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職業學院

2020-12-15 大眾網

  濱州職業學院是2001年7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合併濱州農業學校、衛生學校、工業學校、經濟學校和濱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坐落於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濱州市。

  學院佔地面積3549.71畝,建築面積80.35萬平方米,總資產17.8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億元,圖書館藏書184萬冊。學院編制949人,在編在職教職工870人,專任教師668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222人,博士11人、碩士27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山東省教學名師5人、濱州市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30人。在校高職生13287人,中專生4567人,成教函授生800人。

  學院設有繼續教育學院、生物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輕紡化工學院、護理學院、醫療學院、會計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海洋學院等12個二級學院以及基礎課教學部、社會科學部2個教學部。

  招生專業41個,涵蓋理工、農、醫、財經、信息科學、建築、藝術、航海等門類,涉及57個專業方向,形成了適應黃河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群。

  2005年3月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山東省骨幹示範性職業院校,2010年11月被確定為首批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建設單位,並於2013年10月以優秀等級通過驗收。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被評為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全國高職院校魅力校園、山東省衛生先進單位、山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建有首家山東省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

  一、堅持內涵優先發展。建設3門國家精品課程、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64門省級精品課程,2個教育部、財政部支持高等職業學校建設的重點專業,7個教育部立項建設專業、3個省主體專業,8個省高校特色專業點、1個國家財政支持的實驗實訓基地、8個省級教學團隊。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全國首屆實踐教學設計獎3項,省高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4項,省高校實驗教學與實驗技術成果獎3項。

  二、實施開門開放辦學。學院堅持走開門開放辦學之路,通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政校合作等多種形式,開展聯合辦學,現已與黃河三角洲地區政府、大型企業、學校等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被教育部批准牽頭成立院校職業培訓委員會,成立濱州市校企合作委員會,120多家企事業單位成為理事單位,區域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的602家企業任成員單位。先後與700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實習就業合作關係,與海爾集團、魏橋創業、濱化集團、萬達集團等300餘家知名企業,與清華大學、韓國藝苑藝術大學等36所國內外著名院校合作辦學;與海洋與漁業廳共建濱州職業學院「海洋學院」,與合作企業共建萬達學院、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綠都生物工程學院等二級學院。

  三、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院把社會服務作為開放辦學的重要途徑,先後實施服務「兩區」、服務濱州「轉調創」行動兩個計劃,並被市委、市政府以正式文件向全市轉發;依託山東省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山東省省級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等18個培訓資質,積極開展企業員工技能提升,每年完成社會培訓6萬餘人次,收入1300萬元。堅持「從企業中來,到企業中去」的科技研發思路,為企業提供急需關鍵技術。先後獲批省級以上科研課題10項,其中參研國家863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博士基金、省發改委藍黃重大理論課題、省農轉資金項目各1項。成功選育棉花新品種「濱職棉」1號,國審大豆「濱職豆」1號通過國家農作物新品種審定。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128項;獲得國家專利35項;發表學術論文1600餘篇,中文核心期刊比例在30%以上,其中38篇論文被EI等國際四大檢索收錄。實施成果轉化200餘項,創經濟社會效益近10億元。

  四、突出文化育人特色。積極打造校園一小時文化遊覽圈,形成「一軸二山三區四湖五園」的校園文化格局,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學院實訓廣場被確定為山東省及濱州市首家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校園文化建設獲得全國校園文化優秀成果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全國高職院校魅力校園(30所)。開展分層教學,致力於打造專升本、技能大賽兩張名片,為學生成長搭建立交橋。按照「國賽有名次、省賽爭第一、市賽奪全能、院賽常態化」的工作思路,每年6月、12月設立為技能大賽月,堅持以賽促練、以賽促建、以賽促教、以賽促改,帶動學生技能水平全面提高,獲省級以上技能大賽獲獎170餘項,其中2015年以全國總分第1名和第4名的成績獲得護理技能大賽一等獎。按照市場需求和學生專業特點,實行訂單培養,建立「武警總醫院護士班」、「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班」、「堯王製藥班」等冠名班42個。近幾年,畢業生總體就業率98.32%,正式就業率80.37%,專業對口率95%,畢業生滿意度達96%,用人單位滿意度達100%。

  五、堅持品牌建設戰略。成立了現代職業教育工作室開展職業教育政策研究宣傳工作,成為全國首家圖解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高校。受教育部委託,承擔了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Logo和宣傳海報設計、全國教學成果獎宣傳視頻製作等工作,作為全國2所外地院校之一,出席在京舉辦的全國首屆「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以魯彬之的集體筆名承擔了全國人大職業教育法實施檢查各省(市)職業教育述評工作,主持或參與教育部、教育廳12個職教文件起草工作。被確定為全國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被教育部職稱司確定為教育部職成司團支部定點聯繫學校,被評為全國職業核心能力認證示範教學單位,獲批成立山東高校首批「孔子學堂」。與青島科技大學開展「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

  先後以優秀成績通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開展的人才培養工作水平、校園文化建設、德育、固定資產管理、成人辦學水平、普通話工作和測試機構、就業、思政課教育、餐廳管理等多項評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新華社、《大眾日報》內參等多家媒體對學院的辦學特色進行了報導。

  附:案例介紹

  案例1 服務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調整優化專業結構

  學院根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戰略規劃要求,圍繞山東「兩區一圈一帶」戰略和主導產業集群發展,適應濱州市汽車零部件製造、石油及鹽化工等區域主導產業升級,積極提升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生物製藥技術、計算機應用等傳統專業技術含量,設置了高檔數控工具機、化工新材料、生物製藥、物聯網、3D列印等方向;圍繞健康、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在護理等傳統專業設置老年護理、健康服務等方向;對接機器人的維修維護需求,設置工業機器人技術等新興專業。目前,改造提升傳統專業17個,設置新技術領域專業方向21個,新上高新技術專業2個,以高端裝備製造類、現代生物製藥、健康服務類等專業群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群已初步形成。

  案例2 試點現代學徒制 推進雙主體育人

  對接區域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及新材料、機械裝備製造業等主導產業轉型升級,與魏橋鋁電集團、富海集團、京博集團、盟威戴森、中國萬達集團等企業緊密合作,在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應用化工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3個專業中,深化「企校聯盟、一體育人、學訓交替、崗位成才」現代學徒制試點。共同組建了濱州市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聯盟,籤訂試點合作協議5個;實施一體化招生招工方式,組建了3個學徒制班級(每班40~50人);完善現代學徒制考核評價制度及管理運行機制,制(修)訂契合試點的管理制度20個;制訂3個試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廠校共育、分段實施」「學訓交替、實崗育人」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校企一體、教師師傅一體、學生學徒一體、教室崗位一體」育人,在「學習、實訓、實習」交替循環中提升技術技能,在「識崗、融崗、跟崗、頂崗」的崗位育人進階中,促進「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身份轉變,實現學生成長成才。

  現代學徒制試點班學生在實訓基地進行實訓

  學院與企業籤訂現代學徒制試點合作協議

  案例3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 服務民族文化傳承

  學院積極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打造三個平臺,促進民族文化傳承。一是打造傳統文化公共選修課平臺,開設《濱州民俗文化》等校本課程,在《音樂欣賞》《美術欣賞》中增加傳統文化內容比重至50%,職業核心能力課程引用傳統文化典型案例,體育課程中開始太極拳等武術選修課程。二是打造傳統文化實訓平臺,聘請校外兼職教師,開展茶道、剪紙、太極拳、書法、釀酒和中醫文化賞析等實訓環節,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和動手能力,在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建設校外實踐基地,三是打造傳統文化專項活動平臺,每年舉行「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以及民族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進校園活動,開展生動、多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競賽、展示活動,推動學生利用寒暑假開展傳統文化活動實踐,提升學生興趣,促進民族文化傳承。

  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學生舉行弟子規朗誦比賽

  學院舉辦經典誦讀活動

  案例4 實施嵌入式科技研發,助推區域現代農業發展

  學院以科技研發為先導,整合放大農業科研優勢,組建農作物育種、食用菌栽培、園林、蔬菜等40餘人的農業科研服務團隊,以人才、技術、項目為要素,嵌入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搭建「原創技術支撐、科技產品支撐、人力資源支撐、技術服務支撐」的四位一體農業科技服務平臺,形成獨具特色的「嵌入式」科技服務模式。組織4個農業博士成立了個博士研究中心,建設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承擔863項目子課題1項,成功選育棉花新品種「濱棉1號」和「濱職棉1號」。近三年來共取得市級以上農業類科研成果45項。學院農業專家深入農業、農村和涉農企業,開展技術指導和技術研發,幫助建設了園林苗木專業鄉鎮、食用菌種植專業鄉鎮、棉花雜交育種專業鄉鎮各1個,蔬菜專業村5個、小麥育種專業村1個,創造經濟社會效益6.5億元。

  學院農業科研服務團隊選育棉花新品種

  學院小麥專家指導「渤海糧倉」小麥生產

  

相關焦點

  • 濱州職業學院最新規劃
    濱州職業學院第二實訓廣場工程調整方案
  • 張寶亮到濱城區和濱州職業學院走訪慰問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9月10日上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寶亮到濱城區和濱州職業學院走訪慰問。在濱州職業學院,張寶亮參觀了校企合作研究中心、大師工作室、博士研究中心、魯彬之工作室等處,並慰問了優秀教師代表劉樹國。王進東、楊光軍、石忠參加活動。
  • 濱州職業學院:打造智慧校園 助力雙高建設
    濱州職業學院近年來持續發力數字校園建設,對照教育部《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規範》,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完善基礎,靈活擴展」的原則,將信息化建設工作全面納入「學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設規劃」、「山東省優質高職院校建設項目」、「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項目和任務,先後投資超1000餘萬元,覆蓋了辦公
  • 濱州職業學院成功承辦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英語口語...
    齊魯網濱州11月12日訊(記者 陳帥 通訊員 李志強 高豔英 郭士超、韓蓉)11月10日,2019年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英語口語」賽項閉賽式在濱州職業學院西附樓報告廳舉行。學院黨委高度重視,黨委書記楊光軍召開專題會議調度該項賽項。
  • 濱州職業學院師生手繪校園地圖正式發布
    由濱州職業學院師生共同完成的手繪作品:濱州職業學院手繪地圖終於發布啦!歡迎來到國家骨幹高職院校濱州職業學院,一同進入我們的校園之旅吧!
  • 相聚雲端 共話合作 | 博仁大學與濱州職業學院籤署合作備忘錄
    2021年1月7日,博仁大學與濱州職業學院相聚雲端,共話合作
  • 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在濱州職業學院成立
    12月7日—8日全國現代生活服務業產教融合聯盟成立大會在濱州職業學院舉行,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首席專家、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偉,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邢順峰,濱州市副市長郝吉虎,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教學與質量處處長黃輝,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楊光軍,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田國鋒,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陸春陽,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華夏基金會項目學校協作會會長於文泉
  • 濱州職業學院 數據中心為雙高校建設提供堅強支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忠才 通訊員 姜雪瑩2019年12月底,濱州職業學院正式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第一輪建設單位名單,成為首批「雙高校」。濱州職業學院高度重視校園信息化建設,為滿足數據集成、數據標準、數據質量、數據共享、數據展示等工作需要,2018年年底濱州職業學院啟動數據共享中心建設,建設過程分為二期。項目建設過程施行掛圖作戰,每周調度,裡程碑式推進,實現了一個個重要成果,有效保障了項目的建設進度。
  • 濱州交通職業學院選址公示!地址在這
    為深入推行「陽光規劃」,增強公眾參與,提高規劃的規範性和透明度,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操作性,根據《城鄉規劃法》《山東省城鄉規劃條例》《濱州市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對《濱州交通職業學院用地選址論證報告》進行社會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8月7至2020年9月7日,歡迎社會各界提出意見和建議。
  • 濱州職業學院舉行2017級定向培養士官生入伍出徵儀式
    濱州職業學院2017級定向培養士官入伍歡送儀式現場  原空軍參謀部直屬部隊黨委副書記、空降兵第十五軍副軍長周繼光少將,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楊光軍,濱州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石忠,北部戰區海軍訓練基地教研部副主任閆增春,東部戰區空軍後勤第一訓練基地參謀石文凱,濱州軍分區動員處處長周建文,濱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張建軍,濱州傳媒集團董事長李文國,濱城區委常委、人民武裝部部長郭學輝等出席。
  • 招生季丨濱州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等你來
    濱州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現開設電子商務、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軟體技術、雲計算技術與應用五個專業,另與全國多家知名企業聯合開設軟體技術專業(服務外包方向)、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網絡安全方向)、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雲計算方向)、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工智慧方向)。
  • 濱州職業學院:讓更多「第一目擊者」成為合格「第一救護者」
    在職教領域,以濱州職業學院為代表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積極發揮醫護優質教育資源優勢,面向公眾普及急救知識,傳授救護技能,在踐行健康中國行動、助力社會治理創新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其「『職』為『救』人」應急救護培訓品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吳耀明教授到濱州職業學院輕紡化工學院做專題報告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9月8日下午,濱州職業學院輕紡化工學院特邀吳耀明教授到院以深化產教融合為主題作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輕紡化工學院黨總支書記張建民主持報告會,輕紡化工學院全體教職工參加。吳耀明現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稀土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實踐型高技術研究員,主持與參與中科院重要、「863」、國防科工委、廣東省重點和企業合作項目多項;發表研究論文108篇,其中CI論文101篇;申請專利65項,其中已授權57項、國防保密發明專利授權4項、在企業生產線上實施6項,專利權轉移或賣出10項之多。
  • 濱州職業學院:探索現代學徒制打造育人新模式_華禹教育網【原中國...
    濱州職業學院駐開泰集團的現代學徒制帶隊老師孫騰蛟說。  三個條件考察試點合作企業  自2015年起,山東省財政安排資金,支持啟動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職業院校與合作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這當中,企業的作用不可忽視。
  • 警方通報「濱州職業學院學生聚眾鬥毆致5傷」:兩名組織者已被刑拘
    據@濱州濱城公安 微博消息,2020年10月30日中午,濱州職業學院發生一起學生間聚眾鬥毆案。案發後,公安機關會同職業學院迅速處置,傳訊鬥毆參與人。經初步偵查查明,當日上午,濱州職業學院學生李某琪、李某飛因瑣事發生口角,分別組織同學到宿舍樓前小廣場,發生毆鬥,造成五名參與者輕微受傷。
  • 濱州職業學院「等你來」!招生計劃6500人、招生專業45個
    濱州職業學院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立項建設單位全國優質高職院校國家示範性(骨幹)高等職業院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院簡介2001年7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坐落於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 濱州職業學院舉行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匯報表演
    濱州日報訊 9月10日下午,濱州職業學院體育場上旌旗招展,口號嘹亮,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匯報表演正在這裡舉行,6000餘名新生在這裡開啟新的人生徵程。該校黨委書記楊光軍,黨委副書記、院長石忠出席典禮。  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楊光軍在開學典禮上講話。  濱州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石忠主持典禮。
  • 重構職業教育體系助推濱州建設
    濱州職業學院立足全市產業轉型升級,調整優化二級學院,著力打造機械製造與自動化、護理等8大專業群,為高端鋁產業、裝備製造業、醫養健康產業等「十強」產業提供了較強的人才支撐。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2020年,受教育部、省教育廳委託,濱州職業學院制定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院校設置標準、專業設置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參與起草了山東省本科職業教育試點文件,申報30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並完成了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全力做好一貫制職教本科試點準備工作。
  • 濱州職業學院2020年專升本考試錄取率再創新高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目前,2020年山東省普通高校專升本考試成績已經公布,濱州職業學院普通專升本和「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共有937名同學報名參加考試,錄取583人,錄取率62%,錄取人數和錄取率創歷史新高。
  • 提升員工軟實力 組織發展添動能——濱州職業學院廣泛開展職業核心...
    濱州職業學院人文學院自2007年起開發職業核心能力社會培訓課程,並根據「職業人」能力結構,構建了以實用性、任務性、職業性、自主性為主線,以團隊合作、自我管理、職業溝通、解決問題能力等模塊為內容的360體驗式職業核心能力培訓體系。近年來,培訓理念與內容與時俱進,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