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分「三六九等」,有些乳腺癌經過治療,可以十年、二十年的長期生存,但有些卻在兩三年內就復發、轉移、去世。
不同類型的乳腺癌適合的治療方式也不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患者在交流時發現即使都屬於乳腺癌,有的可能需要化療、有的需要手術,有的需要聯合治療,而且手術的預後也不盡相同。科學家們將不同基因表達的乳腺癌分為5個類型,分別是管腔上皮A型(luminalA)、管腔上皮B型(luminal B)、HER2過表達型、基底樣型、正常乳腺樣型(這一類型被認為可能是組織汙染產生的)。
對於不同類型的乳腺癌其惡性程度是不同的,預後、治療反應等方面都有明顯差異。換句話說,雖然都是壞人,也有十惡不赦的大惡人和可以改造好的小混混之分。
luminal A:拿匕首的小混混
經過大量統計表明,「拿匕首的小混混」大約佔所有惡人的45%~70%,所以絕大多數乳腺癌患者預後還是很好的。一般情況,醫生會為這類患者進行單純的乳腺癌治療。
luminal B:持槍的殺手
「持槍的殺手」大約佔所有類型的8%,相對來說預後也不錯。這種類型的乳腺癌一般會採取內分泌治療聯合化療進行治療,效果也不錯。
HER2過表達型:端著衝鋒鎗的黑社會
「端著衝鋒鎗的黑社會」大約佔15%,可以通過化療及靶向治療得到很好緩解。
基底樣型(三陰性):扛著火箭筒
預後最差的就是「扛著火箭筒」的三陰性乳腺癌了,佔所有乳腺癌種類的10%~15%。這種類型的乳腺癌雖然對化療反應比較敏感,可是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出現復發和轉移,有不少三陰性乳癌的病人,即使一開始並非晚期,也照著治療規範接受了完善的手術與化學治療,卻在治療後不久就復發;而且一旦復發,病情很快就惡化、不治,對患者的危害相對最大。
目前,國內主要使用免疫組化技術來進行乳腺癌分子分型。免疫組化得到的數據就在患者的病理報告中,只要採用常見的4種抗體組合就可以進行乳腺癌分子分型工作了。它們包括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HER2和Ki-67(細胞增殖指數)。
不過,對於具體的治療措施還是要聽取專業醫師的意見,畢竟現代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的治療方法不斷出現,也許以前束手無策的疾病類型現在也可以輕鬆應對了。(宋 暉 李 敏)
(責編:關喜豔、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