,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