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的現代學徒制實踐——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辦學紀實

2021-02-19 中國職業教育

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是地處福建三明市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公辦高職院校,前身是2005年5月成立的三明職業技術學院,即在整合原三明衛生學校、三明財經學校、三明輕紡工業學校、三明職工業餘大學、三明師範學校等資源基礎上更名組建。2017年為適應三明市醫改需要,加快為「三醫聯動」培養輸送醫學護理人才,二次更名為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

從高職辦學時間來看,學校已走過15個春秋;從地域上看,三明市地處閩西北,是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和山區,經濟欠發達,發展不均衡,劣勢明顯;從人才供給上看,畢業生到沿海城市發展比例較高,畢業學生留在當地的就業比例偏低,無法充分有效供給本地企業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

近年來,三明市提出要做實「四篇文章」、推進「四個著力」、深化「五比五曬」,推進新時代新三明建設。市領導多次要求學校圍繞產業辦專業,要紮根三明社會需求辦職業教育,行業企業需要什麼人才,學校就培養什麼人才。為此,學校組織各專業教師團隊,認真分析調研三明市情,從行業企業對畢業生需求供給和三明經濟基礎支撐的實際出發,切實服務好新時代新三明建設。學校認為,作為區域內僅有的一所高職院校,諸多因素決定了學校必須辦綜合類職業院校,多專業並舉,兼顧產業和民生,這樣才是辦學初心達到辦學使命,才能培養出經濟社會所需的「本土化、實用型、永久牌」技術技能人才,促進三明市經濟社會發展。

在省內率先探索「招工招生一體化」現代學徒制

2012年,學校根據福建省《關於支持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招工招生一體化」的文件精神,在全省率先探索「招工招生一體化」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圍繞「產業改造升級、民生發展」需要,從合作單位中遴選了沙縣旭達、永安寶華林、福建南紡公司等企業共同開展試點工作。根據政策要求,凡具有普通高中畢業證、中等專業學校畢業證或具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在職員工及新員工,均可報名;學制3年,由學校與企業聯合培養,理論教學採取學院送教上門的方式集中面授,實踐教學由所在企業承擔,這種試點辦學形式成為福建省「二元制」雛形。

5年來,學校根據福建《關於實施「二元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的精神,除了服務三明市紡織行業企業外,還增加了三明市的酒店、機械、物流快遞、連鎖藥店、電子商務等行業企業,實施「一企一策」的「二元制」人才培養,共為三明市行業企業培養了1000餘名企業員工,學校服務當地行業企業的能力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基於紡織服裝專業在全省的地位和作用(系全省公辦院校中獨有),從2014年開始,學校依託景弘集團和省監獄管理局,聯合開展全省監獄幹警紡織能力提升培訓。6年來,已經為全省監獄幹警繼續培訓一萬多人次,初步形成監獄幹警紡織能力繼續教育培訓共同體。

建省內首個企業法人型職教集團,不斷深化產教融合

2015年9月,學校在福建省內率先成立了多元投資主體職教集團,該集團以資本為紐帶,具有企業法人主體資格,是省內首家由政府部門發文支持的職教集團。2016年,職教集團建設項目被省教育部門確定為福建省首批立項支持的建設項目。

基於多元投資主體職教集團合作平臺,學校與三明梅園國際、天元國際等酒店企業合作開辦了酒店管理專業,實施「招生招工」「招工招生」一體化人才培養,共建共用共管實訓室。實施企業主導開發課程體系,實現企業教師進課堂,學校師生進企業,半天理論、半天實踐的學習模式,進一步深化了產教融合。

幾年來,通過這種改革,學校酒店管理專業先後獲得省首批「二元制」「產教融合示範專業點」試點專業,2018年成為國家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使學校酒店管理專業由冷門專業變為熱門專業,招生錄取人數逐年提高,從2013年25個學生攀升至2019年的209個學生。

企校聯辦產業學院,促進「三業」聯動


在實施「招工招生」「招生招工」一體化現代學徒制過程中,學校發現:企業發揮辦學主體性作用相對較弱,校企聯結力度較為鬆散,教學質量評價和企業崗位生產要求不契合,學校評價佔主導地位,與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有一定差距。

為了強化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學校從2017年開始,陸續試行企校聯辦產業學院,先後與三明同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梅園國際、三明捷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信泰集團(泉州)以及景弘集團(福州)等企業聯合成立電子商務產業學院、梅園商務學院、捷昕裝備製造產業學院、信泰科技學院以及景弘產業學院等,基本上釐清了專業與企業行業、企業行業與學生就業、學生就業與政府部門服務產業之間聯動的關係,其中電子商務產業學院和梅園商務學院就是典型代表。

電子商務產業學院:學校主動適應三明市8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這一形勢,2015年創辦電子商務專業,2016年電子商務教師團隊在深入三明各區縣調研的基礎上,遴選出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牽頭成立三明市同道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建立「閩中農特商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籌建電子商務產業學院,開展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並以此為依託開展農民庭院經濟電子商務扶貧,與農業合作社形成產業共同體,推廣三明農特產品。截至2019年12月,學校與多個鄉鎮政府部門及養殖戶籤約,幫助農戶銷售初級農產品600餘萬元,為三明市本地培養了100多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帶動了電子商務行業發展,促進了電子商務學生就業。

梅園商務學院:2018年9月,學校以酒店管理專業獲批國家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為契機,結合梅園國際酒店人才培養實際,在法人型職教集團基礎上,註銷職教集團法人,聯合梅園國際成立梅園商務學院,升級現代學徒制運作方式,推動學校與企業資源共享,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教學模式改革、實訓基地建設、員工培訓等方面實現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養針對性,實現企業與學生就業零對接;推動現代學徒制辦學機制創新,將教學融入新技術、新標準、新規範,以企業崗位要求考核教學內容,提升專業內涵和人才培養質量,適應企業自身及業務相關用人需求,促進產教融合向縱深發展。2019年11月,梅園商務學院成為福建省首批高職院校產業學院試點項目。

輻射帶動校內其他專業,「產教融合之花」開遍校園

(一)醫校「1+1+1」合作委培全科醫生

近年來,學校會同三明市政府部門、衛生健康系統與三明市內3家醫院籤訂了聯合舉辦臨床醫學專業的辦學協議,開展了醫校共同體的實踐,分別與沙縣總醫院、永安市總醫院共建共享共用共管實驗室教研室,推行「1+1+1」人才培養模式,即一年級在校本部學習專業基礎課程,二年級到醫院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上午理論學習,下午跟隨教師臨床學習,三年級臨床實習實踐,「量身定做」培養知鄉情、懂鄉音、愛鄉土的「本土化、實用型、永久牌」鄉鎮全科醫學專科人才和農村醫學中專人才509名。2019年,學校2015級臨床醫學專業大專學生參加全國助理醫師考試,通過率位列全省高職高專學校首位。

(二)園校合作見習實習,培養0—7歲幼兒師資

學校充分利用校臨床醫學和護理專業、三明市實驗幼兒園、梅列區實驗幼兒園等優質資源,重構學前教育五大領域中的健康課程,設立名師工作室,成立園校教科研共同體,開展幼教名師進校園,探索園校師資互聘和教育類「1+X」證書制度(畢業證書、高級育嬰師、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實施「四個一」見習實習活動,即一日見習、一周見習、一月見習、一學期頂崗實習。幾年來,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高級育嬰師平均通過率達73%以上,教師資格證、普通話平均通過率達98%以上;早期教育專業畢業生高級育嬰師、教師資格證、普通話3項通過率為全部;據不完全統計,10.13%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考進省市級示範幼兒園。

(三)立足醫養教,推動養老行業發展

2019年8月,學校聯合三明市民政部門、三明國德老年康養中心對三明市養老機構的高階主管和養老護理員進行業務技能提高培訓共計76人。開展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國家教育部門「1+X」老年照護、失智老人照護等兩個職業等級考試證書試點工作,老年照護試點工作理論通過率為全部,實操通過率為96%;失智老人照護證書通過率達98.3%。老年服務管理專業和福州國德開展校企合作,實施「2+1」,學生在三年級到養老醫院培養開展服務養老事業短板,為發展全域康養產業提供人才支撐。

幾年來,學校辦學始終按照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路子開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經歷了企業訂單班或冠名班到校企合作開辦校中廠或廠中校,再到組建鬆散型職教集團,成立全省首家多元投資主體法人型職教集團,進而發展到與企業聯合成立產業學院的路徑。實踐證明,學校雖地處蘇區、老區、山區,在財力、物力、人力相對缺乏的情況下,要把職業教育辦好實屬不易,但是只要堅持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就一定會蹚出一條適合蘇區、老區、山區的職業教育辦學之路。

經過10多年的努力,學院辦學規模穩步擴大,教學質量快速提升,育人水平顯著增強,多次被授予「三明市平安先進單位」稱號,連續兩屆被授予「省級文明校園(學校)」稱號,併入選國家教育部門首批「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院校。據省教育評估部門「高職院校年度質量報告」,學校在全省50餘所高職院校中潛力排名第14位,在2019年福建省高職排行榜中位列第19位,成為福建省變化大、進步快的新建高職院校之一。

作者 | 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 陶榕 丁長峰

來源 | 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入選「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許文秀 通訊員何順暢)11月19日記者獲悉,在剛剛落幕的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上,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入選「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在大會職業教育會場,200多所高職、中職院校負責人圍繞「增進國際合作,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提質培優」這一主題,共同商討如何推動職校實現提質培優、增進國際合作,校企合作共建「產業學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模式,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內在要求,也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
  • 成都職院獲「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
    為表彰肯定在產教融合領域成效顯著,在校企合作方面模式創新,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職業院校,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分論壇隆重發布。成都職業技術學院以優異成績榮獲「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這是繼學院2018年榮獲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之後獲得的又一殊榮。
  • 助力產教融合創新發展 「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結果發布
    作為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重要成果,「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發布。  主辦方表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模式,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內在要求,也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此次活動是為表彰和肯定在產教融合領域成效顯著,在校企合作方面模式創新,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一批職業院校,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 助力產教融合創新發展「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結果發布
    作為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重要成果,「2020全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50強」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發布。主辦方表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模式,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內在要求,也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
  •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建設的邏輯審視
    (一)制度規約:通過多維統籌施策統合現代學徒制的實踐空間從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現代學徒制建設經驗來看,無不涉及政府宏觀層面的制度規約。(三)產教協同:通過生態平衡理念轉變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觀念「雙高計劃」背景下的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建設,需在協同共生、功能一體化的價值基礎上,秉持系統性、整體性、開放性、持續性的發展理念,依據自身的生態承載力,不斷促進高職院校與外部環境的物質流、能量流與信息流兼收並蓄,培養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實踐經驗兼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傳統產業、現代服務產業
  • 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召開首次產教融合大會
    高職院校如何能夠站在時代潮頭,與現代產業發展同頻共振?12月27日,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隆重召開2020年產教融合大會,與地方政府領導、龍頭企業代表、行業協會代表面對面,共商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大計。作為第一家按照「政、工、行、校、企」多主體運行的現代產業學院,英德茶產業學院將覆蓋茶產業「種、採、制、銷」全鏈條,先行先試,致力於產、學、研、用、創、轉實踐探索。  大會第三環節,是現代學徒制學院揭牌。教育部全國高職教育現代學徒制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趙鵬飛、我校黨委書記馬栩生共同為文化旅遊現代學徒制學院隆重揭牌,學校副校長唐曉林為文化旅遊學院頒發登峰計劃獎金15萬元。
  • 產教融合專題研討會在穗舉辦 專家齊聚共商現代職業教育
    新華網廣州11月28日電(記者呂光一)日前,由全國現代學徒制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主辦、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承辦的「創新、治理、融合、提質」產教融合專題研討會在廣州開發區召開,來自學界和業界的專家齊聚一堂,圍繞現代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以及現代學徒制等議題進行探討。
  • 中國職業教育推行「學徒制」:明確學生學徒雙重身份
    中國職業教育推行「學徒制」:明確學生學徒雙重身份 2014-12-12 18:14:51,總結交流近年來現代學徒制實踐探索的經驗,對推進試點工作的各項任務作出新的部署。
  • 濱州職業學院:搭建「三大平臺」,聚焦「三大維度」 推動軍政校企...
    2020年9月,山東省教育廳等1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了產教融合的具體路徑。多年來,與社會各界開展了廣泛的合作,與政府、院校、企業、軍隊共建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產品研發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對混合所有制、現代學徒制、工學結合、產教融合等進行了實踐,形成了軍政校企和社會的良性互動。  (一)校企合作,協同育人。  產教融合的核心是讓企業行業成為重要的辦學主體。我們創新多元辦學格局和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學校與企業協同育人。
  • 宜賓這所大學發展勢頭強勁,躋身四川職業教育第一陣營
    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已經基本走出了一條區域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發展的實踐之路,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既是城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一環,也是推進全市產教融合發展的中堅力量。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加強校企合作 畢業生成職場香餑餑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連年榮獲「四川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 學院舉辦青年骨幹教師香港職業訓練局高峰進修學院「學徒制與創新思考」 在線高級研修班
    為增進粵港澳辦學合作,提升學院青年骨幹教師創新能力與素質,學院和香港職業訓練局高峰進修學院達成培訓合作,並於12月22日-23日在學院本部圖書信息大樓六樓大會議室舉辦了青年教師
  • 2020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產教融合高峰論壇暨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產業...
    河北新聞網11月27日訊(通訊員邱曉金、李凡)今天下午,由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京津冀現代職業教育聯盟、河北唐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星空航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創新合作,共贏發展」2020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產教融合高峰論壇暨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產業學院成立大會盛大開幕。
  • 「現代學徒制」模式下農業職業教育機制的探索
    本項目將結合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 合、雙師育人的基礎上,認真研究農業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實施與模式, 並基於我國現代農業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創新以政府主導、行業指導、 校企為主體、學生積極參加的現代學徒制形成農業職業經濟人進行探析。
  •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深化產教融合 79名「學徒制訂單班」學員大...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1日5時59分訊(向虹諭  吳敏)近日,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2017級和2018級「阿里本酷跨境電商學徒制訂單班」的79位學員,與校企雙導師們共同開展了為期兩周的企業實踐周活動。
  • 辦學經驗丨【現代學徒制】政府引導 多方聚力 打造佛山分布式產業學徒培訓模式
    面向全市職業院校同類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產業公共培訓中心同時兼備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基地、企業員工培訓基地、技能競賽基地等功能。設立培訓教學管理機構,除與職業院校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外,應積極承擔企業職工培訓、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等業務,爭取財政各項專項資金支持和企業培訓經費投入。2.現代學徒制項目基於企業實際工作崗位,實施學校、公共培訓中心、企業分段或交替培養,形成三元育人合作共同體。
  •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
    多年來,學院始終堅持「質量立校 人才強校 特色興校 依法治校」發展戰略,創新實施「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創新實踐、素質養成、價值積累」五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產教融合為路徑,強化內涵建設,打造職教品牌,凝聚了「產學研一體,職場化育人,國際化辦學,現代化治理」的辦學特色。堅持產學研一體辦學。
  • 熱鬧與思定,職業院校與企業的產教融合真的一片繁榮嗎?
    芥末堆 Captain上校 2月23日 報導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產業教育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之對應的院校教育,卻一直是一個封閉的系統,社會詬病,其培養的學生與市場需求不匹配。2016年,越來越多的企業與高校實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合作機制,可以說這樣合作的案例經過實踐已經遍地開花了。
  • 權威發布:2018年廣東水電學院現代學徒制招生簡章
    為了保證學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順利進行,切實維護學校和考生的合法權益,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和《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18年高等職業院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通知》(粵教考函﹝2018﹞7號)要求,結合學院實際工作情況
  • 玉溪全面開啟企業新型學徒制
    玉溪技師學院與雲南快大多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雲南藍晶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籤訂校企合作協議,254名企業員工成為學院非全日制學生,改變企業「師傅帶徒弟」傳統技術傳承手段,開啟了新的學藝路。作為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創新舉措,企業新型學徒制在政府部門的主導下,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將企業培訓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實現「招生即招工,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訓」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 濱州職業學院
    二、實施開門開放辦學。學院堅持走開門開放辦學之路,通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政校合作等多種形式,開展聯合辦學,現已與黃河三角洲地區政府、大型企業、學校等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被教育部批准牽頭成立院校職業培訓委員會,成立濱州市校企合作委員會,120多家企事業單位成為理事單位,區域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的602家企業任成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