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怎麼提質量?紹興編制44條指標為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劃線

2020-08-22 中部職教

校企合作怎麼提質量?紹興市編制44條指標為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稱重」

深度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明確指示,也是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目前,各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但一直缺乏專業和全面的評價體系,一片繁榮的景象之下也存在質量的良莠不齊。鑑於此,日前,浙江省紹興市編制了44個指標,對全市22所職業院校的產教融合進行打分和排名,用數據說話,對各職校的產教融合進行「稱重」。

整個評價體系形成綜合考慮了學校、企業、行業、教師、學生和企業職工等各參與主體的現實需求,包含組織保障、基礎條件、師資隊伍、產學合作、人才培養和合作發展等6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和44個三級指標。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分開評價,單項指標最高的學校賦滿分,其餘學校按比例賦分。絕大多數指標滿分為2分,個別具有導向性的重要指標為3至4分。比如,關注學生最終流向的 「直接就業畢業生留紹工作比例」為4分指標,考量產學合作效果的「企業技術骨幹進校承擔教學任務量」「企業接收半年頂崗實習學生數」為3分指標。

該評價體系以「高標準嚴要求」為基本原則,將以往不做考核的「無協議不實習」「辦理實習責任保險」等均納入了指標,「校內實訓場所7S管理」也從附加題變成了必答題。據悉,從今年起,紹興市屬中職學校的產教融合得分將納入年終考核。

校企合作憑印象打分的時代終將成為過去時,嚴格全面的評價體系將保障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的高質量發展。

中部職教將致力於搭建一個促進學校、教師、學生、企業之間交流、溝通、對接的專業服務平臺,本平臺以宣傳豫、晉、鄂、皖、陝、冀、魯七省職業教育為目標,緊跟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前沿動態,服務職教,宣傳職教,弘揚職業教育社會正能量是我們的服務宗旨。

歡迎大家關注《中部職教》,我們將持續給您帶來關於職業教育的最新動態。

大家如有諮詢請留言評論,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回復。

相關焦點

  • 成都職院獲「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
    中國網11月23日訊(宋得恩)近日,以「教育之光,點亮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亞洲教育論壇年會」在成都市舉行,來自30餘個國家的800餘位教育精英匯聚一堂,聚焦教育國際交流。為表彰肯定在產教融合領域成效顯著,在校企合作方面模式創新,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職業院校,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分論壇隆重發布。
  •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入選「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許文秀 通訊員何順暢)11月19日記者獲悉,在剛剛落幕的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上,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入選「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據介紹,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於11月13日至15日在成都舉行,會議採取線上與線下結合、境外與境內連線的方式舉行,來自30多個國家的800多位教育精英匯聚一堂,圍繞「教育之光,點亮未來」主題,聚焦教育國際交流、質量提升等議題。
  • 助力產教融合創新發展 「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結果發布
    此次年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指導,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主辦,亞洲教育論壇培訓中心、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教育與產業合作分會承辦,成都市博覽局、成都市教育局特別支持。作為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重要成果,「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發布。
  • 助力產教融合創新發展「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結果發布
    此次年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指導,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主辦,亞洲教育論壇培訓中心、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教育與產業合作分會承辦,成都市博覽局、成都市教育局特別支持。作為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重要成果,「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發布。
  • 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六種模式
    同時,產教融合提升了企業在高校人才培養方面的參與度與貢獻度,企業結合自身優勢與資源共享與學校聯合進行人才培養,提升了人才的培養質量;另一方面高校充分發揮自身知識優勢,與對口企業強強合作,促進了更多更好的知識成果轉化與科技成果經濟產出,實現了校企資源的優勢互補。通過產教融合的深入推進,可以真正實現雙元雙主體的辦學機制的轉化與升級,從而促進整個職業教育能夠更大的發揮出其應有的經濟價值與社會作用。
  • 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落地情況分析
    深圳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政府出補貼、企業出場地、校企共建共享」的建設模式,累計投入資金3.5億元,建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訓基地189個;廣東省在2018年5月底發布的《廣東省職業教育條例》中,專門就有關校企合作事宜做出規定,如要求規模以上企業不僅要有專門的校企合作制度,還要「安排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與職業學校開展相關工作」,而當地政府須建全企業在校企合作中的成本補償機制。
  •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產教融合
    聯盟成立後將推動成渝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推動健康服務行業產教融合發展,成為支撐成渝地區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健康川渝、健康中國作出貢獻。據悉,目前成員單位70家,由成渝兩地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組成。聯盟成立後,將進一步加強區域職業院校與相關行業、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動大健康職業教育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大健康產業領域的發展。這是職業院校與相關企(事)行業在技能人才培養、校企協同方面的又一力舉,更是在資源上的互補與共享。
  • 校企合作將成職業學校考核指標
    中青在線北京2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孫慶玲)近日,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職業學校進行校企合作的合作形式、促進措施及監督辦法做出了規定,將於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健康職業教育產教協同育人聯盟正式成立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健康職業教育產教協同育人聯盟加強了區域職業院校與相關行業、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動大健康職業教育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四川省工商聯主席陳放,四川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楊亞培,雅安市委常委、副市長王軍分別講話,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健康職業教育產教協同育人聯盟」的成立表示支持,共同希望聯盟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建立良好的運行機制,充分整合資源優勢,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校企合作活動,更深層次促進產教融合,增強聯盟的凝聚力、影響力,推動聯盟做出特色。
  • 優質高職院校有望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湖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
    逐步提高優質公辦本科院校對口招收中職畢業生和高職專科畢業生比例,招生指標在本科院校年度招生計劃中單列。實施中等職業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工程。把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基礎,凡舉辦高中階段教育的縣市區,必須辦好1所以上公辦中職學校,確保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經費投入、招生規模和辦學質量等方面大體相當。
  • 西昌學院出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聯盟成立大會
    7月21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聯盟」成立大會在成渝兩地同步召開,四川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胡衛峰、高教處處長陳小紅及聯盟理事長、副理事長單位出席了在成都工業學院的現場會議。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聯盟」是由40所成渝地區應用型本科高校和16家企業聯合發起成立的合作交流
  • 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的現代學徒制實踐——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辦學紀實
    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是地處福建三明市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公辦高職院校,前身是2005年5月成立的三明職業技術學院,即在整合原三明衛生學校、三明財經學校、三明輕紡工業學校、三明職工業餘大學、三明師範學校等資源基礎上更名組建。2017年為適應三明市醫改需要,加快為「三醫聯動」培養輸送醫學護理人才,二次更名為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
  • 創新職業教育模式 實現校企深度融合
    職業教育源於企業,「校企一體化」是職業教育本質的回歸,更是校企合作由淺層次走向深層次,由鬆散型走向緊密型的新階段,是校企雙方構建校企共同體的必然之路。實踐證明,「校企融合」是技工院校謀求自身發展、實現與市場接軌、提高育人質量、為企業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舉措,更是校企之間實現互惠雙贏、資源共享、協同育人的有力保障。   體制機制上的校企融合是保障   學校校企一體的運行模式強調從體制機制創新上保障「校企一體化」,其關鍵在於「化」。
  • 熱鬧與思定,職業院校與企業的產教融合真的一片繁榮嗎?
    芥末堆 Captain上校 2月23日 報導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產業教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之對應的院校教育,卻一直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社會詬病,其培養的學生與市場需求不匹配。2016年,越來越多的企業與高校實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合作機制,可以說這樣合作的案例經過實踐已經遍地開花了。
  • 2020產教融合品牌校企合作洽談會在成都隆重召開
    》大力推進大眾創業創新萬眾品牌創建和品牌人才孵化升級的若干政策措施、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和國家教育事業發展「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提升高等教育創新創業工作質量,堅持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為導向,著力服務「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戰略及十四五規劃,緊密對接經濟帶、城市群、產業鏈布局,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推進產學研合作,深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品牌提升,要求創建品牌院校、開設品牌班級培育品牌人才
  • 京東電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其中,加強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和學校內涵建設,推進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成為當前職業院校提升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實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技並修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而貫穿這項改革的主線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目標是實現理實結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職業性、實用性,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 成渝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聯盟成立
    本報訊(記者 魯磊)如何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上實現與行業、企業的深度融合,是近年來應用型高等院校推進產教融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大難題。近日,由成都工業學院和重慶科技學院牽頭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聯盟成立大會在成都、重慶兩地同步召開,成渝地區40所應用型高校和16家企業將攜手對發展難題展開集體攻關,加快推進成渝地區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四川和重慶歷史同脈、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經濟同體,成渝地區各應用型高校都有著相似的發展歷程、共同的發展願景。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健康職業教育產教協同育人聯盟成立
    四川在線記者 文莎9月5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健康職業教育產教協同育人聯盟在雅安正式成立。該聯盟由雅安職業技術學院與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成都市健康服務業商會和重慶三美品牌促進會等單位共同發起,旨在加強區域職業院校與相關行業、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動大健康職業教育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 對啊網 校企合作推動優質資源共享
    成立於2014年的對啊網,是職業教育培訓領域的「新兵」。但其「公益」實踐,自創立之初就沒有停止過。從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免費求職公開課,再到與企業合作為學生免費推薦工作機會,對啊網在探索一條以網際網路為驅動的教育企業責任發展之路,通過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幫助更多的學子重塑職業未來。
  • 「雙高」建設怎麼幹?杭職院教師節發力,建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新平臺
    去年底,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國家「雙高」計劃)。在今年教師節,杭職院發力,表示將建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新平臺。杭職院已收到多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訂單,現場分別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友嘉實業集團、杭州西奧電梯有限公司、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紡聯紡織人才交流培訓中心、許村鎮人民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將從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