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美國萊豬(指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導致臺灣朝野一番混戰,執政團隊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到現在島內民眾還在全力反抗。沒想到被嘲諷為「助日代表」的謝長廷此時放出風聲,臺當局考慮進口日本核食。
謝長廷放出風向球
萊豬下月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核災食品緊接著將叩關。據臺灣《聯合報》6日報導,臺北駐日代表謝長廷上月返臺,他5日參加臺日交流活動前透露已跟蔡英文和「行政院長」蘇貞昌討論日本福島5縣市食品進口問題,「我的感覺,因萊豬關係不會這麼快開放,可能等萊豬問題告一段落才討論」。他稱當局立場一定是「人民健康第一」,至於是否含輻射,就用科學方法鑑定,「我們應採取歐美先進國家的做法,而不是採取中國的立場」。他同時透露駐日期間,臺灣常要他買福島食品送回島內鑑定,幾乎每周、每月都會抽查,「到底有沒有輻射?輻射量多少?我希望能發表」。
謝長廷還提到,大陸已與日本達成協議將積極解決福島食品問題,「如果中國比我們先開放,支持我們的政治家會很尷尬、很沒面子,但我們還是以人民為優先」。至於開放核食是否牽動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門票,他稱日本沒公開講這是門票,但他個人覺得會有關係。6日,謝長廷又在臉書發文稱,核食當然不能開放,但一般食品(無輻射汙染的食品)應開放。有臺媒披露,「日臺交流協會」連日來除了拜會國民黨副秘書長黃奎博外,也拜訪了「立法院」外交委員會國民黨籍召集委員呂玉玲等人,表態挺臺加入CPTPP,希望藍營支持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核食進口。《中國時報》6日質問道,謝長廷稱「我們應該採取歐美國家的立場,而不是中國的立場」,「這是什麼邏輯?美國是出口萊豬的國家,中國大陸根本就不進口含萊劑(瘦肉精)的美豬,我們有什麼理由跟歐美、不跟中國?難道國民的健康沒有意識形態重要?」
「反核食公投」 兩年效力屆滿
民進黨當局態度曖昧。臺「行政院長」蘇貞昌6日就核食問題表態稱,與謝長廷「沒有討論、也沒有碰面」。但「行政院」意有所指地稱,臺灣會強化參與國際經貿體系的正當性,也會積極參與國際及區域經貿體系,並爭取更多國家支持。「立法院長」遊錫堃證實,曾與謝長廷會面、談及核食開放,但開放與否要看行政部門。「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衛生福利部」前年委託臺大團隊赴日本採樣抽驗,共抽驗300多項,全都合格。「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也背書稱,「衛福部」一直對核食進行檢驗,對於各种放射性物質都採檢過,全部沒有問題。
2011年日本發生核災後,馬英九當局禁止福島縣周圍縣市食品輸入臺灣。蔡英文執政後一度考慮開放,國民黨因此發起「反核食公投」,2018年年底獲得779萬票壓倒性多數通過,讓開放暫緩。如今,隨著公投兩年效力屆滿,蔡當局就釋出開放日本核食的風向球,引發在野黨強烈質疑當局恐將循萊豬模式,突然在某個時間點逕自宣布解除日本核食進口禁令。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稱,核食並不是新問題,但讓他不解的是,執政超過4年的蔡當局為何處理這些舊問題還是如此粗糙、草率、不負責任。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賴香伶稱,當局事先應該要有清楚分析報告進行評估,不能一味地只以加入CPTPP等組織為考慮,損害民眾健康去交換。身兼「時代力量」主席的「立委」陳椒華也稱,不贊成當局貿然開放日本核食進口。臺北市議員羅智強6日稱,萊豬爭議未息,民進黨已磨刀霍霍準備開放核食,謝長廷在回答核食開放問題時帶風向說擔憂大陸比臺灣早一步開放,但大陸禁萊豬,怎麼臺灣又不禁?他嘲諷說,「原來為了日本政治人物的面子,臺灣人民就要把核食吃進肚子」。
真能進CPTPP嗎?
島內很清楚,開放日本核食是必然的,但開放後真能換來加入CPTPP嗎?萊豬是很好的「前車之鑑」。中時電子報6日注意到,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日前接受採訪時稱,未來在對美國勞工與教育進行重大投資之前,將不會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籤署任何新的貿易協議。不少島內網民傻眼了,直呼明年即將開放美國萊豬,就是為爭取跟美國籤署貿易協議,如今這個夢想不就當場打水漂了?面對「立法院」即將於8日協商開放萊豬進口的行政命令,國民黨已號召支持者在場外抗議,民間團體還醞釀在跨年夜夜宿「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元旦到升旗典禮抗議,表達反萊豬立場。 《中國時報》6日稱,蔡英文當初宣布開放萊豬進口時,民進黨吹捧說臺美FTA(自由貿易協定)近在眼前,殊不知最後僅換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FTA到現在八字都沒一撇。因此儘管民進黨明示暗示進口核食與加入CPTPP的關聯性,不過就算滿足了日本,CPTPP的門票恐怕還是無法順利到手,「進口核食一定和進口萊豬一樣,最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民眾吞下萊豬後等著吞核食吧!」聯合新聞網稱,在臺灣被排除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之外後,加入CPTPP對臺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就更為關鍵。但後續優先處理的恐是大陸加入甚至美國重返的問題,臺灣不但短期內不會被討論,而且一旦大陸加入後,更有可能被邊緣化,這都非日本在其中能力挽狂瀾的,因此「用掃除貿易障礙這種冠冕堂皇的說法去掩飾親美、親日、抗中後,對臺灣實質貿易突破毫無進展,再笨再騙,就是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