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研友諮詢小編一個問題
我兩門專業課第一遍複習到八月底才能進行完,是不是不用考了,哭~
小編調查了一下發現,這種到八月還沒開始複習專業課的考生,並不在少數。
那是不是真的意味著他們可以放棄考研了呢?
專業課有很多種,對於很多需要背誦的學科,如文史哲一類,專業課的複習也逃不了背背背的魔咒,背到昏天黑地簡直是大部分人的常態操作。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文科生都會早早地開始背誦,尤其是拖延症晚期患者,常常會將今日的背誦任務推到明日、後日甚至遙遙無期,造成的後果就是背誦任務越積越多,不堪重負。
這也就是很多文科專業的考生,到八月還未開始複習專業課的原因。
從8月開始,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政治練習、開始練習英語的完型填空、新題型、翻譯題、開始訓練專業課的主觀題。原本就不是很充裕的專業課複習時間,還要加上背誦專業課。在時間上就更難以合理分配。
專業課和公共課會重疊在一起容易造成很大的複習壓力。目前階段,建議每天至少要保證2個小時的背書時間。具體的時間點和時長也要依自己的情況而定。
第一輪背記主要任務,把內容讀通順,熟悉說法,邊讀邊理解,並且選擇出裡面的關鍵信息點。
以名詞解釋為例,一道5分的名詞解釋題目的有效答題大概需要200字左右,而裡面的關鍵信息點可能只有20-50字左右。在考場上根據這些點就可以串聯起全部的內容。
這樣來看,我們的背誦記憶的任務量將會減少很多,背書也不再可怕。
考研作為一場選拔性的考試便註定了每個人的背誦起點是不一樣的,在此種情況下大家相比的就是:在一定時間內,誰的記憶更好,誰的前期理解更好,誰的英語更好。
如果當我們的競爭對手在八月份前已經把專業課背了一遍,而我們卻還沒有開始背誦,我們很難不會感到不焦慮,還會自我懷疑實力和水平,影響備戰的決心和信心。
因此早點開始背誦任務更有助於後期焦慮的一定緩解。
不要懷疑背誦的意義,不要懷疑自己背誦的收穫,所有的題目都是需要理解加上記憶,背誦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記住所謂的知識點,更是對自己過去複習階段的一個總結和升華。
但是也不能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背書上,想要完全依靠背書拿下考研,是明顯不理智的。
當我們拿到一本專業書的時候,首先要打開目錄,熟悉整本書的知識結構和框架,然後再翻開正文,通讀一遍全書,根據之前整理好的知識結構一點一點地填入具體的知識點。
然後再看書的時候,因為我們對書本已經有了一個具體的把握,所以再根據我們之前整理好的框架看書,這一遍看書我們就能感受到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是需要細細揣摩的,哪些是需要一帶而過的。
這樣找準方向之後再選擇重難點的內容進行背誦,重點是要學習人家的專業思維和模式。這樣不光能對複習的內容了如指掌,方便我們隨時查漏補缺。
有些人早早就開始複習,有些人自大一的學習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即使是從八月份才開始一輪背誦,時間也是完全足夠的,如果有決心趕超別人,那從現在抓緊,完全來得及,但值得提醒的是,最好不要死記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