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和上官婉兒私通且淫亂後宮的事情是真的嗎?

2020-12-15 城南秀才

如果喜歡本文,就請點擊關注哦!

在昨天的文章裡小編已經講過武三思的性格為人,那麼今天咱們主要聊聊武三思和他兩個情人,上官婉兒和韋皇后的風流豔史。

上官婉兒是誰?她可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女宰相,雖然未得宰相封號,但是在武則天和李顯時期人家行使的都是宰相的權利,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形容是一點都不過分。

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本是丞相,由於得罪了武則天,被處死了,所以上官婉兒也是深受牽連,被懲罰留在皇宮當奴婢。但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聰明好學,才華橫溢的上官婉兒很快得到了武則天的喜愛和賞識,在政事上經常讓上官婉兒給她出謀劃策,慢慢的地位就和武則天私人總管一樣。

由於武三思和上官婉兒兩人都是武則天的心腹,又經常一同出入皇宮,一來二去上官婉兒就對武三思有了感覺,武三思也對這個才貌雙全的女人有了念。乾柴烈火一觸即燃。

某一天兩人苟合的事情被武則天知道了,武則天只是小小的懲罰了上官婉兒,對武三思這個親侄子一根手指頭都沒有動,可見武則天對武三思的寵愛,但是武三思和婉兒之間的關係卻沒有斷只是隱藏的更深了。

武則天被逼退位後,李顯登基,武三思地位不受影響,反而愈加得寵。但是上官婉兒一下沒有了靠山,怎麼辦?

她就發現剛上位的韋皇后對武三思垂涎許久啊!以前武則天在位的時候韋皇后不敢亂來,現在一下就自由了,乾脆把武三思介紹給韋皇后,用來討好韋皇后鞏固自己的權力。

上官婉兒主動把武三思讓給了韋皇后,韋皇后別提多感動了,從此這三人就狼狽為奸,沒羞沒臊的苟合,這在當時宮裡幾乎人盡皆知。

如果韋皇后三天沒有見到武三思,就要跑出宮去找武三思,甚至在自己丈夫李顯的面前和武三思眉來眼去,喝酒調笑。只有昏庸的唐中宗李顯明明知道,但是卻裝傻充愣,不聞不問,任由綠帽來戴。(下期講窩囊的唐中宗)

慢慢的三人架空了李顯,整個朝廷基本都是他們的黨羽,三人就商量著更大的計劃,武三思和上官婉兒建議韋皇后仿效武則天,登臨帝位。

還沒等到這個計劃實施,有人已經看不慣武三思這個淫亂後宮的禍害,太子李重俊實在是氣的不行,他爹可以忍但是他不能忍,年輕的他實在看不下去,於是李重俊假傳聖旨,帶著三百羽林軍直接殺入武三思的家裡,將武三思一家全部亂刀砍死。

機關算盡,紅極一時的武三思就這樣劇終了,多年以後還被唐朝的第五位皇帝李旦,劈開棺槨,暴屍荒野,真是死都不讓他安寧。

對於李三思,上官婉兒,韋皇后之間的事情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上官婉兒跟武三思私通是真的嗎?揭一代女相上官婉兒怎麼死的?
    上官婉兒跟武三思私通是真的嗎?我們都知道上官婉兒是唐朝著名的一代女相,上官婉兒在唐朝的時候是武則天身邊最得利的助手,她聰明伶俐,又有才華,深得武則天的喜歡,將她帶在身邊培養,讓她參與朝政,漸漸的上官婉兒和武則天一樣,開始迷戀權利,為了權利,她甚至和朝堂上的重臣都有私情。
  • 上官婉兒跟武三思私通是權謀還是愛情?解讀巾幗宰相的兒女情長!
    上官婉兒不僅僅深得武則天的信賴,將大唐的朝堂政治玩的風生水起,同時善於玩弄男人權術的她還有很多的風流豔史。上官婉兒的私生活也成了後世人談論起她不可不提的關鍵。那麼野史中記載上官婉兒跟武三思私通是不是真的呢?這兩人究竟是什麼關係?
  • 歷史上的武三思淫亂後宮竟然是默許的? 武三思怎麼死的?
    歷史上的武三思淫亂後宮竟然是默許的? 武三思怎麼死的?時間:2016-11-18 11:1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上的武三思淫亂後宮竟然是默許的? 武三思怎麼死的? 歷史上關於武三思這個人物的介紹也寫的很清楚。
  • 李隆基為何要殺掉上官婉兒?還想擁立一位「武則天」
    公元665年,武則天降旨處死了反對自己的官員上官儀,在上官家族覆滅的同時,上官婉兒(上官儀的孫女)和其母也被充入宮中,成為皇宮中的兩名奴婢。隨後發現上官婉兒寫得一手好字,且有過目不忘之才的武則天,便將上官婉兒招到身邊,充當貼身宮女。上官婉兒逐漸取得武則天的信賴後,開始負責起草詔書,參與討論政事。
  • 李隆基為何非要除掉上官婉兒?看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的傳奇一生
    在「神龍政變」後,一代女皇武則天被迫退位給了她的兒子唐中宗李顯,政變前後,女皇寵臣張昌宗兄弟及其黨羽皆被殺,而上官婉兒則走進李顯的後宮,成為當時影響朝局的重要人物,當時,她的名望達到了巔峰。在「神龍政變」的時候,上官婉兒的年紀其實已經有四十多歲了,早已風華不在,但是即便如此,李顯還是要納她為昭容,那只能說上官婉兒這個人對李顯的皇位實在太重要了,這對他掌控朝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唐中宗的皇后韋氏,一直都十分崇拜她的婆婆武則天,加上李顯軟弱無能,她就在自己女兒和一些朝中大臣的幫助下把持朝政,使得當時的朝堂極為混亂不堪。
  • 上官婉兒,身為一介女流,如何穿梭在兩代朝堂!
    上官婉兒她的經歷和武則天有一些相似之處,同樣都是侍奉過兩代帝王,相傳上官婉兒「年十三為才人」可見此人確實天賦過人,而這個時候是唐高宗在位期間。而後來,她又被冊封為唐中宗李顯的昭容,這個品級要低於武則天的昭儀。在墓誌沒有披露之前,歷史上只記載了上官婉兒嫁給了唐中宗,期間又與武三思私通,同時還和武則天的兩個男寵有過緋聞,也許是歷史的原因,在歷史中,很少有女性留下深深的印記,所以對於上官婉兒的記載,在武則天沒上位之前的記載寥寥無幾。而且,上官婉兒被封為才人,是在唐高宗時期。
  • 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上官婉兒是唐朝當之無愧的黃金剩女
    中宗即位之後,命令她專門執掌制敕的起草,後來拜為婕妤,又升昭容,她和武三思私通,並將武三思推薦給韋後,從此三人便勾結起來,幹預朝政,專權擅政。大家一定很奇怪,為何上官婉兒作為嬪妃,竟能和武三思、崔湜等人私通呢?這是因為中宗允許宮中擔任內職的女官出入禁中,上官婉兒等受寵的宮人居然還有外宅,來往自由,所以宮官和嬪妃與朝官私通也就不可避免了。
  • 一代才女上官婉兒,深得武則天寵幸,最後為何會死於李隆基之手?
    逼迫武則天退位,唐中宗李顯復闢。中宗重新上位後,就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說明她已被中宗信任。隨後又拜之為昭容,還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這個時候,上官婉兒與韋皇后、安樂公主打很火熱,她私下屢次勸說韋後效仿她的婆婆武則天。於是,韋後上表:請求中宗規定全國士民百姓一律為被父親休棄的母親服喪3年。又請求規定天下百姓23歲時才算成年,到59歲就免除各種勞役。
  • 上官婉兒:縱忠於武則天,縱成為唐中宗愛妃,仍不免以悲劇收場
    李治當然不甘江山易主國家改姓,便計劃廢后,並命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擬昭,但隨著計劃洩露、武后「惑主」,廢后不了了之,上官儀被拉出來做替罪羊而被族誅,至此上官婉兒隨其母親鄭氏進掖庭入奴籍。但命運弄人的是,「瑕」不掩瑜,聰敏豔逸的上官婉兒不久便被已是武帝的武則天挖掘。即使是身處掖庭,鄭氏也不放棄對上官婉兒的薰陶和培育。
  • 上官婉兒多次參與皇位爭奪,且都處於失敗陣營,為何還能步步高升
    根據這些年發現的上官婉兒的墓葬,考古專家李明是這麼說的,上官婉兒的墓葬和墓志銘都是按照唐朝當時二品官員的規格製作的,遠遠超過和她同級的後宮嬪妃的墓葬,同級二品嬪妃的墓志銘大多不過300字而已。再說說所謂上官婉兒在外買房子和別人私通一事,她是憑自己的能力任職二品官員,在唐朝,三品以上官員都是親信,皇帝賜給上官婉兒一所外宅其實很合理,因為外宅不僅僅是享樂的地方,它還可以用作和朝廷大臣討論政事,挑選人才栽培皇帝的親信,這對制衡朝廷內部那些有小心思的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當時唐朝來說這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 李隆基為何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李隆基心裡十分清楚,如果將上官婉兒留在身邊,就像留著一顆定時炸彈,因為她太能搞事情。首先上官婉兒相當於女版呂布,屬於三姓家奴之人,見風使舵,哪裡得勢,她就支持哪裡,有奶便是娘的行徑毫無節操可言。其次上官婉兒在朝廷中的威望也不算低,說不定哪天就給自己上眼藥甚至做出威脅大唐江山的事情,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 王者榮耀新英雄司空震是誰 司空大人是上官婉兒CP武三思
    新英雄:司空震歷史原型:武三思夫人:上官婉兒背景故事他是長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肱骨重臣他和狄仁傑一樣,皆是武則天的左膀右臂他為長安平兵變退外敵,消弭威脅和紛爭在他強大雷霆的保駕護航下在新賽季破曉版本的宣傳海報中,有5個人露出背影。
  • 韋後與武三思私通,唐中宗為何充耳不聞?或許有他的授意
    但李顯太過稚嫩,也太過心急,當時的輔政大臣裴炎和武則天都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於是聯合起來廢了李顯,李顯成了廬陵王,帶著做了不到兩個月皇后的韋後開始了顛沛流離的流放生活。698年,經過武則天的反覆思考和朝中大臣的勸諫,武則天最終決定將李顯接回洛陽並立為太子,然而剛剛穩定下來的局勢卻又被武則天晚年長期生病而二張出來幹政打破,705年,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崔玄暐和袁恕己等聯合李唐王室人員(太子李顯、李旦、太平公主)發動神龍政變,誅殺二張,然後逼武則天下臺,太子李顯繼位。再次登基的李顯和第一次登基的時候並沒有大的區別,依然沒有自己的力量。
  • 唐玄宗李隆基,為何執意要殺上官婉兒?
    由於名聲太大,傳到武則天的耳朵裡,武則天將其招來做助手。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武則天發現上官婉兒不但聰慧過人,而且善於察顏觀色,做事情很有分寸,每次都能很好完成工作。就這樣,武則天對她越來越信任,將朝廷內大小軍政要務的詔書都交由她擬定,由於深受寵幸,上官婉兒私底下被人稱為「內舍人」,而後更是獲得「巾幗宰相」的美譽。
  • 李隆基殺上官婉兒的歷史真相
    神龍元年,即705年,唐中宗李顯復位以後,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又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翌年,武三思依靠韋後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並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
  • 究竟該如何評價唐朝上官婉兒的複雜人生?
    經過專家對墓葬規格和殘留文物進行研究和判斷,認為墓主人就是唐朝的傳奇女性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陝州陝縣(今河南省陝州)人,唐朝著名的詩人、女官和皇妃。作為武則天時期和後武則天時期那段歷史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她一度成為當時手握實權的「女宰相」。
  • 上官婉兒有過幾個男人?考古專家在墓裡發現一樣東西,揭露了真相
    考古專家經過挖掘,發現墓誌蓋上有篆書刻寫著「大唐故昭儀上官氏銘」九個大字。碑文總共982字,詳細敘述了上官婉兒的生平事跡,包括她的出生、經歷、死因等信息。也有不少內容史書上都未曾記載,這也讓考古專家發現了很多不一樣的事情,由此考古專家斷定這肯定是上官婉兒的墓地。
  • 李顯將女兒嫁給與武則天侄兒,他皇后與武三思私通,竟裝作沒發生
    武則天早期是看不起自己的娘家人,她在娘家可沒獲得什麼好待遇,因此她得勢之後,立即就把這些娘家人給流放了,但要做皇帝,她還是需要這些娘家人的,她就提拔了不少武家人,其中武三思作為她的侄子,更是受到了她的信任,她還差點就把武三思作為儲君。
  • 唐中宗亂政(1):韋後效法武則天垂簾聽政,武三思藉機死灰復燃
    就在這一天,她死去的父母親分別被追贈為上洛郡王和郡王妃。儘管左拾遺賈虛已勸奏說:「異姓者不為王」,但這一回,中宗再也不必懼怕太后武則天了,他依然決然地決定了。在長期被幽禁的生活中,幸虧有韋氏的不離不棄,患難與共,相濡以沫,加上對韋氏的特別依賴,使中宗把韋氏當作救命的天神。現在他重新坐上了天子龍椅,怎麼能不施展天子的權威,對妻子早已許下的諾言呢?
  • 武則天去世後,李顯為何不誅滅武三思?反而縱容他與韋皇后亂來
    那麼好了,李顯後來真的復出做了皇帝,韋皇后也真的開始想怎麼搞就怎麼搞了。在上官婉兒的慫恿之下,韋皇后開始插手政務,想要成為第二個武則天。這個時候上官婉兒又跑去把武三思給拉了過來,表示只要韋皇后跟武三思好上了,那麼就等於是締結了聯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