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若開放日本核食,學者:對蔡英文負面政治衝擊比萊豬強烈

2020-12-10 海峽導報

日本福島等核災區食品對臺叩關,臺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劉泰廷表示,蔡「政府」若複製萊豬模式讓核食入臺,產生的負面衝擊將遠比萊豬強烈,因為日本一貫在意中國因素,臺灣進口核災食品除了未必能參與CPTPP,日本也不會在國際議題上過度友臺,等於是兩頭落空。民眾對蔡「政府」的質疑將更甚萊豬議題,核食進口對蔡政府不會加分。

劉泰廷

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日前返臺,公開表示這次回來是要了解福島食品進口議題,更稱臺灣是否開放日本福島食品進口,對臺灣參加「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有所影響,一席話引發熱議。

針對進口核食與臺灣進入CPTPP的關聯,劉泰廷表示,開放核食頂多是「敲門磚」,並不是「入場券」。蔡「政府」目前已在美國萊豬進口議題遭受民怨批評,建議「執政黨」在核食議題要考慮清楚,否則恐怕遭受比萊豬更猛烈的政治衝擊。

劉泰廷指出,雖然現任日本首相菅義偉屬於「友臺派」,但不代表臺灣就能加入CPTPP,CPTPP對新會員入會是採共識決,沒辦法單憑日相個人意向來定奪。大陸已表態有意加入CPTPP,臺灣進入CPTPP的機會其實相當渺茫。

劉泰廷指出,根據日本過去的外交政策判斷,日本在外交決策當中,多少會考慮中日關係,加上日本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與大陸的經貿合作對日本格外重要,因此日本在推動外交政策上,會儘量避免觸怒中國。所以,臺灣進口核食很可能只有向日本示好的功能,而達不到實質的經貿成果,更沒有政治紅利。

蔡「政府」在核食議題上需要深思熟慮,劉泰廷表示,臺灣民眾對日本核食叩關的質疑,很容易超越萊豬進口議題。因為臺灣進口美國萊豬,雖沒換到經貿協定等實質成果,但因美國總統川普願意做面子給臺灣,包括在國際政治議題上表態挺臺、派高階官員訪臺、增加對臺軍售等,至少蔡「政府」可以對內營造臺美關係升溫的形象,獲取政治紅利,消弭雜音。

劉泰廷分析,但若臺灣進口日本核災疑慮食品,未獲得實質經貿成果,日本也不會過度張揚友臺,也就是說,臺灣恐怕在經貿合作及政治紅利兩頭落空,對民進黨「政府」的政治形象沒有好處。

至於日本福島食品進口的可能性,劉泰廷認為,就蔡「政府」對萊豬進口的強勢態度來看,福島食品進來臺灣的可能性極高,尤其臺灣面對大陸可能加入CPTPP的壓力,以及日本方面鼓吹推力,開放的機會有增無減。除非萊豬後續引起更巨大的民意反彈,否則恐怕難影響核食叩關。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臺灣專家:臺灣若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政治衝擊比美豬強烈
    日本福島等核災區食品積極對臺叩關,臺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劉泰廷表示,蔡「政府」若複製萊豬模式讓核食入臺,產生的負面衝擊將遠比萊豬強烈,因為日本一貫在意中國大陸因素,臺灣進口核災食品除了未必能參與CPTPP,日本也不會在國際議題上過度友臺,等於是兩頭落空。
  • 開放美國「萊豬」後 臺當局還要進口日本「核食」?
    1謝長廷力推進口日本「核食」近九成民眾反對民進黨政府因為進口美國含瘦肉精的「萊豬」議題焦頭爛額之際,臺灣所謂的「駐日代表」謝長廷回來了。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大談日本「核食」進入臺灣的問題。謝長廷是律師出身,從政多年,話術一流,他說政府立場是人民健康第一,所以「核食」不會開放;其次,沒有輻射的不是「核食」,應該開放,至於有沒有輻射應該用科學方法鑑定調查,應該採取歐美先進國家的做法。謝長廷話說得很周到,層層推進,使人不容易反駁,但其中顯然有很多偷換概念的部分,比如如何定義「核食」和如何檢驗「核食」,這對於臺灣政府而言,都是很難說服人民接受的實際問題。
  • 開放日本核食進口,蔡英文還沒吸取教訓嗎?
    隨著川普在大選中失敗,臺灣社會對瘦肉精豬肉的議論越來越激烈,很多在野黨強烈抨擊民進黨的行為,甚至連豬內臟都拋了出來,為的就是讓民進黨當局聽到反對美豬進口的意願。當然了,這也正是臺灣民眾的意思。不過,美豬一事還沒有塵埃落定,日本核食來臺一事也已經蠢蠢欲動了。
  • 臺灣解禁日本核食確定了? 關鍵時間點曝光
    民進黨當局明年1月將進口美豬萊豬後,日媒又披露,臺灣預計明年以後進口解禁日本核實,宅神朱學恆更表示,明年六七月之後是很有可能的時間點。    日媒《共同社》15日以「臺灣解禁日本食品進口或將延至明年以後」為題,發文表示,2018年11月24日「公投」綁「九合一」選舉的「反核食」案同意通過,臺當局2年內不得違反其決議,因此發生核災的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5縣市的任何食品在未來2年內不得進口,但期限將在24日到期。對此,臺灣相關人士表示,「蔡英文當局面臨的課題很多,預計進口解禁將延至明年以後」。
  • 銳評|為啥拋「核食」議題?謝長廷或協助蔡英文「解決」蘇貞昌
    @銳看臺灣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對蘇貞昌而言,屋漏偏逢連夜雨。蔡英文今年8月搞「突襲」,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再加上撤銷「中天電視臺」執照問題,民眾怨氣排山倒海,蘇貞昌成為「背鍋俠」,民調直直落,「閣揆」位置岌岌可危。
  • 臺灣民眾,謝長廷帶著「日本核食」來了
    編輯:小馬 在以蔡英文為首的部分臺灣政客的一意孤行和瘋狂挑釁之下,兩岸關係近年以來持續惡化,甚至有人認為臺海局勢已經從此前的 川普上臺之後美國政府所奉行的「印太戰略」與民進黨的利益較為符合,蔡英文抓住了這個機會,開始瘋狂向美國示好,甚至甘願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牽制中國大陸的「馬前卒」。
  • 萊豬爭議未息,民進黨當局又暗示要開放日本核食
    謝長廷放出風向球萊豬下月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核災食品緊接著將叩關。據臺灣《聯合報》6日報導,臺北駐日代表謝長廷上月返臺,他5日參加臺日交流活動前透露已跟蔡英文和「行政院長」蘇貞昌討論日本福島5縣市食品進口問題,「我的感覺,因萊豬關係不會這麼快開放,可能等萊豬問題告一段落才討論」。
  • 臺灣學者:開放瘦肉精美豬 下一步日本核食
    (來源中評社 ) 中評社臺北9月2日電,新黨今天上午舉行反瘦肉精美牛美豬記者會,與會的臺灣大學園藝系退休副教授許明仁受訪時表示,全世界190幾個國家,含臺灣在內只有27個小國被美國強迫接受含瘦肉精的美豬,尤其美豬不分有無瘦肉精,價格都一樣,臺灣根本淪為美國的附庸,一旦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下一步可能就是開放日本核食。
  • 蔡英文發聲「臺美日印太安全對話」,與日本套近乎,做何春秋大夢
    蔡英文在會上大放厥詞,稱每年固定舉行的「印太安全對話」,是「臺灣和國際夥伴共同面對區域安全挑戰的對話平臺」。她宣稱,在疫情的衝擊下,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威脅也日益增加。隨後,她藉機拉攏稱,「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的國家,更有必要緊密合作」。
  • 美豬只是第一步,明年六七月之後,臺灣恐解禁日本核食
    作者:年負日前,包括中國在內的15國共同籤署了《區域協議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由於臺灣當局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臺灣被RCEP排除在外。雖然民進黨當局一直在淡化RCEP對臺灣的作用和影響,但是臺灣被邊緣化是事實。
  • 開放日本核食換CPTPP,近7成臺灣民眾說不
    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昨(23日)公布日本核食民調,高達74.4%民眾不贊成開放進口,66.9%民眾不認同開放核食才能爭取加入CPTPP。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痛批「駐日代表」謝長廷,在日本4年一事無成,除幫日本人說話,看不出來為臺灣爭取什麼實際利益,從實際現況看,「臺灣根本不可能有申請加入CPTPP的機會」。
  • 只有開放核食,日本才會支持臺灣加入CPTPP?國臺辦回應
    只有開放核食,日本才會支持臺灣加入CPTPP?國臺辦回應 2020-12-16 11:23:38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 萊豬還沒完,日本「核食」也要來?民進黨當局置民眾健康於何處?
    民進黨當局開放瘦肉精美豬入臺,島內混戰不斷,引發的民意反噬海嘯還沒平息,又傳出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跑來添柴火,談論了另一個禁忌話題——開放日本「核食」。據臺媒報導,謝長廷近日表示,核食如果科學鑑定沒有輻射就應該開放,頗有探風向的意味。
  • 這次,蔡英文又要開放日本核食?
    導讀:蔡英文開放「萊豬」進口在島內引起廣泛熱議。不僅臺灣其他黨派不同意,許多島內民眾對於臺當局做出這一決定也都不同意,認為這會危害到臺灣民眾健康,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臺灣或將開放日本核食「萊豬」將會在明年1月正式開放,在這關鍵時刻,臺北駐日代表謝長廷表示,對於臺灣開放日本核食問題可能要等「萊豬」問題徹底解決之後才會考慮,目前而言想要開放核食未免有些操之過急。謝長廷表示是否採購核食物,還是要看檢測結果。臺當局幾乎每周都要他購買相關食物進行檢測。
  • 在萊豬上挺不起腰杆,核食上開始偏頗,蔡英文已「未戰先降」
    【在萊豬上挺不起腰杆,核食上開始偏頗,蔡英文已「未戰先降」】如今,臺灣地區的飲食健康問題已經成為臺灣民眾最關心的事情。當初蔡英文為了討好川普政府,甚至不曾談判,就主動宣布開放美國含萊劑的豬肉進口。據臺灣網消息,雖然蔡英文出身於經貿談判,但是這段時間以來,蔡英文在談判上的舉動,實在讓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 萊豬之後是否還有核食?「藍委」鄭麗文就臺灣食安3問嗆爆蔡當局
    @銳看臺灣報導 繼美國萊豬即將進口,蔡當局是否開放日本核食也引起臺灣民眾關注。「藍委」鄭麗文質疑,現在臺灣是不是離食安全面潰堤不遠了?並嗆問駐日代表謝長廷,日本人的面子竟比我們的食安更重要?她更3問蔡當局指出,臺灣是不是應該禁萊豬?是不是選舉後刻意突襲開放?
  • 臺灣學者:美國靠不住 蔡英文有可能調整兩岸政策
    針對以上議題,導報記者電話採訪了臺灣知名美國問題學者、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湯紹成。他也說,未來美國要與日本、韓國等亞洲盟友重新談判有關防衛費的分攤問題,若談不攏,甚至有可能撤軍。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對臺灣的戰略支撐力度也相應會受到影響。一方面是蔡當局「押錯寶」,另一方面是美國在東亞安全方面的減碼政策,讓臺美關係未來充滿著更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川普的當選,讓民進黨和蔡英文非常憂慮。
  • 美國毒豬之亂未解,日本核食兵臨城下,臺灣當局還扛得住嗎?
    亞洲15國日前籤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讓臺灣經貿面臨國際嚴峻挑戰。蔡英文當局為了解套,勢必得爭取加入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因此,擺在眼前的日本福島、櫪木、群馬、茨城和千葉5縣核食進口來臺問題,近日終將「攤牌」。
  • 臺灣地區開放日本核食 民進黨當局緩議止血
    (本報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2月2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推動萊豬成功闖關,下一步是否開放日本核食?據了解,由於臺灣地區積極爭取加入CPTPP,民進黨當局對於開放福島5縣食品進口態度明確,不過因萊豬進口讓民進黨形象大傷,行政部門希望緩一緩,黨政人士昨天表示,將依據島內外情勢評估,目前未有明確時程。
  • 臺灣學者提醒蔡英文:兩岸關係凍結的負面效果正在浮現
    臺灣學者提醒蔡英文:兩岸關係凍結的負面效果正在浮現 李寧/中國臺灣網 2016-08-30 11:16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