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基石藥業:人間再無「融資死」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新股前瞻|基石藥業:人間再無「融資死」

新股 新股前瞻|基石藥業:人間再無「融資死」2018年11月12日 13:59:33

剛完成B輪「天價」投資,基石藥業就迫不及待地趁著「上市新規」投入了港股懷抱。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在「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遞表上市高潮漸熄、「光棍節」結束之前,年輕的基石藥業終告別蘇州的「屌絲小夥伴」,向資本市場邁進了一大步。而2016才走馬上任的CEO江寧軍也終於能長舒一口氣。

畢竟,GIC、紅杉資本、雲鋒基金、通和毓承資本、中信、泰康保險、高瓴資本,甚至是藥明康德等一大片資本大鱷可「足足」等了6個月了,按《功夫足球》中「金鐘罩」三師兄的原話,「我一秒鐘幾十萬,會無緣無故跟你去踢球?」。所以,大鱷的時間是等不起的,能早上絕不晚到。

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基石藥業在行業的名頭並非自始這麼火。

這一切還得從2018年5月9日,基石藥業(蘇州)宣布完成2.6億美元B輪融資說起,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藥領域B輪最大單筆融資,名聲也逐漸被業內推上了制高點。而智通財經APP細看投資方,清一色地是GIC、紅杉資本、高瓴資本這些耳熟能詳的「金主爸爸」。

引得如此多大牌投資家前來,基石藥業究竟何方神聖?按招股書給出的信息,該公司年輕的讓人驚訝,2015年12月在開曼群島註冊,其實那時候只是個「殼」,連正式的辦公地點都沒有,就是這樣一家「殼」,3個月後卻融到了第一筆高達1.5萬美金的融資,實數神奇。

帶著神奇色彩與美金,2016年4月,離蘇州獨墅湖900米的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內,一家做創新腫瘤免疫治療及分子靶向藥、名為「基石藥業」的公司在春風的吹拂下正式成立。

一切就緒,但凡是都講究個「號召力」。60多天後,賽諾菲原亞太研發中心總裁江寧軍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宣布出任基石藥業執行長。提及江寧軍,很多混「外資藥企」圈的人都頗為熟知。

1982年,在鄧小平會見柴契爾夫人公開提出「一國兩制」,舉國一陣「硬氣」的背景下,江寧軍也在南京醫科大學(前稱南京醫科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要知道80年代的博士授予正式從1982年開始的,也就是說江寧軍是我國的第一批「國產博士」,貨真價實的「高級知識分子」。

拿到南醫科大博士學位後,1992年的早冬,江寧軍有獲得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免疫學博士學位,並隨後進入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學習,成為臨床化學博士後。5年進修,1999年6月獲得內科臨床住院醫師。

學歷已到達頂峰,是繼續紮根走學院派,還是企業派?這個問題曾困擾江寧軍許久,2006年7月,和很多在美學有所成的生物醫藥生一樣,要不加入宇宙第一大藥企輝瑞(PFE.US),要不加入賽諾菲(SNY.US)、諾華(NVS.US),只不過與其他不一樣,江寧軍在禮來的研究工作崗上最終於中國加盟了賽諾菲。

高學歷往往伴隨著巨大機會。果不其然,智通財經APP觀察到,2008年,江寧軍便擔任起了賽諾菲全球副總裁,管臨床運營、效率等方面。說白了,仍和「試管」打交道。

2010年,又開始接任賽諾菲中國全球副總裁兼亞太研發負責人,主要負責生物製藥、罕見病(健贊)、疫苗(巴斯德)和動物保健(梅裡亞)的研發。在該段履歷間,其光在亞太地區引進的新藥批件就達到了30項,也搞了諸多「中、外合作」新藥項目。

比如2014年,賽諾菲向再鼎轉讓了一個在全球進入臨床前研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療藥物,此後,賽諾菲又將一個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和其他腫瘤適應症的多激酶抑制劑的全球權益轉讓給再鼎,由再鼎負責該藥在全球的開發、製造和銷售。這類的「相互依存」的案例均是出自江寧軍之手。

而基石藥業邀其加盟,顯然是看中了其在外國、中國的「研發圈」的實力,驗證著「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的故事。

在研項目一波接一波

成立三年,加上江寧軍的「督軍」,基石藥業也推進了多個研發項目。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截止目前,該公司產品管線中已有十四款抗腫瘤產品,其中PD-L1抗體CS1001臨床進展領先。

重點說說CS1001,這是個全長、全人源IgG4PD-L1單克隆抗體,已在第III階段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作為單一療法)啟動III期試驗。計劃分別於2018年底前、2019年上半年及2019年上半年在中國啟動CS1001(PD-L1抗體)聯合標準護理療法用於治療IV期非小細胞肺癌、胃癌及HCC患者的III期試驗。

PD-L1,智通財經APP已經反覆說了多次(PD-1、PD-L1),按市場理論,全球PD-1或PD-L1抗體的收益由2014年1億美元增至2017年101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12.2%。預期2022年進一步增至364億美元,自2017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9.3%,而其也是治療相關癌症最安全、有效之藥,所以市場前景響噹噹。

鑑於CS1001已經處於三期臨床,以及給出了時間計劃表,該藥物有望快速推出。當有望推出,並不意味著「獨霸」市場。就拿港股來說,目前就包括石藥(01093)、復星醫藥(02196)、中國生物製藥(01177)、百濟神州(06160)等一大批企業都在PD-1、PD-L1取得了不同的階段性成果。

拿百濟神州來說,他的Tislelizumab能夠與T細胞表面阻礙免疫激活的重要受體PD-1結合,抑制PD-1,並清除癌細胞激活免疫系統的阻礙因素,從而恢復T細胞的腫瘤殺傷能力。截止2018年7月5日,臨床試驗已超過1500名患者,數據表明,Tislelizumab具有良好的耐受且表現出抗腫瘤活性。根據CFDA新藥上市申請前會議,公司有望2018年在中國提交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首次新藥上市申請。雖然治療領域所有不同,但一旦新藥率先上市,很多結局「拍腦袋」都能想到。

至於把握較大的Ivosidenib(CS3010),用於治療攜帶易感IDH1突變的癌症的抑制劑,。今年7月獲FDA批准用於治療由FDA批准伴隨診斷的測試檢測的帶有IDH1突變的復發性或難治性AML成人患者,其為全球同類產品最先獲批的藥物,但目前並沒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

其餘的CS1003(PD-1抗體)、CS1002(CTLA-4抗體)等項目也剛進入一期階段,沒有一個「打包票」的,甚至研發還委託著藥明生物(02269)在做早期開發。

虧損是個繞不開的關鍵詞

新公司、並且還是研發單抗,不用多說,財務肯定「不好看」。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基石藥業因為沒有商業化的產品,所以截止目前,其收益為零,而在報表中,或許為了好看,也直接忽略了「收入」這個最大的會計科目,只靠政府補貼拿到了人民幣400萬元(單位下同)。相反,其他收益及虧損由截至2017年6月的1580萬元虧損增加1.86億元至截至2018年6月的2.02億元虧損。

成立不過3年,就燒掉2個多億?其實和所有「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一樣,重點是研發投入。招股書顯示,基石藥業的研發開支由截至2017年6月的1.億萬元增加4.08億元至截至2018年6月上半年的5.08億元。

增加如此之多,主要是與第三方(藥明康德、藥明生物)訂立了新的合作及許可協議,令許可費由截至2017年6月的零增至截至2018年6月的3.48億元。以及由於他們自己對候選藥物進行更多臨床試驗導致研發外包活動增加,進而導致第三方合約成本由截至2017年6月的8220萬元增加人民幣5500萬元至截至2018年6月的1.17億元。好嘛,錢都被藥明康德、藥明生物賺走了,怪不得他們業績那麼好!

另外,基石藥業的行政費用也在增加。由截至2017年6月的1790萬元增加1940萬元至截至2018年6月的3730萬元。人員增加、諮詢會議費用也在飛漲。

收入為零,虧損之大,搞來搞去那就只能靠融資過火。這也就有了上述的B輪「天價」融資。2016年3月,A輪融資1.5億美金;2018年5月,B輪融資籌得約約2.62億美金,創下中國生物醫藥領域B輪最大單筆融資。

「金主爸爸」錢多,做「兒子」的自然瀟灑。反正,被「融資死」的企業終究輪不到基石藥業,何況,其即可要上市割港股「韭菜」了。(田宇軒/文)

相關焦點

  • 新股前瞻|踩著19年「尾巴」交表 虧損超1億的開拓藥業想醫好港股...
    新股 新股前瞻|踩著19年「尾巴」交表 虧損超1億的開拓藥業想醫好港股「前列腺癌」 2020年1月3日 17:05:07
  • 基石藥業和Blueprint Medicines共同宣布啟動fisogatinib聯合CS...
    同時,fisogatinib和基石藥業的抗PD-L1抑制劑CS1001在作用機制上可以起到互補作用,兩者聯用將有可能為HCC患者提供更好的臨床療效。」 基石藥業首席轉化醫學官謝毅釗博士表示:「晚期HCC是一種侵襲性極強的疾病。目前,中國在HCC治療方面正面臨巨大的挑戰,由於缺乏有效治療藥物,晚期患者整體預後較差。
  • 基石藥業RET抑制劑BLU-667(CS3009)在中國I期臨床試驗獲批
    中國蘇州2019年3月21日 /美通社/ -- 基石藥業(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石藥業」,香港聯交所代碼:2616)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今日批准BLU-667(CS3009)在中國開展一項I期臨床試驗。
  • 66支新股上市,260餘起融資,生物醫藥成「最靚的...
    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的251起一級市場融資裡,有112起位於醫療器械賽道,佔比43.08%,創新藥研發表現強勢,相關企業所獲融資75起,佔比28.84%。整體來看,港市醫藥新股首日漲幅不如A股,但港交所首隻「SB股」再鼎醫藥二次上市卻依舊強勢。作為唯一一個在港股二次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再鼎醫藥以562港元/股的發行價成為今年最「貴」的醫藥新股。雖然首日漲幅只有8.5%,但因「單價」過高,再鼎醫藥的開盤首日收益依然登頂港市醫藥新股榜。
  • ...太美醫療獲超12億元F輪融資;海創藥業獲近10億元C輪融資;基石...
    海創藥業完成近10億元C輪融資9月30日獲悉,海創藥業已完成近10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深投控、泰格醫藥、華融融德、國藥中金、建銀國際、洪泰基金、國海創新、英飛尼迪、方正和生、德諾資本、勤道資本、中科融信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共同參與。
  • 基石藥業pralsetinib全球I/II期註冊性試驗,完成首例既往未接受過...
    蘇州2020年2月13日 /美通社/ -- 基石藥業(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石藥業」或「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2616)宣布,由公司合作夥伴Blueprint Medicines開發的在研產品pralsetinib的I/II期註冊性試驗,已完成首例既往未接受過含鉑化療的
  • 基石藥業ivosidenib全球III期註冊試驗中國部分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蘇州2019年7月19日 /美通社/ -- 基石藥業(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石藥業」,香港聯交所代碼:2616)今日宣布,ivosidenib(TIBSOVO)全球註冊III期試驗AGILE在中國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港股開盤前瞻:文業集團等兩隻新股首掛 新城發展擬配股融資27億
    重要新聞有:新城發展控股擬配售最多3.11億股,淨籌27.11億港元;中國中鐵近期中標若干重大工程項目,中標價合計約468.14億元;主席吳亞軍連續兩日增持龍湖共640萬股涉資2.36億港元;文業集團、天泓文創兩隻新股今日首掛上市。
  • 基石藥業-B(02616.HK):三年上市是否是「奇蹟」?
    大部分藥企都會衝著大適應症症去做研發,畢竟出來能分的盤子大,但是基石藥業好像不太走尋常路。基石認為由於患者樣本量較小(就cHL及NKTL試驗),中國藥監局往往對相對罕見的疾病進行優先審查,因此可能會加快註冊及進軍市場。若臨床數據理想,公司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提交cHL和NKTL的新藥申請。
  • 今日新股新天藥業(002873)發行申購指南一覽
    =====推薦閱讀=====  5月8日新股新天藥業(002873)頂格申購需17萬元>  新股蘇墾農發(601952)中籤號公布查詢:234000個  新股香山股份(002870)中籤號公布查詢:共49,806個
  • 歐康維視:稀缺眼科醫藥「-B」公司,頂尖保薦人及基石投資者加持
    格隆匯新股研究根據已公開數據及獨家的內部評級體系,給予【歐康維視】 的新股綜合評估分數為【7.5】,滿分為 10 分),如下圖: 歐康維視新股評級詳解: 一、行業前景(認購前10%,認購開始後5%) 7.5分 眼科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領域。
  • 本周新股上市首日實現零破發 嘉和生物-B和雲頂新耀-B暗盤均收漲逾...
    另外,下周預計有3隻新股上市,打新行情依舊火爆。 新股認購 通過聆訊新股 先聲藥業通過港交所聆訊 曾在紐交所上市
  • 基石藥業-B(02616)啟動fisogatinib聯合CS1001治療肝細胞癌患者的...
    原標題:基石藥業-B(02616)啟動fisogatinib聯合CS1001治療肝細胞癌患者的Ib/II期臨床試驗
  • 港股新股大數據揭秘:我是如何打中牛股的?
    雖然選打之後,平均一手中籤率也降低了,但同時確定性大的新股還可以追加資金、融資槓桿,好刀用在刀刃上,其實是更加精準地出擊,多中幾籤,收益將遠高於此。這筆帳是否划算,想必大家心中自有定論,先回顧下我們之前說的新股解碼模型。一、新股解碼模型新股解碼模型首先,新股,有自己的歷史記憶!
  • 「超級抗菌藥」研發企業盟科藥業完成超7億元E輪融資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2月21日,上海盟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盟科」)宣布完成總額超7億元的E輪融資(含新股及老股),用於新藥拓展適應症研究,推進後續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擴展研發產品管線以及中國市場的自主商業化。
  • 2020智慧監管創新大會召開 基石藥業獲「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獎」
    其中,創新生物製藥公司基石藥業獲得「2020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獎」殊榮,一同獲獎的企業還包括輝瑞、葛蘭素史克、賽諾菲巴斯德等跨國巨頭。例如,今年1月,基石藥業向蘇州市慈善總會捐贈人民幣100萬元現金,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公司針對腫瘤免疫治療的創新性療法,助力中國生物科技創新發展,為腫瘤患者帶來新希望,有效提高生存質量。基石藥業以創新服務患者,滿足中國和全球癌症患者的殷切醫療需求。
  • 速讀社丨基石藥業PD-L1抗體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蘇寧易購開藥店
    整理丨山山共計28 條簡訊 | 建議閱讀時間2.5分鐘◆◆ ◆+政策簡報浙江省1353個藥暫停交易10月20日,浙江省藥械採購平臺發布《關於暫停長期無交易產品信息的公示(賽柏藍器械)11華海藥業三季報發布 銷售費用大幅縮水10月20日,華海藥業發布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公告顯示,2020年1-9月,公司實現營收48.7億元,同比增長21.41%的基礎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41億元,同比增長64.23%。
  • 基石藥業阿泊替尼(avapritinib)被...
    2020年07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將基石藥業抗癌藥阿泊替尼(avapritinib)新藥上市申請納入優先審評。
  • 港股新經濟「抓周」:全年破發率高達82% 股東與基石「含恨」離場
    對於新股破發率高這一問題,李小加發文回應稱:「不少投資者常有一種誤解,認為破發的都是壞公司,好公司股票是不會破發的。其實,新股是否破發與上市公司的質地優劣並無必然關係。破發的參照系只是IPO時的發行價,只是投資者根據市場冷暖、估值高低調整預期的一種自然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