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也是每個人都熟悉的行為。從醫學角度來看,食物通過胃腸進入小腸進行消化和分解,這個過程會產生氣體,然後通過肛門排出,這就是放屁的過程。每個人放屁的頻率不同,而頻繁放屁主要與以下三個原因有關。
1、飲食問題:若是最近一段時間攝入了過多的含有澱粉樣的東西,比如洋蔥、土豆、豆類和麵食等,這樣在體內容易產生過量的二氧化碳等廢氣,廢氣越來越多,那麼放屁的次數也會增加。
2、脾虛:脾虛者往往胃的消化功能不好,經常出現胃腸道不適感,例如口臭。當過多攝入含有蛋白質類的食物,無法正常在胃腸道消化,就會在腸道當中產生過多的氣體,增加放屁的次數。
3、腸道感染:腸道感染會導致氣腸桿菌。如果免疫力下降或吃了不乾淨的食物,細菌的數量就會越來越多,造成腸道感染,氣體增加,放屁的次數也會明顯增多。
如果上述原因導致放屁頻率增加,只需調整日常飲食,儘量少吃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並確保飲食清淡,這樣可以防止胃腸道增加負擔。但是如果調理後也並沒有改善,人們必須提高警惕,可能是某些疾病導致的,例如腸癌。
儘管頻繁放屁與腸癌之間的關係尚未得到證實,但臨床上一些腸癌患者放屁頻率也會明顯增加。因此,如果總是頻繁放屁,並出現以下三種異常排便症狀,需引起注意,最好去醫院檢查以下,可能與腸癌有關。
第一,排便習慣和形狀的改變
最典型的症狀是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排便過程越來越不規則。例如,排便不會固定在一個時間點,大便會突然變薄或變得不成形,大便頻率會明顯增加或減少,大便會粘在馬桶上,大便會有異味,大便會無緣無故變黑。出現這些症狀時需要小心,這些症狀可能是腸癌的表現。
第二,便血
腸癌最典型的症狀是便血,這也很容易被人們忽視。許多人認為便血是痔瘡出血,但如果便血突然加重,且大便和血液的混合,或者如果便血以前沒有發生而突然發生,這種情況應該引起更多的注意。因為腸癌會導致出血,其原因與腫塊表面的糜爛和出血有關。
第三,腹痛、肛痛
早期患者左下腹有間接性隱痛,晚期有持續性疼痛,呈陣發性並逐漸加重。如果腫瘤在位於肛門附近,就會有肛門疼痛。有些人會無意中發現腹部有硬塊,其活動能力很差,並且還會引起疼痛,這是就要提高警惕是否有腸癌。
腸癌是影響身體健康的疾病,大家必須做好相關的預防。改掉那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多吃含有粗纖維的新鮮食物,少吃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食物。平時要經常的運動,能夠促進腸道血液的循環和蠕動。定期去醫院接受對腫瘤的相關體檢。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心情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